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较好的完成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师们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作为教师,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要将教案制定好,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面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一面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2、揣测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让同学阅读有关阿累、《毁灭》、《铁流》和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鲁迅一生中做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年轻的汽车公司售票员阿累,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在他的眼中,鲁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阿累眼中的鲁迅。
板书课题:
一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和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
同桌交流以后老师再指名提问。
(只要同学说出自身的理解即可,老师指导同学把语言说完整、正确。)
三、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1、在阿累眼中,鲁迅是什么样子?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
(文中有六次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
2、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这六处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为什么他如此瘦?
4、通过细读这些外貌描写,你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
以上问题小组进行深入讨论以后,再全班交流。让同学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性格刚毅坚强,他用笔当枪,与xxx派、黑暗社会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5、熟读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写下自身的感受。
四、仔细品读,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
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从哪里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3、这一面对作者发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结合课文谈谈自身的感受。
(小组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同学谈出自身内心真实的想法,并积极鼓励,让同学敢于大胆发言。)
归纳: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鲁迅先生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鲁迅先生诚实地推荐他人的书,蕴含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正是与鲁迅先生见的'这一面,给了作者极大的鼓舞,是作者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作者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这“一面”给了作者巨大力量,是这“一面”鞭笞作者不时进步。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2、本文最大的胜利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形象,表示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对你熟悉的一个人进行外貌描写。
3、研讨:
题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为与鲁迅一面之缘,你还有其它不同的理解吗?
(还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一个侧面,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一面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交易、身无分文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2、难点:
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入课文
1、听写词语:
无影无踪、荒无人烟(根据意思写词语)、身无分文、交易。
(指名板书,其他学生书空)
2、齐读,集体校对。
3、理解交易的意思。
4、找出文中带交易的段落,读一读。
(自读、指名读)
5、一个面包值多少钱?老板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平等交易?
二、理解交易的意思,并从课文中找到交易这个词所在的段落读读
1、什么是交易?
2、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交易所在的段落读一读。
3、指读段落:
一个面包可能值多少钱?
4、老板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平等交易的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三、学习第三段,了解我当时的处境
1、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
说说我当时的处境。
2、想想背包里可能有什么?
3、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想想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最需要什么?
4、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要读出作者当时的处境。
四、学习第四段,通过老板的言行初步感知老板的为人
1、请大家朗读第四段。
2、我的处境如此艰难,原以为向老板说明了,就可以得到援助,可是老板却是怎么说的?
3、听了老板的话,你想对老板说什么?
4、让我们一起来读老板的话。
5、除了从老板的话中感到他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以外,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呢?
6、归纳:
是呀,从老板的动作、神态、语言都表现出他的小气、不近人情。
五、学习 十一段,通过比较面包店老板前后的言行的变化,不仅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1、找找文中哪一段也写了老板的态度
2、同学们,读了前后两段写老板态度的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3、猜猜住院的费用有多少?
归纳:老板的语言变了。
4、还有什么变了?
(动作)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竖起大拇指?
5、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
六、学习五至八段,了解老板认为的平等交易是什么
1、按照常理,我想得到面包应该给老板什么呢?
2、什么叫身无分文?
3、老板认为怎样的交易是平等的?请同学们快速地从文中找一找。
4、你认为这样的交易平等吗?为什么?
七、学习九、十段,通过中国留学生的行动体会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1、这位中国留学生认为这样的交易平等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读读第9段,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凝视)
3、读读第10段,这时我需要这2块面包吗?
4、学习资料袋内容。
5、让我们再来读读老板的话,现在你知道老板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了吗?
八、学习十二段,体会我的内心情感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2段。
2、请你想象一下,中国留学生此时此刻会怎么做怎么说,请写下来。
(出示:中国留学生──,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
九、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中国留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友人的尊敬。让我们也怀着对国旗的尊敬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来诵读《五星红旗》吧。
?附】
五星红旗
啊,五星红旗,
你是那样的鲜艳夺目;
啊,五星红旗,
你是那样的灿烂辉煌!
