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制定教案,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案是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早撰写的文字材料,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数学加法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数学加法教案篇1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理解加法的含义。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发现计算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桌合作的能力。
教育学生要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2重点难点
学生正确理解加法的含义。
学生能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一、复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准备好你的小手。认真听1和2组成几、2和3组成几、3和2组成几、4和1组成几、3和1组成几、1和3组成几、2和2组成几、1和1组成几。
生边拍手边回答。
二、导入
师:同学们的倾听能力有进步,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动物园之旅。快看,谁来欢迎你们了
三、新授
认识加法
师:仔细看小丑拿出了什么
生:汇报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生:汇报
师:你真是一个注意听他人说话的好孩子,这回你又发现了什么小丑又拿来了一个气球,一个气球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谁能把两次发现连起来说一说
生:把观察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表达的真完整。
师:根据你两次的发现,你能提出一个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3+1=4读作3加1等于4(贴在黑板上)
师:这个符号“+”叫什么这个算式怎样读呢
师:你们为什么用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加号”表示什么(课件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用加法来计算。
师: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
师: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法来解决问题呢(开火车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
师:小丑看大家这么聪明,在动物园里出了几道数学题,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那我们快快进去吧(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课件2只小鸡2只小鸡2+2=4
课件3只小鸟2只小鸟3+2=5
师:这些小动物可爱吗当你面对这些小动物时,应该怎样做呢当它们遇到危险时,你会怎样做呢
生:汇报。
师: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
师: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用加法来解决的问题
生:结合教室里的物品进行汇报。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处处藏着知识同学们累了,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放松过后,小丑又来了,他想知道为什么3+2=5呢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
生:因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3加2等于5.
师:总结,那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组合法。
师:你还有什么方法
生:从3往后数2就是5,所以3+2=5同学们我说的对吗
师:谁听见他刚才说了什么(板书点数法)
师:你认为这两种方式,哪种方法更快就用你熟悉的方法算一算
4+1= 1+1= 2+1= 1+3= 1+4=
1+2= 1+3= 2+3= 3+1= 2+2=
师:帮小丑解决问题很高兴,为你竖起大拇指。
五、总结
学习加法计算方法3+1=4读作3加1等于4
一年级数学加法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一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书: 1 + 2 = 3
加号 等号
读作:1加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加号像一个+字架,等号像一双筷子。
生2:我是这样记的: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
师: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颖别致的想法,有从形象上,也有从含义上的,这不仅对加号和等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让学生看书上气球图。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3只红气球,1只蓝气球,合起来有 4只气球。
师: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回答板书:3+1=4。
让学生读一遍算式。
[反思:我觉得这一环节处理得不恰当,教师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固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对加法已有初步认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
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生3: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
生4: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一共有5盏灯,1+4=5。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路丰富多彩,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巩固提高
1.动手操作。
(1)第23页“做一做”。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摆小棒。
2+1 1+1 2+2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相检查。
一年级数学加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或圆片。
投影片(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
教学设计
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
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师给予高度评价。)
4.师生评价。
28-29练习五:
第1,2题和第6,7,8加法部分习题;
2. 《同步练习册》 第三单元《加法》练习。
【板书设计】
加法
3 +1=4 1 +3=4
读作:3加1等于4 读作:1加3等于4
一年级数学加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
3.认识“+”和“=”这两个符号,学会读加法算式。
(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学生视图能力。
2.启发、引导学生讲述图画内容,学会说三句话,培养说话能力。
3.通过摆学具,理解加法含义,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在讲解加法含义中,渗透集合(并集)思想。
2.引导学生讲述图画内容时,可指导学生做合并起来的手势,既帮助理解图意,又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加深了解加法含义。
2.较熟练地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并知道计算的根据。
3.认识“+”和“=”,会读算式。
教学难点
1.理解加法含义。
2.引导学生说思维过程。
教学步骤
一、铺垫
1.请同学们摆出1根小棒,2个三角形,3个圆。说一说各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具下面写一写。
2.动手将2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3个圆片分成两堆,说一说2、3的组成。
3.看课本10页的跳棋图,想一想,□里应该填几,填上数后再想一想为什么。并把这几个数的组成,写在黑板上。
二、探究新知
1.直观演示,引出加法。
(1)先出示(或显示)小朋友左手的气球,问,这是几个气球?用数字几表示。
再出示(或显示)右手的气球,问,这是几个气球?用数字几表示?
