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生活教案最新8篇

时间:2023-01-11 作者:Trick 备课教案

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考虑联系实际,在进入职场后,教师对教案一定都十分熟悉了,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蒙氏生活教案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蒙氏生活教案最新8篇

蒙氏生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能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作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尝试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图画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有数字的物品,我们去参观一下,都有些什么物品?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参观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

二、基本部分

1、提问:

(1)在观察时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

(2)小朋友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2、仔细观察,了解数字的更多作用。

(1)通过说明方式,幼儿交流、讨论。

(2)提问:观察中,哪些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3、利用游戏,升华主题。

游戏《数字排队》:让幼儿自由选择数字,自由进行组合,并充分讲述。

三、结束部分:

想象作画,尝试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蒙氏生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2、激发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准备1.ppt课件:垃圾分类与处理

活动过程

一、美丽的公园

1.观察图片:公园

教师:你们看,公园里美吗?公园里的什么很美丽?为什么?

2.激发幼儿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图片:随意丢瓜皮、果壳、包装盒的行为。

讨论:随意乱扔的行为对吗?应该怎样做?

知道应该将瓜皮、果壳、扔到垃圾箱内。

二、了解垃圾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课件:垃圾分类与处理

1.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

(工厂、菜场、餐馆、宾馆、办公室、家庭、超市等等。)

2.讨论: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3.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

大部分会被埋到填埋场,但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

有的垃圾会被送到焚化炉焚化,但这又会排出有害烟雾。

三、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课件演示

1.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的宝贵材料制成的。

讨论: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为什么?

2.垃圾中可以再生利用物品大致可分四类。

(1)金属。如可乐罐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生为各种金属物品;

(2)纸张。利用旧报纸、包装盒、包装纸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餐巾纸、纸盒等;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瓶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

(4)塑料、香蕉。如酸奶瓶、废轮胎等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胶制品。

四、不会腐烂的垃圾

观看课件

1.塑料不容易腐烂,是白色垃圾。

2.树叶,纸制品等时间久了可以腐烂。

3.告诉幼儿:不要随地乱扔那些不会腐烂的废品。

五、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由垃圾再生材料制成的?

蒙氏生活教案篇3

我是低碳小达人”主题班会亲子活动方案

诗诵

?江南》

?采莲曲》

?小儿垂钓》

?四时田园杂兴》

(主持人开场)

a亲爱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

b亲爱的老师,爷爷奶奶

合:上午好

a欢迎大家来到我们2年级4班“田园金沙 低碳生活”主题班会活动现场。

b嘿!科然,刚才同学们诵读的诗歌真好听!

a那当然啦!这些诗歌都是描绘田园生活的。

b田园生活? 那不就是青青的草,绿绿的树,幽幽的花香,真是如歌如梦、如诗如画,令人向往啊!

a看你这副陶醉的样子。告诉你吧!那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不光在古诗中有,在咱们金沙小学也能寻到的踪影。请看这里(手指大屏幕)

(ppt播放

有机农场解说

2011年,国际组织根与芽来到了我们小学,准备在这里开辟一块田园。城市中的田园绿洲,太特别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启动仪式上,许多领导和嘉宾亲临现场,一同见证这难忘的日子。在太阳公民和老师一起开荒时,小手都磨出了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排除万难,一棵棵小芽冒出了头! 舞蹈《小松树》

欢快:跳舞,后面的小芽左右摆动

跳完舞,春华秋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金沙农场结出了累累硕果。

喊:我们的金沙农场丰收啦!(果实跳出来)

扮演果实的说广告词(个人——小组)

我是金沙玉米,又香又甜真可口

我是金沙萝卜,号称“土人参”(四川话)

我是金沙菜花,菜油滴滴都香浓。

我是金沙小葱,吃了我,想不聪明都难哦(四川话)

我是金沙豌豆,颗颗饱满营养多。

我是金沙辣椒,辣出成都的味道。(四川话)

主持人上台:

a爸爸妈妈们,太阳公民们,咱们的农场丰收了!你们想不想尝尝这美味的果实呀?(想)礼仪之星们上沙拉! 礼仪之星:哎!来罗!

b初初,你知道吗?今年咱们学校还将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呀?

a恩——不知道

b太阳公民们,你们知道吗?

