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的作文通用6篇

时间:2024-01-09 作者:Monody 作文大全

作文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出独特的写作技巧,使文字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家乡的作文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家乡的作文通用6篇

关于家乡的作文篇1

纷纷落叶铺满通向客栈的路,一个游子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向看客栈。他坐在客栈的台阶上,拿着萧吹了起来。可是,他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悲伤,仿佛诉说着一个故事。吹着吹着,他觉得累了,靠着客栈门,看着远方的美景。蓝蓝的天空,大雁排成队,整齐地飞着,地上铺满了黄色的叶子,风细细地吹着,落花随着风飘坠着,远处的江水和天际仿佛连在了一起,江上起了一层朦朦胧胧白色的薄雾,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了。江水翠绿翠绿的,想使用颜料染上去的。江对面连绵起伏的山,被夕阳照得金灿灿的,水面波光粼粼的。江边的芳草茂盛地生长着,一直铺到斜阳照不到的山外。那个游子生气极了,怪芳草不懂他的心意。说着,捡起江边的一块石子,去打江中夕阳的倒影,可江面泛起了几圈波纹后,倒影依然。游子无奈,默默地坐在台阶上,看着夕阳落山。

深夜,孤独的游子在床上睡着。迷迷糊糊中,他似乎看见了曾经在故乡的快乐生活,他和家乡的亲人每天早晚辛勤耕作,在期盼中,粮食一点一点地发芽、生长。秋天是他们最喜悦的日子,他们种的麦子成熟了,沉甸甸的麦穗对着他们招手,就像在催着他们赶紧收割。

收割的粮食除了麦子别的就不是很多了,虽然他们吃得不很饱,但是能和家人在一起,他觉得是那样的温馨、舒服。

在梦中,他要远离家乡,要去很远的地方,不知何时才能见到父母,他身裹母亲为他做的粗布衣裳,摇着小船,顺水而去。可是,过了几年后,他再也没有回去过。

他醒了,想起了亲人,非常伤心。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他独自登上高楼,望着洁白的月亮,开怀痛饮,欲浇愁思,可美酒却变成了相思的眼泪。

关于家乡的作文篇2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到处都结满了果实。秋天的乡村就更不用说了。

走进乡村,映入眼帘的是路两旁的大树。叶子都落到了地上。一阵风吹来,有的叶子又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叶子一片片地落到了地上,仿佛是一块金色的地毯。

往前走,我看见了一个果园,走进去一看,里面硕果累累,有苹果,雪梨,香蕉,芒果……苹果又大又红,好像一个红灯笼。它四处摇摆着,好像在说:“我又大又红,很好吃的,快来吃吧!”接着,我走到雪梨树下,雪梨高高地挂在枝头,身上有几滴露珠,显得玲珑剔透的。看完雪梨树,我走到了芒果树下,芒果脱掉了碧绿的外套,穿上了金黄风衣,好像说:“我成熟了,快来吃吧,很甜的。”然后我还看了很多水果,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我走出了果园,继续观赏着,走着走着,听到了“哗啦哗啦”的声音,我顺着声音走了过去。哦!是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清得能看见水底的沙石和小鱼。小鱼一会儿游来游去,一会儿吐泡泡,一会儿玩捉迷藏。

不知不觉走到了乡村的尽头,虽然乡村有尽头,但乡村的美景没有尽头。

关于家乡的作文篇3

深深的庭院,高高的围墙。灰灰的瓦片,翘翘的屋檐。青青的石板,幽幽的小巷。清幽透明的河水,悠闲自在的居民,整个儿古色古香。这就是那座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所在地——黔城留给我最初的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我曾经在黔城生活工作过几年。虽然,那时黔城已经通火车多年,可依旧静谧得很。如不是逢上赶集,小巷里很难碰上几个人。因为大家都躲在高墙深院里,或侍弄花草,或养鱼养鸟,或几人围坐在一起打打麻将,甩甩跑胡子。偶见几个摊点,那绝对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经营自己祖辈流传下来独门小吃。有焦黄焦黄的糖糍粑,有绿茵茵的绿豆面,有黄亮亮的米豆腐,还有上面沾满了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黄豆粉的马打滚。当时我住在小镇的西头,每天早晨去上班,都得穿过几条小巷。那高跟鞋,叩击青石板发出笃笃笃的声响,清脆而悠扬。因为小巷的幽深,即使你走远了,那笃笃笃的声响还在回荡。