当你冉冉升起的时候,
像一轮火红的太阳;
当你迎风招展的时候,
宛如母亲在呼唤。
万里长城,三山五岳,
是你坚强的身躯;
滚滚黄河,浩浩长江
是你流动的血液;
首都北京啊,
你跳动的心脏。
那金光闪闪的五星啊,
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
是港澳同胞的向往,
是海峡两岸的期盼;
是炎黄子孙─??
一颗颗的中国心。
五星红旗啊,祖国!
祖国啊,五星红旗!
我们愿你如日中天
如斯万年万万年!!
一面教案篇3
教材内容分析: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描写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文本语言内敛深沉,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情感,教学时要通过自读自悟──移情体验──朗读品悟,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变化。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3.情感目标: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难点:学习用外在神态、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整体感知,学习第1-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带入情境。
1.数量词练习:一()新大衣一()面包一()生命一()爱
2.谈话:这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承载着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人的感动、中国人的自尊,也承载着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其中一个发生在中国留学生的身上的有关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3.播放课件,师生共同回顾“我”遇到的处境。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先是数量词的学习,为了后面的.三次选择做铺垫。然后,老师就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情境,并采用课件引入,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自然引入课文。)
二、从三次选择中,悟爱国之情。
当“我”饥肠辘辘的走进面包店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朗读课文第4至12自然段,找找你最有体会的句子,写写感受。
(一)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品读句子。
▲饥寒交迫,首次选择。
1.品“我”首次选择的句子。
2.体会当时“我”的饥饿。(相机减少板书)
(设计意图:当“一件新大衣”从黑板上消失时,让学生体会失去的滋味,这种递减的是心情的逐渐沉重,是无法承受的选择!从不公平的交易中,感受“我”当时的饥饿和无奈。)
▲面对国旗,取舍两难。
1.品读“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
①理解“犹豫”,结合动作词,感受内心的挣扎。
②指导感情朗读。
2.品读“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①理解“愣”、“久久地凝视”。
②揣摩“我”的内心世界:“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复品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悟隐藏其背后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突显人文性原则。)
▲最终选择,令人敬佩。
1.品读“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①通过“摇摇头”、“吃力”、“趔趔趄趄”动作词,感受“我”身体的虚弱。
②仔细品读,领悟作者选择时态度的坚定,爱国情感的深厚。(相机减少板书)
③体会用外在神态、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心灵,从而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经过几次思想挣扎后最后保留的精华,带给了学生心灵的震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这句话,从中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用外在神态、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手法。)
(二)回归整体,配乐深情引读关于描写红旗的三段话。
(设计意图:这个片段,体现了从整体入手,局部指导,回归整体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使朗读更有效。)
三、从态度变化中,感敬重之情。
1.默读课文,找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对比体会。
2.小组交流,品老板的态度。
(设计意图:在自读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品读、对比感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为引出重点作好铺垫。)
3.出示老板态度变化句子,感受敬重之情。
4.小记者采访。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探究、品读相关句子,由文悟情,由情赏文,使学生在读、思、议、演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且抓住文中的空白点进行语言训练,努力创设扎实的语文课堂,突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原则)
四、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总结谈话,文情交融,感悟升华)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你们又曾经在哪里看到这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2.课件再现五星红旗在各地高高飘扬的图片。(背景音乐《红旗飘飘》)
3.小练笔。
(设计意图: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生在感人的氛围和爱的旋律中,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真正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随笔练习,在学生真正地感受浓浓的爱国之情后,从而生成自己的爱国情,既可以提升情感,又可以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六、作业。
1.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2.推荐阅读《五星红旗的故事》。
(设计意图:课后的习题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进一步渗透爱国之情。)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呈逐层递减的态势,黑板上剩的内容愈来愈少,突现课文中震撼心灵的爱国之情。我力求突出课文重点,用国旗和心形图案形象地展示“爱国”的主题。)
一面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和9个词语。
2、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从“面包店老板”的一言一行、“我”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感情朗读课文。积累感人的句子。
3、能积极参与学习。感受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老板对我的理解和友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从“我”一举一动的关键词中体会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
2、难点:
从老板一言一行的态度变化中体会对“我”的理解和友好情谊。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单元导读。
2、课文插图。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板、写、读、问、读、评)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题目是:一面五星红旗。看老师写课题。提示“旗”。齐读课题。
2、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吗?用手势告诉我。读过几遍?
