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将教学重点做好突出,随着新一学期的到来,老师们是不是都开始制定教学设计了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光和影教学设计8篇,供大家参考。
光和影教学设计篇1
【设计意图】
海洋占据了地球的绝大部分地方,也是我们人类最大的宝库,我们从海洋中得到了很多东西,所以我们也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学会如何和海洋相处,如何和大自然相处,因此设计“美丽的海洋世界”活动,带领幼儿认识海洋中的生物。
【活动目标】
1、能认识各种海洋生物。
2、能比较海洋和陆地环境的不同。
【活动准备】
1、各种陆地的动物图片(长颈鹿、老虎、鸡等)和海洋的动物图片(鱼、海星、螃蟹等)。
2、多媒体课件、自制陆地、海洋家园展板两块。
【活动过程】
一、 组织幼儿入场
随音乐《小鲤鱼》做律动入场。
二、谈话,观看影片
1、谈话。(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大海里有什么?大海一定很美,你们想去看看吗?咱们一起去看吧。)
2、观看影片。
3、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海里的生物)
4、它们生活的地方和我们生活的地方一样吗?(比较海洋和陆地环境)
三、认识海洋里的生物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海洋动物的名字。(鲨鱼、
海马、蓝鲸、珊瑚、海星)
2、记住海洋动物的样子,了解它们的特点。
(幼儿自由说,教师适当的补充)
3、团体活动---选举最受欢迎的动物。
(1)、(出示五幅海洋动物图)每个幼儿投票选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海洋动物。
(2)、评出最受欢迎的海洋动物,表示祝贺。
【活动延伸】——帮动物朋友找家
老师这儿还有很多动物朋友,有生活在海洋里的,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咱们把它送回家吧。
光和影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相关安全防护图片的展示,使幼儿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
2、引导幼儿辨别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简单自我保护和求救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
1、安全有关的图片。
2、水彩笔、记号笔、白纸等。
经验准备:
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险的事情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
如小心触电、小心滑倒、小心开水烫、注意安全等。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让幼儿从心里明白这么做是危险的。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安全图片上的意识,如小心触电等。
(二)、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对故事中出现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发生小朋友摔下楼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里或者幼儿园的插头。
3、拿石头和沙子扔过来,扔过去。
4、将珠子或者笔帽放入嘴里。
5、在教室里到处乱跑、追追打打。
(三)教师总结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够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光和影教学设计篇3
【学习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产生,课本50—51页内容。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观察知道小数的产生。
2、我能通过分析明白小数的意义。
3、我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1/、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活动:
认真阅读教材第50、51页内容,结合“导学案”中的学习提示,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初步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温馨提示:
(1)能你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吗?测量时发现了什么?
(2)、你知道米尺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吗?它的每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3)、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吗?
(4)、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吗?
(5)、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吗?
(6)、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7)、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8)、小数的计算单位和分数的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之处。
2、我会总结: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解决问题:
(1)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2)一个小数由5个1、3个0.1、6个0.01组成,这个小数是()
三、课堂巩固:
1、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2)35克=0.35千克()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0.090.0359
3、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1)、0.3里面有()个,0.09里面有()个;0.08里面有()个。
(3)、找朋友:(用线把上下两组数连起来)
0.0450.130.00010.9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光和影教学设计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xx学校迅速成立学校“双减”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教师会议,分析解读政策文件,凝聚全体思想共识,制定落实方案,并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确保全员参与,保障落实。
“双减”政策想要真正见效,关键还在于要守好学校这个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将这块主阵地做大做强。第一要“守住课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守住课堂就是守住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植根课堂“学足学好”。第二要“把住作业”,即高质量作业管理,切实减轻过重负担,让“双减”真正落地。第三落实好“课后服务”,提升延时质量。第四开展丰富活动,增强健康体魄。
一、聚焦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方面,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上好“常态课”。努力深化推行学校“全人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积极组织交流活动。建立由校领导和学校中层组成的 “成长课堂”课堂教学实践深入研究领导小组,开展推门听课、骨干教师示范研讨课、同伴互助小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一系列教研活动,逐步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二、优化作业设计,健全管理机制
