实用的教案是让我们课堂顺利进展的依据,作为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才行,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左和右教案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左和右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抱一抱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在抱一抱中感受温暖;
2、乐意与认识的人抱一抱,体验抱一抱带来的愉悦感受。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熟悉动画片《天线宝宝》;收集孩子们与爸爸妈妈拥抱的相片并做成照片展。
2、物质材料;《天线宝宝》第一季光碟;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带来的这些相片吧!”
2、欣赏各种拥抱的相片,引导幼儿感受什么时候需要抱抱
(1)欣赏图片并讨论
提问:相片中你们跟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抱抱)你们还跟谁抱过?为什么要抱抱?
小结:抱一抱是我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我们开心快乐的时候都喜欢与他人抱抱。
)师:宝宝们,你们喜欢抱抱吗?你们现在最想跟谁抱抱?为什么?那我们现在找个好朋友抱抱吧。
(2)教师观察后找出没有参与抱抱的幼儿,询问:为什么你没有跟小朋友抱抱呢?可以用动画片里天线宝宝和吸尘器罗罗抱抱后变成好朋友的例子引导他们去和好朋友抱抱。
(3)玩音乐游戏:大家一起来抱抱
a播放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音乐响起时,孩子们互相找朋友手拉手跳舞,音乐停止时,大家跟好朋友抱抱。游戏反复进行几次。(孩子们可以找听课的了老师也可以找椅子当好朋友抱抱)
4、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抱抱的感觉
(1)师:刚才我们跟好朋友抱了抱,也和老师抱了抱,那么抱抱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幼儿分别表述自己的感受)
小结:老师抱你们的时候感觉暖暖的、香香的、甜甜的,非常舒服。原来和爱你喜欢你的人抱抱的感觉是温暖的、舒服的。
活动延伸:
(1)带幼儿到活动室外,鼓励幼儿与遇到的园内工作人员,如保健医生、园长、花匠师傅等抱抱。
(2)引导幼儿回家后主动和家庭成员抱抱。
活动反思:这节小班的社会活动主要针对刚入园的孩子,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情感的交流和表达。通过抱抱活动,让孩子知道只要与自己的亲人、朋友等所有喜欢的人和东西都可以通过抱抱表达自己的爱。此活动的主导线为:为什么要抱抱?——可以跟谁抱?——为什么抱抱是开心、快乐、幸福的?所以我认为此次这节活动我做得不够到位的有以下几点:
(1)在引导孩子表诉自己抱抱的感觉的环节有所欠缺;
(2)对个别在活动中不够积极主动的孩子没有注意及时引导;
(3)活动环节不够清晰明了,游戏时间过长;
(4)孩子开始观察照片的环节展开的不够彻底。
幼儿园左和右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能掌握诗歌的内容,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歌,较有感情。
2、 对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
活动准备:配乐的诗歌朗诵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 创设情景:教师讲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参观,碰一个小朋友正在帮弟弟妹妹穿衣服,我问他:“你是哪个班的?”他自豪地对我说:‘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说‘这些是我应该的’。他还朗诵了一首诗歌给我听,你们想听吗?”
2、 老师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两遍。
3、 引导幼儿掌握诗歌内容
(1) 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 诗歌里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4、 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诗歌两遍,学习新词“夸奖”
5、 分句练习。老师一句,幼儿一句,也可反过来。
6、 将幼儿朗诵的进行录音,并欣赏。最后请声音响的大声朗诵一遍。
幼儿园左和右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能够掌握优美的词汇和短句。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及发散思维。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及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三、活动难点: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使幼儿清楚表达出小老鼠想出什么办法逃出酒桶并没被猫吃掉。
四、活动准备:猫指偶23个、老鼠指偶23个、酒桶23个(易拉罐)、故事课件、故事录音、音乐《小老鼠》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集中幼儿学习的注意力,引出主题。
1、教师带幼儿随《小老鼠》的音乐,学小老鼠进入活动室。
2、教师与幼儿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活动主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小故事,首先请小朋友看看故事中都有谁?播放猫和老鼠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通过听录音、看故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戴小老鼠头饰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提出疑问:小老鼠遇到了什么麻烦?
