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的作文800字6篇

时间:2024-01-09 作者:Youaremine 作文大全

作文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写作文可以让我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思维的边界,使我们的文字更加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家乡的作文800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家乡的作文800字6篇

关于家乡的作文800字篇1

今天看到有关家乡民勤的短片报道后我好心酸,离开家乡24年了,但是这个情景确是那样的熟悉,那么的亲切,让人感同身受。那是我的故乡,故乡的人们是那样的朴实无华,那样的勤劳俭朴。每看一次就禁不住掉下眼泪。片中的情景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让人震撼。孩子们坐在沙丘上畅想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情景以及他们离开学校时和老师们依依不舍的情景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灵。男人和女人在棉花地里顶着严寒摘棉花的情景,更是让我感到一阵阵揪心的疼痛。老人在即将离开故乡的时候,望着那片曾经是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说出了一句让人百感交集的话:“故土难离啊”!是爱、是念、是不舍、是无奈……这里面包含着多少情感,有谁能说的清?我想只有他那用老泪纵横而饱经风霜的脸可以诠释这其中的含义吧。

在我很小的时候,听哥哥姐姐讲,这里原本是沙漠绿洲,自然生态非常美,到处都有水和湖泊,低处的地方,一到春天水有二尺深,到处是野鸭下的蛋和水牛。而现在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耕地面积被黄沙日益萎缩,土地被黄沙覆盖,胡杨沙枣树成片消失……

希望之水在哪里?民勤的希望在哪里?家里本来就贫困,就靠那点日渐干涸的土地来维持生计,如今好多村里都没有小学了,孩子上学都要到很远很远的城里去上学,父母亲还要专门有一个人到城里去照看学生,伺候学生的吃住,另一个人在家里起早贪黑的没日没夜的忙农活。

家乡的人们一辈子没有进过几次电影院,一辈子没有进过几次大商场,一辈子没有穿过几件华丽的衣服,一辈子没有吃过几次高档酒店的美味大餐,一辈子没有见过几次大海……他们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一辈子在跟风沙较量,跟自然抗争。

家乡人没有婀娜动人的身姿,只有皮包骨头坚实硬朗的脊背;家乡人没有粉白漂亮的脸颊,只有布满沧桑写满皱纹的脸庞;家乡人没有虚浮华丽的语言,唯有发自肺腑至真至切的情感,但是家乡人却是最美丽的人,最善良的人!

我深深的爱着那片养育我长大的故土,爱着那里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爱着那些为挽救民勤做着贡献的人们。

关于家乡的作文800字篇2

被人思念是幸运的、幸福的,思念他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人也同样是幸福的。这一点是我在伦敦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才逐渐感受、体验到的。思乡之情生于寂寞。 寂寞是一壶浓浓的淳茶,它可以培育、唤醒、激发思乡之情。

在出国之前,我根本没有料到自己会在国外会产生思乡之情。在国内,长期以来,我的生活是忙乱的。整日忙于写书、教书、会见同行、学生、记者,等等、等等,难得闲暇。所以,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工作激情有余,闲情雅致缺如,是一个没有多少生活情趣的人。

在英国生活的这一年,科研任务十分繁重。自己还又增加了一些任务,如提高英语水平,了解英国、欧洲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状况等等。我以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大会有时间思念故乡。所以,我不但没有带任何可解思乡之情的图片,甚至连女儿、妻子的照片也没有带。思乡的文章我看过一些,我觉得这种情感与我这种终日忙于工作而缺少雅兴的人无缘。但思乡之情却悄悄地袭来了。

