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田的教案优质8篇

时间:2023-02-21 作者:lcbkmm 备课教案

制定教案是我们开展教学工作前的首要任务,对于即将开展的课堂来说,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教案的制定了,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识字田的教案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识字田的教案优质8篇

识字田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5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3.背诵《我是什么》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5.喜欢了解科学知识,勇于探索。

识字8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熟练掌握成语和科学术语。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生词。

2.神话故事与科技的不同。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神话和科学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难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呢?我们有无数个为什么要问,要弄懂这些为什么,就要爱科学,学科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科学术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认读生字生词。

(l)轻声读课文。找出生字并作记号。

(2)教师范读,学生听清字音。

(3)抽卡片认读生字和生词。

(4)教师指正。

(5)重点指导:宇、宙、载、箭

2.指导书写、议记。

(l)自学。

(2)讨论识记生字字形的方法。

(3)重点指导:卫、运、宙

(4)师范读字词,领读字词。

(5)学生自由读。

三、学习科学术语。

识字田的教案篇2

教材说明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带有“木”字旁的12个词语,这些词语都与树木有关。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可以很轻松地理解这些词语与“木”的关系。龙龙的话点出了本组识字内容的特点。

第二部分是要求学生认识的“柳、榆”等字和学写的“树、松、柏、杨、梨、枝、材”7个字。借助龙龙的话,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木”字旁在左边和在上边、下边写法不一样,了解偏旁的变化规律。

第三部分是扩展练习。引导学生写出带“木”字旁的字,意在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认读书中的12个词语。可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充分激发学生自主认读汉字的兴趣。

(二)在认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哪些词语是表示树木的名称,对书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分类了解,并让学生试着说说这些字为什么都有“木”字旁。

(三)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好本课的7个生字。首先引导学生按照“木”字旁所在位置的不同,给生字分类;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木”字旁在左边,要写得窄一点,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木”字旁在下边,要写得宽一点,托住上面的部件。重点指导“树”字。“树”,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每一部分起笔位置要做到高低避让,左右两部分高低要对齐,中间的“又”最后一笔变成点。

(四)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鼓励儿童再写出带有“木”字旁的其他字,写时注意“木”字旁在不同位置的变化。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教案

识字一2

教学目标

1绷私獗咀榇视锒加搿澳尽庇泄兀并利用这一特点识记这些词语。

2痹诙链视镏腥鲜丁傲、榆”等5个字,并学写“树”“松”等7个字,引导学生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字。

3敝傅佳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了解“木”字旁在不同位置书写时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树木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词语都和树木有关系,让我们一一看。

(二)认读字词

1毖生看书自读12个注音词语。

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读,要求读准字音。

2比糇⒁舫鍪12个词语。

(1)请你找一找哪些词语是表示树木名字的。

(2)你还知道哪些树木的名字。

3卑汛视镏幸求识写的9个生字加点。

(1)你知道这些字为什么都有“木”字旁吗?

(2)打乱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三)指导写字

1狈掷啾冉希学习写字。

按照“木”字旁所在位置的不同,给这7个字分类。

(1)“木”字旁在左边:树、松、柏、杨、枝、材。

(2)“木”字旁在下边:梨。

(3)本课词语中还有木字旁在上边的,你找到了吗?

仔细观察这两类字,能发现什么?

(1)“木”字旁在左边,要写得窄一点,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2)“木”字旁在下边,要写得宽一点,托住上面的部件。

2敝氐阒傅枷铝懈髯帧

树: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每一部分起笔位置要做到高低避让。左右两部分高低要对齐、中间的“又”最后一笔变成点。

梨:“木”字旁的“丨”不要穿进上部分。

松:右边“公”的第一笔收笔要落在“木”字旁点的上边。

杨:右边“”要一笔写成。

(四)扩展延伸

你还能写出带有“木”字旁的字吗?写时要注意“木”字旁在不同位置的变化。

识字田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识字3

教学课时

第 一 课时

教学课型

综合课

是否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教学难点

自己创编对对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各种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我们大家都爱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识字3就是描写一些自然景观的,而且它还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努力读通句子。

2、指名(多人)试着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用笔划出生字,自己学一学,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

(三)理解词语,学习生字

按小节学习课文,学会生字,弄懂词语的意思。

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大屏幕展示第一节的文字和图片内容)

2、自由读读一下这些字(课件显示以下生字:雾、霜、霞、朝、),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字?

