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内在修养,所以个人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思考,需要写一篇精彩的作文,肯定少不了大家平时的文字积累,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陈中秋节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陈中秋节作文篇1
在中秋之夜,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乡下的舅舅家。
我们一家三口从瑞安赶到乡下时,发现我的哥哥、姐姐、外公、外婆都已经来了。舅妈见人都到齐了,就将一个一个的“定时xx”稳稳地“安置”在了“指定地点”。我是第一个敢做“拆xx”的人,我选中了我喜欢吃的菜——猪骨头。我三下五除二,转眼间就一扫而光了。爸爸和大人们则在一旁拿着“液体手榴弹”,尽情地喝着“液体火药”。
接着,舅妈又端上来一盘香喷喷的年糕,我一见年糕,本来圆鼓鼓的肚子一下子又饿了,还高兴地叫了起来:“年糕,我要吃年糕!”坐在我旁边的外公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你真是个年糕娃呀!哈哈!”大家也笑了起来,当他们笑完之后,发现年糕已经所剩无几了,就将目光投到了正在擦嘴巴的我,顿时,又发出了一阵响彻云霄的笑声。“真能吃!”亲戚们用手指着我对爸爸说。
休息了一会儿,我拿起月饼去与天上的“月饼”比比它大还是我的月饼大。我来到阳台,抬头一看,呀!怎么没有月亮?我心里感到失落,就跑回去告诉了爸爸。可能是爸爸肚子里的“液体火药“爆炸了,人晃晃悠悠得,就学着诗人李白的模样,摇头晃脑得作起诗来:
“中秋佳节雨倾盆,路上行人欲断肠,。
本去乡下把月赏,不知玉盘哪里藏?”
“哇!老吧,原来你也会作诗啊!”“过奖了!”老爸嬉皮笑脸地回答。看着老爸酒后作诗的憨样,原本失落的心又乐开了花。
在这个中秋之夜,我虽有点儿遗憾,但我在舅舅家吃得开心,玩得开心,再加上老爸酒后作诗的摸样增加了周围的气氛,虽不能赏月,但这比赏月更加开心。
陈中秋节作文篇2
提起中秋节,谁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嘛。可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却在农历的八月十六日。那么,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呢?吃月饼、赏月、和家人团聚……这些都已成为我们舟山人必不可少的习俗。
?在八月十六这一天,多数人家的餐桌上都会有一碗传统小菜“芋艿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传说在很早以前舟山人不知有芋艿,到后来食用芋艿,这中间与明爱国将领抗倭有关。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十六,琼州参将俞大猷奉命在舟山围歼倭寇,不料在离舟山不远的海面上遭到袭击。幸亏俞大猷指挥有方,将部队安全撤退到普陀山附近一个小岛驻扎,只是运粮船被倭寇劫走,吃饭成了问题,当时实行海禁,岛屿上居民已被强迫迁走,岛已变为荒岛,部队面临粮草断绝的困境。士兵们饿得发慌,遍地去找可吃之物,发现沼泽地里有种野生植物,根部长有球茎,于是便挖来煮着试吃。一吃味道很好,且又耐饥。俞大猷得知后发动大家都去采挖。就靠这种球茎,俞大猷的部队渡过了难关。所以俞大猷把这种不知名的食物取名为“遇难”。第二天,俞得到情报,那些枪粮的倭寇在普陀集结,设计水陆夹击大败倭寇,普陀山潮音洞畔到今留有纪念明将抗倭石刻,上镌“明嘉靖癸丑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督兵灭倭于此”字样。
舟山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中秋节作文篇3
咦!夜晚的天空怎么愈来愈亮?有时还会听到烟火声,也会闻到肉香。哦!原来是中秋节到了。
中秋节当天,一大早我陪外婆和妈妈一起去买食材和烤肉架。食材有青椒、吐司、玉米、猪肉片、秋刀鱼、香肠、鸡翅、鸡肝、鸡屁股等,好多好吃食物。我迫不及待的问姨夫:“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始升火?”站在一旁的 阿姨说:傍晚“才开始。”顿时我和表弟妹们都有点失望。突,然妈妈叫住了我,喔!原来是要请我帮忙拿拜神的东西。我问:“为什么要拜神?”经由妈妈的说明我才明白,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也是福正神(土地公)的生日,妈妈准备了文旦柚、中秋月饼跟麻糬请土地公一起过中秋。
最令人期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傍晚时分,姨夫开始准备升火;阿姨忙着把食材分类,并且准备佐料;妈妈煮了一大锅菜头贡丸汤;表弟表妹们帮着摆桌椅;我忙着端食材到户外,一切准备就绪。今晚,姨夫负责掌厨,没一会儿工夫,阵阵香味扑鼻,烤肉香让口水直流的大表弟食指大动;表妹狼吞虎咽的吃着玉米,小表弟顾着汽水瓶,生怕别人倒完他的汽水,而我还是耐心的等待我的鸡屁股,祖父、祖母及表舅吃着月饼配老人茶,话当年。妈妈把柚子剥成一顶帽子在小表弟的头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好不快乐!