请一个回答:(娴)我知道今年6月6日,全球财富论坛将在成都举办,而我们小学则是全球财富论坛的分会场,我们将迎来世界各国的客人。

a说得对!那你知道财富论坛用英语怎么表达吗?

(不知道)

fortune global forum

a:great!everybody together! fortune global forum

b那同学们知道什么财富吗?金钱是财富,粮食是财富,水资源是财富,森林也是财富„„

a可是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财富正在减少。

b这可怎么办呀?

a为了缓解严峻的环境问题,现在全球都提倡“低碳生活”。

b那什么是“低碳生活”呢?请我们的“环保小博士”来给大家讲讲吧!大家欢迎!

环保小博士:(灯光变亮,上场)大家好!我是“环保小博士”。所谓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开始,坚持小习惯的培养。让我小博士给大家算一笔帐吧,现在有请我的小助手上场。

(小博士助理出场)

环保小博士:少搭乘1次电梯

小博士助理:就减少0.218kg的碳排放

环保小博士:少开冷气1小时

小博士助理:就减少0.621kg的碳排放

环保小博士:少吹电扇1小时

小博士助理:就减少0.045kg的碳排放

环保小博士:少开车1公里

小博士助理:就减少0.22kg的碳排放

环保小博士:少丢1kg垃圾

小博士助理:就减少2.06kg的碳排放

环保小博士:省一度水

小博士助理:就减少0.194kg的碳排放

a:谢谢环保小博士和他的助理,我们明白了。为了让我们的天空更加蔚蓝,河水更加清澈,生活更加美好,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应该义不容辞地保护地球。

表演《三句半——说环保》

甲():我们四人锣鼓敲,

乙():心里着急噪门高,

丙():话题不知说啥好,

齐(全班):对!说环保!

甲():地球看大其实小,

乙():海洋多来陆地少,

丙():大气层破坏冰山化,

丁():快跑!(敲小铜锣)

齐(全班):对!快跑!

甲():冰山化了跑不了,

乙():陆地再也见不着,

丙():那时我们怎么办?

丁():没招!(敲小铜锣)

齐(全班):对!没招!

甲():说环保,谈环保,

乙():环保知识不可少,

丙():地球生物要多样化,

丁():有头脑!(敲小铜锣)

齐(全班):对!有头脑!

甲():野生动物禽兽鸟,

乙():陆地树木和花草,

丙():海河鱼类和藻类,

丁():都是宝!(敲小铜锣)

齐(全班):对!都是宝!

甲():地球生物都是宝,

乙():人类生存离不了,

丙():不让生态遭破坏,

齐(全班):对!要环保!

甲():保护环境要自觉,

乙():生物共存要记牢,

丙():爱护环境就是爱自己,

丁():好!(敲小铜锣)

主持人:咱们提倡环保,提倡低碳生活,就得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一张纸。瞧!那儿来了一群“水精灵”,她们多漂亮呀!

四个小组分主题展示:(“甜甜水”“胖胖米”“闪闪电”“白白纸”)

(音乐响起)

“甜甜水”组展示:

(表演:舞蹈《 水乡谣》)

我们是“甜甜水”,亲爱的人类朋友啊!请珍惜我们吧!别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变成你们的眼泪哦!“白白纸”组展示:课本剧《一片树叶》

我们是最纯洁的“白白纸”。——白白纸。你知道吗!在每一张纸的背后是一棵大树,(英语数数1-10)是一片森林呀!(背上小树)齐:请大家珍惜每一张纸哦!