3、很好,同学们有预习的好习惯.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谁来读?
(正音、多音字)
师评:离开课文能读准这些词语。真能干!
二、整体感知,通读全文(读、练、复述、梳、结)
1、让我们把这些词语带回课文,自由的,把课文读通顺。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自由读。
(巡视、发现、点拨按先、再、最后说)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不慌,人人动口练一练)
谁来告诉大家,比比谁会倾听。
师评:(概括)你抓住了一些重点词来介绍,把长长的一篇文章,给读短了!
师评:(具体)真好,你能用上“先、再、最后”有顺序地说,让我们把故
事听得很清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他(们)讲故事时,先介绍的什么?再说了什么?最后说的什么。
板书:
漂流遇险 拒绝交易 得到救助
师指板书:
课文就是这样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三、自读自悟,发现变化,提出疑问(找、读、比、读、疑)
1、(指板书)初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我”漂流遇险,得到面包店老板的救助。在这个过程中,老板的态度有变化吗?(有)在课文中找找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句子读读。
2、指名说2个句子(随机出示)让我们读读这两个句子。
男女分读。
3、你发现老板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先不愿意给我面包,后来帮我付费。
(你从是从那儿读出这个变化的?能找课文中的词语说说吗)
先要“平等交易”,后来说“费用由我来付”。
(你是从老板的语言描写中读出他态度的发生了变化)
(谁有新的发现?)
先摊手一脸无奈,后来竖起大拇指。
(这是写老板的什么变化-动作变化)
(还有新发现吗?)
先态度冷淡。后来态度很热情。
(真的会读书,还读出了老板语言、动作背后的感情。)
4、平等交易是什么意思?
(自由说)
同学们,“平等交易”也是国际交往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通用的惯例。
5、我们从老板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这个口口声声要求与我“平等交易”的老板,最后却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态度确实发生了的变化!
6、让我们来再读一读这个变化。
男女分读。
短短的几分钟里,我一句话也没有说,老板对我的态度就像变了一人似的,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老板会有这样的变化?)
(这正是课后练习题中提到的问题。)
一面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弄清记叙顺序;
2.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体会文中饱含感情的语言。
3.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教学重点:
1.鲁迅的肖像描写;
2.鲁迅对我的影响。
教学难点:
以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鲁迅先生崇高品质和对我的鼓舞。
教法:讲读讨论
教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二、课内预习(检查)
三、研习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鲁迅是我们所熟悉的名字,在第一册中我们学过他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他的生平?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篇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一面》。
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幻灯片)
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jiào hè qiàn jiǒng tuí xūn zēng wù nüè kāi zì
地窖、赫然、嵌着、窘相、颓唐、熏黑、憎恶、虐待、揩油、恣情
mó sǒu suō sháo
抚摩、抖擞、摩挲、脑勺
三、结合预习提示解题
一面是一次会面,是谁跟谁的一次会面?虽然作者与鲁迅仅仅见过一面,但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一名同学简介事件)。本文以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也从鲁迅先生身上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期望踏着鲁迅的足印继续前进。
这篇文章回忆的是四年前(1932)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故此写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四、读课文,划分层次。(结合理解。分析二(1))
五、回答理解。分析中的二(2)
有人认为删去第二部分,文章去更精练、更集中、更符合回忆录的写法。你觉得这种意见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第二部分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表现了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这部分的抒情和议论画龙点睛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六、口头回答理解。分析中的第一题。
1.画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语句。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七、作业:
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三题。
2.熟读第二部分。
后记:本节课要指导学生了解批注内容(单元提示)并识别《一面》中的批注属哪一种,再就是对思考的问题进行回答。
一面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面孔、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于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怀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的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一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
这一部分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
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揪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揪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3、仔细阅读三处外貌描写,思考:
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4、引导学生思考:文中这三处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
1、通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暂的一面当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谦虚;那“微笑、点头”蕴含着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同时,“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笞着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正是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记住这难忘的“一面”。
五、拓展写作,布置作业
1、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2、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