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和艺术性是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有的特点,教案的写作内容是包含教学重点和教学过程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教学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教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a o e三个单韵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四个声调符号,能正确地读出a o e的四声。
3.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1、a o e正确发音,o和e读音的比较。
2、a o e 的四声的读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说说汉语拼音的作用和重要性。
2、教说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需要它,帮助说好普通话,我们一起学好它。
二、学习单韵母a o e
1、出示挂图,指导观察、说话。
(1)看图,说图意。
(2)总结图意,教儿歌:公鸡喔喔啼,白鹅呃呃叫。小学生,上学校,见了阿姨问声早。
2、学习a o e 的音和形。
(1)学习a 读音。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观察口型,听准读音,体会发音方法,自行试读。
教顺口溜:嘴巴张大a a a。
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分组读。
(2)依次分别学习o和e。方法同上。
(3)指名读a o e ,顺着读一遍,再倒着读一遍。分组读,齐读。
3、小结谈话:a o e 都是单韵母,单韵母一共有六个,我们今天先学三个。
4、巩固练习。
(1)出示字母卡片,学生顺着读,再打乱顺序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
5、指导书写。挂出四线格小黑板。
(1)认识四线格。
(2)教师依次范写a o e。
(3)学生在书上描红。
三、作业
1、自己认读拼音卡片。
2、练习在四线格描红本上写a o e 各一行。
小学教学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
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熟练、流利的背诵课文。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的注注释理解文意。能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把“义”的内涵说清楚。
3、积累名言警句,了解文化常识如“万钟”“心之四端”
教学准备:
名家诵读音频 嗟来之食、辞禄万钟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 背诵引入 导入新课
1.背诵------《大学修身为本》。
2.板书:舍生取义
齐读课题。
义是什么意思?它在字典中有以下义项。请根据下面的一项选择。
具有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很多: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义无反顾、
义正词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侠肝义胆。请同学们认真的读一读。
让我们再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认真听读
认真听读,注意字音,语气节奏、句子停顿。
三、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好句子的节奏和停顿,要读的流畅,朗朗上口。
3.检查反馈:课文有几句话,指名学生读,纠正字音。注意断句,不读破句子。
4. 齐读课文。
四、熟读读文 理解文意
1. 认真阅读译文,句句对照理解。
2. 出示译文,说原句。
3. 思考:为什么要舍鱼而取熊掌呢?为什么要舍生而取义呢?
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齐读1、2句。
4. 同学们,舍生取义舍生就意味着牺牲生命啊。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难道孟子真的不重视生命么,很看轻生命么?
出示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讲解“兼”字,出示图片。拓展词语:德才兼备、兼容并包、兼容并蓄、兼听则明。】
再读句子。
5. 小结拓展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了几千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
五、探析义理 明辨是非
?同学们,孟子是主张性善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他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由此产生。为了说明这一点】
出示视频:嗟来之食
1. 对于一个有骨气、有正气的人,面对嗟来之食该怎么做?
出示句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指名读句子。
2. 然而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
读句子: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这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3. 面对万钟,孟子又是什么态度呢?
出示视频:辞禄万钟
读句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六、总结、背诵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孟子,聆听了他意味深长的教诲,从而感受了孟子人格的伟岸,思想的深邃。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舍生取义》。
小学教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了解故事梗概
3.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的方法组织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临危不乱和不骄傲轻敌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读写、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自学指导:
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韩﹙ ﹚国 妒忌﹙ ﹚ 怯懦﹙ ﹚ 夜幕﹙ ﹚ 溃﹙ ﹚败 歼﹙ ﹚灭 俘虏﹙ ﹚ 暮( )色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求援: 剽悍: 怯懦: 惴惴不安: 自刎;
3、用下列词语造句。
惴惴不安 横七竖八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试说每段的大意。
巩固训练: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自学指导: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的理解?
2、田忌在什么情况下询问孙膑计策?
合作探究:
1、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想出了一条什么妙计?
2、孙膑为什么会想出这条妙计?
3、庞涓是怎样中计的?
4、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分别是怎样的人?
四、知识梳理(自主完成)
五、学习反思(自我小结)
六、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古今战争谋略。
2、你从文章中得到哪些启示。
小学教学教案篇5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初步接触过汉语拼音,但不系统、不规范、发音不够准确。由于学生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个别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大部分学生能认少量汉字;个别学生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确书写。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部分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有以下措施:
1、对于5、6岁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汉语拼音,显然是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汉语拼音。
2、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低年级学生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材料,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将加强形象化、直观性,引导学生去学。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加上丰富的意象,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汉字。
3、“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把阅读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再把课外阅读所得运用于课内,二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阅读能力。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在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悬念,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