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6篇

时间:2023-01-26 作者:Youaremine 备课教案

教案在制订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注意文字表述规范,一篇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决定自己的教学进度,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6篇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篇1

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境,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组织、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索、交流,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材分析:

?看望老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让学生通过观察看懂简单的线路图,提高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生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在已经学会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给定一个方向从而会辨认其余的方向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知识.

2、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重点:

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理解几组比喻句,感受大风刮过海面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出示“看望老人”路线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渗透美德教育.

师:今天是星期天,小明、小刚、小红约好一块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照料老人的生活,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分别从各自家中出发,到敬老院门口集合.请你们带他们一块去,并说一说应该向哪个方向走?走多少米?

2、帮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3、学生独立完成填一填.

4、全班讨论交流,(实物投影仪出示填一填).

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件显示:这三个小朋友帮助老人做完好事,老人夸奖这三个小朋友是懂事、尊敬老人、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三个小朋友说:尊敬老人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美德.

5、4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说一说”.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在集体反馈中,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

二、练一练

1、(1)读题、看图,了解图意.

(2)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交流时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游乐场”位置的方法.

2、师:有一天,三只小动物听说一个地方藏有宝物,它们决定去寻宝,谁能说一说它们寻宝路线(实物投影仪出示寻宝路线图).

要求:说的时候必须使用方位词.

如:由谁家向()走()米,再向()走()米.

算一算,谁家离宝物最近?

3、小兔送信

(1)说出小兔给每个小动物送信的路线,说时要用准方位词.

(2)根据自己设定的路线求出结果,注意小兔不能斜穿.

(3)全班讨论:小兔有几条送信线路?哪条最近?

4、说一说自己放学回家的路线.

运用的所学的4个方向把自己回家的路线表达出来,可以找一找主要的建筑物做标志(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略)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2、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能够说出相同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说出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体会到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

评价方案设计:

1、目标1达成的评价方案

通过学生对“想一想,连一连”的做题情况进行评价。

2、目标2达成的评价方案

通过学生对“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探究

1、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

要求

a、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

2、小组汇报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3=9(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

要求

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活动(一):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活动(二):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活动(三):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

要求

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47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4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主题图、例1图、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拍手活动,引入课题

师生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教师:我们刚才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

学生:上下、左右、前后。

教师:你知道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

学生:东南西北。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利用这几个方向来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4个方向。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出示书中第50页中国地图。

教师:在地图上怎样辨认东南西北呢?谁会看地图?(会看地图的学生举手) (课件中内蒙古自治区整块闪动)

教师: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哪一方?谁知道?

学生: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北方。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是看了电视后知道的。

教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美丽的大草原(课件出示)。我们再来看看地图下方的海南吧!(课件出示美丽的大海图片)这里有蓝色的大海,气候温暖,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儿去过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吗?

学生:南方。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海南有个南字。

教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中国的许多地方在命名的时候确实考虑到了方向这个问题。

学生2:南和北是相对的。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从这里可以看出,地图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书:南、北)想一想,地图的左边、右边是什么方向呢?

学生:左西右东。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从书上看到过,况且我爸爸也告诉过我。

学生2:因为西藏在我国的西方,西藏在地图的左边,所以我想地图上是左西右东。

学生3:我知道上海在我国的东方,被称为东方之珠,所以我想地图上是左西右东。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够从生活中积累知识。人们规定,绘制地图时,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边表示西方,右边表示东方,简单地说,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今后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这句话来判断地图上的方向了。(板书:东、西)

(2)介绍十字形方向标。

教师将黑板上的东西相连,南北相连,做成十字形方向标,学生快速记忆地图上的方向。

(3)在课间活动中体验东南西北。

①徒手操:全体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说:面向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②游戏:小小机器人,面向地图指方向!(教师说地图方向,学生用小手指出这个方向)

2.理解运用

(1)教师:请孩子们看书中47页图,这张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绘制的吗?你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和一个北字。

教师:这个叫做方向标,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地图的上方就是北方)你还能联想到其他几个方向吗?(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同学们在面向地图,看地图的时候,只要看见方向标,然后就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句话来判断方向了。

