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一份教案,自身的能力一定都有所提升,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转铅笔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转铅笔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感受和体验8的组成中所分的两个部分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观图1种的贴绒数字1-8级分合号若干套,放大的记录单子(如附图所示)。
2.学具:按小组准备,幼儿用书第1页小铅笔卡每人8张,放大的记录单,笔。1份双色画片8个,记录单,笔、剪刀等。幼儿用倏地9页的格子纸头。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活动。
1.分铅笔:请幼儿每次讲8块铅笔分成两分。并用熟悉作记录,要求每一次分的答案都不一样。分一次记一次,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想想怎么分才能分的又快又对。
2.剪贴格子:
请一名幼儿介绍活动规则,启发幼儿按序进行分合,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
3.翻片片:
请幼儿将8个片片拍成一派,然后翻动前面一部分片片的变化颜色,说说两种颜色的片片各有几个,用数字记录下来。要求每次翻出的另一种颜色的片片数目都不能相同,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
二、归纳总结8的分合纪录。
1.展示个别幼儿的分合纪录,引导幼儿检查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或遗漏,分得合计得是否一样,知道8分成有7种不同的答案。
2.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给想象的两组作出的标记,说说分成两分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那两组分合式是想象的。
三、学习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1.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记录单上的那几组分合式可以省略?为什么?
2.启发幼儿思考并说出理由。
四、相互交流与分享。
1.请幼儿选择张自己做的记录单,尝试省略盖章记录单上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2 . 展示个别幼儿重新调整后的记录单,请幼儿猜测,说说该张记录单上那几组分合式省略了。
活动延伸:
提供纽扣、换班、记录单等材料,继续让幼儿进行分合活动,并用标记表示想象的两组分合式。
转铅笔教案篇2
此次骨干教师培训班有幸到镇海幼儿园聆听了两个教学活动,可以说受益匪浅,现在结合自己的见解对大班科学活动《铅笔宝宝》做以下评析。此次活动由一位阳刚的男老师——斌斌老师执教,教学语言较精炼,指令也比较明确,体现出了一位男教师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时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及积极的探究欲望。
一、评选材
教师能够从一支极其普通的,幼儿异常熟悉的铅笔入手,以如何使铅笔站立为主线设计这个科学活动,借用铅丝,让幼儿在与铅笔的互动中一步步提升,了解平衡这个知识点,应该说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内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二、评目标
在目标的制定上,教师能够统一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了知识目标:利用的材料感知物体的平衡与重量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在寻找保持物体平衡的方法中,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和操作中的感受;情感目标: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目标制订比较全面,也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三、评准备
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准备了每人一支铅笔,在铅笔上,教师将铅笔分成三截,从上至下分别贴了蓝、黄、红三色的小贴贴;一根铅丝,铅丝的中间绕了一个圆圈,刚好供铅笔钻入又不会掉出来,两端向下弯曲;塑料夹子若干。教师让孩子们在自由探索后,找到使铅笔能够站立起来时铅丝在铅笔上的位置,利用小贴贴让幼儿明确地说出此位置——铅笔的底部。但是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紧张,并没有提出请幼儿在铅笔上贴着小贴贴的这些位置都尝试一下,违背了科学活动让幼儿大胆探索的原则。
四、评环节
此活动共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抛出问题,激发兴趣,以如何让铅笔站在手指上很好地调动了幼儿探索的欲望。第二环节第一次尝试:借助铅丝,使铅笔站立。在此环节中,教师了事先准备好的绕了圆圈的铅丝,幼儿只需要将铅丝套进铅笔,然后上下滑动就可以了。在此环节中,教师比较急躁,没有让幼儿探索将铅丝套在铅笔的不同位置,而是在发现有一个孩子成功后,马上请他进行展示,请其余幼儿进行学习,因此,多数孩子都是在没有经过探索后就得到了结论。第三环节第二次尝试:利用辅助材料,使铅丝平衡。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了夹子,而且在有个别孩子保持平衡后就请上来说明了理由,再一次剥夺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五、我的建议
