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案7篇

时间:2023-04-04 作者:Brave 备课教案

经过多年来的工作经历,教师在制定教案时一定得心应手,教案是老师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提前起草的文字报告,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案7篇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结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除法意义的联系。

2. 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你们平时都喜欢逛文具店吗?你都喜欢买些什么?每个多少钱?

学生交流。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在文具店里,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 板书课题《文具店》

(从学生喜欢的购物引入,贴近学生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

1. 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图意,(学生自主观察)把你获得的数学信息跟大家交流一下。

(1)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

(2)我还知道老牛买了3枝笔。

(3)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

师:老牛和大灰狼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愿意帮助它们说一说吗?

(老牛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大灰狼也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

2.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帮助老牛跟大灰狼来解决买文具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1)师:谁能完整地把问题叙述清楚?

(2)出示问题,提问生读。

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老牛买了3枝笔用了多少钱?

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大灰狼花的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花了多少钱?

师:要想解决老牛买了3枝笔的价钱,咱们需要知道哪个条件?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自己能解决吗?

(能!)

3. 独立探究

师: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算式和摆图形表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

师: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4. 集体交流方法

师:谁能帮老牛解决这个问题,老牛它一共花了多少钱?

(1)方法1:直接列算式,每枝笔2元,老牛买了3枝笔,就花了3个2元,列式为3×2=6(元)

(2)方法2:用图画表示,每支笔2元我用2个○表示,老牛买了3枝,就画了3个2,一共6个,也就是6元,可以列算式:2×3=6(元)

建议用乘法少用加法。

(3)方法3:摆圆片,也摆了3个2,方法和画图差不多。

师:很高兴能听到同学们这么多想法,我为你们感到自豪,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5. 课件出示算式,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6. 解决问题2:大灰狼花了多少钱。

师:要解决大灰狼花了多少钱,咱们可不可以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来解决呢?可以怎样摆?谁能试试?

用圆片摆,1个圆片代表1元,小兔花了2元,第一行怎么摆?(2个)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第二行可以怎样摆?4个2个,列式为:4×2=8(元)

师:我有个问题,第二行为什么要2个2个的摆?

生:因为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它是和小兔比的,小兔花了2元,就2个2个的摆。

师:你明白了吗?

师:这个同学讲的很好,很善于动脑筋。如果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5倍,该怎么用圆片表示呢?(5个2)

那么6倍就用6个2表示……,13倍就用13个2表示,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几倍就用几个2表示。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同意)如果大灰狼花的钱是老牛的4倍,那用画圆圈的方法该怎么画?为什么?

生:画4个6,因为大灰狼花的钱数是老牛的4倍,老牛花了6元,所以要画4个6。

7. 小结: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今后在做题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8. 再看情境图,自由提问。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会儿就替老牛和大灰狼解决了问题,它们肯定很感激你们。想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大灰狼、小兔、老牛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2:大灰狼比老牛多花几元钱?

生3:我花的钱是老牛的5倍,我花了多少钱?

生4:我花的钱是大灰狼的3倍,我花了多少钱?

生5:我的钱比大灰狼多6元,我能买几枝笔?

生6:我的钱是老牛的3倍,我比大灰狼多几元?

结合学生提问,集体解答。

9. 变式练习(小黑板)

师:袋鼠先生也跟大家一样喜欢提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带来的是什么问题吧。

(1)小牛买笔的枝数是小兔的几倍?

(2)小牛花的钱是小兔的3倍,它花了多少元?

(3)狐狸买了4枝笔,它花了多少元?

集体解决问题,并说说算式的意义。

师:对比刚才解决的问题跟开始解决老牛和大灰狼的买文具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

一些问题的条件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但是算式没有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解决的方法也好。学习数学就应该善于思考,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三、练习巩固,深化知识。

师:下面就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

师:出示课本48页“画一画”。

(1)读题,要求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说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想的?

(3)尝试列式: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15片叶子每三个分一组,分成几组就有几朵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谁能列算式?

同样的方法解决画一画2。

2.练一练。

师:(出示课本49页第1、2题。)这几道题,你能独立完成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时,注意学生对问题的语言表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 书49页3。

(1)大屏幕出示,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屏幕出示书中问题。

(3)集体解决问题,说说你的想法(解题思路)。

(4)列式解答。

(5)强调纠错。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你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0-31页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 借助乘法的意义编制乘法口诀。

3. 培养社会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教学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

教具:

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教学新课。

1. 数松果(出示松鼠数松果图)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根据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

堆数 1 松果的个数 5 那么两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们能继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汇报,填表。

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 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

板书: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齐读所写的算式。

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

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根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强调几个编写要注意的问题。

齐读5的乘法口诀。

给3分钟记忆口诀。

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 寻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很多,老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

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

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

三、巩固练习。

请你用今天所学的口诀,解决问题。

1. 5的乘法口诀口算题。

2. 填一填:p11第3题。

3. p11第4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读、背有关5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一五得五, 2×5=10,二五一十 3×5=15,三五十五, 4×5=20,四五二十 5×5=25,五五二十五, 5×6=30,五六三十 5×7=35,五七三十五, 5×8=40,五八四十 5×9=45,五九四十五 教学反思: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2.体会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和遵守交通规则等日常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

教学难点:

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游戏激趣: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现在你们都知道那些方向?