“胖胖米”组展示:

我们是香喷喷的“胖胖米”。(随机作出展示肌肉的动作)嘿嘿!虽然我们的身材不怎么好,可是我们很重要哦!表演唱《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闪闪电”组展示:

我们是最“酷”的“闪闪电”。

“闪闪电”自夸本领大:我们的本领可大了!你家的电视机离得开我吗?

a:低碳环保得靠大家,请欣赏舞蹈《大家一起来环保》

(全班表演唱)

b:环保不是一句话,环保不是一首歌,环保是实实在在地行动。我们利用社区小组活动时间,和小伙伴,还有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收集有关“低碳生活”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一份份精美的小报和变废为宝的工艺品,用实际

行动来深入了解“低碳环保”含义。

a:每一个太阳公民和爸爸妈妈一起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制作了别具一格的“环保时装”。 (祚)各环保小分队集合。(整队)

师:看着这一群这么可爱的孩子,家长朋友们是不是都有点坐不住呢。现在就请家长们拿着您和孩子共同设计的环保服装上台来吧。请大家在音乐声中赶快行动起来吧。在音乐结束前,把我们的孩子装扮成一个个时尚的“环保小达人”吧!为了使活动更紧凑,在换装的过程中不拍照。活动结束后,我们会专门安排时间给家长和孩子们合影留念。

(10分钟后)

a “2013年金沙环保时装秀”发布会现在开始!有请模特儿们闪亮登场

环保时装秀表演。

齐唱《低碳贝贝》

老师总结 低碳宝贝们,你们太棒了!短短几十分钟,你们与大家分享并了那么多“低碳”知识。其实低碳生活并不遥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你我坚持低碳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蓝天,希望大家把„低碳‟生活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让大家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老师:我宣布,二年级四班“田园金沙 低碳生活”亲子活动圆满结束。„„

全班合:谢谢,谢谢大家。

蒙氏生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哪些是无毒无害的废旧物,了解它们能循环再用。

2、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3、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实践,通过用回收款买鸥粮喂鸥,感受环保的意义。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垃圾分类》ppt 贴有易拉罐 废纸 塑料瓶标志的可回收垃圾箱三个 上述可回收垃圾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的垃圾有哪些?

平时这些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2、观看ppt,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1)出示分类垃圾桶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2)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幼儿讨论:哪些是可回收垃圾?

(3)教师小结。

3、幼儿操作实践活动《垃圾分类和回收》

(1)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垃圾袋里有什么,是不是可回收垃圾。

(2)认识贴有易拉罐、塑料瓶、废纸标志的垃圾箱。

(3)幼儿分类垃圾。

(4)请垃圾收购站的回收垃圾。

4、延伸活动:家长带幼儿用垃圾回收款购买鸥粮喂海鸥,体验环保活动的乐趣。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探索实践活动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起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也让幼儿体验了垃圾回收带来的乐趣。

蒙氏生活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知道造成“奇特”的原因。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

[教学时间]

3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

1、组织学生交流,调动学习热情:

孩子们,看!他是谁?

由杨利伟引出太空生活。

2、板书课题:太空生活趣事多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课文给我们介绍太空生活的哪几个方面特别有趣呢?

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三、学习生字生词。

1、认读生词,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

借助拼音自己轻声地读,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塑料”的“塑”容易读错。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词:

指名认读。

2、认读生字,辨清字形。

(1)出示生字。

舒钩通浴

喷咳嗽飘

件必设绑

事塑杯能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

熟字换偏旁,组成新字。

自由联想识记生字。

(3)多种方法,复习生字生词。

3、悉心指导,写好生字。

出示“必”,组织同学进行观察,看看怎样把“必”写好看?

引导同学自主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指导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抓住“有趣”引出课文内容。

指导朗读课文。

2、朗读、感悟第二自然段。

那么在宇宙飞船里睡觉与我们睡觉有什么不同?

重点指导学生发现睡觉“有趣”在哪里?