1)“雾、霜、霞”三个字都是雨字头。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见情景或者观察图片,联系实际识字:

什么时候分别会出现这些自然现象?谁见过,分别是怎么样的?——练习用这些生字说话。

3)穿插朗读、学习词语“朝阳、晚霞、晨雾、秋霜”。

能找到与这些词语相对应的词语吗?比较下面的两组词语。

朝阳——夕阳

朝霞——晚霞

3、练习朗读这一小节。

“云对雾”和“和风对细雨”,去掉“对”字读一读。“云雾”是一个词语,“和风细雨”是一个成语。再读。

(四)书写指导

比较“禾”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注意“秀”的第六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 学习第二节

1、齐读一下第二小节。(多媒体)

2、出示其中的五个生字,并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及时正音。

3、说说你有好方法可以更快地认识并且记住这些生字,包括字形和生字的大致意思。

(如:比较“蝶、蜂”字形的异同;用这些生字分别组词或说话;猜字游戏: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一块石头上——“碧”……)

4、多种形式朗读这一小节,“万紫对千红”去掉中间的“对”字再读一读——万紫千红。

这也是个成语。读成语,欣赏多媒体图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当你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象时你会说些什么?

(三)、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节。

2、说说怎么认识并记住其中的三个生字——“李、杨、秀”

3、在这一节中也隐藏着成语,你能找出来吗?(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4看一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象——多媒体图片。这么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来保护,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环保意识,千万不要去破坏环境,伤害小动物。

(四)巩固练习,掌握生字。

(1)多种形式抽读生字卡片。如打乱顺序读、去掉拼音读、抢读、开火车读、读字组词等等。

(2)读多种形式读课文——如分男女生对读、去掉“对字读等”;背诵。

(五)、书写指导

(六)、课外延伸

1.补充学习几则对字歌。

例如:

长对短,方对圆,黑夜对白天。

猫对狗,马对骡,山羊对骆驼。

鸡对鸭,牛对马,白鸽对乌鸦。

蚯蚓爬,蟋蟀唱,蜜蜂嗡嗡叫。

黑对白,红对绿,山川对河流。

梨对桃,杏对枣,苹果对香蕉。

猪对牛,兔对猴,花猫对黄狗。

2.试着编编这样的对字歌。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导语,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本组教材的兴趣,而且能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设计意图: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定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在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包括对语言的吸收和对大自然的认识等等。因而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把生活的经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有利于他们全方位的的发展。

设计意图:再次体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移到学生身上以后,也许会出现很多奇迹。

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丰富的画面时,一定会兴趣盎然,尽情发言,也许还会出现一个小高潮。

设计意图:在上几个成语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由对子变成成语的方法。用找一找的方法教学还能激起更多学生更大的兴趣。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要编这样的对子,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鉴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要求无须太高。

板书设计

云-------雾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 )---( )

作业设计

背诵识字3.

收集对对子。

识字田的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清、晴、睛、虫、情、请、卫、兵”8个生字;会认“蛙、保、护、害、做、庄、稼”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并能尝试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识记汉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

4、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益虫。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读儿歌学习生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发现构字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好儿歌。字到词,再到句。

1、师范读。

2、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评议、正音。

4、圈出生字,再读。

5、读词语,抽查。

6、初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融情于景,深读。

1、指名读儿歌,想想儿歌共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闭眼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

3、师梳理。

4、女生读第一句,读出青蛙的可爱。

5、播放青蛙捉害虫的flash。

6、教育学生保护小青蛙

7、男孩子读第二句,读出男子汉气概。

8、和着音乐,读全文。

(四)自主发现,体会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识记5个形声字。

2、根据生字画相应的简笔画。

3、小游戏: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

4、讲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5、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6、范写“睛”。

