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个人先进事迹8篇

时间:2022-09-23 作者:Gourmand 事迹材料

在每天的生活里,我们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怎么来写事迹材料呢,事迹材料的出现能够让我们更好的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红旗个人先进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红旗个人先进事迹8篇

红旗个人先进事迹篇1

3月8日晚,山东省疫情爆发,接到省卫健委支援命令,白晓卉再一次作为领队,与赵胜梅、吴晓本、路超、许瑞、张倡志共6名具备丰富核酸检测工作经验的同事组成山东省立医院支援威海疫情处置检测队,其中四位队员是在刚结束支援河南核酸检测工作不久后,再次与家人分别踏上抗疫征程。

白晓卉作为支援威海疫情处置省直检测队领队,带队于3月8日22时赴威海支援核酸检测工作,3月9日凌晨4时抵达威海后随即前往威高诺润检验所查看实验室条件,指挥所有运抵的仪器设备试剂装配调试工作,14时即作为第一组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

为了尽快遏制新冠疫情发展,核酸检队每天四个班次不分昼夜不间断工作提高标本检测速度。9日至12日连续四个夜班高强度工作,截至3月19日共连续工作11天其中7天为夜班。为了减少穿脱全程防护服次数避免浪费时间,工作6小时全程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常常是一个班次结束后回到房间已经精疲力尽,一觉醒来又再次投入到下个班次的“战疫”中。

19日凌晨3时,白晓卉结束夜班后返回威海铂丽斯国际酒店休息,午餐时与同事共同就餐,16时48分与同事微信联系后即再无回复。23时同事发现一直无回复即前往其入住的房间查看,敲门无人应答手机在屋内无人接听。同事便请酒店工作人员打开房门发现白晓卉在卫生间内俯卧位摔倒在地,无脉搏心跳,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120急救人员到达后随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救治,并前往威海市立三院急诊科进行抢救,20日经抢救无效牺牲。

据了解,工作中白晓卉除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还针对遗传病、肿瘤、感染性疾病进行分子基因层面上的诊断,主要是围绕着遗传性耳蜗的致病基因进行研究和筛查,通过预警尽最大可能避免耳聋的发生。

从医10余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白晓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影响因子200余分,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6篇,单篇论文的最高他引次数达70余次,在国际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研究摘要1篇。2021年当选“齐鲁最美职工”。

“作为医生,我愿意以我所学,尽我全力,用心守护患者健康。”白晓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红旗个人先进事迹篇2

“我感觉自己是很普通的劳动者,也没有很突出的成绩,也没有很多感人的事,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普通的。”2021年,白晓卉当选“齐鲁最美职工”时这样说。

虽然年纪轻轻就担任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成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但白晓卉一直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的检验人。

2020年7月,喀什出现疫情。白晓卉带领山东省第二批援疆医学检验队支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见到我,她直爽地说:‘工作的事你来安排,我们听你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核酸组组长沙银中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听候自己安排的就是业内赫赫有名的白教授。

轮到白晓卉休息时,她会给沙银中打个电话,“你们需不需要支援?”一天晚上,实验室收到五六千管样本的紧急检测任务,白晓卉电话得知情况后,带着队员立马赶到,投入检测工作。

作为一名奋战在边疆的检验人员,沙银中深知,白教授绝非“普通”,而是像天山雪莲花一样的“珍宝”。

他说,实验室之前开展核酸检测一天一个批次,疫情期间一天要做到五六十批次,样本量激增,风险就会增加。白晓卉和她的山东同行开展了9天培训,用在全国各地丰富的检测经验为例,告诉喀什的检验人员,大样本情况下流程如何优化,人员如何分工,仪器如何保养……“在最无助的时候,白教授给了我们行动和心理上的支持,是对我们巨大的帮助。”沙银中说,有位检验人员第一次得知接手样本为阳性后怕得睡不着,经过白教授的培训,成长为应对疫情的顶梁柱。