指导朗读课文。

3、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

在宇宙飞船里不仅人会飘,还有什么会飘?

通过朗读和做实验,让学生发现造成太空生活“奇特”的原因——失重。

指导朗读课文。

4、朗读、感悟第四自然段。

失重会对走路有什么影响?

科学家又是如何解决的?

指导朗读课文。

5、朗读、感悟第五自然段。

失重会对洗澡有什么影响?

科学家又是如何解决的?

指导朗读课文。

6、朗读、感悟第六自然段。

出示: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指导朗读课文。

五、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在太空生活,由于失重,人在睡觉是不安稳,会飘来飘去,喝水,水倒不下来,走路不平稳,连洗澡也不容易,水总是漂浮在空中。这多有趣呀。这些难题,科学家都想出办法来对付了。太空生活有趣的事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谁来说一说?

蒙氏生活教案篇6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河姆渡和半坡遗址距今年代、所处的地区、自然条件、主要种植物和饲养物、生产工具、房屋特点、陶器的使用以及纺织、渔猎等其他生产生活情况。通过实物图片或考古纪录片,让学生观察、复述原始农耕文化产生、发展的概况。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与前人在衣食住等生产生活方面的比较,概括出中国远古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人类进步的规律,初步培养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境内河姆渡、半坡居民为代表的原始人类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我们先民的生存智慧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人类由采集到农耕生活的转变过程和河姆渡、半坡居民生活的状况,说明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探索和艰苦的劳动实践取得的。通过学习感受劳动和创造的艰辛与价值,培养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与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要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所反映出的原始农耕生活的状况。这是属于知道和了解层次的知识。

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的概括。这是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中国远古人类,知道了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远古人类(稍稍停顿,让学生来回答。)――元谋人,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170万年。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北京人,北京人的食物的主要来源――采集和狩猎,他们使用的石器――旧石器,打制石器,他们已经会用――火。

讲授新课:

在距今约八千年前后至约四五千年前,中华文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农耕时代,为了大家学习这一时代的历史,教材精心挑选了两个文化遗址: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他们分别代表中国的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南方(长江流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页看图“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文化遗址分布图”,在图中找到这两个文化遗址。

这两个遗址展现了南北不同的原始农耕风貌,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学习比较来认识两个时期在距今年代、生活地区、原始农耕工具、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等方面的不同。

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气候差异很大,这种气候的差异对原始人类的影响很大。由于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有限,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粟和水稻分别在北方和南方的种植,一方面说明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一方面也说明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我们的祖先们都创造了灿烂的原始农耕文化。

无论从工具的制造还是生产方面,半坡居民比河姆渡居民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拿着两个时期的居民住的房子一样吗?看课本11页至12页。

房屋样式的不同,也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要定居下来的人们,在北方和南方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北方主要是解决取暖的问题,南方主要是解决雨水的问题,面临的问题不一样,解决的方式就不一样。

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特征,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从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中,你看到了什么?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

蒙氏生活教案篇7

一、概述

1、课名:《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堂历史课;

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3、《原始的农耕生活》是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的第二课,主要介绍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

(2)初步理解原始农耕经济的生产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3)通过阅读历史资料,想象私有财产的产生过程,认识到私有财产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表现,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初步形成提取图片信息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2)通过阅读简短的文字材料,初步形成有理解的阅读能力;

(3)通过简单的对比分析,形成初步的归类、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祖国原始先民创造原始农耕文化的艰苦条件,对祖先在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产生敬仰之情;

(2)通过分析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房屋结构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了解古代先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体会古人的探索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经学习过有关原始社会的知识。对氏族公社时期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2)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形象思维比较强;

(3)学生阅读历史图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还比较弱,还没有养成阅读历史图片的自觉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重点解决方案: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历史图片,阅读参考资料和教材,引导学生想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场面,使学生对原始农耕生活形成具体形象的印象。

