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增本土215+3760,新增死亡病例8例,疫情防控的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2-05-08 作者:Lonesome 宣传标语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职责守护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不能掉以轻心哦,上海的疫情如何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上海:新增本土215+3760,新增死亡病例8例,疫情防控的心得体会3篇,提供参考,快来看看吧!

上海:新增本土215+3760,新增死亡病例8例,疫情防控的心得体会3篇

2022年5月7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1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760例,其中135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80例确诊病例和3749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2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本土病例情况

2022年5月7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15例,含135例由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941例。

病例1—病例22,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23—病例29,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30—病例35,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36—病例38,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39—病例41,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42—病例55,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56,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57—病例63,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64—病例76,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77—病例79,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80,居住于青浦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81—病例86,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87—病例116,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117—病例120,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121—病例123,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124—病例139,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140、病例141,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142—病例151,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152—病例157,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158—病例163,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164—病例183,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184—病例194,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195—病例213,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214、病例215,居住于青浦区,

为此前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2022年5月7日0—24时,新增本土死亡8例。平均年龄80.6岁,最小年龄55岁,最大年龄93岁。8位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慢性基础疾病和恶性肿瘤,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病、尿毒症、肺部恶性肿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高血压3级(极高危)、脑梗死、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原发疾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或恶性肿瘤。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5月7日0—24时,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60例。

无症状感染者1—无症状感染者641,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642—无症状感染者1216,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217—无症状感染者1504,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1505—无症状感染者1566,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1567—无症状感染者2095,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2096—无症状感染者2146,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2147—无症状感染者2393,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2394—无症状感染者2999,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3000—无症状感染者3212,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3213—无症状感染者3524,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3525—无症状感染者3632,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3633—无症状感染者3658,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3659—无症状感染者3689,居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3690—无症状感染者3698,居住于奉贤区,

无症状感染者3699—无症状感染者3749,居住于崇明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750—无症状感染者3755,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3756,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3757,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3758,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3759、无症状感染者3760,居住于奉贤区,

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疫情防控的心得体会1

这两天,上海陆续有高校进入了闭环管理状态。校门再度合上之后,我们却依然看到了属于上海高校独一无二的风景。

上海交大后勤工作人员和教职工志愿者们,新近上了热搜。这些出身工科的“外卖小哥”上完课放下耳麦,匆匆穿上防护服去开车送饭。甚至,他们还开始讨论开发算法提升送餐效率。而在封闭校园内,学子们用琴声、舞蹈等温暖着彼此。

人心齐、效率高、物质保障充分,就连精神保障也同样高质。这两天,一个共享文档开始在复旦人朋友圈中广为流传,复旦师生亲切地称之为“温柔文档”。在分享温柔时刻、推荐好看电影、宿舍娱乐活动、书单分享、美食分享、考研鼓励、锻炼打卡等13个主题中,大家感受着战“疫”时期依然要追求的蓬勃春天、温暖情谊、从容心态和必胜信念。

面对隔离,面对疫情,点点不急不躁、互相打气的事迹交汇出象牙塔里的交响乐,让人千言万语,只剩一声发自内心的感慨:“真好啊!”

网上看到一句话:“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短短十个字,却道尽了疫情三年来的无奈、遗憾和疲倦,在高校学生中引起共鸣。因为疫情,我们的青春总有一些遗憾,但我们却能够透过口罩和隔离带,从一声问候,一份餐食中触摸到人性的温暖,看到另一番高校间的青春亮色。

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扛起疫情艰难时刻?心理专家曾说,隔离时不妨调整认知,换一个想法来看待这件事情。例如: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次野外生存、一场军事演练、一个特殊挑战,然后看看自己在这场极限考验中可以做点什么,怎样可以顺利通过……当我们开始积极应对,行动起来,把这一个特殊事件看成一场“打怪游戏”,那么等到解封的那一天,就是我们冲关成功的那一刻。

尽管这场“倒春寒”来得出人意料,但春色依旧,不少学生趁此期间,学习、运动、看花,享受校园时光。这边,老师为了守护学生的安全全力以赴,而另一边,隔离在宿舍的学生同样为老师的安全操心。

在充满风雨的人世间,在四伏的病毒旁,人们因为拥有爱而完整,这就是我们生活着的世界。让我们静待春日,出门迎向五彩缤纷的世界。

疫情防控的心得体会2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此轮疫情的发生,给疫情防控工作再次敲响了警钟。一边是日趋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一边是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仍然艰巨。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把常态化防控措施进一步落实落细落到位,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关键是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没有发生疫情时关键抓“防”,发生疫情后处置要“快”,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和链条,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对于群众而言,接种疫苗依然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目前各种变异株仍然在现有疫苗可控的范围内,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同时也要理性看待疫苗效果,接种了疫苗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要持之以恒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等。疫苗接种和严格防控措施并用,才能限度保护好自己,同时将疫情传播扩散风险降至最低。作为疫情防控的主要环节,个人也要自觉配合落实各地防控措施,携手共筑防控疫情的坚强防线。

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持久战,需要政府、社会与个人都付出努力。持续推进疫苗接种、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双管齐下,坚持全国一盘棋,才能在常态化防控中呵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防控的心得体会3

防控之举要保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

每个人都应当本着为社会、为自己、为家庭负责的态度,积极落实好省市各项防控措施,配合包联单位的各项工作,非必要不外出,尽量减少聚集活动;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消毒,出门不忘戴口罩,主动接种疫苗,早日实现应接尽接,进而构筑起全民强有力的免疫屏障。当好自身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用个人的“严”换取社会的“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凝聚成群防群控的强大力量。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各部门各单位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的思想之弦、行动之弦、责任之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懈心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要坚持防控政策不变、组织不散、措施不减,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打赢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