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范文3篇

时间:2022-09-30 作者:Kris 心得体会

 在单位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我见过太多的死亡,但是比起“死”,这里教会我更多的是如何去“生”,那便是要以人为本,要以人民之心为己心,敬畏生命,服务群众。

 作为民政人,我们要系统学习、整体把握,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立足工作实际,实实在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例如近年来开展的“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保障网络在丰富人民群众生活之余,将网络谣言这个破坏公共秩序、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的互联网犯罪深度清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谣言入刑”让造谣者在网络信息时代下再无藏身之处,还民众一个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从“高空抛物”到“高铁占座”,从英烈保护法到“见义勇为”入法免责,无不是在回应民之切,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根植于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们要在工作中守护民心、守护民意,时刻不忘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要紧扣“四大之问”的核心要义。

在中国之问中寻求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为天地立心。世界再乱,中国也稳,中国一直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党的百年奋斗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国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说清楚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不但使中华民族以雄健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就是我党用中国之治解了中国之问。

在人民之问中展现人民至上的家国情怀,为生民立命。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是中国共产党人时刻都必须回答好的人民之问。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全过程。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既有“任务书”,又有“路线图”,还有“施工图”,展现了“人民领袖为人民”的家国情怀。

在时代之问中探索独辟蹊径的中国道路,为往圣继绝学。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先贤智慧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模板。而是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在世界之问中提出荣辱与共的中国方案,为万世开太平。面对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思路就像是“道”,成为了中国方案的集中展现。全球治理就像是“器”,倡导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承上启下的主导思想。具体发展就像是“术”,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主导成立了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架构,是实现方案的具体手段。立体呈现了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