(2)教师:请大家在书中的图上标出东、南、西、北。

(3)说一说:以岗亭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教师:如果站在草坪、新华书店、红光路转盘、少年宫看,岗亭的方向又该怎样说呢?(学生分别回答)

教师:岗亭没动,为什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呢? (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因为观察地点不同,以草坪为观察点,岗亭在草坪的东面;以新华书店为观察点,岗亭在新华书店的北面

教师:物体所在的方位是相对的,观察的地点不同,方向就可能不同。

(4)指导学生完成书中例1第(2)小题,然后再集体订正。如果学生有难度,可借用十字形方向标。

三、解决简单问题

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的中国地图。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重庆市,看一看,找一找,我们的家乡重庆的东、南、西、北方各有哪些省(市)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2题。(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代替军舰,更形象直观。)

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 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及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美丽的动物乐园,长颈鹿正在跟小动物们开会。

长颈鹿说:春天到了,大地开始复苏,南方的小鸟又回来了,我要为他们准备几间房子。

小猴子说:我们也参加盖房子的劳动。长颈鹿伯伯,飞回来多少只小鸟?几只小鸟住一间房呀?

二、讨论计算方法(独立尝试)

观察画面上飞来了多少只小鸟?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鸟,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三、体验乘、除法的关系

1. 动物乐园飞来了一些小鸟,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鸟,有7间房子可以住多少只小鸟?

怎样列式计算?用哪句乘法口诀?

生:67=42(只) 六七四十二

2. 动物乐园飞来42只小鸟,每6只鸟住一间房子,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动物乐园飞来42只小鸟,平均住在7间房子里,每间房子住多少只小鸟?

观察以上三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正确迅速地进行除法口算的关键是什么?

四、变式练习

如果来了48只小鸟,长颈鹿需要准备几栋房子?

五、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练一练的题目。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分苹果

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 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以及挂图

谁能把这幅图意说给大家听.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

(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

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

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体验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特点本节教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2节课(第18、19页)。继上一节课“有多少块糖”对连加算式有了一定体验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提出并解决其中需要列连加算式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并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进一步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体会到乘法的简便性。为后面有“有多少点子”的学习做准备。

2、教学目标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3)结合具体情境,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3、教学重、难点重点: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的读写乘号以及各部分的名称。难点:准确地读写乘法算式;正确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属于小学低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不稳定,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了悬念和小组讨论的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经过一年对新教材的接触,学生已初步学会观察生活、发现信息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有序合作、与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以教师为主导,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二)学法分析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我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于创意的练习及时反馈巩固,通过联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个环节:一、创设生活情境,体会乘法必要性;二、结合问题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一个环节:创设“排队去儿童公园”的情境,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通过用加法解决“每排有5个同学,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同学们体会到连加这种方法的烦琐。这时,我引导学生:象这样每个加数都一样的加法算式,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第二个环节:结合“儿童乐园”的问题情境,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突出重点和难点的重点环节。我准备用以下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把主题图以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大屏幕上。

1、请同学们自己在情境图上寻找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进行问题交流,并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把学生的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些问题,为后面抽象乘法算式做准备。可以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并共同核对答案。

3、结合上述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进一步抽象出乘法算式。我以其中一个做例题,对学生进行乘法算式及其各部分名称的讲解。如以2+2+2+2=8为例,它可以用乘法表示,写做2×4=8,或者4×2=8,读作2乘4和4乘2。其中,中间的叉号叫做乘号,这是一个乘法算式,2和4在这个乘法算式中都叫做乘数。

4、请学生把其他几个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形式,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在这四个步骤中,我还会提醒学生注意: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一个是相同加数(显性的),一个是相同加数的个数(隐性的),要让学生明确它们的由来。经过第二个环节四个步骤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乘法的意义及算式改写及各部分的名称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到过度到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个环节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教学,首先,小组内交流,寻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在全班进行交流;然后,把本课引入的“排队”的问题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用的数学,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也就说明他们对乘法的意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已经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义。

六、说板书设计

相同加数的连加的算式和抽象出来的乘法算式对应着写,这样让加法到乘法的转化过程更直观的展现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