记得初到伦敦时,心里真是高兴,终于没有人干扰了,可以痛痛快快地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我每天白天去英国国家图书馆整理敦煌文书,早晚学习英语、看稿子或写东西,觉得过得很充实。但时间长了,发现黑天白日老是一个人,未免有些单调,慢慢地感到心里开始出现了一道缝。最初是在夜里醒来时挂念妻女,我不在家,她们自己能行吗?于是不断地往回发送电子邮件,提醒她们好多生活中要注意的细节,并要她们每天向我报告她们的情况。但她们并没有照我的话做,我发回的电子邮件很少得到答复,即使答复也是非常简单。这使我很恼火,别人家在国内的人盼望在国外的人来信,我这里恰好相反。我感到她们并没有像我牵挂她们一样牵挂我。妻子告诉我女儿没有太想我,并说她们俩过得很好,这既使我感到轻松,也有些失落。直到我来英国快两个月时,女儿才发来电子邮件说,她和妈妈都很想我。

关于家乡的作文800字篇3

“起床了!起床了!”一阵刺耳的闹铃声把睡梦中的我惊醒了。我揉揉朦胧的双眼坐了起来,习惯性地照了照床边的镜子。呀!这人是谁啊?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里含着一丝惊慌,乌黑的长发零乱不堪,身上穿着蓝底白花的睡衣。只见镜中少女大声尖叫着问:“你是谁?”你怎么会睡在我的家里?快出去!”我努力镇定下来,仔细一看,不禁哑然失笑,这不是我自己吗?我憋见床头柜上的日历,天哪!2030年!我一觉竟睡了20年!

20年了,家乡该有多大的变化呢?好奇心战胜了到新年代的恐惧。我匆匆忙忙地理了理头发,换了一套衣裙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来到大街上。

天啊!我的家乡已经变成了一个崭新的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原来破烂狭窄的小街小巷都不见,变成了干净整洁的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街心花园里的鲜花争奇斗艳,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久违的鸟儿们都飞了回来,在树稍上尽情的歌唱,整个城市显得生机勃勃。“咦,街上的车为什么这么少呢?过去到处可都是堵着的长龙呀!”我忍不住问旁边的一位阿姨。阿姨笑着说:“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啦!大家出门都乘坐地铁和公交车,私家车开少了。”原来是这样啊,人们自觉的保护环境,环境才得到了不断的改善,空气质量自然就好啦。

我慢步在人行道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仰望着湛蓝的天空,享受着这座城市的安宁和凉爽,别提有多惬意了。

我的家乡不仅环境变美了,人也变得更美了。

家乡人的火气大是出了名的,邻里之间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也司空见惯。现在走在街上,大家都点头问好,脸上都带着真诚的微笑。大家都把微笑当作自己的名片,都向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看!马路上来了一位盲人,一位年轻人马上跑过去扶着他过了马路。

我的家乡发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新面貌令人瞩目。我为家乡的发展、家乡的和谐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爱我的家乡!我家爽爽的贵阳!

关于家乡的作文800字篇4

街上随处可见卖羊肉泡膜的小店,那刺鼻的菜子油味呛得叫人难受,街边卖西瓜的小车到处可以看到,瓜皮随便乱扔,乱得很。公交车很少,爷爷常骑自行车带我上学,非常不方便。

去年暑假,我和奶奶爷爷又回了一趟家乡,家乡的变化可大了!

到了西安,走出停机场,迎面一辆红色的小卧车向我们开来,我正纳闷,奶奶突然叫起来:“那不是向红(我的大姑)的车吗?”接着我仔细一看,里面坐的果然是大姑,我惊奇地叫起来:“大姑,大姑,你怎么有车了?”大姑说:“这是去年买的,现在西安市买车的人可多了。公交车、中巴、远郊车、长途车应有尽有,方便得很。出租车更是多不胜数,如甲壳虫一般,招之即来。”哇!原来变了这么多啊。于是,我们坐上大姑的车,穿过西安市中心,看到街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齐宽广,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人们走在宽阔的马路上,“奔驰”、“别克”擦肩而过,霓虹灯,广告牌,更是随处可见。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羡慕。

大约两点钟,车子到了大姑家。大姑自豪地说:“这就是我家。”“哇,这不是别墅嘛。短短的几年,大姑,您的家已经从普通的几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变成200平方米的别墅了!”我情不自禁的赞叹。那天晚上我们就住在大姑家。

