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推荐8篇

时间:2023-01-01 作者:Indulgence 教学计划

有了教学设计可以使接下来的教学更加顺利,教师在教学中一定都养成了定期写教学设计的好习惯,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推荐8篇

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

【学习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

【课时目标】

巩固生字词及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小朋友,你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你们学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还是来学习11课,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生齐读《我多想去看看》)

2、 (出示生字卡片)小朋友,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他们叫什么?呜……小火车开啦!(点到的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小朋友,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

3、(复习词语)

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如果你叫出了词语朋友的名字,我就把水果送给你,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告诉、弯弯、走路、北京城、升旗仪式、天安门广场、多想、开门

4、小结:刚才有很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二、导入学习新课

1、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今天,高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一起来吧!

⑴ 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⑵ 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⑶ 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⑷ 最后,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结束了。

2、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我真想去看看。”

3、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听,想想你听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

4、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那一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出示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6、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三、学习一、二两句话

1、学生各抒己见:

⑴ 第1句:孩子的家在大山里,他是一位山里的孩子。

① 齐读句子

② 正因为他是一位山里的孩子,从来没有到过北京,所以他才会说“我多想去看看”谁能有感情地读读山里孩子的话。

⑵ 第2句:北京城里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① 理解“遥远”:高老师有一个问题,这儿的“遥远”是什么意思?我不懂,谁来帮帮我?

② 理解“壮观”(放录像)

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遥远的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开始了,你看到了什么?

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很壮观,很有气势,场面很大)

当五星红旗跟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过路的工人、农民、学生都停了下来,向我们的国旗致敬,这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呀!让我们读好这个句子吧!(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这一句话。

创设情境:小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么壮观,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会怎么做?来,我们一起做做看。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表演。(奏国歌、升国旗)

这位山里的孩子家离北京那么遥远,他从来也没有去过北京城,北京城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又是如此地壮观,怪不得这位山里的孩子这么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升旗仪式呀,让我们把这种迫切的愿望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读好第 3句话)

⑶ 这里为什么说了两遍“我多想去看看”呢?(说明这位小朋友非常想去。)

⑷ 那么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请你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评议;齐读。

(小结:这位小朋友读得真精彩,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想去看看的迫切之情。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四、朗读诗歌

小朋友,让我们选择你喜欢的姿势读读这首诗歌。(配乐朗读)

五、说话训练

1、小朋友,我们的首都北京除了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之外,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现在,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这是美丽的颐和园;故宫,明清的皇宫;距今580多年历史的天坛;历史悠久的北京十三陵;开满荷花的北海公园;雪后的北海;雄伟的毛主席纪念堂;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

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后,现在,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吗?

2、出示句子:北京,我想对你说:

小朋友,高老师把你们的话录下来,寄给北京的****,你可要说好一点哟!

小结:是呀,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们爱北京,我们爱国旗,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3、请你把心里话讲给北京的标志──天安门说一说(可以加上动作)。

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们从心底里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向着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满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六、写字:有两个生字宝宝急着与你们见面呢?他们是谁呢?

1、 足、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比较字形,识记汉字。我们俩长得挺像,你发现了什么?

3、 指名板演并评议,指导书写。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要提醒大家吗?

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2

一、 教材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和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重点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第六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行特点。

教学重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写具体的。

第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全文,知道课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2分钟)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恐龙》,上节课我们认识并书写了生字,流利朗读了课文,知道课文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课件)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齐读课题。

二、新授:(23分钟)

1、这篇课文名字叫恐龙,到底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呢?请大家快速默读2-5自然段,划出恐龙的名字。

2、反馈,师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板书:雷龙 梁龙 剑龙 三角龙 鱼龙 翼龙 霸王龙)贴纸条

3、归类,整体感知第二部分。师:介绍第1-4种龙的是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抓住它们的外形来写。(板书:外形)那么介绍鱼龙和翼龙是哪段?主要是抓住什么来写?)(板书:生活)写霸王龙又是哪段?抓住什么来写?(板书:食性)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是抓住什么来写的?(板书:繁殖)

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们先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4、教学雷龙。看屏幕,这就是雷龙,长得怎样?书上用哪个词来形容它?(庞然大物。)

(1)课件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什么叫庞然大物?(很大很大的物体)雷龙到底有多大,书中哪句话具体写了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课件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指名同学读一读。)

(2)比较两个句子,我们都知道第二个句子好,那你知道好在哪儿吗?

(让我们知道雷龙到底有多大。走路踏步像打雷,我们就是不用眼睛看,只用耳朵听,也知道它是个特大特大的家伙。)

(3)师小结:这句话让我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谁能读出雷龙的庞大呢?