敬老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示画面)

星期天,小明、小刚和小红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但不认识路,只有一张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势挂图,请大家仔细观察挂图,帮助他们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线。

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

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完成说一说

请大家算一算谁家离敬老院远,谁家离敬老院近?

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

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60米;现、再向南走20米;小刚向增走50米,再向东走30米。

二、问题探索

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图文:读懂题意,独立完成。

想一想自己确定游乐场的方法,在小组内说给同伴听。

汇报交流。

设疑:如果在商场西20米处设停车场,用o标出,怎么确定位置?你还可以确定哪些物体(景物)用适当的符号标出来,小组内说一说。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出示寻宝图,引导观察,自由说一说小动物的寻宝路线。

学生汇报。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小兔送信,请你们帮他算算,从出发到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小组内讨论:确定路线,再计算。

三、实践应用

练一练第4题。

请你说一说回家的路线,要求运用四个方向准确地表述。

把大家说的路线制成一幅线路图。每小组指定一人说,其余同学共同完成图。

板书设计:

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案篇4

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境,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组织、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索、交流,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材分析:

?看望老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让学生通过观察看懂简单的线路图,提高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生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在已经学会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给定一个方向从而会辨认其余的方向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知识.

2、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重点:

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理解几组比喻句,感受大风刮过海面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出示“看望老人”路线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渗透美德教育.

师:今天是星期天,小明、小刚、小红约好一块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照料老人的生活,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分别从各自家中出发,到敬老院门口集合.请你们带他们一块去,并说一说应该向哪个方向走?走多少米?

2、帮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3、学生独立完成填一填.

4、全班讨论交流,(实物投影仪出示填一填).

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件显示:这三个小朋友帮助老人做完好事,老人夸奖这三个小朋友是懂事、尊敬老人、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三个小朋友说:尊敬老人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美德.

5、4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说一说”.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在集体反馈中,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

二、练一练

1、(1)读题、看图,了解图意.

(2)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交流时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游乐场”位置的方法.

2、师:有一天,三只小动物听说一个地方藏有宝物,它们决定去寻宝,谁能说一说它们寻宝路线(实物投影仪出示寻宝路线图).

要求:说的时候必须使用方位词.

如:由谁家向()走()米,再向()走()米.

算一算,谁家离宝物最近?

3、小兔送信

(1)说出小兔给每个小动物送信的路线,说时要用准方位词.

(2)根据自己设定的路线求出结果,注意小兔不能斜穿.

(3)全班讨论:小兔有几条送信线路?哪条最近?

4、说一说自己放学回家的路线.

运用的所学的4个方向把自己回家的路线表达出来,可以找一找主要的建筑物做标志(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略)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制作方向板的纸板。

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2.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为什么?

(3)教师。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学中做

1.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

3.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板书设计

辨认方向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案篇6

教学 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是啊,阳春三月,这么好的天气,你们最想干什么呢?

生:春游、植树……

师:我们的好朋友笑笑所在的班级正准备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呢!

课件出示过河情境图

师:同学们快来看看,他们现在在哪儿?

生:河边。

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他们想要过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过河》(板书课题)

二、新课传授

出示过河情境图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帮助笑笑他们解决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29+25=54(人)54÷9=6(条)

师:如果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列成综合算式,谁来试一试?

学:29+28÷9

师:这样列式行不行呢?为什么?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结果:这样列式不行,因为这算式是把女生人数去除以9,而不是用总人数去除以9。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这部分应该先算呢?学生探究:实物台上展示——用小括号(29+25)÷9

师: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板书)

那么这个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读呢?

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相信同学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算,请快速准确的在书上写出来。

指名完成:(29+25)÷9

=54÷9

=6(条)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帮助笑笑他们解决了”过河“问题,现在坐着6条船来到了河岸,这时,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想考笑笑他们,你们愿意参加吗?

课件出示:

1、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30+8)×4

5×2+35×(2+3)

80-64+880-(64+8)

5×9-5(26-20)×8

2、比一比,谁判断的最准确。

(1)(10+3)×5与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81减去6乘6的积,列式为(81-6)×6。

3、比一比,谁算的又对有又快。

5×(36-29)(83-35)÷894-(25+19)

4、生活应用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笑笑班级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出示森林图)他们在这玩得可开心了,临走时,笑笑想买一些土特产带回去,于是他来到森林特产店。(出示购物图)野菜4元,木耳5元,叶帖画3元,竹笋2元,根雕6元,拐杖7元。

笑笑买了些什么?

生:她想买一袋野菜和三袋木耳。

师:淘气呢?

生:野菜和木耳各买三袋。

师:那他们要付多少钱呢?请你们帮忙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展示不同计算方法

四、归纳

师: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生:认识了小括号。

生:帮助笑笑解决了问题

生:知道了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师: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预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并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2看懂统计图表,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草稿纸

这次实践活动安排的是一个小实验,体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一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用统计的方法表示出豆芽生长的规律。可以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做这个小实验,并提出实验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适当,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测量记录等。有条件的班级也可以同时在教室布置一处实验角,由专人负责。没有黄豆用绿豆代替也可以的。实验7天后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这里应该注意,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去请教家长、老师,也可以自己查阅书本。让学生从小就体验实验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出示要求:

(1)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将水倒掉,盖上一块湿布。

(2)待黄豆发芽后,选择一颗豆芽测量长度并记录。

(3)填入下表,并制成统计图。

三、布置任务。

1自己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有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

2我们一周后,看看你的统计图。

可以与同伴说一说,从这个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