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有趣的教案6篇

时间:2023-04-05 作者:Gourmand 备课教案

要想让课堂更有效率,我们需要学会教案的制定,教案是老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前起草的教学文书,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有趣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有趣的教案6篇

大班有趣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

2、自主探索出三类物体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3、在游戏中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体滚动路线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积木等。

2、小棒8根。(为游戏《赶小猪》而备的赶“猪”棒。)

3、大记录纸一张,记号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

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找一找:“小朋友,这里有些我们平时用过、玩过的东西,请你们把会滚动的东西找出来。”

评析:开放、自由的空间很快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玩一玩:请你们玩一玩,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呢?

评析:这个时候,幼儿手上拿着自己找到的会滚动的东西,开始有些兴奋了,都忍不住想把它放在地上滚一滚,玩一玩,那么作为教师,应给予幼儿自由玩的空间,但并不是让幼儿毫无目的地玩,而是带着问题去玩。这个问题就是:想一想,为什么它们都能滚动呢?让幼儿在玩中发现,玩中思考,初步感知能滚动物体的特征。

3、说一说:为什么这些东西都能滚动?

评析:幼儿带着问题自由玩,对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都急于想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大家,这时老师及时给予幼儿大胆表达的机会,幼儿自由发表意见,老师适当引导,总结出答案:因为它们总有一个地方是圆的,所以会滚动。

二、第二次探索:物体滚动的路线是怎样的?

1、游戏:滚进球门。

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小朋友两两一组,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轮流进行。

评析:这个游戏的优点在于,缩短了幼儿等待游戏的时间,一个人滚动物体时,两个合作伙伴能同时观察,共同探究发现不同物体的滚动路线,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老师所做的就是观察与倾听,必要时和孩子们一起玩,做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鼓励者,最大限度地放手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会发现,有的东西滚不进球门。小组的两个合作伙伴对发现的这一现象进行了质疑、思考、讨论。这时,老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有必要带领全体幼儿对这一发现作一个总结和提升。

2、集体交流,并尝试记录物体滚动的路线。

老师:“哪些小朋友的东西滚不进球门?”(幼儿回答、交流后,请幼儿把这些滚不进球门的东西都送到前面来,这样可以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楚。)

老师以惊奇的口气提出疑问:“咦,为什么这些纸杯、方便面筒、肯德基筒就滚不进球门呢?”幼儿思考、讨论。

当幼儿回答出“这些东西都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滚动的时候会转圈”等答案时,老师及时作现场演示,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观点和想法的接纳、重视和赞赏,同时也可以让全体幼儿对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圈这一科学现象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这时再请幼儿上来在大记录纸上记录它们滚动的路线,幼儿都跃跃欲试。在记录出圆锥台滚动路线的基础上,再来记录圆柱体和球体滚进球门的路线对幼儿来说就更容易了。

评析:在这一环节里,幼儿学会了记录,懂得了当自己在科学探究中有了结论或观点时,可以通过记录把他们呈现出来,让幼儿了解如何真正地“做科学”,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第三次探索: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灵活?

1、游戏“赶小猪”。

老师介绍游戏玩法:这是一个三人合作的游戏,小朋友自愿组合成三人组,其中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在“两棵小树”中间绕“8”字型走,三人轮流进行。

评析:上一个环节中,幼儿已经自主探索出三种物体的滚动路线,但对圆柱体和球体滚动路线的异同还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作为教师,有必要为幼儿提供更进一步的观察、经历、体验的机会,让幼儿探究出球体、圆柱体的外型与它们滚动路线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老师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设计了一个三人合作的游戏——赶小猪。这个游戏巧妙之处在于,幼儿在赶这两种小猪绕“8”字走时,由于圆柱体和球体的不同特性,幼儿赶着它们转弯会有很明显的差别,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觉,为顺利解决活动难点埋下伏笔。教师在游戏中继续扮演活动支持者的角色,对幼儿的探究活动尽量不去打扰。

游戏结束后,老师提问:

“刚才,我们赶了‘圆筒小猪’和‘皮球小猪’,你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就难赶呢?”