5、教学梁龙

(1)(屏显梁龙图片)这就是“梁龙”,它的特点是什么?找书中的关键词。——(板书:移动吊桥)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出示句子)

(2)谁能把梁龙的长给读出来?

6、自学剑龙和三角龙。先找体现该种龙外形特点的关键词,再通过朗读体会。(时间2分钟)

汇报:(屏显剑龙图片)课文写了剑龙的什么呢?(板书:剑板、剑尾)相机点拨:“两排三角形”这是告诉我们剑板的(数量和形状)。“四支利剑一样”这是用比喻句来告诉我们尾刺的锋利。我们再来读一读写剑龙的句子。

(屏显三角龙)这就是“三角龙”。它的特点是:脸上长三只角(板书),名字也因此得来。一看见三角龙你就有什么感觉?这就叫——(望而生畏)指名读出三角龙望而生畏的特点。

7、齐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四种恐龙的特点。读后问: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学习第三自然段

8、(屏显“鱼龙”图片)这就是“鱼龙”。书中是怎样写的?谁来读?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什么?指名说。(板书:潜水寻食)齐读这句话

9、(屏显“翼龙”图片)这就是“翼龙”,“翼”就是翅膀。为什么叫它翼龙?(板书:轻型飞机)谁来读?

10、小结:这一自然段抓住恐龙的生活习性向我们介绍了生活在水中的鱼龙及飞翔在空中的翼龙,它们属于恐龙的亲戚。它们属于同一个家族。

学习第四自然段

11、过渡:课文抓住恐龙的食性重点向我们介绍了霸王龙。它又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12、那么霸王龙又有什么特点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文字中哪一个词最能表现霸王龙的特点。(板书:凶猛 食肉)

13、哪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霸王龙非常凶猛的特点。

学习第五自然段

14、过渡:课文(2——4)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种类,恐龙的亲戚,以及恐龙吃什么,接下去课文又是怎样介绍了恐龙的繁殖的?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第五段课文。

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屏显:卵生?破壳而出?)

欣赏小恐龙破壳而出的图片,帮助理解“卵生”和“破壳而出”的意思。

请同学们再把这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学习第六自然段

15文章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两亿年前恐龙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板书:到处遍及)可是今天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恐龙的身影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六自然段。

16、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有的科学家推测是地壳在6500万年前发生剧烈运动,改变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恐龙不能适应这种新环境就灭绝了;还有的科学家推测那是因为有颗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导致大气中聚集着厚厚的灰层,遮住了太阳,地球上变得寒冷无比,从而导致恐龙灭绝。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有待我们同学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

三、复述课文(10分钟)

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知识。要是我们能把它复述下来讲给别人听该多好啊,会复述吗?没关系,今天老师教给你们复述的方法。

(课件出示方法)

先熟读课文---再看提纲,用上关键词语---可以适当加以自己的评论。

1、先读第二段,老师示范复述。

2、先练读第三段、四段和五段,指名复述。

3、指导孩子一段一段复述后,再同桌练习全文复述,最后指名一生上台全文复述。

(课堂机动安排,有时间抄写课后词语或听写词语)

四、布置作业:

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渴、瓶”等8个生字;认识并会写“乌、到”等9个生字,会组词应用。

2、掌握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并在识字写字中正确应用。

3、激发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和运用识字写字的规律和方法,自主识字。

2、正确、美观地书写9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乌 鸦 喝 渴 瓶 石 办 法 渐

1、注拼音认

2、去拼音认读

3、为生字组词

4、书写生字:观察“办 法”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书写。

二、继续课文学习

1、请同学分段读课文。

2、画出有喝的句子:到处找水喝;乌鸦喝不着水;乌鸦就喝着水了。

(1)找水喝:乌鸦为什么要找水喝呢?口渴了是什么感觉呢?着急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想一想:乌鸦到处找水喝,它可能飞到哪些地方了呢?

(2)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呢?

读出着急、疑问的语气。

(3)小乌鸦怎么喝着水的?

模仿小乌鸦衔石子。

在小乌鸦的努力下,瓶子里的水渐渐地升高了。

试着用“渐渐”说话。

高兴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故事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乌鸦?

2、请同学们当小乌鸦,想一想:如果当时没有小石子,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吗?

3、小组内说一说。

4、请同学说。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改变《乌鸦喝水》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找水喝——想办法——喝到水了

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4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全文可以划分成几段?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火烧云上来时

1、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及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读一读,想一想。

(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布满霞光,周围的人和动物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各种颜色。)

“霞光”使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火烧云到来之前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同样的景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由于霞光照在它(他)们身上,使颜色发生了变化。但是因为底色不同,所以变化之后的颜色也不同。)

2、 人们看到这一切,心情是怎样的呢?

