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队伍内涵丰富,既包括专门的法治队伍,即立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等政法干警、纪检监察机关的执法办案人员,也包括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和高校法学教师、学术科研机构的法学专家、学者。各支队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辅相成,共同汇聚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磅礴力量。
身为案件管理部门的检察干警,我将继续紧紧围绕案管工作实际,强化履职能力,从案件管理的专业性要求和职业特点出发,聚焦突出问题,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努力把服务保障作为成事之要,凡事想在前、预在前、做在前,立足检察业务工作中枢的职能定位,突出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两大主责,树牢科学管理、能动管理、智能管理理念,健全业务指导、业务评价、业务管控、业务保障和外部监督等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案件管理工作新格局,切实担负起案件管理工作职责,奋力谱写新时代案件管理新篇章,在服务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的案管力量。
今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也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对泉州而言,稳增长不仅是经济责任,更是政治责任。当前,泉州全市上下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发扬爱拼敢赢的精气神,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为路径,深入实施“1+3”专项行动,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坚决扛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担当。
身在改革一线的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把改革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在大战大考当中展现攻坚克难的能力水平;要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优良传统,积极参与“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行动,与基层群众、市场主体共同研究问题、破解难题;要以前瞻性思维研究政策的有效性和转化率,践行“三看两评”,既靠前检查督导、也协调解决问题,真正把目标、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
当前,泉州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我们要常学常新“晋江经验”,深度把握“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掇刀选准“切入口”,加力做好高新技术、大企业、无形通道、城市能级和新型服务型政府等“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晋江经验”改革实践;要围绕时代主题抓改革,聚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共同富裕等领域,推深做实国家级、省级改革试验试点,努力在新一轮改革中贡献更多泉州案例;要聚焦战略重点抓改革,善于运用改革思维谋划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创建、新区新城有机集聚、聚城畅通、共同富裕先行等重点工程,直面体制障碍,打开改革战略突破口;要鼓励基层探索抓改革,支持石狮传统商贸口岸转型、晋江县域集成改革、永春“两山”理论实践创新等改革,引导各县域打造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品牌。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我们检察干警须永不忘记司法为民之初心,公平正义之使命,有责任有担当,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才能为新时代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青力量。
2021年6月,党中央专门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开篇就指出,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这是检察机关必须始终担起的职责使命,也是党和人民对检察履职提出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