此次活动只进行了15分钟,完全脱离大班幼儿的课程时间,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让孩子有充分探索的机会,教学活动内容偏简单。新《纲要》中提到,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教师应该给孩子大量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去操作,让幼儿自己去探究结果,而不是教师带领下的获知。
1.增加难度
作为大班的孩子,我觉得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将铅丝绕成实验需要的样子,因为铅丝弯的程度不同,平衡点也就不同,这就增加了探索的难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在第二次探索中,教师可以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尝试,寻找平衡点;或者记录表格,让幼儿进行记录、比较,为什么铅丝的一边夹了一个夹子,另一边却要夹两个夹子才能保持平衡。
2.与生活经验相联系
科学活动的最终导向是为生活服务,因此,在科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通常会进行延伸,与生活活动相联系。在此次活动中,平衡的原理其实和走钢丝、天平秤的原理是一样的,教师可以考虑回归于生活,让幼儿通过视屏了解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3.科学活动要进行
科学活动是非常严谨的,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科学概念,因此在每个环节后,建议教师都要进行简单的,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转铅笔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铅笔的特点,知道它是小学生的主要书写工具。
2、有兴趣使用铅笔,并懂得爱护。
活动准备:
未削过的不同铅笔、卷笔刀、纸制笔套、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1、送幼儿入小学的礼物:
(1)、选铅笔:让幼儿拿出自带的铅笔盒,在老师为他们准备的铅笔中,选两支不同的铅笔放入铅笔盒。
(2)、感知铅笔的形状、结构特征:
——“你选的是什么样的铅笔?看上去是怎样的?铅笔有什么用?”“你们手里的铅笔现在能不能用?”
2、削铅笔:
(1)、介绍卷笔刀的使用方法:
老师示范用卷笔刀削铅笔的操作过程。
(2)、幼儿观看削好的铅笔:
——“削过的铅笔笔芯是怎样的?现在可以用它写字吗?”
(3)、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尝试用卷笔刀削铅笔,知道铅笔芯易断的特点。
(4)、互相观看一下削好的铅笔。
3、用削好的铅笔写字:
(1)、用两支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或学号。
(2)、观察字迹,交流使用铅笔的感受。
(3)、将铅笔套上纸制笔套,轻轻放入铅笔盒,用实际行动和铅笔做朋友。
转铅笔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很快大班的`幼儿要毕业了,马上要成为一个光荣的小学生,近期我们在开展“我要上小学”这个主题时,发现很多小朋友在使用橡皮时,总是会将自己的本子擦破;在用卷笔刀卷铅笔时总是会将铅笔卷断,针对这些问题我萌生了给大家介绍铅笔盒里的朋友这个想法。
活动目标:
1、知道铅笔盒里的各种学习用具及其用途,并能正确地使用。
2、通过操作,让幼儿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荣誉感。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为幼儿准备1只铅笔盒,里面放有铅笔、卷笔刀、橡皮、直尺等文具。
2、幼儿有使用过上述文具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铅笔盒里的朋友
价值取向:了解铅笔盒里一般有哪些朋友。
教师:再过3个月我们就要上小学了,我们的爸爸妈妈都给我们准备好了上小学的学习用品,前一段时间因为手足口病的原因我们把小书包都带回家了,今天我们都带来了铅笔盒。
重点提问:请小朋友说说铅笔盒里一般会有哪些朋友?他们都有什么本领?
幼儿:铅笔盒里有铅笔,铅笔可以用来写字;(小铅笔,一笔一划来写字)
还有橡皮,可以用来擦掉写错的字;(方橡皮,擦擦改改真清洁)
直尺,可以用来量东西,还可以用来画直线;(长直尺,一横一竖画直线)
卷笔刀,可以用来卷铅笔。(卷笔刀,转转卷卷笔头尖)
……
教师小结:我们的铅笔盒里有很多的好朋友,有铅笔、橡皮、直尺、还有卷笔刀等,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我们给他们起个好听的名字叫文具。所以我们的铅笔盒也可以叫文具盒。
二、如何正确使用文具
价值取向:通过欣赏儿歌,知道铅笔盒里的各种学习用具及其用途,并能正确地使用。
教师过渡:原来铅笔盒里的朋友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听一听。
(一)教师念儿歌《铅笔盒里的朋友》,幼儿欣赏。
(二)讨论和操作。
1、 握笔姿势和坐姿
教师:刚才老师念的儿歌里,先说到了谁?。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带铅笔?