接着是大家 最期待的节目--放烟火。冲天炮“咻”的一声,清脆响亮,它光芒划过星光闪闪的夜空,真美!大蝴蝶炮是旋转式烟火,更漂亮。忽然大家发现月亮露出笑脸,愈晚愈明亮,我这时才明白,原来放烟火要在晚上气氛才对味。
在这美好的中秋节,家人齐聚一堂,好不热闹!大家吃吃喝喝、谈天说地,有嘻笑声、有鞭炮声,还有皎洁的月光陪伴,难怪古人说:“月圆人团圆。”真是有道理呀!
陈中秋节作文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了,赏月的。吃饭的,等等……他们家家团圆,在一起吃月饼,一起赏月,祭月等其他有趣的习俗。
说到中秋节,大家一定想到了赏月,大家赏月一定是有原因的,因为中秋节的月亮圆溜溜的,就像一个银色的大玉盘,也像一张全家福。有人说中秋节很孤独,我觉得是因为他们没有和家人团聚,所以才孤独。农历月十五的晚上,当一轮圆月冉冉升起时,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那时,我们一家坐在阳台上,等着月亮盼着月亮。
在五六点左右,月亮逐渐变圆。我想:宇宙真想一个魔术师,可以把月亮变来变去,让月亮从咬了两口变成咬了一口再变成圆。我观察着月亮,仿佛看到了去世的姥姥。她那慈祥的笑容激励着我努力学习。看着姥姥的笑容,使我忍不住大喊了一声:“姥姥!”就在这时,姥姥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农历八月十三,家教中心举办了一次中秋节的活动,有吃自助餐。做月饼等活动。那天下午五点左右,我们的中秋节活动开始了。开始吃自助餐了,我们像饥饿野狼般跑去。在前面的洋洋得意,在后面的每时每刻盯着自己喜欢的菜,生怕被人抢光了。
吃完自助餐,我们安静地等待着下一个活动。因为这样可以第一个去,也因为这个活动是做月饼。过了一会,我们排好队,有序地走了过去。这次老师给了我们一袋面粉。可可粉。馅和水,让我们自己做。我们先把面粉倒到盆里,加水,加可可粉,搅拌均匀,像包饺子一样包起来。放入印盒,盖出形状就好了。我忍不住咬了一口,好好吃哦,我一下子就吃完了。其它人也吃了,个个赞不绝口。
这个中秋节我过得十分快乐。我们一起赏月,吃月饼,做月饼。我希望下个中秋节也这么快乐。
陈中秋节作文篇5
“吃月饼,快点,来吃月饼!”妈妈的喊声使我对美味的月饼垂涎三尺。吃着月饼,我不禁好奇地问妈妈:“哎,妈,汉族原来的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这个,我也只知道一点,就是说在原来的中秋男人们不能祭奠月亮,女人们不能祭奠灶神。”“哦,那其它少数民族呢?”“这个你妈妈绝对不知道,让我来给你们讲吧!”爸爸接茬道。然后朝妈妈坏笑了一下,妈妈温柔地瞪了爸爸一下。
接着,爸爸给我们讲了一个傣族中秋时的习俗传说:
在云南的傣族,每到中秋节的时候,都要进行“拜月”,这是他们那么一个特有的风俗。
因为,根据傣族的传说,那天上的月亮是玉皇大帝的第三个儿子——岩变成的。岩是一位既坚强又勇猛地青年。就是他率领傣族人打败了侵略过他们的敌人,赢得了傣族人民的爱戴与敬佩。但是,后来他不幸去世了,他去世后,尸道升上天,变成了现在那皎洁的月亮,在天空中发出柔和的月光,给黑暗中的傣族人民带去光明。
所以,以后每逢中秋节这天,傣族的小伙子一大清早就扛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中秋佳节这天的野味。而姑娘、媳妇们则到湖边和池塘边来抓鱼,为月亮做出最美味、最可口的饭菜。他们都去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哩。家中的老妈妈她们也不闲着,她们忙着舂糯米,做一些大小不同的食物,四个桌子角上,各放一个圆形的糯米饼,再将每个饼上都插一炷香。等到月亮在天边徐徐升起的时候,就把香点燃,一家男女老少便开始“拜月”。之后,就要对着天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岩的敬意。最后,全家男女老少欢快地围坐在小方桌的四周,品尝可口的食物,谈笑赏月,一直尽兴方才归去。
我被这动听的故事感动了、迷住了。望着天空中那皎洁的月亮,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那英勇地努力拼搏地画面,我不由地对傣族的中秋节向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