教学难点解决方案: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是本课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考古材料,让学生知道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的史实。通过学生综合想象贫富分化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对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私有财产的出现形成比较形象地认识,从而理解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概念。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教材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网络课件

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轻音乐,放松身心。用一幅现代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图片(如联合收割机收获场面)和一幅原始农耕的图片(如刀耕火种),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比较两图的耕作方式,把学生带入原始农耕时代。

用神农氏画像,引导学生观察阅读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利用课本“引言”中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读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阐释历史现象,并与同学交流;阅读“引言”,展开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初步的读图能力,和历史现象的阐释能力。通过神话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为本课教学创设学习情景,做好任务铺垫。

(二)讲授新课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原始农业的产生

环节一:观察文物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河姆渡栽培稻谷遗迹》,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植物种子是什么?这些文物能否说明河姆渡已经有了原始农业了呢?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解读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这些谷物不能直接说明河姆渡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如果它们是野生稻谷就只能说明河姆渡人从事的是原始的采集活动。那么,怎样才能证明他们已经开始原始的农业生产了呢?

展示阅读材料:

六千年前的稻谷

当考古人员挖掘到距地面3米深的地方时,在黑褐色的土层中闪出一些金小颗粒,但很快就变成泥土的颜色。考古人员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东西居然是炭化了的稻谷!这些稻谷在与空气接触之前,还保持着原来黄灿灿的颜色。难道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就开始种植水稻了吗?

工作人员把河姆渡出土的稻谷和人工栽培稻谷、野生稻谷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结果是:野生稻谷颗粒瘦而长,人工栽培稻谷要比野生稻谷的颗粒宽将近一倍,而河姆渡出土的稻谷颗粒更接近人工栽培稻。

学生活动:阅读文字材料,思考考古人员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分析河姆渡出土稻谷的图片,阅读简短的考古纪录,使学生确认河姆渡原始农业的史实,并简单了解考古推论与考古证据的关系,同时也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阅读的能力。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河姆渡骨耜》,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生产工具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件文物能否说明河姆渡已经有了原始农业了呢?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特征,联想生活中的生产工具铲子、铁锨等,想象骨耜的完整状态及其使用方法。

教师活动:展示《河姆渡文化的骨耜》,说明这是根据考古文物复原的骨耜。

展示阅读材料:

河姆渡的耕作工具

……那么他们是如何种植水稻的呢?考古人员在泥土中发现了许多骨制的东西揭开了谜底,这正是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骨耜。骨耜的出土为河姆渡人种植稻谷找到了重要证据。河姆渡人用水牛、麋鹿的肩胛骨制成骨耜,在松软的湿地上耕作。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骨制农具。

学生活动:对比前后两张图片,看看自己想象的正确与否。阅读短文,了解骨耜的加工原料、使用方法及其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分析河姆渡出土骨耜的图片,阅读简短的考古纪录,使学生通过生产工具再次确认河姆渡原始农业的史实,并简单了解考古证据的不同种类,同时也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阅读的能力。

环节二:历史想象

教师活动:探究问题一: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徙,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探究问题二:推测一下,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

学生活动:发挥历史想象力,设想与描述原始人类由采集逐步过渡到原始农业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历史情境,使学生体会原始人类艰难的生产活动,了解他们逐步认识自然规律,提高生产能力的过程,初步形成崇尚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2)河姆渡人的生活

环节一:观察与思考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河姆渡聚落房屋示意图》《河姆渡梁头榫》,请学生观察干栏式房屋的特点,思考河姆渡人为什么要建筑这样的房屋?观察榫头的特点,联想生活中哪些家具、建筑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说说这里面体现了河姆渡人怎样的智慧?(榫:榫头,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相接处凸出的部分。卯:卯眼,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相接处凹陷的部分。)