面对学生,白晓卉像一朵康乃馨。在研究生王丽丽眼中,白晓卉治学严谨,是值得尊重的白老师。白晓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在生活中,她又是那个在腊八节订腊八粥,元宵节带大家聚餐看电影,妇女节送来巧克力的白姐姐。有一次做实验,前期实验失败,王丽丽难过又愧疚。白晓卉拍拍她的肩膀:“这条路不通就换另一条,不是每个实验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大学同学眼中,白晓卉是热心肠。大学期间,白晓卉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后,揽过了“后勤部长”的工作——给忙于考研的同学买饭、采购。性格中藏不住的侠气和豪气,为她赢得了一个亲昵的绰号——“白大哥”。

在中学同学眼中,白晓卉天资聪颖。1980年,白晓卉出生在高唐县梁村镇韩寨村。“她从小到大一直担任班长,高中时有次因病请假两个多月,回校后她考试成绩照样排名前列。”白晓卉初高中同学、高唐县人民医院医生苗静说。

她还是慈祥的母亲,孝顺的晚辈。因为工作繁忙,周末也要在实验室加班,为了多一点亲子时间,她经常带两个孩子一起来实验室写作业。“晓卉特别孝顺。”白晓卉的叔叔白允举说,晓卉奶奶在世时,她只要有时间就回老家看望奶奶,大包小包给老人买礼品,陪老人聊天,临走时还执意给老人留些钱。

红旗个人先进事迹篇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2年1月5日接到省卫健委支援河南命令后,白晓卉又一次踏上征途,作为领队,带领医院6名具备丰富核酸检测工作经验的同事组成山东省立医院支援河南疫情处置检测队,6日凌晨5点集合后仪器设备装车出发,与山东省直支援检测队汇合,增援河南省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当日抵达郑州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实验室筹备工作中,至7日凌晨2点,完成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试剂装配调试工作。在实验室验收后随即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为了尽快遏制新冠疫情发展,核酸检测不仅要求准确性,也要求检测速度。为了加快标本检测速度,队员们分工明确,每天四班次不分昼夜不间断工作,每个班次6小时,为了减少穿脱全程防护服次数,几乎所有队员都是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个人心中都坚定着用实际行动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念,常常是一个班次结束后回到酒店已经精疲力尽,一觉醒来又再次投入到下个班次的“战斗”中。

1月14日在完成了8天的核酸检测工作后接到紧急通知部署,全体队员于凌晨完成了所有援助设备的拆机装箱,于15日赴河南安阳市滑县支援核酸检测工作。队员们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再次踏上征程。

抵达安阳滑县方舱实验室后,白晓卉又带领队员们迅速调整人员配置投入到了新实验室的工作中,因为工作条件有所改变,原先的各项工作流程都需要重新梳理,作为组长甘愿牺牲休息时间,出舱后还在不断探讨如何提高检测效率、改善工作流程等,在完成本职任务后从不着急出舱休息,而是帮助队友们加快工作速度,完成实验室打扫卫生和消毒工作。

红旗个人先进事迹篇4

白晓卉,1980年出生,生前为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主任技师、研究员,系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2021年当选“齐鲁最美职工”。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白晓卉带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检验医师们一直奋战在一线。他们不与新冠肺炎患者面对面,却与病毒魔鬼正面交锋。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也是冲锋在抗疫前沿的“侦察兵”。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爆发疫情,省卫生健康委第一时间组派山东医学检验队支援北京。白晓卉担任检验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对口支援提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队员们在一天内完成集结,携省卫生健康委紧急筹集的5套仪器及配套试剂等物资,逆行北上。山东队员们和北大人民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一起分工协作、争分夺秒,在48小时内紧急改造完成了布局相对合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具备4个功能区和高压灭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后每天可检测1万份样本。

山东医学检验队与北大人民医院检验科人员混编,停人不停机,24小时轮班工作。同时,她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进行pcr扩增仪的性能验证,建立室内质控判读规则及复检规则,组织多次的业务培训,参与撰写及完善sop文件30份、记录表格31份等。经过多日的艰苦奋战,白晓卉带领的山东医学检验队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累计完成核酸检测数万人份。