7、生描红并书写。

8、展示、评价。

(五)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汉字中的最大一个家族,形声字,一定要记住它们的特点。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二已经学过的生字里面,找找有哪些是形声字,做上你喜欢的记号,下节课说给老师听。

识字田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掌握言字旁日字旁心字底三点水等偏旁。

2、能按笔顺规则写6个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谜语的特点。

5、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写6个生字,掌握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谜语的特点。激发学生收集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田字格。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说两个谜语咱们一起来猜猜。昨天就有一个个小朋友给老师出了一个谜语,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老师猜的是什么谜语吗?你们有信心猜出它的谜底吗?有信心的举个手。真是一群不怕困难的小勇士。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出示谜语(1).

2、 聪明的小朋友赶快去读一读这个谜语吧注意读准字音哦。猜出谜底的请举手。大家一起呼喊谜底的名字。抽生回答你怎么猜出谜底的呀?你通过哪个句子猜出来的呀?你能读一读吗?大家能一起读一读吗?读“团”字、“量”字。团结是什么意思?一个人能团结吗?要多少人?这就叫众人。到底一个人的力量大众人力量大?你能举个例子吗。那要是众人不团结力量还大吗?所以说读“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再读。能背吗,背。

3、 总结:看来呀要猜出谜底呀。第一要把谜语读正确,读通顺。第二要抓住关键字词把谜语的意思弄明白。第三还要开动脑筋会想象。下面咱们就用这个绝招来请出下一个谜语。

4、 出示谜语(2)。

5、 咱们绝招的第一招是什么?请大家结合拼音自由的读一读吧。这个谜语中的生字宝宝很淘气,谁来把它比下去。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6、 咱们绝招的第二招第三招是什么?嘘!听老师读,边听边想想这是个什么字,你是从那个句子发现的。这是个什么结构的字,从哪儿发现的?什么东西喜欢及时雨?什么东西怕水?什么时候刮凉风?所以这个字就是?

三、学习编写谜语。

1、会猜谜语还不是本事,会编谜语才是本事呢?老师把今天学的生字宝宝请出来。请你们选一个字也给它编个字谜吧。编字谜也有绝招,想学习吗?第一招是要注意字的结构特点。第二招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

2、学生说谜面,老师同学猜谜底。(给编谜语的孩子一个奖励。)

四、书写生字

1、出示课件,学生看清笔画,书空笔画。

2、出示课件(慢放),教师指导字的间架结构。(两个好朋友怎样呆在田字格才舒服。找出靠横竖中线的笔画,在留意关键处的笔画)

3、学生临写。写字谣(头正,身直,两肩平;眼看,脑思,心自明。)

五、总结

学习谜语真是件快乐的事情呀!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猜字谜和编字谜的绝招好吗。老师期待你们下次编出更精彩的字谜来考考老师好吗?

识字田的教案篇6

教学内容:

竹字头及相关生字

教学目标:

1、认知:理解竹字头表示的意思,认读7个生字,掌握5个生字的书写。

2、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使学生体会学习生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8个,理解木字旁表示的意思。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仪、课件、生字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

白菜

草药

萝卜

芬芳

苹果

茶花

2、开火车检查

3、说说这些字为什么带草字头和木字旁

二、激趣导入

1、实物投影仪出示竹子和古代汉字竹的图片

2、谈话:看到这幅图片就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汉字与什么有关?与竹有关的偏旁是什么?(差生)

三、教学生字

1、以前我们学的生字中有哪些字带有竹字头?(优等生)

2、课件出示:

竹子

竹笋

竹竿

毛笔

竹筐

筷子

箱子

篮子

笛子

3、请同学试着读一读(优等生)

4、红色的字为什么都带有竹子头?这些字表示的意思和竹子有关吗?(差生)

5、小组同学互相教学不认识的字

6、集体读

7、指名读(差生)

8、点击你学会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它的?

9、仔细观察笔字,结合实物想一想,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10、笔的构成方式与前面学过的那个字相同?