3、地面上的人和动物发生了变化,天上又有什么变化呢?读句子,谈理解。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点出了“火烧云”名字的来历。句中用“烧”字,既突出火烧云颜色是红的,同时在表达上用动词,突出动态,把云写活了。

4、作者是怎样观察霞光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给学生怎样细致地观察事物。)

5、指导学生用又惊又喜的心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火烧云的变化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火烧云的什么在变化?

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认识到颜色和形状发生变化。

2、自读第3自然段。

①思考: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会通过读课文说出颜色变化快而多。

②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课文中连用四个“一会儿”表示几种颜色交替变化,瞬息万变。“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还有说不出来的、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足以说明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

③“半紫半黄”中的“半”是什么意思?(两种颜色混在一起。)

④你认为还会出现哪些美丽的颜色?可以让学生说,也可以亲手去画。

⑤指导朗读后尝试背诵。

3、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学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①自学第4至6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过了两三秒钟”,“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一转眼就变了”,从以上几个句子可以体会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快。

②课文是怎样细致描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③你认为还会出现什么形状呢?它是怎么变化的?又是怎么消失的?仿照课文第4、5、6自然段 ,把自己想象的内容说给大家听,看谁说得最精彩。

④指导朗读、背诵。

(三)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1、齐读、思考:什么是“恍恍惚惚”?为什么会这样?

2、火烧云下去了,人们的心情怎样?(惋惜)

3、指导朗读、背诵。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

(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体会。 )

2、观察云彩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写法,自己写一段话。

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5

● 教学模式

1、名称:尝试发现

2、主要流程:主动尝试→多种比较→求异发现→巩固深化

3、操作要点:

(1)引导学生将观察与表达相结合,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学习,尝试作业,学懂课文。

(2)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比较,将自己说的想的与同学比较,与课文比较。

(3)引导学生求异发现,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懂课文,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在尝试、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主动尝试中发现新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作业、阅读资料卡等形式,对所学内容巩固延伸,肯定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成功表现,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

●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段,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初步背诵第二段;

3、知道我国新疆吐鲁蕃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难点:能初步背诵第二段。

●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一)录像激趣,引入新授

1、T:上节课,我们一起去了新疆的吐鲁蕃,知道那里盛产水果,五月里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而到了九十月份呀,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你们想不想去葡萄沟看看葡萄成熟的景象?好,那老师带你们去!

2、观看录像。

3、看了葡萄成熟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吗?

T:是啊,葡萄沟盛产的葡萄真吸引人啊!作者把它写得可美了。让我们去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二) 读中感受,尝试作业

1. 教师配乐范读第二节。学生闭上眼睛,说说听后的感受。

2. 你们想读吗?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反复读。

3. 尝试作业(课件出示)

T: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这道题肯定难不倒你们!

课文第二段一共有()句话。第()句是写葡萄种在什么地方,从第()句开始是按()顺序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和()。

1) 学生试写;

2) 写完的可站起来读;

3) 指名读答案,校对。(出示“梯田”图)

4. 再读课文,尝试自主学习,用“——”划出描写夏季的句子,用“~~~”划出描写秋季的句子。而后校对。

三)运用学法,自主学习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研究每个季节的句子。

1、教师可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提示学习方法:

1) 朗读体会为主;

2)抓重点词句体会;

3)结合画画欣赏;等等

2、学生按喜欢的学法自学(在自学中发现新的学习方法)

四)分季节交流

(一) 夏季

1、 出示夏季句子:

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2、 指名读;请喜欢夏季句子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全班齐读

3、 抓住重点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说,教师适当点拨)

结合图片,观看录像,主要解决:

1) 这句句子主要是写枝叶;

2) 从“茂密”、“四面展开”、“凉棚”这些词中可看出枝叶的多、大、茂盛;

3) “绿色”写出了枝叶颜色漂亮,生机勃勃;

4) 理解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形象地写出了葡萄长得十分茂盛。

(想看看茂密的枝叶搭起的凉棚吗?可看凉棚图)

4、 朗读指导

谁能把这句句子读好,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枝叶的茂盛!