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贯彻落实“双减”作业新要求,制定了《xx学校关于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xx学校分层作业及特色作业管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作业相关新方案,着力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切落实“双减”作业新标准。
“双减”政策下对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好的贴合上课内容及教学目标,要少而精,为此,学校提出了“三提”、三控”,走好“双减”作业管理最后一公里。“三提”分别是:提高作业设计水平、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三控”即控制作业总量、控制作业时间、监控作业批改质量。
学校教导处集结学校骨干力量,学校组织开展了“高效课后分层作业设计”活动,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学习能力选择作业。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需要辅以学生感兴趣、情境化、基于问题解决的高质量作业来完成完整的学习闭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与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
各科分层作业,除了课堂分层作业,还根据学科布置了形式多样的特色作业,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加深了学习体验。
三、拓展服务渠道,提升延时质量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学校面向学生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由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参加。
首先,根据调查问卷进行合理安排,组织学生开展自主作业、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安排在岗教师提供个别作业答疑辅,尤其是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不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不作为正常教学和学科课程的延伸,不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
其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学校根据已有资源和学生需求,开设60多个社团,每个学生都选择了自己心仪的社团。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四、开展丰富活动,增强健康体魄
为保障学生休息权利,建立学生睡眠质量监督机制,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 9 小时高质量睡眠。并尽全力保证学生参与“校园体育一小时”活动参与率达到100%,推动健康生活习惯养成。开展了跳绳比赛,分个人一分钟跳绳比赛和班级跳长绳比赛,孩子们人人参与其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体育大课间组织全体学生跳特色操《绿书签之歌》彩绸舞,舞动彩绸,绽放笑脸。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继续探索特色作业,有效巩固教学效果。
光和影教学设计篇5
活动目标
1、萌发热爱海洋的情感
2、了解海洋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3、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海洋及水质污染的影响
难点: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海洋及水污染有初略的了解
物质准备:课件、磁带、有关水质污染的新闻剪报、各种美工材料及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神秘的海底世界
1、幼儿自由议论,互相交流海洋里有些什么。
2、观看有关海洋的课件,知道奇妙的海底世界里,有着不同的海洋生物。
3、一起聆听录音带海洋里的声音,并尝试分辨鲸鱼、海豚和海狮所发出的声音。
二、基本部分海洋污染的原因
1、通过新闻剪报,让幼儿了解海洋污染对生物以及我们人类的桅。
2、幼儿自由讨论、互相交流,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和商讨如何减少日常生活的污水。
3、到附近海门河边实地观察水源的生态环境,嗅嗅河水所发出的气味,观看垃圾船打捞河面垃圾的过程。
三、结束部分我们是环保小卫士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为海洋做些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改善海洋水质污染活动。
2、设计保护海洋的宣传单、宣传口号。
延伸活动
上街向行人派发宣传单,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海洋。
光和影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典型事例分析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学习鲁迅从小就养成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揣摩迁移”三步走模式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相结合。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自制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
不错,我们在初一的时候,学习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提过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不知其真名实姓,也不会识字作文。但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阿长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鲁迅在作品中几次提到他,甚至把她和《山海经》连在了一起,专门写了篇文章叫《阿长和t;山海经>》,那么阿长与《山海经》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有兴趣来读一读吗?
二、研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
要求:
①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
②给段落标上序号。
③用符号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④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等。
光和影教学设计篇7
活动名称:多彩的春天
设计思路: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幼儿园的小花园里都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柳树抽出了嫩芽,桃花开得正艳,在午后散步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新奇的发现着,交流着。与季节相结合,最近我班正在开展“小花园”的主题。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爱幻想,喜欢艳丽的色彩,所以我开展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说说心中春天的颜色,感受春天的美。
2、在装扮小花园的过程中,练习涂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 vcr、画有线条的纸 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 说说春天的颜色
1、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幼儿园的花园里可真美丽,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是,王老师,认为春天是绿色的。你们猜猜为什么呢?
幼:因为春天里有柳树姐姐是绿色的……
师:恩,说的真好。
小结:因为春天到了,绿绿的小草发芽了,所以我觉得春天是绿色的。
2、那么你们认为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回答)
幼:红色的,黄色的……
3、幼儿相互讨论。
师总结:我听到有的'宝宝说春天是红色的,有的说春天是蓝色的,看来春天真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春天美吗?
