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一篇读后感能够加深同学们对名著故事的了解和体会,实用的读后感是会让读者看完之后有更加深刻的思考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漫画渴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漫画渴读后感篇1
虽说是“半小时世界史”,但是我却没能在半小时内读完。别看它是一本“漫画书”,他所包含的信息非常广泛,让人聚精会神地细细琢磨,并非哈哈一笑草草了之。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往事篇的上帝保佑美国。读完这篇故事,美国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一个矮胖的精明商人。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美国一开始很谨慎,不参与战争,但是乘着机会向开战的双方贩卖武器火上浇油,突然之间就成了世界级的富翁。后来,一战里受德国攻击,二战里受日本突袭,美国才加入了一战二战。这双方就好比已经打得筋疲力尽的穷人和一个保镖环绕的富人,结果不得而知。这下,美国又富有又是战胜国,一下子走上巅峰。
这一串故事好像一个奇迹,其实并非“godblessamerica”,这位精明的商人有着他独到的算盘。有一句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钱是有大用处的,财富是基础,有钱的支持可以发展军事、医疗、科技、农业……这样,不用依赖他国,也不会受到欺负。更何况这是混乱的战争年代,美国像暴风雨外的小草一样地生长着,踩着对手的肩膀登顶。不得不说这位商人的头脑真是好使呀。
要说美国精明,在这之前还有故事。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国土面积很小,只有13个州。历史上扩张土地方法无非就是流血抢地盘,但是书中形容美国“能花钱的,决不玩命”,所以,美国的土地都是二手买来的。美国西部的路易斯安那是乘拿破仑刚上位,无暇顾及此地买下来的;弗罗里达是从战争中的西班牙那买来的;阿拉斯加夏威夷什么的都是。要是遇到不肯买的,美国会放一招,就比如得克萨斯,美国先挑拨它和墨西哥的关系,再去送温暖,也是得克萨斯就投入了美国的怀抱。在别人为了地盘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美国不费吹灰之力低价收购来这么多土地,避免了战争也就是避免了经济紧张、人民受苦、流血牺牲……一举多得。
美国是一个很年轻的国家,也是世界大国。他的快速发展得归功于他们善于另辟蹊径的作风,以及善于思考的精明头脑。美国的“逆袭之路”很有我们学习的价值。
漫画渴读后感篇2
最近,我在书上看见一幅漫画,漫画的名字叫《文明只差一步》。故事讲的是:
一天,两个小朋友来到一个垃圾桶前, 看见垃圾桶前有一堆垃圾。第一个小朋友把垃圾清理到垃圾桶里,第二个拿起笔在纸上写道:文明——只差一步。从这个漫画中,我发现了其中反映了现在的一个社会问题。
什么社会问题呢?从漫画中,你应该从表面看到:垃圾问题。现在的人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少都会把垃圾随手一扔。即使垃圾桶近在咫尺,他们也不愿花那一点点力气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那些稍微好一点的人,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但如果没扔中,也就不捡了。小学生的表现最为严重。在路上买来零食就随便乱扔。就这样垃圾桶前和地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假如说这些人能够向前迈出一小步,就能做到文明。所以说,文明,只差一步。
透过垃圾问题,我们看到的还有现在人们的品德问题。像平常生活中,这样只差一步的行为很多。大家肯定都有同样的感受。比如说,楼上的居民半夜三更的时候吵吵闹闹;公交车上有人不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大街上对人破口大骂……这些事情不都是反映了许多人不文明吗?而人们只要稍微自我控制一下就可以了。就像是只差那一步一样,如果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差那一步,就能做到真正的文明。
漫画渴读后感篇3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无论将来如何,一个人童年起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基础。
洛克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同时他也认为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在《教育漫话》的序言中,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同时他还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国家的繁荣与幸福也靠国家具有良好的教育。
翻开《教育漫话》,第一句话是“健康之精神寓于教育,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洛克充分认识到了健康的身体对于生活事业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认为不能给儿童娇生惯养的生活,要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艰苦的品格。同时还认为儿童从小就应该学会游泳,认为游泳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他认为儿童之所以受不了寒冷,只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养成一种抵御寒冷的习惯。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能受得了的。还有一些在饮食方面的建议。例如不能喝酒或者喝烈性的饮料;要避免吃一切的糖果;水果要有选择有节制的吃等等。在他建议的那些做法中,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有的似乎有些极端,但是也是很有启示的。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关注的太少,把大部分的目光都放在了孩子的智育上。殊不知,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是无用的。父母在物质条件上尽最大的力给孩子满足,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于是出现了很多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王子,而家长的溺爱同时又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而洛克对于德育的重视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洛克看来,德行构成了绅士思想品质的核心:“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今世就都得不到幸福。”“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行,在他的教育思想里有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首先是时间问题,德行的教育要趁早,他认为一般人教养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犯了错,就要加以教导,不能认为孩子小的时候过失没有大的损害就纵容他们,这种溺爱必定会使孩子学会打人、骂人、为所欲为,孩子如果在幼年的时候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成年以后是很难改正的。其次是手段和方式,洛克在其中提到了以下几种德育的方式。1、奖惩教育。他既反对用体罚的方式也认为用儿童的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这也并不就是说他完全反对用奖惩的方式来教育儿童,而是我们要选择得当的.奖惩的方法。在奖励的时候不能因为不让儿童做这件事就给他另一个许诺,这样只不过是转嫁了他的欲望,甚至是扩大了他的嗜欲。精神的奖励要优于物质的奖励,这种物质的奖励会使得儿童得到鼓励他们去奢侈、骄傲、贪婪、追逐物质的错误讯息。可以通过赞美、鼓励、尊重的方式来达到奖励的目的。这种精神的奖励目的是为了使儿童懂得尊重和羞辱的意义。如果能够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就会使儿童具备一个真正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会永远发生作用。关于惩罚,洛克认为惩罚首先不宜多使用,“受罚最重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成人的。”惩罚首先要趁早,一旦使用适度,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后,就要放松,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趁早是为了在儿童很小的时候,树立父母的威信,使他们畏惧父母,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管教提供可能的条件。在这中间,他论述了自己关于鞭笞这种教育方式的想法。认为这是一种贪便取巧的教育方式,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办法。会使儿童为了避免痛苦而违心的去做一些事,同时会使我们期盼儿童爱好的事物产生更大的厌恶,还有可能养成奴隶式的脾气。