指名读/齐读

5、 背诵

这么好的句子,你能把它背下来吗?说说你背诵的好方法。

试背(在试背中发现新的背诵方法,及时肯定,表扬)/指名背/齐背

(二) 秋季

1、喜欢秋季句子的同学齐读

出示秋季的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2、比较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挂在绿叶底下,美丽极了。

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找个理由说服老师)

结合录像,图片,主要解决:

1) “一大串一大串”写出了葡萄一串串长得又大又密;

2) “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写出了葡萄颜色多而美;

3) “五光十色”写出了葡萄颜色多而漂亮,很有光泽,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绿叶的衬托下,散发出诱人的光芒,特别引人注目。

3、想象说话:你看,五光十色的葡萄在看着我们呢,它可能会对我们说些什么?(鼓励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指名朗读,试背。

4、师引读“要是这时候……”这句句子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 自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可点拨: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维吾尔族老乡很热情好客?

2)讨论,抓重点词“准会”“最甜”“吃个够”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5、你会背吗?试背

说说背秋季句子的好方法(尝试发现背诵的好方法)

(三) 朗读欣赏体会

1、配乐朗读第二段;

2、试背;

3、当一回配音演员,给这段录像配音。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小结学习内容;说说你在这堂课的收获。

2、阅读有关葡萄的资料卡两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读懂总分段式的段落,知道分述句是如何把总起句写具体的。

〖情感目标〗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总分段式的段落,知道分述句是如何把总起句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已知道了些什么?

(词语的理解、翠鸟的外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读懂总分结构的段落

1、自读第二然段:

⑴ 给句子标上序号。

⑵ 在自己读懂的地方打上“”,有问题的地方打上“”。

2、交流汇报:

⑴ 学习总分结构的段落。

⑵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⑶ 课文是怎样描写翠鸟的颜色鲜艳的?

⑷ 小结:像这样的段落是按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的,就叫总分段式。

⑸ 学习“阅读提示”懂得方法。

⑹ 学习比喻句。(运用这些比喻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得更美了,那我们能不能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呢?

⑺ “橄榄绿、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都是表示颜色的词。

⑻ 看板书背诵,口头做《作业本》第六题。

⑼ 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

导入:我知道同学们已经喜欢上了翠鸟,那你们喜欢当一回翠鸟吗?

如果要你向我用一个词或两个词来介绍你自己。你准备用什么词呢?(灵活、敏捷)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我先给你一段时间的准备。资料就是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

2、交流汇报:

(敏捷、灵活)

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习句子:

⑴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它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⑵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⑶ 有时,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就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飞走了。

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等待小鱼露出头,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

3、有感情的朗读3、4自然段。

4、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⑴ 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⑵ 写小鱼的机灵是为了说明翠鸟的敏捷、灵活。

四、课后小结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读懂总分结构的段落。

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句训练

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

二、精读课文

1、引读第一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我的腿--,爸爸妈妈--,家里就只剩下--。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

师:这时,爸爸给我带回了一只白鸽。

2、说一说(贴雪儿图)同学们,这就是雪儿,你觉得雪儿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呢?雪儿到底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呢?我们课文中也作了相应的描写,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说话练习:雪儿真可爱!

师:可是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在雪儿的翅膀上用红色画血)

板书:受伤

3、学习2、3自然段

(1)你们说的真好。文中的"爸爸"和"我"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轻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用"--"画出怎样做的句子,用"~~~~"画出怎样想的句子。

a、交流怎样做的句子。你能用带着对雪儿的疼爱的感情读好这几句话吗?

指名读,评读。

师:我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回答。

师:是啊,这句话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它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希望自己的伤快点好起来。(板书:同情)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b、交流怎么想的句子,读一读。(板书:盼望)

师:我为什么更盼望呢?生读"爸爸说┅┅蓝天信使"

师: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

我的盼望有没有成为现实呢?(出示雪儿飞翔图)

4、学习第4、5、6自然段

小组活动: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三节。(可以朗读、讲故事、绘画、表演等)

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三、总结

1、师小结:相似的遭遇、相似的企盼,将受伤的我和受伤的雪儿仅紧紧联系在一起,如今,雪儿终于要展翅高飞了。虽然多日的情谊让我们难舍难分,但我仍感到十分快慰。(板书:快慰)因为雪儿即将到广阔的天地去搏击风云,自由翱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也必能和雪儿一样,开创自己美好的生活!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呢?