二、 装扮小花园
1、师:看看我今天带来的是什么,你们来猜猜看
2、其实这是老师的花园,黑黑的线是花园里的小篱笆。我在这块种上绿绿的草坪(边说边涂色,指导语:要让草坪长的满满的,可以有小白点吗?)你们帮老师想想花园里除了草地还会有什么?如:花丛,花丛会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3、师:可是,这么大的小花园王老师一人装扮,有点累。所以,我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忙。看,哥哥姐姐装扮的小花园漂亮吗?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花园里种了什么呢?一起来看看vcr
4、幼儿操作
师:剩下的,请你们去用各种美丽的颜色来打扮你们的小花园吧。
三、作品交流:蝴蝶飞飞
1、暖暖的春风出来,引来了蝴蝶姐姐,我们跟着蝴蝶姐姐一起去看看你们的小花园吧。
2、幼儿边做蝴蝶飞边看看伙伴的作品。
自评:
本次活动是在春天《小花园》的主题下进行的,这段时间我们利用午间散步、森林公园春游等等机会中,一起和孩子们找找春天里的颜色。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说说春天的颜色、装扮春天的花园、和蝴蝶姑娘一起参观花园。
这三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目标所设置的,教师目标意识较强。在第一环节中,老师用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引导孩子说说他们心中春天的颜色。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语言表达比较完整,基本能说完整话,如:“春天是**色的,因为…..”老师可以根据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适当的调整一下,在小结的时候可以加强为幼儿感受春天美的体验,如“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的,因为….春天是粉粉的红色的,因为…”但是在幼儿自由交流的环节,也许由于有客人老师在的缘故,讨论的气氛不是很热烈。在第二个环节中,由于看了vcr,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在装扮涂色中,孩子们的表现很好,很投入。在第三环节中,老师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完成花园的装扮,这样孩子们才水到渠成的跟着蝴蝶姑娘参观花园。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结束活动的时候总是有着很多的遗憾和不足。但是也正是有着这些遗憾才让我们有不断改进的动力和方向。
(五)小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 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光和影教学设计篇8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律动激趣
师:“今天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轻松、愉快的美术课。你们可以放松一些,坐得随意一点。陈老师平时学习累了,总喜欢转转脖子,动动身子,哼哼自己喜欢的歌:‘左三圈,右三圈……’你们听过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做运动吧!”
2.交流探讨,感受运动的重要性
师:“运动了一下是不是感到放松多了?刚才陈老师看见很多小朋友在运动的时候非常兴奋,你觉得运动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
(师生交流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动带给我们的好处:健康、快乐、团队精神等)
3.揭示课题
师:“运动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真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大家来运动》一课,一起来感受运动的美吧!”(揭题,出示课题——《大家来运动》)
二、分层深入,解决重难点
1.图片欣赏,了解动作
师:“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
生:“福娃。”
师:“你最喜欢哪幅图片里的福娃?它表演的是什么运动?动作是怎样的?”(课件出示福娃图片)
2.开展游戏,引导观察
师:“我听说咱们班也有不少运动健将,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绳子,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表现真精彩,谁能来说说他刚才的动作是怎样的?”(出示板书——动作)
3.师生合作示范:
师:“谁能用这个小纸人来摆一摆他的动作?”
(学生在投影仪下用纸人摆动作,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
4.摆一摆自己课间喜欢做的运动
师:“除了跳绳,你们在课间休息时还喜欢做什么运动?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小纸人来摆一摆。”
(学生尝试用纸人摆动作,教师巡视指导,遇到典型的例子加以展示、点评)
5.教师示范
师:“刚才这位同学帮老师摆出了跳绳的动作,现在老师要用油画棒把它画出来,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使用颜色的先后顺序。”(板书——运动器材)
师:“跳绳的动作还可以怎么画?”(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自己的范画上粘上事先画好的其他跳绳动作的人)
6.分析构图,讨论背景
师:“现在画面完整了吗?还需要添加什么?”
生:“背景。”(板书——背景)
师:“背景可以画些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出示几幅有背景的范作)
师:“如果让你给自己喜欢的运动来添画运动的场景,你会画些什么?”
7.学生作品欣赏
师:“抓住运动中人物的动作、器材,再加上合适的背景,就能画出一幅漂亮的画。今天陈老师也给你们带来其他小朋友们的画,想看吗?”(课件出示学生作品)
8.课堂练习,检验成果:
师:“看了其他小朋友们的画,你想来画画自己喜欢的运动吗?”
布置作业要求:画一画你喜欢的运动项目。并给自己的画加上合适、有趣的背景。
三、作业评价
1.学生互评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画
师:“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人物动作上进行评价)
2.教师总结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