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的作文5篇

时间:2023-07-29 作者:Youaremine 作文大全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作文素养基本功之一,只有不断积累素材,我们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依旧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依旧的作文5篇

依旧的作文篇1

1937年8月28日,天阴沉沉的,在上海火车南站,逃难的人们簇拥在车站里。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阵嗡嗡声,慢慢地,响声越来越大,只见雨点般的子弹从空中飞泻下来。

车站里顿时炸开了锅,“啊,鬼子来了,快逃!”人们叫喊着,争先恐后地拥向外面,霎时,随着响彻云雾的隆隆声,许多人都倒在了血泊中,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倒塌的房屋,遍地的碎片。原本热闹繁华的街道,一下子成了废墟,在这寂静的时刻,一声声哭喊声打破了宁静,“妈妈你在哪儿?爸爸我怕怕!”是一个小男孩,孤独地在废墟中号啕大哭,他的泪水大滴大滴地往下掉,染湿了衣服。他不停地叫着爸妈,他们衣衫上都是鲜血,他一脸无助,可怜巴巴地望着那几座倒塌的屋子。

或许,他前一秒还玩着奶奶新手做的玩具,穿着妈妈织的衣服,可现在,他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亲人,更不知道自己会成为孤儿。他原本应该幸福的生活在家里,父母关爱他,可现在,成了没人关注的孤儿。他能活下来,要感谢在那一沉重的石头倒下来的那一瞬间,他的父亲用力一推,让男孩幸存了下来,这个男孩长大了,可能是小偷,抢夺别人的东西,这是因为没人教导他,可能是军人,为父母报仇,为祖国报仇,他长大后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我不禁要问:日本鬼子们,难道你们没有家人,难道你们没有父母?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战争敲响丧钟,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

依旧的作文篇2

在我的家里,有许多旧照片,它们每一张都代表着我童年的一个故事,但是,在这么多照片中,唯有这张,令我难以忘记。

这大概是我四、五岁时的照片,一个嘴巴黄了一圈的小姑娘正坐在地上大哭,另一个小姑娘就在一旁坏笑,如果你想问她们是谁,我就可以一字不错的告诉你:"那可是我和姐姐呢!″

回忆啊!使我的思绪马上回到了我四五岁的时候……

我最爱吃芒果啦! 那天,我看见有人在吃芒果,我和姐姐也想吃,于是就缠着妈妈要她去买,妈妈很快就买了一袋子芒果回来。妈妈先给我剥了一个,我接过来吃得狼吞虎咽,嘴巴边上都被芒果甜甜的汁液和黄黄的果肉给染了一个黄圈,衣服上也滴了几滴芒果汁,妈妈连忙对我说:“慢点吃,袋子里还有呢。”于是妈妈又给我剥了一个,姐姐伸出手对妈妈说:"妈妈,我也要吃!”妈妈说:“妹妹小些,先给妹妹吃吧。”于是姐姐就生气躲到房里去了。妈妈接了个电话就出去了,姐姐马上走出房间对我说:“小琪,妈妈说车上还有很多好吃的呢,你把这个给我,我帮你拿着,你去车上把吃的都拿回来。”我想也没想就把手中的芒果递给姐姐,“噔噔”的跑下楼,打开车门一看,什么都没有。

空手回来的我见姐姐正在吃我的芒果,于是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姐姐在一旁大笑不止。

这张旧照片留给我的是妈妈对我和姐姐浓浓的关爱和宠溺,以及我和姐姐生活中的小情趣。偶尔翻看这些旧照片,回想起那些往事,我就忍不住嘴角上扬。

依旧的作文篇3

一张旧照片 “妈妈!这是什么?”我拿着一本册子问道。“这是以前的相册啊。”我翻开相册,发现全是我家以前的旧照片,这本历经岁月的相册记载着我的家乡从郊区走向城市的发展变化。

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张相片上,那是我以前的家,长长的楼梯,大大的雨篷,门口大片大片的菜地,真令人怀念。虽然城市的治安比以前好很多,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原始乡村的气息。喜欢在清澈的小溪中捉鱼;喜欢在如海的菜田里奔跑;喜欢坐在门前的大树下乘凉;喜欢光着脚丫踩在湿湿的泥路上;喜欢和爷爷一起坐在草地上看日落……

如今我已经上六年级了,居住的房子从原来的小房子,变成了高楼大厦;穿行的马路也从原来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从原来的小乡村变成了大城市,一切都变了,变得更加美丽了!人们在不停的行动着: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文明出行、低碳生活、五水共治、节能环保……

新时代的人们都明白垃圾要分类,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要减少环境污染,要做一个文明社会人。我也明白了许多,社会在进步,人民的思想也在进步。在这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不能把眼光放在过去,要跟着时代的脚步,展望未来。在现有的物质基础上,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

让我们一起携手进步,共创最美城市!

