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读者对你写的作文刮目相看,我们就要认真审题,一篇优异的作文,它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思想和观点,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与英雄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与英雄作文篇1
谭千秋老师,您现在已经在天堂过的很安逸吧,您可能不认识我,但我们都知道您在大地震中的英雄事迹了。
5月12日下午14:28:04,大地发出了一声咆哮,把房屋,树木和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给一并吞没了。您还在给学生们津津乐道的上着课,那时候您离门最近,应该最容易逃走,您却不顾自身安危,指挥他人逃跑,却忘了自己也处于危险之中。
这个时候却有四位同学眼看就要遇难,您本可以逃出去,却将四人拉到课桌底下,用身体护住了自己的四个学生!一命换四命,对您而言,可以说值得,也可以说不值得,值得的是您保护了四个学生。不值得的是,你们再也不能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再也不能与您的妻子谈笑,再也不能见到您的小女儿了......
谭老师,我想对您说,您保护学生的那一刻,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您是一个十足的好老师,我向您致敬,向您学习!您已年过半百,却用那宝贵的生命换来了四条生命,我们向您致敬!那是对每一个普通而美好的生命最高的敬意,也是对一个民族的精神领地的虔诚佛拭,更是对历史与未来的最大尊重!
我与英雄作文篇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转眼之间,草原又送走了萧瑟严冬,凉薄初春,已到春夏交际之时。此时的草原,水草渐丰,万物复苏,成群的牛羊在碧丛间嬉戏,韭花的香气荡漾在空气中。傍晚,血色残阳染红天际,华丽奔放,让人心醉。那夺目的鲜红,使我不自主地想到了王昭君穿着红缎披风,傲立草原之上的妖娆背影。
在见到草原前,我以为草原不过只有蓝绿二种色调。而初来时却有惊鸿一瞥之感。晶莹的湖泊,墨绿、草绿、黄绿渐变的草地,皮毛斑斓的牛羊,野花浅紫粉红的倩影,还有雄鹰在澄澈高阔的天空呼啸而过。一切自然而自由。我不由地发问:“昭君,此等辽阔壮美的景色,不比那深宫朱墙更为动人吗?天家富贵,就真的比自由安宁更可贵吗?远嫁匈奴,真的于你而言,是场悲剧吗?”
如此想着,时光似乎倒流到千年之前。同一地点,也是天晴风光好的日子。落雁佳人一袭朱衫,面如梅花,清丽傲然,纤纤玉指拨弄琵琶。她眼波流转,颦轻笑浅,似有淡淡忧伤,却是喜色更多些。一曲弹罢,她远眺天际,淡粉的云霞,纯净的天空,质朴的黄土,翠色欲滴的草原。她笑了:“朱墙深宫,人心难嗅。初入宫被小人陷害,日后又被排挤欺凌,我受够了那些日子。天上的飞鹰,快带我远去,从此不再回那污秽之地。纵然乡愁苦闷,但我更渴望自由、安宁。”
我看看那些如花绽放在草原的帐子,遥想当年,问:“昭君在里面的生活可是安好?会否如诗中所写‘公主琵琶幽怨多’?”
又是千年前,深夜,繁星撒满夜空。帐子里,呼韩邪单于目不转睛注视抚琴的她问:“来这,可后悔过?”昭君停奏,莞尔一笑:“这是我最好的时光。”
到她的衣冠冢前,上面长满郁郁青青的草,生机勃勃,我再问:“远嫁于你而言,值得吗?”
迟暮的她已在弥留之际,留下最后一笑:“如今匈汗二国和平共处,国泰民安,当初一走,终不负王所托,我的幸运大于不幸。死后朝乡下葬,也算了却思乡之情。”
纵观昭君的一生,她是不幸的,直到去世也没能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可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她的一生是值得敬仰的,她为匈奴带去中原先进文化,所到之处,无不春暖花开;她以一己之力,救百姓于水火。“环佩魂归青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在我心中,她比任何南征北战的英雄都伟大!