有一天,我偶然发现,自己的高跟鞋于青青的石板路有点不协调,于是,特意买了一双蓝色的印花布鞋。呵,穿上它,走在小巷里,那感觉,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一个透着明媚阳光的日子里,我的这身打扮,引起了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妪的注意,只见她缓缓的向我走来,问道:“姑娘,你这鞋子是哪买的?真漂亮!”“婆婆,我这鞋子,真的漂亮么?”“你这鞋子,踩在这青青的石板上,真的很漂亮嘞。”“谢谢您的夸奖!”一路走过小巷,感觉身轻如燕,仿佛踩在白云上。

后来,结了婚,生了孩子。当孩子蹒跚着走路的时候,我总会和老公一人牵着孩子的一只手,漫步在这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里,要么一边走,一边数着一块一块的青石板,一,二,三,四,五,六,七······要么背诵着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咪咪咪,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渐渐地,渐渐地,孩子的数字越数越大,童谣越背越多。不知不觉的,孩子也能和小朋友一起,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的歌曲,穿过幽幽的小巷,上幼儿园了。

孩子稍大一点,我们又迷恋上了从古镇旁缓缓地,静静地流过的两条河-------舞水河和清水江。这两条分别发源于贵州的河水,一路上,广纳百川,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黔城古镇汇合,形成了一条更为宽阔,更为浩荡的江水——沅江。碧绿的沅江水,仿佛一条玉带绕古城而过。临江而建的芙蓉楼使黔城古镇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矗立在古镇对岸山顶上的镇水妖宝塔,又给古镇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一座横跨沅江两岸的铁路公路大桥,才让古镇显露出几许现代文明的气息。

春天,沅江两岸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选上阳光明媚的吉日,我和几位邻居带上老公孩子,备好锅碗瓢盆,来到位于河中心的一处沙洲上进行野炊。沙洲上到处长满了绿茵茵的小草,踩上去软绵绵的,舒服极了。孩子们在草地上打滚,追逐,嬉戏。大人们则垒灶,生火,做饭。炊烟在绿绿的.沙洲上袅袅升起,孩子们玩累了,玩疲了。一个个躺在草地上,静静地沫浴着春天的阳光。

夏天,清清的沅江成了居民的天然浴场。晚饭过后,人们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特别是孩子,这时的沅江就是他们的乐园。他们来到沙滩上,先玩上几个水漂,然后像小鹅,小鸭们一样,扑通扑通跳下河。这时,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在清清的的河水里或游泳,或玩水。一时间,河面上水花四溅,笑声不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河面上逐渐恢复了平静。只留下几叶扁舟,几群鸬鹚,几位渔人,几点灯火在江面上忙碌。

秋天,沅江水更清了,更绿了。这时,到了傍晚,虽然下河洗澡的人少了,但来江边散步的人却很多。夕阳落山了,挂在山头上如红红的石榴。余辉照射在江面上,使得江水一边呈绿色,一边呈红色。此情此景让你不由自主的吟诵出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慢慢地消失在了天边。月亮升起来了,如银的月色洒在江面上,霎时间,江面上波光粼粼。如银的月色洒在沙滩上,这时,聚集了在沙滩上,或草丛里的有名的没名的小虫,也踩着月色,披着银沙,开始了它们的秋之韵大合唱。

冬天,河水变冷了。早晨的河面上会腾起一层薄薄的雾,冬阳出来了,雾散了。几只装满了从附近乡镇来古镇赶集的人的机帆船突突突的划过水面,船只驶远了,水面上只留下了一道道波纹。几个妇女,来码头洗衣被了,衣被在水里一荡一荡的,河面上便又漾起了波纹,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好看极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春去冬来,冬去春来。那年的一天,我们离开了古镇。屈指算来,我们离开它又快十七八年了。虽然现在居住在繁华热闹的城市,住的是高楼洋房,走的是宽敞的阳光大道,可我依旧忘不了古镇那幽幽的小巷,清清的江水。

那巷那水,承载我太多的记忆,令我久久不能释怀。

关于家乡的作文篇4

我的家乡濒临长江上游的一个江边小镇,这里景色美丽,与世隔绝。春夏秋冬四季无不各具风韵,但数最美的就要算是春季了。春季有迷人的四景:花草树河。

花是万物苏醒的象征,家乡的燕子从南边飞回来了,小鸟也在高高的枝头上唱歌。瞧!那些黄的。粉的。白的花朵们,在春姑娘的呼唤下,悄无声息的开放,在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酿蜜,蝴蝶在花丛里翩翩起舞,有条不絮排列着的花儿在蜜蜂蝴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为家乡增添了生的活力。

草是春意盎然的象征,那满山遍野与寒风骤雨斗争过的家乡小草,终于在春姑娘的抚摸跟亲吻下长出了翠绿色的嫩芽。看!这不正在家乡温暖的阳光照射下,互相挑逗呢!这一片片翠绿的小草,像一块绿色的地毯,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更像一座绿的天堂。