首先要纠正一个观点:鞭笞不是为了使他们感到痛苦,而是为了使他们觉得羞耻。身体的痛苦是短暂的,很快就可以忘记,而羞耻之心才可以真正使儿童避免再次犯错。要制裁他们的德行,而不是要制裁他们的身体。如果又比鞭笞更好的方式能够让他们得到羞耻之心,就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他例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上流社会的人,他的孩子最怕被人脱掉鞋子,正和别的孩子畏惧鞭笞一样。那就可以用脱鞋子来代替鞭笞。惩罚要尽可能地避免,鞭笞是最后的方式,其前提是所有的温和的方式都起不了作用的时候。因为鞭笞如果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自然便会产生极大的害处。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一味地避免和反对惩罚教育,难道真的就是好的教育方式吗?我看并不见得,关键不是要不要惩罚,而是惩罚的手段、惩罚的时机、惩罚的目的是不是正确,正确的适机的惩罚教育是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的。2、练习法。洛克认为儿童不是仅仅能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规则可以被忘记,要达到长久的教育效果,必须要经过反复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习惯。一种动作经过多次练习,可以在儿童身上变成习惯。因为某种动作时时应用被强化的缘故,这种习惯就像是一件与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的事,用不着思考,也无需考虑。3、榜样教育。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中,“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办法是:将儿童应该作或避免做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跟前”,“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所以,父母和教师必须重视榜样的重大教育作用。作为儿童的直接教育者,父母和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儿童的伴侣的影响和作用,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儿童如果常常和一些好伴侣在一起,定会受到好的影响,从而为教师的教育起一种辅助作用。 以上是洛克家庭教育思想中比较核心的几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现代家庭教育的共鸣,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局限性,不可全盘照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洛克的家庭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教育需要父母和家庭教师有很高的素质,才能实现这种教育的效果。
?教育漫话》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教育过程中要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我相信他们终会因尊重而成人,会因为教师的宽容有度和耐心呵护,在感知后感动,在感动后明理,从而培植起不断进取的 动力。我们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
漫画渴读后感篇4
这个暑假我看了很多书,其中最让我爱不释手、废寝忘食的是"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系列中的《无人岛探险记》、《极地冰河历险记》、《撒哈拉沙漠求生记》、《亚马孙丛林历险记》。
在这四本书里,有一个单纯无知、毛手毛脚大小男孩,来到四个非常艰苦的地方去探险:荒无人烟的小岛、毒蛇出没的热带丛林、寸草不生的沙漠、冰天雪地的北极。这四本书不是普通的打打闹闹漫画书,而是科学漫画书,看到节骨眼上会突然打住,插上一段知识介绍,配上几幅彩色照片,告示你怎么回事,解开你心中谜团,所以这四本书不仅向你讲述曲折的历险故事,而且是你懂得科学知识。比如《撒哈拉沙漠求生记》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埃及是金字塔之乡,知道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知道了沙漠是怎样形成的,知道了骆驼是沙漠之舟……最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沙漠中生存的常识。《亚马孙丛林历险记》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亚马孙是地球的生态宝库,仅一颗树上就生活着1000多种昆虫,知道了亚马孙聚集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植物,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最最重要的是让我懂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重视和珍惜身边的自然环境。《极地冰河历险记》这本书让我知道第一个走进北极的人是一个熟悉航路的海盗,他的名字叫"马丁。布络维夏",知道北极是海豚的'故乡,知道了北极有浮冰、魔鬼渡河现象。《无人岛探险记》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海洋里找盐的方法,知道了人会因为脱水症死掉,知道了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我们就可以融入自然愉快的生活……
这四本科学漫画书告诉你,每当列奥跌入险境,是科学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帮助他化险为夷,转败为胜,所以这四本书用生动的事实告诉我:科学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真羡慕列奥有那么多好心的叔叔,带他去闯世界。
漫画渴读后感篇5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让我真正的了解到了父爱的无私、伟大。
课文主要讲了,一九九四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在学校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认为几乎不存在希望的情况下,执著地从瓦砾堆中营救出儿子的动人事迹。
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坚持这样长时间的、希望渺茫而危机四伏的挖掘,儿子也许便因为人们的放弃而葬身于瓦砾堆中。
我读后心潮澎湃。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只是来到这片废墟像其它人似地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十四位同学就只能长眠于地下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
也许,我们的爸爸平常对我们的关爱不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但我们仍然能时时感到父爱的温暖。
还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自己心爱的玩具、零食,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有时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自我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
也许,爸爸的爱不是生病时的陪伴和呵护;不是考试前的千叮咛万嘱咐;不是睡觉时给我们盖被子的身影。但是,父爱,同样是伟大的。
爸爸是只船,妈妈是船的帆,载着小小的我驶向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是爱的毅力,是爱的自信,才使我到达彼岸,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崇高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父爱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