四、读一读

1、学生自己读

2、小组读一读,记一记算、筒

3、集体读,想一想这些带竹子头的字是不是都与竹子有关系?

五、比一比

1、观察每组字有什么异同

2、集体交流

3、为什么偏旁不同(中等生)

4、小组同学组词、读一读、记一记

六、生字书写

1、观察生字是由竹子头和哪些字组成的

2、讨论笔画笔顺,观察竹最后一笔的写法。

3、生独立写

七、交流活动

把你在生活中找到的带有木字旁和草字头的生字介绍给大家认识。

八、小结

作业:

看看我们学过的生字中还有哪些字有相同的偏旁,想一想为什么?

板书:

|

|

|

课后札记:

学生通过前面两课时的学习,已经初步体会到汉字的构成方法,理解了偏旁表示的意思,并且提高了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从本节课的交流活动中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在用心的观察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识字田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的偏旁;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进一步了解同一个偏旁加上不同的基本字能组成新的字,这些字之间是有关联的。

2.诵读儿歌,背诵儿歌,理解儿歌。

3.感受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迅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车字旁”的字都和车、和交通有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轮、轨、载、转”。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车字旁”的字都和车、和交通有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车”图,引出古文字 “车”,

师介绍:车的甲骨文,中间一条长的竖线是车辕,车辕的上端是“衡”(驾马处),两个圆形是车轮。“车”的本义,在上古专指“战车”,所以凡从“车”的字,大都与车和车的运动有关。齐读“车”。

学习生字“车”,范写,学生书空练写一个。

2.导学提示:师出示转盘,你能说说这个转盘上的字有什么特点吗?

2.学生试学:仔细观察转盘并请学生上台指着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

3.认识新的偏旁“车字旁”,观察“车”与“车子旁”书写的异同。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试学: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

要求读准字音,词连读。

合作共学:四人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做记号,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正音。

3.请小老师转转盘,领读新字,教大家读三遍。

4.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导学提示:说说从读中发现了什么。(“车字旁”的字通常和车、和交通有关系。)

教师相机渗透形声字的知识。

三、初读儿歌,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儿歌。

学生试学;找到含有翘舌音的字。

齐读词语。

2.学生试学:看图理解“车轮”、“轨道”。

(1)指名说哪些车都是在轨道上行驶的。

教师相机出示图片。

(2)根据车轮数量的不同,车又可以分为什么?

3.合作共学: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装载”、“转眼”、“运输”的含义。

(1)请学生说说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可以用这个词说一句话的形式进行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

(2)重点理解“转眼”:速度很快,时间非常地短。

谁还知道还有什么词语也能表示时间是非常短的?相机出示词语:眨眼、瞬间、刹那。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4.再次认读词语和生字。

四、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轮、轨、载、转

1.学生试学:请学生《练习1》中的笔顺表,记住生字的笔顺。

2.学习新偏旁。

3.合作共学:

(1) 指名说笔顺、组词。

(2)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说说写字时要注意哪些关键笔画。

4.教师示范写。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纠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本课的生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4》,一起去了解坐上和谐号是怎样的感受。

六、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生字描红,完成习字册上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进一步了解同一个偏旁加上不同的基本字能组成新的字,这些字之间是有关联的。

2.背诵儿歌,理解儿歌。

?教学重点】

背诵儿歌,理解儿歌。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迅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课前预学】

学生课前看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词卡片。

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完《识字4》。

二、认读儿歌。

1.导学提示: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特别好听的儿歌。

出示儿歌,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2.学生试学:同桌互相检查,注意正音,同桌读得好的送给一个大拇指。

3.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4.合作共学:去拼音读。

四人小组合作读,一人一行。比比哪组读得好。师生相机评价。

三、理解儿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合作共学:借助相关资料和插图,理解“和谐号,跑得快”。

请做过动车或火车的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从儿歌中找一找,你从哪个字或是哪个词中能感觉到“跑得快”。

交流:扑面、飞、转眼

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感受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概有多远。同时与普通火车、汽车到上海的距离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动车速度的快。

