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美术教案7篇

时间:2022-10-15 作者:Monody 备课教案

通过写教案,从而提升大家的教学能力,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需要考虑讲授内容要点,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猫的美术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猫的美术教案7篇

猫的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幼儿对纸浆作画的兴趣。

2、分组合作制作纸浆和画,体验玩纸浆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每组一只盆,水、颜料、白乳胶、卫生纸、镊子、硬纸板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魔术,看,这是什么?(卫生纸)

我把许多卫生纸撕碎放进盆,然后放进水,用手轻轻捣烂,哈,卫生纸变成什么了?(引出:纸浆)

以前我们画画都用过哪些材料啊?今天我们要用纸浆来作画哦。

二、欣赏比较:

1、欣赏若干作品,观察纸浆画和其它材料的不同之处。

2、我们没有彩色纸浆怎么办?纸浆粘不牢纸板怎么办?(自由讨论,引出颜料、白乳胶)

三、展开活动:

1、师幼分组,一起制作纸浆,引导幼儿观察纸遇水的变化,颜料和白乳胶要拌匀,注意桌面的清洁。

2、幼儿进行随意性的创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大胆想象做如小花、小草、小树、苹果、鱼、糖果等等自己喜欢的画,用镊子夹的纸浆不要过多,粘时不要过厚,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作品展评:

幼儿相互说说、评评用纸浆作了什么画和画的美感度,然后把作品一一展示在作品展览区域中。

猫的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帮助笔宝宝走路的过程中尝试使用炫彩棒大胆画出长线条。

2、知道自己慢慢长大了,愿意自己走路不要妈妈抱。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方形铅画纸(已敲有小动物印章)、炫彩棒若干支、音乐《好孩子不让妈妈抱》。

【活动过程】

1、宝宝自己走

活动导入:今天早上许多小朋友来幼儿园是自己走进教室的,没有让妈妈抱,真了不起,谁是自己走路不让妈妈抱的呀?小手举起来让我们看看。

2、笔宝宝走路

示范绘画:教师示范在敲有小动物印章方形铅画纸上大胆绘画长线条。

儿歌指导。

小结:笔宝宝们学会走路真开心,谢谢你们。

幼儿操作:自主选择炫彩棒,在敲有小动物印章方形铅画纸上大胆绘画长线条。

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尽量画满整张纸,画长线条不要中断,握笔绘画要用力;及时表扬个别作品。

3、活动延伸:

笔宝宝学会走路真开心,我们也来走一走吧,把小椅子轻轻推进去,带上你的纸宝宝,跟着音乐,我们一起走一走。(放音乐,体验走走、跳跳的快乐。)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猫的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各种不同的纸搓成条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相框)

2、贴有“照片”的白纸每人一份;皱纹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漂亮的照片,

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照片,好不好啊?

2、幼儿介绍照片,教师适时引导

二、展开

1、做相框

(1)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教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张漂亮的照片,然后老师又给照片做了一个漂亮的相框,

你们看相框漂亮嘛?他是什么样子的啊?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相框啊?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教师重点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双手用力前后的搓,将纸搓成长条状,搓至4-5条。

然后将纸上的双面胶撕开,把纸条粘上。

也可以将各种形状的小纸片粘在四周。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帮助幼儿撕去双面胶。

三、结束

1、教师帮幼儿把作品贴在作品栏里。

2、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猫的美术教案篇4

20xx年11月25日,通过选择拔,我代表片参加我县教研室举办的中学主任级“百校千课”优质课竞赛决赛,获一等奖第一名。评委们一致盛赞:原本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被你演绎得这么精彩,我们都还想听呢!