(2)现在把左手1个气球和右手1个气球合在一起。(边说边移动气球,直到合在一起),一共是几个气球?
(3)引导学生口述题意。左手里的1个气球,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几个球?
(4)讲述。(指图)左手里的1个气球和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2个气球。说简单一些就是,1和1合起来是2。(指导做两手合起来的手势)1和1合起来就是1和1加起来,怎么表示呢?就是在1和1中间写上“+”(板书加号),读作“1加1”。“+”表示合起来,学生试读。
(5)“1+1得几?”学生回答后说明,1加1得2,得几也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在1+1后面写上“=”)“=”是等号(板书等号)。指“1+1=2”说,这是一个完整的加法算式,读作“1加1等于2”也可以读作“1加1得2”。
(6)[小结]这道题是把左手里的1个气球与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几个气球?(边说边做手势)合起来也就是加起来,所以这道题要用加法计算。
2.指导看图,理解图意。
(1)教学10页中间左图。
①用磁力板、幻灯片或电脑显示边演示边讲。原来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在两个小朋友外面圈一个圈),又跑来1个小朋友(也在一个小朋友外面圈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小朋友?(再在3个小朋友的外面圈一个大圈)
②引导学生边说边用手势表示题意。
③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必须把几和几合起来?说明,把2和1合起来,就是把2和1加起来,写成算式“2+1”。
④“2加1得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2+1”后面板书“=3”。
⑤领读算式“2+1=3”。学生自己读两遍。
⑥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0页相应的图。说明教科书中的图和刚才看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最后显示的图也叫结果图。意思也是“原来有2个小朋友,又跑来1个小朋友,一共是几个小朋友?”
⑦引导理解算式。刚才是看着图知道2加1得3,如果没有图可以怎么想呢?因为2和1组成3,所以2加1得3。
(2)教学第10页右图。
①(指图)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1只小猫玩球,又跑来2只小猫,一共有几只小猫?”
②求一共有几只小猫?要把几和几合起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③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写算式“1+2=3”。
④看到“1+2=3”你是怎样想的?
3.整理小结。
(1)刚才我们看到的这3幅图,第一幅图是要把1和1合起来,第二幅图是要把2和1合起来,第三幅图是把1和2合起来。这三幅图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计算。
(2)齐读黑板上的3个算式。
4.动手操作,理解加法含义。
(1)先摆1个三角形,再摆1个三角形,一共几个三角形?这是把几和几合起来,怎样列式?得多少?
(2)先摆1个圆,再摆2个圆,一共是几个圆?这是把几和几合起来?怎样列式?得多少?请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的□里。(第10页下图)。再读一遍算式。
三、巩固发展
指导完成教科书12页做一做。
(1)12页1
引导边做手势边说图意。“原来有1只小狗,又来了2只小狗,一共有几只小狗?”求一共有几只小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把得数填在□里。
(2)12页1
①说图意。原来有2本书,又拿来1本书,一共有几本书?
②说一说“1+2=3”你是怎么想的?
(3)12页2,填得数。填完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4)12页3,这是2和3的组成。它与我们今天学的加法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做加法时,想的就是数的组成。在□里填上合适的数,而后订正。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复习2、3的组成。
2.用小棒摆一摆1+1= 1+2=2+1=
3.说一说这几个算式得几,你是怎么想的?(边说边做手势)
一年级数学加法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88页的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重点难点:
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去吗?学生回答后出,出示以下复习题。
复习:(1)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
1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复习(2):汤姆讲述:我带来了一束鲜花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
(学生分类) 8+1 10+1 2+6 4+10 7-3 8+1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1、观察例图:吉利的生日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蛋糕(电脑演示),仔细看一看,这些蛋糕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盒内的10个和盒外的5个),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
2、探究算法
(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68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媒体演示
汤姆:生日晚会开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出示做一做1
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3、瞧:晚会上还准备了水果,咦,香蕉上怎么有算式,你会算吗?完成做一做2。做完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4、我们一起来到智慧宫:9+4 你会算吗?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