重点提问:我们马上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到了一年级每天都要写字的。那你知道怎样来正确地握笔吗?谁来介绍一下。
请一位小朋友示范写字,请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他的坐姿。
教师小结: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牢记:一尺一拳一寸。
2、直尺的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儿歌里还说到了,长直尺,一横一竖画直线。你们会用直尺画直线吗?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画一下。
重点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直尺画直线需要注意些什么?
幼儿:a.直尺要按住。 b.直尺不能动的,否则线要歪的。
教师小结:我们如果要画直线,就要把直尺按住,然后用铅笔沿着直尺的一边轻轻地画出直线。
3、操作:
老师请小朋友去使用一下你自己喜欢的文具,有要求:
a.请你使用正确的方法来操作
b.操作好以后请你说出,你用了什么和什么,做了什么事情。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刚才我用了铅笔和直尺,画了一条直线。
刚才我用了卷笔刀,卷了铅笔。……
4、使用卷笔刀的注意点
请我们小朋友说说用卷笔刀卷铅笔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用卷笔刀卷铅笔时要注意:卷铅笔时要稍微用点力,但是不能太用力,卷一点看一看卷好了没有,如果一直卷的话,笔芯会断掉了,而且也造成了浪费。
5、使用橡皮的注意点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把直线画歪了,怎么办?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用橡皮帮忙。
教师:那我们在用橡皮擦时,该怎么做才能擦得又干净又能让纸平整?
幼儿:用手按住本子,然后用橡皮轻轻地擦。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铅笔盒里的朋友可真多,他们都有自己的本领,而且他们的使用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老师发现刚才我们小朋友在操作以后都把自己的文具收好了,我们的小朋友都已经养成了爱护自己文具的好习惯了。(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有收好的话,及时提醒。)
三、延伸活动:
价值取向:激发孩子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生成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幼儿在区域活动练习整理铅笔盒里的学习用品。
附录:
铅笔盒里的朋友
铅笔盒,长方方,
学习用具里面藏,
轻轻打开盒盖子,
每个朋友来帮忙。
小铅笔,一笔一划来写字;
长直尺,一横一竖画直线;
卷笔刀,转转卷卷笔头尖;
方橡皮,擦擦改改真清洁!
作业完成了,朋友送回家。
轻轻盖上铅笔盒,
我会更加爱护她。
转铅笔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安全的使用铅笔。
2、知道躲避提醒同伴不安全使用铅笔的行为。
3、探索、发现生活中铅笔的多样性及特征。
4、引发幼儿学习铅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纸人手一张。
2、已经削好的铅笔人手一支。
3、安全光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语,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带来一件文具,小朋友们猜猜看,是什么呢?”
——身穿花衣裳,个仔细又长,写字又画画,全靠他帮忙。(谜底:铅笔。)
二、基本部分:
1、带领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安全使用铅笔。
教师出示铅笔:“铅笔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使用铅笔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铅笔细又长,可以帮助我们写字,画画。使用铅笔时应注意安全。不能拿着铅笔与同伴打闹,不用铅笔时要把铅笔放入笔筒。
2、引导幼儿讲一讲铅笔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鼓励幼儿发现同伴的不安全行为。
师:“如果你发现有小朋友把铅笔含在嘴里,拿铅笔当玩具,用铅笔掏耳朵,捅鼻孔等你应该怎么做?(提醒他或告诉老师)”
3、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图片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如果不对,哪里做错了?该怎么改正呢?”
三、结束部分:
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如何安全的使用铅笔。
以安全使用小铅笔为命题,让幼儿用铅笔在画纸上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安全使用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