评析:这一问题给了幼儿较大的发散思维空间,由于幼儿都分别赶过这两种“小猪”,有了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所以都有话说,乐于说。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就难赶呢?”幼儿经过思考和观察发现圆柱体是一个长长的圆筒,而皮球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很圆,由于它们形状上的不同,导致它们在滚动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教师这时及时演示,同时请幼儿上来说一说,指一指,并注意肯定和赞赏幼儿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从上到下一样大的圆筒,我们把它往哪儿推,它就只能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

得出结论后,让幼儿在记录纸上补充出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任意滚动的路线。

四、结束活动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对积极参与游戏和探索的幼儿给予表扬,并提出问题和要求:“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找一找、滚一滚,把它们滚动的路线也画下来,带到幼儿园来给大家看。”

评析:会滚动的东西不只局限于课堂上幼儿所看到的,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幼儿对它们依然有好奇和疑问,于是老师顺理成章地在活动小结以后向幼儿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幼儿课后继续进行滚动路线的探究和记录活动。

大班有趣的教案篇2

小小班:有趣的水宝宝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幼儿

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水的沉浮。

3、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来表达,发展幼儿讲述。

二、活动准备:

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绵、沙、棉花、小石块、积木、朔料玩具、白纸、

一个熟鸡蛋一生鸡蛋。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

1、出示两个大盆,里面装有水让幼儿自由在周围用玩具舀水玩。

2、把各种积木、朔料玩具一一投放入水里,老师:这些东西怎样?它们有没有沉到水下?为什么会漂浮在水上?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

3、把小石块、沙投放到水里,老师:这些东西又怎样呢?为什么会沉到水里?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试。

4、把棉花、海绵投放到水里,引导幼儿观察。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

1、幼儿人手一篮积木、朔料玩具、小石子等尝试。

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探索过程。

(三)讨论、扩展经验。

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样啊?为什么浮在上面”老师慢慢用水弄湿白纸,看看白纸慢慢沉到水里。

2、老师出示一生鸡蛋,投放到水里,看看它怎样?又出示一熟鸡蛋问:它会怎样呢?

(四)小实验:会游泳的蛋宝宝。

大班有趣的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喜欢的东西,本次活动利用幼儿对水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充分发挥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及探索活动,初步了解水的透明性、流动性及溶解性。

2、乐于在操作活动中和同伴共同分享探索得到的结果。

3、有初步的环保概念,懂得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1、两个透明杯子(一杯清水内装一彩球,另一杯内有沙,沙内埋一玩具)

2、每组一份橘子粉、白糖、盐、咖啡,用杯子装好。(溶解实验使用)

3、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漏网、半玻璃杯清水、碗、一条毛巾。(验证水的流动性实验使用)

4、水污染视频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看是什么

1、教师出示两个透明杯子,一杯装水,一杯装沙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杯水和一杯沙,我现在要将两个神奇的宝贝藏在它们里面,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老师藏了什么宝贝在里面

3、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水和沙里都有什么宝贝

4、师:为什么我们能很快的知道水里藏了什么宝贝,却不知道沙里有什么呢?(引导幼儿:水是透明的,能一眼看到)

二、游戏:水宝宝搬家

1、出示一个装了水的塑料盆和碗师:水宝宝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把家搬到面前的小碗里,你们都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水宝宝呢?(幼儿自主回答)

2、师:老师给小朋友们也准备了几样好玩的工具,我们来认识一下(介绍提供的工具分别为:小篮子、漏网、塑料袋)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来帮助水宝宝,大家动手之前请先卷起袖子,如果桌子上面有积水了,可以用边上的抹布来擦干净。

3、请个别幼儿上来实验并讲述自己试验的过程师:我们来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帮水宝宝搬家的经历。(用的什么工具?发生了什么情况?)