我与英雄作文篇3
罗幕轻寒,云涛晓雾,一片静谧的朦胧中,再回到酒意长安……
忽见远处人潮涌动,声声撕裂的求饶打破了长安清晨的宁适。我被好奇心驱使着,催马向前赶去。“陛下开恩啊……臣,臣真是一时糊涂,才,才……”只见一人身着宫廷服饰,冠以礼帽,被侍卫拖着正要拉往刑场。周围百姓议论纷纷,但无一人敢高声放肆。我即刻明白,如若不是龙颜盛怒,情况不至于此。“臣糊涂啊,望陛下网开一面,找人替了那王昭君,臣一定尽力再做画一幅献于陛下……”听得此处,我恍然大悟,一切疑问都如云雾退散。那画工挣扎着,叫嚷着,但我知道,抗争是无意义的。他只是这场政治棋局中,推进棋子后又被吃掉的无用之棋,永退于历史厚重的幕布。
俯仰之间,我竟来到了汉宫前。只见各色宫人忙忙碌碌,步履盈盈,手捧着籍册、绸缎和工具之类,穿梭在永巷中。隔巷外,一阵飘渺动听的弦音落耳。顿挫悠然之意不败仙乐,清脆之声更胜玉珠落盘。我不由得寻找这弦音之源,但见一女子坐于海棠花下,飘带绫罗,花容月貌如同神女。手中一把琵琶遮不住她哀伤流转的美目;玉指纤纤弄弦却弹不尽她秀眉微蹙的缘因。一曲终了,她拈来一朵海棠,低头沉思不语。我忙上前施礼道:“久闻昭君的琵琶汉宫无双,今日有幸一赏,着实钦服。”王昭君略一惊讶,见我打扮成宫女模样,便还礼道谢。听我问起她心中的心结,昭君叹道:“女子虽不能奔赴沙场,却也可以以身报效祖国。远嫁单于国便可终止我朝与匈奴一百多年的纷战,此乃幸事一桩。可是……此去边塞路远天长,恐怕后生将与汉宫不复相见,再回不到长安故土家园。因此不舍而哀之。”说罢,两行清泪顺颊而下。我亦闻之动容,昭君甘愿出塞换取和平,意味着她与故土再无瓜葛,意味着她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她牺牲了我所能认知的,意味着一切的东西。也许,自古红颜多薄命,但昭君没有怨念东风,自嗟自怜。她选择的是,默然接受。接受成为政治格局上的棋子身份,接受遥远而未知的命运。
我不禁忆起,宋代欧阳修所作《明妃曲》中“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对汉宣帝有力的批判。假如送昭君和亲的队伍永远也没有出发,凭借当时汉室之力,势必难胜匈奴。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博大胸怀积于眼前楚楚动人的柔弱女子之身,我不得不被昭君的魄力所折服。再看她,婆娑泪眼中增添如炬目光,两痕青黛间多了一份英气与坚定,灵动的纤指紧握住琵琶,朱唇微抿,任由萧瑟东风吹拂衣带……一切尘埃落定,昭君抱着琵琶淡然踏入宝盖华车。伴着聒噪的齐鸣喜乐,伴着马铃叮当的节拍,一队红衣带着和平与文明远入胡尘。
我仿佛看见,塞外孤雁为她跌落;仿佛听见,塞外青草与昭君弹奏的琵琶曲随风相和;仿佛看见塞外人民为她欢呼,迎她入帐……在欢呼声中,我从这千古一梦醒来,再也不见长安古道醉人折柳,也不见汉宫巍然竣立日下。但见昭君飘逸绰绰,仍抱一琵琶,双眸漾笑,在海棠花开时节,从远处随香弄弦而来。
我与英雄作文篇4
野火不会把它烧光,春风的吹可以让它复活。突然,草原又送走了萧瑟的冬天,又到了凉薄初春的春夏交流时间。这时的草原上,水草越来越丰富,万物复苏,一群群牛羊在绿树丛中嬉戏,空气中荡漾着韭菜的香味。傍晚,血淋淋的夕阳把天空染成红色,艳丽奔放,让人心动。耀眼的大红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王昭君穿着红绸斗篷的妖娆身影。
在看到草原之前,我以为只有蓝绿色。但是刚来的时候,我有一瞥。闪闪发光的湖泊,墨绿色,草绿色,黄绿色的草原,皮毛五颜六色的牛羊,淡紫色和粉红色的野花的美丽影子,在清澈高远的天空中呼啸而过的鹰。一切自然自由。我不禁要问:昭君,这些辽阔壮丽的景色难道不比深宫、朱墙更动人吗?富裕的家庭真的比自由和平更有价值吗?远嫁匈奴对你来说真的是悲剧?
这样想着,时间仿佛回到了一千年前。同样的地方,也是晴天,风景不错。落雁和美丽的女子都穿着朱的衣衫,长着一张梅花般的脸,美丽而高傲,纤弱的手指拨弄着琵琶。o,她的眼睛是流动的,她的笑容是淡淡的,她看起来有点悲伤,但她更快乐。弹完一首歌,她眺望天空,淡淡的云,纯净的天空,淳朴的黄土,翠绿的草原。她笑了:朱墙深宫,人心难闻。第一次入宫的,被反派陷害,以后被排挤,被欺负。我受够了那些日子。天空中飞翔的鹰,带我远去,再也不回到污秽的土地。即使想家很压抑,但我更渴望自由与和平。
我看着那些在草原上绽放如花的窗帘,回想起那一年,问:赵军在里面的生活安全吗?会不会是我们听到中国公主的吉他像诗中写的那样诉说着无尽的悲哀?
又一千年前,半夜,星星布满夜空。在帐篷里,呼韩邪单于盯着这位抚琴爱好者问道:“你后悔来过这里吗?”赵军不玩了,笑了:这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在到达她的纪念碑之前,它覆盖着郁郁葱葱的绿草,充满活力。我再问一遍:和你结婚很久值得吗?