树是生机勃勃的象征,那家乡一排排柏树,一株株万年青,一棵棵黄芽树都在窃窃私语的说话,苍翠碧绿,树叶摇摆,它们都挺着高耸笔直的躯干,在家乡的山坡上昂然挺立,像一把把绿伞,一朵朵蘑菇,一座座塔,更像一个绿色的童话。

河是春回大地的象征,家乡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好像一条晶莹透亮的碧玉带,镶嵌在故乡的怀里。这条小河是村里的命脉,是村里与外界的唯一沟通,它也是一条哺育了村里一代有一代人的救命河。村里的人格外的爱惜这条河,就连这个村子的村名也叫河村。

啊!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的春天,更爱家乡春天的四景。

关于家乡的作文篇5

我的家乡在鄂西北,照家乡的规矩,春节早在腊月上旬就已经开始了。长辈们都在准备年货,到了除夕好接待客人。小辈们都在准备礼品,到拜年时送给长辈们。

别以为我们小孩子没事干,我们可忙了:忙着自己的新衣服;忙着买玩具;还忙着给同学们送新年祝福。算起来我们小孩子比大人们还忙呢!这一忙就忙到了腊月二十二,因为腊月二十三按照家乡的习俗要过小年。过小年,要放鞭炮,鞭炮一响,整个城市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晚上要吃烙饼的,街上早就有很多买烙饼的。在这天晚上,他们的生意特别的好,从午饭后就有人陆陆续续的来买烙饼,到了下午4点钟的时候每家卖烙饼的摊位前早已排成了一条“长龙”。当然,也有人自己做烙饼发一点面,再添上一点佐料,一烙,一张香喷喷的烙饼就做好了。自己做烙饼既省时间又省钱,不过只有老年人才这样,因为年轻人都很懒只会买不会做。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对联,都写满了迎接新年的字语。人们也都穿上了新衣服,街上到处都挂满了灯笼。除夕的晚上是一定要吃饺子的,吃完午饭后,走在街上,都能听到从每家每户传来“梆、梆、梆”的剁饺子馅的声音。晚上,一家人一边吃着美味的饺子一边“品尝”着一年一度的属于中国人的年夜大餐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同时也等待着十二点钟的到来。

“铛、铛、铛”当十二点钟声被敲响时,整个天也亮了起来烟花占满了整个天空。有“飞天炮”、“冲天箭”还有“天女散花”等烟花,让天空变成了花的海洋。鞭炮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几乎天天都有人拜年,但家乡从古至今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午后不能拜年。我很奇怪,问了外婆才知道午后拜年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元宵,又一个春节的高潮。正月十五要吃汤圆,看花灯。晚饭后,吃过汤圆,拿着花灯,走出门。啊,整个城市变成了灯的海洋。有买的花灯,有自己用酒盒做成的灯笼,还有用彩纸扎的花灯。许多个各形各色的灯汇集在一起美丽极了。不光是地上,天上也“开”满了寄托着人们希望的“花朵”许愿灯。这一天是个美好而又欢乐的日子!

春节在正月十六结束,大人们早在正月初八去上班了,而孩子们也在正月十六这天开学。虽然春节结束了,但是到处还洋溢着年的味道。

关于家乡的作文篇6

每当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家乡是一个村子,里面砌着一座座矮小的平房,而我总会到湖边看鸭子,那条湖的两边种着一株株粗壮的大树,那健壮的树枝随风舞动着,发出“沙沙”地声音,鸭子听到了,也叫了起来,沙沙树“爷爷”与“嘎嘎”鸭子们像乐师,演奏着一曲曲鸭子交响曲。

记得有一次,奶奶亲切地说:“智博,奶奶带你去喂鸭子,好不好?”

我听了,拍着手叫道:“好,可以去喂鸭子了!”

我兴奋地来到奶奶前,凝视着她,奶奶熟练地将鸭食与剩饭搅拌在一起,突然,奶奶站起身来,拿起鸭食,还拉起我的手,走向鸭子“基地”。过了一会儿,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群鸭子,有的在梳理毛发,有的在水里嬉戏,有的在睡觉!那些鸭子见到奶奶,就像见到“救星”一般,围拢过来,奶奶将食物放在地上,它们就争先恐后地夺着食,一只特凶的鸭子瞄准着一只吃得欢的鸭子狠狠一咬,咬下了一撮毛来,又迅速地将头挤进去,狼吞虎咽地吃着食物。看到这场景,我和奶奶忍俊不禁地笑了。

家,包含了我太多的情感,如梦幻般存在,却又那么真实。

来到湖滨公园,我总会来到湖边看清澈的湖水,是那么自然。再看看那些树,树的枝叶摇曳着,是那么美,看到这场景,我的脑海浮现出两个字“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