其实,在课前我问了一下本校的老师我所执教的班情,他们都说这是一个最差的班级。可是整堂课下来,我发现同学们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我想,无论如何也算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吧。

现在想来,这堂课成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诗意的语言。虽是思品课,但我们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应尽可能地使用诗意的语言,何况是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呢?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参赛,我都能做好这一点。

2、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在整堂课的构建中,我设计了情景导入、知识抢答、视频观看、请您欣赏等环节,使得整堂课循序渐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趣盎然,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们不仅品尝到了一顿精美可口的文化大餐,而且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特别设计“泰和人民的骄傲”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到中华文化就在自己身边,是那么可亲可近,甚至有学生在课下跟我说,“郭老师,今天听了您的课,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泰和的文化都那么博大,有空我一定要登录‘中国泰和网’再了解一下我们泰和的文化名人。”

其实,情境的创设,每个老师都不陌生,关键是要看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想,这将是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境界。

猫的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印章在布上或纸上印画,增强动手能力。

2.对印章画感兴趣,培养初步的集体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几块用印章印好的花床单。

2.和小组数量相等的白布(或宣纸),红黄蓝水粉颜料。

3.印章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花布。

“花布上有什么?”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猜一猜是怎么印出来的?”

2.讲解示范印画的步骤。

选一个印章,轻轻放在颜料盘里蘸一蘸,然后拿起印章放在白布上按压后取下,另找一空白处再按压。还可以更换印章和颜色,在空白处继续压印,直到全部印满图案。

3.幼儿自由印画,教师在旁边指导。

(1)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印章印画。

(2)提示幼儿将床单印满图案。

(3)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4.展示幼儿作品。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们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

反思:颜料不能太稀,要是太稀的话印出来的颜色会很淡。幼儿印画以前,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讲解,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猫的美术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家庭的爱和温暖,并以相应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2、学会表现群像之间大小、高矮、疏密和神态的对比关系。

教学重点:

寻找恰当的艺术语言,通过大小、高矮、疏密等对比,表达出丰富和的群像。

教学难点:

表现出一家子成员的亲密和幸福感。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女儿最喜欢这样轻松的假日。雪再大也不冷,因为有暖融融的一家子。快乐的一家子。黑天鹅父母呵护着自己的宝宝,多么安详和谐的一家子!温馨的一家子。

二、技巧操作

1、确定表现对象,仔细观察对象的特征。

2、用简单的几何体定好所要表现对象的轮廓,注意对象之间的大小、高矮关系。

3、逐步进行细节刻画,注意对象之间年龄、神态的差异。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要求:

1、可以默写也可以照片,可以表现自己的家庭,也可以表现其他家庭甚至动物朋友的快乐一家子。

2、表现出父母与孩子之间大小、高矮,年龄、神态的差异。

3、采用绘画、泥工等形式来表现快乐的

五、课后拓展

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一家子”在一起的生动有趣场景,并用各种艺术手法把他们记录下来。

教后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情亲的含义,同时大大培养了同学们的观察力,但是在把一家子组织在同一幅画面中的时候,很多同学在表现时画的比较散,画面的主次关系不够明确。

猫的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瓢虫外形的基础上,学习在“瓢虫”背上围绕“花心”点画花瓣的方法。

2、尝试立体作画,萌发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报纸做的瓢虫人手一只,示范用的大瓢虫一只;

2、瓶装颜料、毛笔、抹布;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认识瓢虫的外形。

出示报纸瓢虫,师:“大瓢虫,真可爱,圆圆的身体像个球;大瓢虫,真好玩,两根触角六条腿;大瓢虫,真美丽,身上穿件斑点衣,大瓢虫,真能干,专捉害虫当点心。”

2、示范讲解,学习点画的方法。

师:“大瓢虫看到张老师的花裙子,也想把斑点衣变成花花衣,我们用毛笔和颜料来帮它,好吗?”

示范:“小毛笔手中拿,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站站直,围着花心跳个舞,一二三四五六,圆点的花瓣画好了。”

“换种颜色换只笔,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躺下来,围着花心跳个舞,一二三四五六,长点的花瓣画好了。”(提示:瓢虫可转动)

3、幼儿操作,提示要绕“心”点画。

(1)提出操作要求:“小毛笔蘸了颜料后要沿着花心跳舞,小毛笔站站直,画出来的是圆点花瓣,小毛笔躺下来,画出来的就是长点花瓣。还有很多大瓢虫都想穿上花花衣呢,我们去帮帮它们吧。”

(2)幼儿操作,教师念儿歌提示要围着“花心”点画。

4、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拉出瓢虫身下的红绳,拖着自己的“大瓢虫”散步,看看别的“大瓢虫”穿的花花衣是圆点花还是长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