学生活动:观察干栏式房屋的特点,思考河姆渡人建筑干栏式房屋的科学依据;观察榫头的特点,联想生活中哪些家具、建筑采用了同样的方法,结合河姆渡人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条件思考这种建筑方式体现了怎样的智慧?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干栏式房屋和榫头的特点,思考河姆渡人建筑干栏式房屋的科学依据;体会榫卯结构的建筑科学智慧,知道这种建筑方式是中国建筑的特色之一。

环节二:阅读与描绘

教师活动:展示以下图片,安排学生结合图片阅读教材第6-7页关于河姆渡文化的描述,然后写一段描述河姆渡人的生活场面的文字,或者画一幅展现河姆渡生活场景的图画。

生产工具:石斧骨簇骨镰骨鱼镖鹤嘴锄角斧柄扁圆陶纺轮

生活用具:敞口釜骨针苇席

牲畜:浮雕羊塑猪纹长圆形钵

果实:南酸枣

交通工具:木桨

娱乐乐器:骨哨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展示和教材上的图片,阅读有关河姆渡文化的介绍,尝试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图片与文字的阅读,培养初步的理解阅读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语言或绘画描述河姆渡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与表达历史景象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环节一:网络探究

教师活动: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7-8页,关于半坡文化的介绍,找出半坡人的活动时间、生产工具、农作物品种、驯化的动物、居住条件、生活用具、手工生产与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成就。然后,安排学生通过网络搜寻半坡人的考古资料,完成两项任务:(1)用语言或绘画描述半坡人的生活。(2)对河姆渡与半坡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尝试分析决定这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原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搜集整理网络资源,尝试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半坡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对河姆渡与半坡文化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思考其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网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3、大汶口原始居民

环节一:网络探究

教师活动: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关于大汶口文化的介绍,找出大汶口人的活动时间、生产工具、手工生产与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成就,了解私有制和贫富分化的现象。然后,安排学生通过网络搜寻大汶口人的考古资料,完成两项任务:(1)用语言或绘画描述大汶口人的生活。(2)对河姆渡、半坡文化与大汶口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尝试分析形成这些不同点的原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搜集和整理网络资料,尝试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大汶口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对河姆渡、半坡文化与大汶口文化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网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原始社会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研究成果汇报

在学生探究活动完成之后各学习小组发表研究结果,回答其他同学的质疑。

蒙氏生活教案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外国诗二首》中的第一首。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选读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篇幅简短、语言浅近的哲理诗,告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当现实生活与想象的不相符合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像诗人所说的“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领悟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的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让生活充满阳光的正确的人生观,这既是审美的教育,又是品德的教育,可获得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功效。

学情分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外国哲理诗,篇幅简短、语言浅近,宜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深入地体验性学习。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七年级下期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生活已初步适应,心理和学习方法已得到初步调整。他们对事理性作品已经较为了解,容易感知作品的内容,但是大部分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理解问题不能深入文字内分析其内涵。因此,在本文教学中,应着力进行对学生思维方法的练习,给予学生适当引导,把问题一步步深入,教学生用理性思维去判断,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教学目标:

1、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2、通过反复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3、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感悟作者在困境中追求理想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的时候真的不能随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么面对人生的。

二、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普希金,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

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他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三、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新课讲授

(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并划分朗读节拍(,ppt展示节拍划分)。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3、学生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shùn)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5、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须要镇静

相信未来

6、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二)、品读诗歌,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一方面,诗人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的,所以没有必要消极悲观。

2、既然“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为什么“现在却常是忧郁”?

对待生活我们应该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生活中,常有挫折与失意、痛苦与悲伤,这是不可避免的。

3、作者通过展示他的生活态度,要告诫我们的是:

要积极乐观面对困难,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

五、课堂小结

本诗以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念。

六、布置作业

1、仿写这首小诗的第一节(课堂练习)。

2、预习《未选择的路》。

七、板书设计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如何面对乐观追求人

假如生活沉着镇静,相信未来生

欺骗了你一切都将会过去真

交代原因永向未来谛

过去成为亲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