依旧的作文篇4

今天,我在书里看到了一幅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的照片。看着这张令人气愤,悲痛的照片,我不由地想起了当年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情景。

那天,上海火车站的站台上像往常一样人来人往,小孩子问这问那的,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到处是欢声笑语。大人们提着行李,等候火车的到来。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几架画着日本国旗的飞机,它们正在空中盘旋着,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不知所措,有的还没反应过来,愣在那里,有的四处逃散;有的拉起小孩,就往人多的地方跑。可是园,一切都晚了,炸弹已经投向了火车站。顿时,哭喊声,炸弹声响成一片。房屋、天桥塌了下来,屋瓦,铁片,玻璃塌了下来,火车站成了一片废墟。

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从废墟中爬了出来,他满身是伤地坐在快塌的地上哇哇大哭,还一边叫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啊?我害怕......”可他的父母已经埋在了废墟中,停止了呼吸,再也听不见孩子的呼唤了。

日本侵略者,你们怎能这样惨无人道地对待我们呢?世界需要和平,虽然现在我们中国已经成了和平的主人,可是走出中国的大门,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请全世界的侵略者们,停止战争,维护和平,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吧!

依旧的作文篇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位同学在本班墙报提到,课本里的有些内容是存在问题的。比如《劝说》中说“蟹六跪而二螯”,而实际上,正常蟹有一对像钳子一样的足来掘洞、防御和进攻,叫做螯足;还有四对足是用来步行或划水的,叫做步足。说“六跪”不对,应该说“八跪”。

又比如《孔雀东南飞》里说“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古今其他诗歌中也往往用“鸳鸯”比喻夫妻恩爱,忠贞厮守。但研究发现,鸳鸯不一定有固定的“夫妻”关系。

这位同学发问道: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

请你写一篇文章,对他的发问作出回应。

要求:800字以上,题目自拟。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明确要求考生对材料中那位同学的发文作出回应,这是写作任务的核心。那么,那位同学的问的是什么问题呢?“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问题的对象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而不是“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这个修饰成分。有不少同学看了一遍题目提笔就写出“对于经典我们要批判的继承”,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作文任务要求,是偏离题意的。

在弄清楚了所要回答的问题的对象之后,接下来就是回答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如果仅仅是回答如何对待“不科学的内容”这个问题,那么很简单:既然不科学,那我们就更正它,让它成为科学的内容不就可以了吗?

然而,这个问题的对象还有一个修饰成分,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也不能忽视:“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这个关键性的限定条件。那么,我们如何去思考这个限定条件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思考“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对我们人类的价值意义,从而明确立意的方向。

显然,人们阅读经典文章,认可习惯认知和说法,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价值,而这个价值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针对客观世界,另一个层次是针对主观世界。经典文章和习惯认知,在客观世界的层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在主观世界的层次,可以帮助我们滋养心灵,寄托情感。

所以,针对这两个不同的层次,我们的立意就有了方向:针对不同的价值观层面,我们对于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就应该区别对待。

这样立意表面看上去显得模棱两可,莫衷一是,不符合观点明确的要求。然而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维度,在立意中体现出考生对于世界的本体论思考,更能显出深刻的内涵,达到高瞻远瞩先声夺人的考场效果。

而且,题目的任务本就是需要考生作出回应,那么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回答,完全符合马列主义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要在后面的行文中结构清晰,言之有理,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我想,阅卷老师是不会仅凭经验主义就判定文章中心不明确的。

为了更好的引导考生思考本题的立意思路,我试作一篇下水作文,肯请同侪斧正。

惠东中学 杨笑天

王尔德曾写到:“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可见,人们在面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采用的价值标准是不同的。因此,针对这位同学的发问,我的回应是:区别对待!

面对客观世界,人们往往运用经典文章、习惯认知的内容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然而,当这些内容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时候,那我们就应该勇敢的站出来,挑战权威,捍卫真理。

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正是因为他敢于挑战柏拉图的理念说,才为西方的科学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地基。如果哥白尼不质疑地心说,就不可能提出日心说;如果伽利略不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假说,就不能为现代物理打开枷锁;如果达尔文不质疑神创论,就不会有进化论;如果爱因斯坦不质疑牛顿力学,就不会有相对论,如果……而他们所质疑的,都是几百年来甚至是上千年来的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如果这些伟大的人类智者不敢质疑经典,挑战权威,捍卫真理,那么人类的文明将永远被黑暗笼罩。可见,勇敢的向经典中不科学的内容挑战,是推动科技进步,人类发展的源动力。

然而,人类的世界还有另一片天地,那就是主观世界。在这个神秘的国度里,科学将无法束缚人类想象的翅膀。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文章、习惯认知都能用科学的标准去评判,至少在主观世界不是。在这个内心世界中,起主导作用的标准是美。这美,就是人类最真诚的情感体验。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世间难寻,却是我们心中正义的化身;杜鹃鸟并不啼血,却寄托了我们的哀愁;年兽更是子虚乌有,却不妨我们在过年之际点燃那一串串辞旧迎新的爆竹……可见,人们对待这些经典文章或是习惯认知的内容,并不是以科不科学,符不符合客观实际作为评判标准的,而是更加关注它们能否满足我们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对于这些能够帮助我们滋养心灵,寄托情感的“不科学内容”,我们显然不能够一棒子打死,将它们扫入历史的尘埃之中。

平心而论,即使我们现在知道了鸳鸯并不“忠贞”,却仍然会给新娘披上绣着鸳鸯双栖图案的盖头啊。

高晓松说过:“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存在于经典中的那些不科学的内容,都是我们的先辈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吟出的一首首美丽而又鲜活的诗,也许我们现在看去未免残旧,但这些诗篇,必将引领我们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