刚刚结束在北京20多天的“战斗”,疫情又在新疆出现。刚出隔离期,白晓卉再次作为队长,带领山东第二批援疆医学检验队41名检验人员从济南出发,奔波近万里,驰援新疆。队员们在喀什与当地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累计完成了20多万人份的检测工作。

为提高喀什地区的整体核酸检测能力,白晓卉和队员们以理论授课和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地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开展了为期9天的培训,为当地培养了60多名业务骨干。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欢送仪式上,有来自7个省份的11支援疆队伍参加,她作为唯一一名援疆代表上台发言。

红旗个人先进事迹篇5

我叫徐小雯,家住大石桥市。于201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学院。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过起了北漂族生活,每天上下班奔波于川流不息的人海中,当我每天挤公交、坐地铁时就在想一个问题,全国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数人都来到人人向往的首都北京,拼一拼、搏一搏、都想搏得一席之地。但是却给北京带来了很大隐患。人多、车多、交通堵塞、住房困难、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大家带来了很多麻烦。我想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的。所以我就产生离开北京回到家乡自主创业的想法,然后我和男友商量,果然得到他的支持,就这样我俩辞掉北京的工作一起回到我的家乡开始自主创业。

我俩学以致用选择食用菌培养与种植。我和男友开始考察大石桥市周边的各个乡镇,当我们来到建一镇黄丫口村时,一下子被这风景如画的美丽小山村吸引住了,这里真是山青水秀、空气新鲜、负氧离子高,非常适合食用菌生长。于是我俩来到镇政府,见到了镇领导后说明来意,得到了镇领导以及黄丫口村长的大力支持和关爱。就这样我们俩开始创业种植食用菌姬菇。

在一片新的天地,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就遇到了困难,购买大棚内部设施,拌料场地的建造等超出了预计金额,资金短缺成了目前最大的难题,家人安慰我没有过不去的坎,大家一起想办法,为了筹措资金我和家人四处奔波,求亲戚朋友,但是有些亲戚看我是个刚出校门的学生没有种植蘑菇经验怕赔钱不敢借钱给我。没办法我的妈妈通过她的朋友用高利息给我贷款,就这样用贷来的钱又开工了,看着妈妈对我这样付出,顶着这么大的压力支持我,我的心情很复杂,各种滋味一起涌上心头,在心里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不辜负妈妈对我的信任与期望。前期基础建设基本告一段落,正式进入生产阶段,购买生产原料、招工人,家人齐上阵,生产时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我每天都跟工人一起生产,拌料、装袋、灭菌、运棒、码垛、接菌种,每个环节都要管理到位,就这样从早6点开始到晚9点结束一直忙了一个月左右,累的所有人都筋疲力尽。菌棒进棚了但也不能松懈,养菌阶段至关重要,养菌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以后的产量,这几栋大棚都是我和男朋友亲自管理,每天进棚观察发菌情况,看着菌丝发育正常,每天多长一些,心理的喜悦难以抑制。终于在一个月以后,胜利的果实纷纷顶着晶莹的水珠露出头来,长势喜人,蘑菇从小到大只需5天就可以采摘,而且姬菇的品质也优于市场上省外的姬菇,每箱货价格也高出省外姬菇5元,努力得到了收获。