板书:

受伤 同情

7、雪儿 是信鸽 盼望

康复 快慰

876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8

教材说明

这是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散文,作者用第一人称对人说话的写作方法,在向我们娓娓道来。赵丽宏: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副主席。1951年出生于上海,其散文创作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雨中的'鸽子》《学步》。

教学目标

1、品读重点词句段,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学步,要独立地、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

2、积累重点语句。

教学重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段,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懂得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要独立地、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

教学准备:学生了解作者,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学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父亲写给儿子的寄语。那么什么是寄语呢?(学生回答后教师重复一次) 这位父亲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他对儿子的期望呢?(学步)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文中父亲的回忆,看看儿子刚会走路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二、引读第一部分感悟儿子学步时的快乐

1、出示那天,你被几把椅子包围着,坐在沙发前摆弄积木,我们到厨房里拿东西。你竟然推开包围着你的椅子,然后不依靠任何东西,自己走到了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到我们注意你时,你咧开嘴笑了。

师:看到这个情景,父亲怎么说——

2、出示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齐读

师:去掉“居然”读这句话;加上“居然”再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读

出示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

师:从沙发到房门不就是四五步路吗?为什么父亲如此惊喜?

从沙发到房门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独立行走的路。

师:是怎样行走的路啊?(独立)板书

师:儿子能独立走路了,那就意味着,从此以后

出示靠自己两条腿,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师:这种独立的行走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从那时起,你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难怪父亲会发自肺腑的惊喜—

出示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

小结过渡:这种独立的行走带给父亲惊喜,也带给我们奇妙美好。然而学步仅仅是奇妙美好吗?(停顿、沉思)还有什么?快速默读第4、5自然段。

三、读悟结合体会儿子学步的勇气、

1、快速默读第4、5自然段。除了快乐还有什么?

师:你读出来了吗?还有什么?

(危险、代价、纪念)

2、究竟学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留下什么样的纪念?

屏幕出示要求

学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留下什么样的纪念?

1、仔细默读四、五段,勾画出关键词句。

2、简要批注自己的理解。

3、小组交流讨论你的理解。

3、全班汇报交流

师:学步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学生汇报(受伤、碰痛的代价;乌青和肿块的代价;摔伤是一种代价;父亲的心痛是一种代价;流血的代价;伤疤就是代价。难道父亲的心如刀割不是一种代价吗?)

点评简单这是学步的代价。

师:在学步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留下了什么样的纪念呢?

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字体变红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预设一:

师:(轻轻地)第一次摔倒——

生齐读:(点击变红)“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语气略重)第二次摔倒——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语气加强)第三次摔倒——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语气很强)第十次摔倒——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每次你都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这句话你反反复复读了五次,你从中感受到的是什么?

学生谈感受

小结:这种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勇气正是学步留给我们的纪念!

你似乎对平坦的路不感兴趣,哪里高低不平,哪里杂草丛生,哪里有水洼泥泞,你就爱往哪里走。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

预设二:

师:乐此不疲。乐?(快乐)那“此”在这里是指什么?(走路)走的是什么样的路?

生:高低不平的路;

生:杂草丛生的路;

生:有水洼泥泞的路。

师:刚才同学提到的这些路你用一个词概括?(困难、艰险、坎坷、不好走)

师:这样的路,孩子却喜欢走,走的乐此不疲。

师:请你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这句话

学生个别再读教师点评

全班齐读。

小结:任何事情都是兴趣始,毅力终。这种对学步乐此不疲的勇气、热情和坚持,不正是学步留给我们最最珍贵的纪念吗?

过渡:学步,从蹒跚而独立的几步开始。从学步的那一刻起,独立和勇敢、好奇与探寻就存在于我们的天性之中。难怪父亲会说——

出示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四、反复品读,从寄语中体会父亲的期望。

师:父亲还有着怎样的期望呢?自己读一读!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然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1、自由读。

2、个别读(2人)(点评:意味深长啊!一种警醒!一种嘱托啊!)

师:父亲期望儿子怎样走啊?(勇敢和脚踏实地)板书:踏实

3、全班齐读

师:其实,天下所有父母对儿女都有着这样的期望。一起来读一读——

4、再次个别读。(点评:严肃、平静、激动)

师:其实这就是你的父母想要对你说的话!

师:同学们,在我们就要告别童年,就要小学毕业,踏上下一段人生旅途时,读着父亲这番意味深长的话!感之于外,受之于心!你的心里一定也有很多话想说。请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用简明的语言写一写对父亲这几句话(或其中某一句话)的理解。

5、学生交流教师点评一边汇报一边回扣朗读

读了父亲的话,你对自己的过去有着这样深刻的反思!一个善于反思过去的人必然是能早未来走的更好的人!

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学步的过程,面对未来的道路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

然而,除了独立、勇敢、踏实还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的更好更精彩呢?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思考!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是暖春。面对我们路上的困难,请你记住这句话!

路有弯弯曲曲才成其为路,人在路上有磨难才成其为人。

五、总结全文、延伸思考

师:让我们再读课题!父亲想告诉儿子人生亦如学步,我们每个人都要独立、勇敢、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师:让我们把父亲的寄语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