三、游戏:会变化的神奇水

1、教师出示一杯清水师:老师又把水宝宝请来了,这次要和水宝宝一起变个魔术。

2、教师将奶粉放入杯中搅拌师:谁来告诉我,水宝宝怎么了?(变浑浊了或者变成牛奶了等)为什么水宝宝变色了?(因为奶茶粉溶到水里了)

3、师: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神奇材料,我们一起和水宝宝来变魔术吧!

4、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5、幼儿坐在操作台边,教师进行提问师:你们的水都发生变化了么?小朋友们可以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然后告诉大家,你的水宝宝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了。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尝一尝变了魔术之后的水宝宝。

四、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1、师:我们今天和水宝宝做了这么多的游戏,大家都喜欢水宝宝么?

2、师:小朋友们还知道水宝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作用?

3、师:老师今天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看一看,视频中的水宝宝怎么了?

4、师:水宝宝怎么了?什么样的行为会让水宝宝生病?我们应该怎么爱护水宝宝?

5、教师总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且爱护好我们身边的水宝宝,不让脏东西污染了它们。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和水宝宝一起做更多有趣的游戏吧。

大班有趣的教案篇4

目标:

1、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区分单双数。

准备:

1、图片十张,1-10的数字卡一套,笔一支。

过程:

一、

1、教师展示十张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图画,并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请几名幼儿上来给图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重点让幼儿会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边圈边让幼儿数数。

3、引导幼儿观察已画过的图片,是不是每张图片上的画都被圈起来了?那几张图片是全圈完的?让幼儿说一说是哪几个数字?没有圈完的是那几张图片?是哪几个数字?

4、请几名幼儿回答后,那几个是全圈完的,那几个是没圈完的,全圈完的2、4、6、8、10、是双数,没圈完的1、3、5、7、9、是单数。

二教师小结:两个两个全部数完的是双数,2、4、6、8、10是双数;1、3、5、7、9是单数。请幼儿说一说1-10数字中的双数有哪些,单数有哪些?

三、分卡片:把246810从1至10的数列中取出来,读一读。告诉幼儿这些都是双数,剩下的有:13579他们都是单数。

四、复习巩固延伸寻找身体上和活动室内的单双数。

1、身体上找一找那些东西是单数,那些是双数。例:一个头是单数,两只手是双数,鼻子是单数等2、请幼儿寻找活动室内什么东西是单?什么东西是双数?

五、让幼儿拍手再说一遍: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活动反思:

1:基本部分开始时部分幼儿圈图,大家数数,互动还能够集中幼儿注意力。

2、幼儿的操作知识对数字卡片的接触,幼儿接触实际数量频率太低,表象知识少。

3、最后很快就让幼儿背诵,让幼儿接受的有些勉强,过度太快。

改进策略:

1、让幼儿接触实物操作,亲子感知,摸一摸,数一数,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意义。

2、增加游戏,进一步体验、巩固。

策略二

目标:

1、通过圈画、数数、游戏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区分单双数。

准备:

1、图片十张,1-10的数字卡一套,笔一支。幼儿每人一套小数卡。

2、彩色口袋大的一个,小的与班内幼儿人数相同,内装彩色塑料插花。3、红箱子,绿箱子各一个。

过程:

1、教师展示十张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图画,并请幼儿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请几名幼儿上来给图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重点让幼儿会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边圈边让幼儿数数。

3、引导幼儿观察已画过的图片,是不是每张图片上的画都被圈起来了?那几张图片是全圈完的?让幼儿说一说是哪几个数字?没有圈完的是那几张图片?是哪几个数字?