2.学生试学:谁能抓住刚才刚才找到的词语,用朗读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跑得快”。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评价。

3.合作共学:坐上这样的动车,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

谁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将这首儿歌再读一读呢?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4.学生试学:试背儿歌。多好的一首儿歌啊!让我们感受到“和谐号,跑得飞快”,我们试着不看书,来背一背吧。

同桌互背互查。

三、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美、京、海

1.学生试学:请学生《练习1》中的笔顺表,记住生字的笔顺。

2.学习新偏旁。

3.合作共学:

(1)指名说笔顺,组词。

(2)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说说写字时要注意哪些关键笔画。

4.教师示范写。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纠正。

四、作业设计:

1、背诵儿歌。

2、完成习字册相关内容。

识字田的教案篇8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14个生字,在学习中初步感知会意字的组字规律,边学习边总结识字规律。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把会意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大家都特别喜欢猜谜语,老师下面说两个谜语,看你是否能猜出是什么字?

(1)把火盖住是一个什么字?(灭)

(2)一人躺在树桩下休息?(休)

老师边说边把“灭”、“休”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师问:一人躺在树桩下休息。为什么是“休”字呢?请大家观看课件。看后,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字叫会意字。

二、学生自学生字

1、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本课字、词、句,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最好,相互纠正字音。

3、看看本课的生字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说一说。你能不能想象一下这些生字的由来?

三、小组学习

1、4人为一组,组长带着组员读生字。

2、分析字形,组词,说句。

四、小组汇报结果

教师设计形式如下:

1、会意字识字

(1)学生可以边说边演示

“灭”字的由来:着火了,人们急中生智把一个东西盖在火上,火就灭了。这就是“火”的由来。

“尘”字的由来:小土一般肉眼都看不见,落下来就是尘土。

“歪”字的由来:不正就是歪。所以把身子不正的人或不正的物品都称为歪。

“信”:人们把要说的话写纸上,通过邮局送到对方的手里,就是信。

“休”:一个人躺在树桩下休息,就是“休”。

讲解了这5个字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这些字都与古人造字的道理分不开,这些字我们给他起一个名字——叫会意字。有的同学会问了什么是会意字——会意,是我国古代造字法的一种,把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的造字法。会意字就是利用“会意”的方法所造的字。

(2)谁说一说在学习时怎样记住会意字? (只要我们根据字理去想,就会记得又快又好)

2、品字结构的字

请你再看一看下面的4个字(品、晶、众、森)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这4个字都是由一个相同的熟字组成的。

(1)你是如何记忆这类字的?

“众”:一人为人,两人为从,3人为众。众是人多的意思,比如群众、观众、都是说有很多人。

(2)这个同学在学习时,不仅学习了一个“众”字,还把这个字的组成告诉大家,还为我们分析了这个字的意思。谁还能像他一样,分析其它的字?

“品”:一个口我们一般说尝一尝,3个人坐在一起喝茶,我们一般叫品茶。所以“品”字有3个口。

“晶”:一个太阳就够亮的,3个太阳放在一起,就是亮晶晶的。

“森”:一个木是一棵树,很多的树在一起,远远望去就是一大片森林。

(3)记忆这些字可以编顺口溜

如:一木木,二木林,三木森,林火焚;一日旦,二日昌,三日晶,日月明;小土尘,小大尖,竹毛笔 黑土墨……

3、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甘、甜、舌“的?