通过一年的试种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姬菇长势很好,上市后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因为姬菇是纯绿色无公害食用菌类,含多种安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元素,还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姬菇是老百姓餐桌上最放心的食用菌。姬菇不但营养全,味道美,而且还能给种植者带来很可观的效益。因为姬菇易管理,产量多、销量大、利润高、见利快。是老百姓非常好的致富项目。每棚一季投资6万元,可产4万斤姬菇,全年平均每斤姬菇销售价格在4元左右,每棚一季产值16万元左右,一年两季,利润是普通农产品的几倍,如果选择这样的好项目农民就能快速致富。自从过完年以后每天都有农民前来参观咨询,我就耐心的为大家讲解。有些村民通过参观考察纷纷要求投资种植姬菇。就这样有些村民加入到种植姬菇这个行业。当时把我兴奋的不得了。我马上开始筹备生产原料,组织人员进行生产,通过二个月的奋战终于生产结束了。我终于松了口气,自己当时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不但自己赚钱还能带领农民致富,这真是两全其美。正当我自己精心打算着美好前景的时候残酷的现实给我当头一棒,因为生产时正是冬春交替时节,按照生产计划,菌棒生产完正是菌棒养菌最佳温度,但是万万没想到温度骤然升高,导致生长一半的菌丝受高温高湿的影响迅速感染、死亡。那农民的投资可就赔惨了。当时看见种植户天天垂头丧气,心急如焚,我心如刀绞,寝食难安。我知道这都是他们的血汗钱呀,就这样付之东流了。我一急之下就病倒了,我的男朋友天天护理我,开导我,他说你都不坚强,那让农民可咋办呀,你是他们的领头人啊!我问他我该怎么做,男朋友说咱俩还年轻翻身的机会大于农民,咱俩替农民担当点,为他们从新做菌棒。但是从新做菌棒那我俩的一年辛苦就白费了,不但不赚钱而且还要赔上很多钱。但转念一想如果我们不帮忙承担种植户也是赔个精光,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一是为了我做生意的信誉,二是为了安抚.鼓励种植户,我决定为种植户从新生产菌棒。就这样为他们5户生产了新菌棒,可我却背负着将近30万元的债务。这一次我吸取经验教训,精心帮助每个种植户管理,定期培训种植技术,同时又解决了部分妇女再就业问题。经过大家齐心合力,悉心照顾菌丝健壮浓白,现在种植户都开始收获蘑菇了,每天看见他们高高兴兴地,我的心里比蜜还甜,我们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农民赚到钱了,我也非常有成就感,我的成功是离不开广大村民的支持的。常言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我和男朋友经常关爱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抽时间看望他们送一些慰问品等献上一份当代大学生的爱心。今天我虽然取得点滴成绩,这都与上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厚爱,以及家人的支持分不开的。我要更加努力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传递正能量,支持建设美丽新农村多做贡献。我为美丽的黄丫口编了一个顺口溜。辽南圣地黄丫口,青山绿水空气优,利于生长食用菌,食用姬菇益长寿。欢迎有志青年来美丽的黄丫口村投资发展。

作为乡村美丽女性,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却都在讲述着同一精神,以小情节诠释真、善、美的幸福生活,让更多的人关注美好乡村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

红旗个人先进事迹篇6

3月20日清晨,山东省支援威海临床医学检验专家、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白晓卉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

“向支援威海抗疫病毒检测一线的白衣天使,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青年泰山学者白晓卉同志,致敬!英雄千古!”“一路走好,看到这个消息太心疼了,威海人民永远会记住您,2021年齐鲁最美职工白晓卉。”……3月20日,这个悲痛的消息出现在朋友圈、抖音里,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向山东省支援威海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白晓卉道别。

她,离病毒最近

是冲锋在抗疫前沿的“侦察兵”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白晓卉带领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检验医师们一直奋战在一线。马不停蹄地辗转于北京、新疆、河南、山东等各个疫情一线战场。他们虽不与新冠肺炎患者面对面,却与病毒魔鬼正面交锋。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也是冲锋在抗疫前沿的“侦察兵”。

“每次检测工作都要持续数小时,其间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加上防护服厚重封闭,一轮实验下来,往往汗水浸湿了衣服,脸上布满了护目镜的压痕。”此前的采访中,白晓卉说,面对这些困难,无怨无悔,因为准确的检验结果是他们的使命和职责。

在紧张的工作间隙,白晓卉不断学习最新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措施,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并多次通过视频会议进行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以及生物安全等相关知识的教学培训。随着疫情的发展,送检样品逐日增多,面对压力,白晓卉和同事们昼夜奋战。

为了提高检测速度及检测质量,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方案、优化流程,进行精细化岗位管理,形成流水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核酸检测的工作效率和检测能力。

她,创造“山东速度”

48小时改造核酸检测实验室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第一时间组派“山东医学检验队”支援北京。白晓卉担任检验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对口支援提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队员们在一天内完成集结,携省卫生健康委紧急筹集的5套仪器及配套试剂等物资,逆行北上。