4、请几名幼儿回答后,哪几个是全圈完的,哪几个是没圈完的,全圈完的2、4、6、8、10、是双数,没圈完的1、3、5、7、9、是单数。

5、游戏:小鱼游啊游幼儿将桌面1至10的卡片排成一排一名幼儿随意叫几名幼儿到前面,大家唱: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鱼水里游,拉拉小手点点头,每两人拉手,如果都有朋友。就是双数。请小朋友找出相应的数字。调整人数后,如果有一条鱼没朋友,他很孤单,数一数这次几条鱼,找出相应的数字。最后出现两组数字,请小朋友给它们排排队,读一读都是那些数字呢?

6、教师小结:两个两个全部数完的是双数,2、4、6、8、10是双数;1没朋友,是单数。数到最后总剩一个的数:3、5、7、9是单数。请幼儿说一说1-10数字中的双数有哪些,单数有哪些?

7、身体上找一找那些东西是单数,那些是双数。例:一个头是单数,两只手是双数,鼻子是单数等8、请幼儿寻找活动室内什么东西是单数?什么东西是双数?

9、游戏:双数拍手,单数叉腰。

大班有趣的教案篇5

一、主题背景分析

大部分的孩子喜欢开水龙头玩水,喜欢听哗哗的流水声,更能通过手对水的触觉在心理上产生兴奋、舒畅与快乐的感觉。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我们设计了以 “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本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学会节约用水,保护、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活动,初步认识水的特征及对人类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熟悉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探索欲望。

水是生命之源,世上万物都离不开水。水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财富。然而,人类要发展、要生存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水源被污染危害是严重的。过去幼儿在自然常识教育中,虽然也有对“水”的认知要求,但那只是单一的传授,而对人类要持续发展必须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缺乏认识和要求。我们的生活更无时无刻不与水密切相关。

幼儿天生都愿意亲近水,喜欢水。水对幼儿来说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他们在忘情的玩水活动中体验到自由和快乐,情绪变得放松和愉快。可是,幼儿对水的特性了解多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水的观察探索兴趣又如何呢?幼儿的节能意识如何?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有趣的水》,目的是要以儿童发展为本,注重日常生活的渗透教育;根据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从兴趣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水”的秘密;让幼儿在与“水”的主动交往活动中萌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情感,并初步培养他们有爱惜水的行为和习惯;为素质教育打下启蒙阶段的奠基基础。

二、主题实施时间

xxxx年3月

三、内容与要求

1、观察大自然中的水,探究和发现水的不同来源和特性。

2、乐于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获得有关经验。

3、体会人们生活离不开水,乐意关心周围的水环境,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大班有趣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2.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

活动准备

1、老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并让幼儿用塑料袋将材料装好,作上标记,放在玩具柜里。

2、活动前,检查水池的安全、卫生。池底是否有异物,池水是否清洁,池水高度是否适当。

活动重难点:

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

活动过程

1、感觉游戏。

鼓励幼儿同老师一起到水池玩水(个别胆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儿暂不强求,允许他们在水池边玩)。引导幼儿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试试用双手捧水;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体验水中走路的感受。帮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发现,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听觉游戏。

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幼儿反复对比实验,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从高处将材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轻的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让幼儿闭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回忆的故事《咕咚来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小兔为什么会吓得惊慌失措。

3、观察、比较、归纳游戏。

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比较材料的轻、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归纳那类材料会沉于水中,那类材料会浮于水中。

4、触觉游戏。

用手触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会烂,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保护水资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种游戏中,均让幼儿充分讨论、交流、合作。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发现等。以此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体验分享的快乐,体验“发现学习”的惊喜、乐趣。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突出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思想。《水中的发现一一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力求体现这一思想并遵循了幼儿学习的三个特点:

一、是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直接驱动。玩水是幼儿感兴趣的,所以,他们会积极投入、主动探索、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中获得成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是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需要用动作和各种感观来帮助思维。因此,给幼儿提供操作机会和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观共同参与尤为重要。

三、是由于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与幼儿间相互作用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乐意接受。同时,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均得到发展。

小百科: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