在她弥留之际,她留下了最后一个微笑:现在匈牙利和可汗和平共处,国家和平,人民安全。当初离开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辜负过国王的信任。我的幸运大于我的不幸。他死后葬在乡下,但他想家。
纵观赵君的一生,她是不幸的,她无法回到她日夜思念的故乡,直到她死去。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她的一生是值得敬佩的。她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到匈奴,走到哪里都是春暖花开;她自己把人们从火和水中救了出来。裴欢的灵魂回到了仲卿月亮,琵琶声如同黑山的秋天。汉家招了多少西征将领,春下相见惭愧。在我心里,她比任何一个南征北战的英雄都伟大!
我与英雄作文篇5
天边泛起微光,鸭绿江的水流着,像是来自远方的呼喊,流进志愿军的心中,江的那边——便是家。邱少云纹丝不动地伏在我身旁。风吹起来,裹挟着他们的思念,吹回江的那边。
黄昏时分,看着夕阳悄悄溜到江边,我看着周围寂静的草地,心想:这场战斗是关键的一次战斗,这个地方敌人能打来吗?
突然,一鸣枪声打破了沉寂,战争打响了,它来的措不及防,我慌忙看向四周全副武装、严阵以待的战士们,他们个个表情凝重,眼神坚定……前方一片硝烟四起……我模糊地看见敌人被一个个击倒在地,看见那些英勇的战士倒在血泊中,看见他们牺牲前望向江的那边。不料,一束光向这里飞来……
红亮的火光快速爬上周围的草,我拼命地摇晃身子,想告诉他,有火!有火!可他根本没有看我,一旁同他一起潜伏的队员望向他,向他传送着讯息,但邱少云拒绝了,我看着他坚定的目光,乌黑的眸子在火光中更加的亮,看着点点星光缠上他的衣角,看着火星贪婪地向上爬着……
胸前的红星那么耀眼,他的眼神像是在说:这是我的使命,这是我为和平的牺牲,只要我不动,我们就不会暴露,别了我的战友,别了我的家乡。滚滚江水像是在诉说着什么,我不在乎,我只是想大声喊:邱少云!火!火!尘土飞扬像是在推动着什么,我不在乎,我只是想:邱少云!他被火苗覆盖了,看不清他的脸庞,那红星在闪闪发光。
片刻……
我化成了灰,随风飘荡而去,我回到江的那边,却不忘我在的那片草地,和草地上仅和我度过一天的人。看着那大好河山,英雄,到家了。
又一年,又是那里,我看着天,看着地,仿佛他也在看着我,他潜伏的草地长出嫩芽,像红色英雄情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想我会带着他的情怀,继续作为一株小草,生长。
我与英雄作文篇6
“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月光下,我吟诵着岳飞的《满江红》,可心思却随着浓浓的诗意飘去了远方。
轻轻叩开时光的大门,隐约看见一中年男子在烛光下挥动着毛笔写着什么。轻轻走去,之望见“怒发冲冠”几个大字赫然跃于纸上。
“将军还在为中原失地而烦恼吗?”我看着岳飞,他满脸忧愁,明明正值中年,却显得十分衰老。刹那间,岳飞停止了书写,将毛笔挂好,回过头来,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只是满脸惊疑地望着我:“你是何人?”我赶忙答道:“鄙人特地千里前来拜访,只是想和先生小叙一会。不知将军如何看待如今之势?”
他站了起来,片刻,像是释放了情感的闸门,感慨道:“我从小便立志保卫大宋,忠于大宋,可大宋竟如此待我!眼看大宋大势已去,但反击却无不可能,皇上却听那奸臣谗言,自弃战败!我待大宋不薄,他大宋为何如此!难道当今世道,做一个忠臣就这样难吗?”言罢,岳飞像浑身力气被人抽干一样,瘫倒在椅上,两眼留下两行清泪。“将军您本就文武双全,乃卓越超群之者,本就把那些文武百官比了下去。而像您这样的人,又乱了大宋‘文即文,武即武’的道理。在这乱世之际,让那宋真宗立意动摇,有朝一日,您必被那奸臣用计害了呀!”对岳飞的现状,我十分担忧,忙劝道。
“唉,你说的我何尝不知道啊,但如今奸臣当道,又怎能容我所为?罢了,大宋已名存实亡,再说那么多也无用。那狄青之死就没有令大宋认识到什么吗?那大宋律法中的巨大漏洞,那数百文官、数代君王就认识不到吗?莫非文武兼通着就要牺牲于此律法下?”
“不过,我岳飞即使死,也要死个光彩!”岳飞紧握着拳头,怒视着远方,“我岳飞已无力挽那狂澜,但我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头可破,血可流,岳飞绝不向敌人低头!”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岳飞啊岳飞,再见了。有着那样一颗不计一己得失,精忠报国,至死不渝的你,难怪诗人都无法将你看透。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忆及岳飞的一生,从岳母刺字到靖康之战,从心存志向前去参军到被奸臣所害含恨而终,真正地上演了一场“功高盖主,‘莫须有’而除”的悲剧。现在回想,为什么大宋就不能容下岳飞这种文武精通的人才呢?唉,宋太祖啊,糊涂一时,毁坏一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