2、播放故事课件《掉进酒桶里的老鼠》第一部分,让幼儿带着问题欣赏。
3、通过提问引起幼儿想象,发展幼儿思维。
①小老鼠遇到了什么麻烦?这只掉进酒桶里的小老鼠会怎样做?它当时的心情怎样?
②会有谁来救它?
③猫会来救小老鼠吗?为什么?究竟会吗?我们来听一下是谁救了小老鼠。
4、播放课件第二部分,同时加入表演,揭示以上疑问。
5、提出第二次疑问,幼儿想象。
①故事中的猫救了小老鼠吗?
②猫为什么救了小老鼠?
③请幼儿猜一猜后来猫吃到小老鼠了吗?为什么?
④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你会怎么做?
6、播放故事录音,揭示以上疑问。
7、完整播放故事课件,同时让幼儿跟课件一起练习对话。
8、表演故事,教师讲对白,幼儿表演(将幼儿分为猫、老鼠两组进行指偶故事表演)。
9、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三)结束部分:在游戏中结束教学,达到寓教于乐。
游 戏:猫捉老鼠。
幼儿园左和右教案篇4
一活动目的:
1.直接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学习有关方位词。
2.教育幼儿能按命令行动,遵守纪律。
二活动准备:
1.黑猫警长的头饰、服装、电话。白猫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桌、椅、床、盒、玩具水果。挂图一幅(教师自制,将老鼠画在不同的位置,以便幼儿观察)。
3.磁带〈〈黑猫警长〉〉,录音机。
4.请3位大班的幼儿扮演老鼠。
三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黑帽警长〉〉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通过寻找,初步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
1.组织幼儿玩〈〈黑猫警长〉〉的游戏。
(1)教师扮演黑猫警长,接听电话,得知丢失水果的消息,带领白猫警士进行巡逻、寻找。
(2)提出游戏要求:
a找到水果后讲出准确的位置。
b听从命令。
2.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
(三)引导幼儿观察挂图,进一步巩固学习方位词。
1.以黑猫警长接到新消息,有一群老鼠在偷东西,引出挂图,让幼儿观察老鼠躲藏的位置。
2.请几位幼儿讲述。
3.教师与幼儿反复讲述各个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
(四)通过玩〈〈捉老鼠〉〉的游戏,直接感知并正确运用各方位词。
1.组织幼儿玩捉老鼠的游戏,提出游戏要求,交代游戏规则:
a迅速找到可以躲藏的地方,并及时报告。
b行动是尽量不发出声音,才不会吓跑老鼠。
c听从命令,把老鼠一打尽。
2.幼儿游戏。
(1)教师利用电话与幼儿联系,让幼儿用方位词说己躲藏的具体位置。
(2)老鼠出现,幼儿听命令,抓住老鼠。
(3)将老鼠抓回警察局。
3.请几位幼儿说说刚刚躲藏的地方,巩固对方位词的正确运用。
(五)以游戏的口吻:“下班了,明天再继续抓老鼠”,结束游戏。
幼儿园左和右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有兴趣进行影子创意造型。
2.探索发现影子的重叠与错位现象。
重点难点:
进行影子创意造型。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电子资源《影子变魔术》、礼帽、木棍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欣赏电子资源中的图片,感受影子造型的美。
2.这些影子造型有趣吗?
3.这些影子造型和它们的主人一样吗?
4.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妙的现象呢?大家可以猜一猜。
二、幼儿用书,尝试发现叠影与光影错位的现象。
1.除了大人能玩影子造型的游戏,小朋友也可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怎么做的,为什么他们能做出这样的效果?
2.有两个小朋友,为什么影子里只有一个脑袋一个身体?
3.小朋友没戴帽子,为什么小朋友戴着帽子?
4.为什么小朋友没牵手,影子里却可以握手呢?
三、幼儿结伴尝试进行影子造型,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找你的小伙伴进行影子造型吧,看谁的造型最有意思。
2.如果需要道具,可以向老师提出。
四、对幼儿的影子造型讨论,激发幼儿更多的思考。
1.你和谁做了影子造型?你们的造型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做出造型的?
2.谁的影子造型最有趣?为什么?他们是几个人进行造型的?少一个人行不行?
3.身材不同的小朋友能不能在一起做个造型?怎么利用他们身材高矮胖瘦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