为了能亲自感受到西安古城的变化,第二天我们去了大雁塔游玩。以前,从家到大雁塔,街道坑坑洼洼,现在,大路平坦笔直。上次登上大雁塔,眺望四周,见到的多是农田,如今在大雁塔四周已是高楼林立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西安住了几天就踏上了归途。在西安的所见所闻,令人惊喜而振奋,西部大开发,“三年弹指一挥间,”西安变大变美了,这一变化之间,一个努力走在西部大开发前列的新西安,一个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陕西正向我们走来!这都要感谢党的正确领导,是“改革开放”让西安,让全国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家乡的作文800字篇5

梦中,家乡的味道愈发显得清新、醇香、浓厚……我的每一个细胞似乎都陶醉在这难以言表的美中,无法自拔。

我的家乡溧水,是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大街上,小贩炒板栗的香味;田野里,风吹稻谷飘出的香味;草地上,各种鲜花与青草混合的香味;夜市中,一碗碗麻辣烫、一串串烤鱿鱼、一根根冰糖葫芦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就是令我陶醉的家乡的味道。

还记得,小时候住在奶奶家,那是溧水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但村民们都是那么热情,那么亲切。村里到处都有茶树,因此,每到春天,村子里就会弥漫着一丝丝茶香。

谷雨是采摘茶叶的最好时节。一株株茶树也迫不及待地伸出几片嫩叶。过不了几天,嫩叶多了,翠绿翠绿的一片,散发出一缕缕清新的茶香,真叫人神清气爽。奶奶总会说:“这茶香咋这么好闻呢。”

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茶叶,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无尽的喜悦。看着大人们娴熟的采茶动作,孩子们也跃跃欲试。

茶叶采过后,还要放在院子里晒几天。几天过后,大家又开始忙活起来,忙着炒茶叶。站在大锅前,看着大人们熟练的翻炒动作和跑前跑后的身影,闻着那沁人心脾的茶香,一种名叫“感动”的滋味顿时涌上心头。不一会儿,茶香就飘满了整个屋子,渗入到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泡一杯茶,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又打起了精神,感到特别幸福与满足。

夜深了,人们伴着茶香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啊!家乡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是感动的味道!我一定会把它珍藏在心中,永远,永远。

关于家乡的作文800字篇6

故乡,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而家乡味道,也是永远令人怀念的。

记得小时候,每到逢年过节,奶奶就会包包子。一到那时,我便会在奶奶周围,看她包包子。只见她一手拿面皮,一手用勺子往里扣了勺馅,然后用灵巧的双手往里捏几下,轻轻一转,像变魔术似的,一个又白又胖的包子就在奶奶的手中诞生了。仔细一看,包子上的褶捏得十分自然,像河流,像飘带,又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令我羡慕不已。

待到她全包好,蒸包子时,我便会在灶台下烧火。等待包子蒸熟是一个漫长但又享受的过程,我尽可能地往里多添柴火,想让里面的火烧得更旺些。一会儿,奶奶来了,只见她掀开锅盖,一股清香便扑面而来,使我垂涎三尺,我擦了擦口水,继续往里添柴,奶奶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别急,一会儿就能吃了。”我抬头望着奶奶慈祥的脸庞,点了点头。包子熟了,奶奶掀开锅盖,只见包子一个个变得更加圆润饱满,菜和肉的香味混杂在空气中,看着狼吞虎咽吃包子的我,奶奶笑了,我也笑了。

奶奶的手艺足以让我们全家人饱享口福了。儿时的思想总是那么单纯,但却成为我们现在最珍贵的记忆,那时的我总计算着日子,想着奶奶哪天会包包子,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奶奶就会单独给我包两个。坐在奶奶怀里吃包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有时她还会给我讲故事,吃完后听着故事便在她怀里睡着了,在梦里,我在奶奶怀里,奶奶在小船里,小船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

故乡这片土地,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无论身在何处,内心的最深处总装着故乡。而家乡味道,也成为内心中最朴实,最自然,最本真的味道,虽品尝过千百种美味,但一提起家乡,想起奶奶的手艺,便会的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