抵达北京后,白晓卉等人立即赶到实验室,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中。白晓卉作为队长,承担总协调、优化流程的工作,并迅速提出了实验室的改建方案。山东队员们和北大人民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一起分工协作、争分夺秒,在48小时内紧急改造完成了布局相对合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具备4个功能区和高压灭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后每天可检测1万份样本。

山东医学检验队与北大人民医院检验科人员混编,停人不停机,24小时轮班工作。同时,他们健全了实验室管理体系,进行了pcr扩增仪的性能验证,建立了室内质控判读规则及复检规则,组织了多次的业务培训,参与撰写及完善sop文件30份、记录表格31份等。

此外,他们还拍摄了原创的检测流程视频,并剪辑加入文字和配音,为后续实验室人员工作的规范化操作奠定坚实基础。经过多日的艰苦奋战,白晓卉所带领的山东医学检验队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累计完成核酸检测数万人份。

她,“以干带教”

为新疆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核酸检测队伍

他们虽然不与新冠肺炎患者面对面,却与病毒魔鬼正面交锋。

刚刚结束在北京20多天的“战斗”,疫情又在新疆出现。具有强烈使命感的白晓卉和山东医学检验队的队员们,在隔离期间就写下了激情澎湃的“请战书”。刚出隔离期,白晓卉再次作为队长,带领山东第二批援疆医学检验队41名检验人员从济南出发,奔波近万里,驰援新疆。

队员们在喀什与当地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累计完成了20多万人份的检测工作。为提高喀什地区的整体核酸检测能力,白晓卉等队员们以理论授课和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地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开展了为期9天不间断的全程培训。培训结束时,学员们全部顺利通过业务技能考核,并由白晓卉颁发了培训结业证书。

就这样,白晓卉和队友们“以干带教”,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当地培养了60多名业务骨干,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队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欢送仪式上,有来自7个省份的11支援疆队伍参加,白晓卉作为唯一一名援疆代表上台发言。

她,再踏征途

用实际行动助河南打赢疫情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2年1月5日接到省卫健委支援河南命令后,白晓卉又一次踏上征途,作为领队,带领医院6名具备丰富核酸检测工作经验的同事组成山东省立医院支援河南疫情处置检测队,6日凌晨5点集合后仪器设备装车出发,与山东省直支援检测队汇合,增援河南省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7日凌晨2点,完成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装配调试工作。在实验室验收后大家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核酸检测不仅要求准确性,也要求检测速度,队员们分工明确,每个人心中都坚定着用实际行动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念。

1月14日在完成了8天的核酸检测工作后接到紧急通知部署,全体队员于凌晨完成了所有援助设备的拆机装箱,于15日赴河南安阳市滑县支援核酸检测工作。

抵达安阳滑县方舱实验室后,白晓卉又带领队员们迅速调整人员配置投入到了新实验室的工作中,因为工作条件有所改变,原先的各项工作流程都需要重新梳理,作为组长她甘愿牺牲休息时间,出舱后还在不断探讨如何提高检测效率、改善工作流程等,在完成本职任务后从不着急出舱休息,而是帮助队友们加快工作速度,完成实验室打扫卫生和消毒工作。

她,系“齐鲁最美职工”

从医十余年倾尽全力守护患者健康

3月8日晚,接到省卫健委支援命令,白晓卉再一次作为领队,与赵胜梅、吴晓本、路超、许瑞、张倡誌共6名具备丰富核酸检测工作经验的同事组成山东省立医院支援威海疫情处置检测队,其中四位队员是在刚结束支援河南核酸检测工作不久后,再次与家人分别踏上抗疫征程。

白晓卉作为支援威海疫情处置省直检测队领队,带队于3月8日22时赴威海支援核酸检测工作,3月9日凌晨4时抵达威海后随即前往威高诺润检验所查看实验室条件,指挥所有运抵的仪器设备试剂装配调试工作,14时即作为第一组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

19日凌晨3时,白晓卉结束夜班后返回酒店,在酒店期间突发疾病,经医院奋力抢救后无效,于20日6时45分去世。

据了解,工作中白晓卉除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还针对遗传病、肿瘤、感染性疾病进行分子基因层面上的诊断,主要是围绕着遗传性耳蜗的致病基因进行研究和筛查,通过预警尽最大可能避免耳聋的发生。

从医十余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白晓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影响因子200余分,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6篇,单篇论文的最高他引次数达70余次,在国际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研究摘要1篇。2021年当选“齐鲁最美职工”。

“作为医生,我愿意以我所学,尽我全力,用心守护患者健康。”白晓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好人,一路走好!