(1)“舌“是独体字,舌头在人的嘴里,所以古代的古,上面加一撇,就是舌头的舌。还可以用猜谜的形式记忆:千人一口。谜底——舌。

(2)“甘”:草字头,小横连,表示的是嘴,一横,表示的是一样甜的东西含在嘴里舍不得咽下去。

甘还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

(3)“甜”字的由来:味道一般是用舌头尝出来的,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用舌头一尝,是甜的。因为甘是甜的意思,所以“舌、甘”为“甜”。

4、其它字的记忆方法

(1)“亮”:可以用换一部分的方法,用高字的上半部分,加上秃宝盖,再加上几个的几,合起来就是“亮晶晶”的“亮”。

(2)“息”:自己的“自”加上“心”就是“息”;自己的心放松,就是休息。

还可以用猜谜的方法记忆:身残心不残。身去掉下半部分,加上心就是“休息”的“息”。

(当学生说字形有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

五、复习巩固

1、老师说字理,同学回答对应的生字。

2、一个同学说字理,大家猜是哪个字。

3、同学说字理,老师猜生字。

六、认识“防、糖、演、束、鼓”五个生字

七、朗读句子

1、大家已经掌握了生字,请你自己读一读句子,看有什么不懂?

2、小组里互相解决问题,小组里仍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可能会有“品茶”、“甜菜”不理解。

品茶:喝茶,仔细辨别茶的好坏。如:我爷爷可会品茶了。

甜菜:一种草本植物,根可以制糖。北方主要用甜菜制糖。

3、自己读句子,看谁读的正确。

4、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八、学习造句

1、下面老师读几个句子,你听一听这几个句子中有一个共同的词,你能不能给找出来?

(1)甜菜可以制糖。

(2)读书看报可以长知识。

(3)我可以把这些句子读得很好。

2、这三个句子中都有“可以”一词。那你能不能也用“可以”造一个句子。看谁的句子新颖。

(1)坐飞机可以周游世界。

(2)打球可以锻炼身体。

(3)我们可以和动物成为好朋友。

老师相信大家还有更多更好的句子,下面把你自己想的句子写在书上15页第4题上。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

九、作业

(1)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学习了14个生字,回家后,把这种方法教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你们家邻居的小弟弟、妹妹们。

(2)请你观察我们学校的各个地方,如:板报、标语里有没有会意字,找出来同学互相说一说。

附: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一)4

会意字 ——熟字+熟字=字的意思

mi8

灭——图

ch6n

尘——图

p!n j9ng s5n zh^ng

品——晶 ——森 ——众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书写14个生字。

2、重点讲解汉字占格的位置以及如何把字写得美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读对后,请同学把生字贴在黑板上。

2、,谁能把这14个生字分一分类?

二、指导书写

好,你们说我们先写哪一部分?按学生的意思指导书写。

1、上下结构的字

(1)如:“歪”字的写法,老师就可以说不正字就会歪,我们同学写“不”字时,就应该把它放正,怎样就放正了,下面的正字最后一笔应该写长些,可以稳稳地托住上面的东西。

(2)重点指导“息”字:在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后,老师进行小结。注意“息”字的上半部分,左边有一竖,一撇被挡住。“自己”的“自”,要写短撇,撇不出头。和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抱着”的“抱”,右半部分是左边没有撇,一撇可伸出,指的是写长撇,撇出头。

(3)注意在写“尘”字时第一笔不是竖钩,应该是竖。

(4)自己练习写一个。

(5)指导“亮”字书写。

2、请学生说一说,品字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1)上面部分要写在上半格中间,下面部分的两个部件要写匀称。

(2)在这些字里,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老师写出一个“众”字,请学生评一评,写得怎么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上面的人字是捺,下面的两个人字有变化,左边的人字的捺变成了点。

3、独体字的指导

(1)“甘”字的笔顺要注意。每一笔要注意先进人后关门。写后自己与范字对照一下,再写第二个。

(2)自己写一个。同桌帮助看一看。

4、左右结构的字上节课重点指导过,自己写。(休、信、甜)

老师可以教给学生顺口溜:左右两边是一家,讲团结,讲谦让,你争我让紧挨上,比例得当字漂亮。

三、自己完成作业

1、15页第3题。

读读比比,再组词语。

古(古代) 尖(笔尖) 火(火车)

舌(舌头) 尘(尘土) 灭(消灭)

品(品味) 从(从来) 林(树林)

晶(亮晶晶) 众(观众) 森(森林)

附: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一)4

xiu x9

休 息 —— 图 ——范字

w1i

歪 —— 范字

zh^ng

众 —— 图 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