红旗个人先进事迹篇7

3月20日,威海,春寒料峭,惊闻山东省支援威海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白晓卉牺牲在抗疫一线,让人深感悲痛和惋惜,同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在了解您的事迹后,我忍不住想对您说:

越是艰险越向前,您勇当抗疫排头兵。作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师,您不是与新冠肺炎患者面对面,而是与病毒正面交锋。每次的检测工作都要持续数小时,其间您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在厚厚的防护服封闭下,您的衣服被汗水浸湿,脸上布满了护目镜压痕。做为离病毒最近的人,为了准确的检验结果,您面对种种困难无怨无悔,不断学习最新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技术规范,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方案、优化流程,极大地提高了核酸检测的工作效率和检测能力。在艰苦的抗疫一线中,您勇挑重担,谋事干事,扛红旗、炸碉堡,为消灭疫情夙兴夜寐,夜以继日地奋斗在抗疫最前线。

党旗所指即方向,您纵有千难绝不让。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您忙碌的身影。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您担任检验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对口支援有效提升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在圆满完成北京期间任务后,疫情又在新疆出现,正在隔离期间的您立马写下激情澎湃的“请战书”,隔离期一结束便带领山东第二批援疆医学检验队奔波万里驰援新疆。2021年3月份威海市出现疫情后,您作为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检测队队长,3月9日凌晨4时抵达威海后即带领4个工作小组,全力投入到繁重的核酸检测工作中。疫情一线党旗高高飘扬,您也一直追寻党旗所指的方向。

蜡炬成灰泪始干,您无私奉献身许国。在谈及2021年的新年愿望时,您曾许下一个心愿:“我希望能换回原来的隔离服,当我换回原来衣服的时候,就说明疫情已经结束了。” 为了尽快遏制新冠疫情发展,您带领着核酸检队每天四个班次不分昼夜不间断工作以提高标本检测速度,其中3月9日至12日连续四个夜班进行高负荷工作,坚定着用实际行动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念。然而天妒英才,由于连续高强度工作导致突发疾病,3月20日,您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2岁。您用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生命守护生命,诠释了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和大爱担当。

逝者已矣,白医生,您放心,我们会接过您的“接力棒”,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高昂的战斗意志,更加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在疫情防控战中奋勇向前、砥砺前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红旗个人先进事迹篇8

梁__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全面的完成了本职工作的各项任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华能铜电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现将梁__的先进事迹介绍如下:

20__年是我厂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厂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落实集团公司、陕西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年度、年中工作会议部署,以管理提升创一流为统揽,以创建标杆电厂为动力,以项目突破为重点,务实进取,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梁__也在这大好的环境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在二期工程部档案管理员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行了不平凡的光荣使命,科学、完整地将各种工程技术资料进行了规范整理和收集,同时还编制了二期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工作管理制度,为二期工作的有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还注重日常的自身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不仅圆满的完成了档案管理门外汉到较专业质的蜕变,而且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身体力行,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努力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总则。

一年来,梁__主动修订了我厂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了二期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完成二期招投标资料、前期合同、各类项目评估报告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将二期所有纸质文件电子化,做到电子、纸质同步;建立了完整的二期电子档案目录,并将现有的95%以上的档案挂接于档案系统,方便查阅;同时积极配合部门领导办理日常事务性工作。

梁__虚心地说:“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虚心向厂部档案专责管理人员请教,同时,积极参加系统内的档案管理培训班,系统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为我厂的二期工程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其次,要以更加严格的纪律要求自己,尽职尽责,用严格的企业纪律和工作规范约束和要求自己,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她将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和同事们一道适应新常态,聚焦创标杆,为企业的发展和建设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