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7篇

时间:2023-01-28 作者:Mute 读后感

读书的好处只有你自己认真读过才会领悟到,写读后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具备的技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如果光读书不思考是不行的,因此就要学会写读后感,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7篇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篇1

如今,《红楼梦》已被翻拍了许多回,看看电视上鲜艳的画面,动人的情节,但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不禁让我梦回红楼,重回我的精神家园。

依稀记得,当我还是小学生时,抱着《红楼梦》,看着书上的插图,津津乐道。总认为林黛玉是个傻姑娘,小心眼,犹是讨厌。可曾想,现在我读起《红楼梦》来,另有一番滋味,如同身临其境。

当初我厌烦的林妹妹,现在我不禁打心眼里喜欢。曾记否,林姑娘只身进京都时那份胆怯与不安,俏语谑娇音桃花黛玉泣残红时那份忧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些隐隐约约浮现脑海,我知道林妹妹乃是美貌与才华的代名词。她忧郁,她不开朗,这又如何,人非完美,那温婉充满伤感的眼神让人们诉说她苦难的命运以及他对宝哥哥坚贞不渝的爱恋。又曾记得当生命已经到了尽头,林妹妹独守空房,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眷恋,她不得不离开。惊天地,泣鬼神,黛玉香魂依旧。殊不知,当我十年后再次品读林妹妹时,心中有何触感,我想有的只是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期待。

?红楼梦》亦是如此,我常常用心去斟酌何为精神家园。

我读过名著,读过小说,也读过传记,连一些花边小文章我也浏览过,我不知道它们能否建造我的精神家园。我只知道闲来无趣,信手掂来。

我还记得曾经为了一本书,整日废寝忘食。我如饥饿似渴的读着它,于是我的精神世界多了一束阳光,少了一点阴霾。从那一刻起,我打下了家园的地基,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往上建造。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说过: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十三岁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精神家园。这个家园里外观不美丽,房间不够多,没有庭院,没有苗圃,但可以有无尽的快乐,无尽的幸福。

我不理解那些文人骚客的精神家园,我也做不到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会有新的看法,就如当时我读《红楼梦》一样。

回顾十几年来的读书生涯,当年的《水浒传》《繁星·春水》《唐诗三百首》《史记》等等,我仍觉得那么亲切,它们都是我的家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为了更美好的家园,我要不停的加工,如果沦落到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就不好了!

精神家园,我的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篇2

最近读了王小波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其中大部分是和别人“对着干”的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话讲——他是个愤青。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我也是个愤世嫉俗的主,因此,与他产生很多的共鸣。

王小波1997年去世,在1992-1997这五年间,他写了很多有名的杂文,这本书将它们都囊括其中,所幸离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并不很远,除了他为“250块在中关村买到一个8mb的内存条”感到兴奋不已之外,大部分生活情景和环境,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应到我现在的生活,并由己及人地联想。

愤怒之作我读过不少,可能正是人以群分之故。这些作品或油腔滑调、或热血喷涌、或彻头彻尾的偏激之论,总而言之,没有人做到王小波这样,可以延伸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可见知识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他学过逻辑学,懂英文,明白一点概率论和社会学,这些知识帮助他分析问题,生成高一个层次的判断,虽然不能说完全、绝对客观,但有了学术理论的支持,就是理性得多。

王小波承认自己文章“格调不高”,我则认为这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情绪不分等,忧伤、愤怒、高兴等等,统统可以成文。而每种情绪却分层次,譬如愤怒,我曾写了一篇《有关应试教育》的文章,痛陈中国应试教育之劣,我拿它去比较王小波的文章,只能说我看到什么便说出什么,指着对方的鼻子骂,这不巧妙,也难得深刻,就连高中退学的韩寒也比不过。而王小波,一个“知识愤青”,不仅能够从社会和人文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而且能够反过身来提出一点解决意见,换而言之,他不仅知道“为什么”,而且知道“怎么办”。他的骂便是深层次的骂,连着对方老祖宗也骂,语毕还能微笑着劝人改造自己的基因,以免遗祸后代,这种狠毒当然比一般人有力度得多。他看问题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宽度,而我们的可悲在于,总是久久矫情地纠缠在一个点上。谁能说他“格调低”?热血固然是重要的,但内涵更重要。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篇3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二部分艺术篇我不太懂,第三部分社会篇较多描述、观点不多、也有我不太同意的部分。但是第一部分文化篇真的非常精彩,所谈观点几乎没有我不同意的,读起来真的是过瘾,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杂文,把道理讲的既明明白白又漂漂亮亮。这里说到我都同意,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我的观点形成的毕竟比他要晚20年,现在这些东西大都成为了人们的共识,至少是一群人的共识,而且我更多是在阅读中而不是思考中形成的。而他在那个时代谈出这些,不知道可不可以说超越了那个时代。

读的时候在想,如果王小波在这个年代写博客,那一定会是最好的博主,可是转念又会想,如果他真的活到了今天,是否能有这么大的偶像效应,毕竟他谈的都是很严肃的东西,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娱乐精神;而且如果是一个活人,也许读者(至少我)不会有那么多包容。这样一想,结论就是要改正自己的浮躁,要怜取眼前人。

凭我对他的粗糙了解,个人认为他的人生有三个最主要的阶段:年轻时在云南的知青岁月,壮年时在西方的求学经历,中年时在国内的学者生涯。这三个阶段正好对应了本书的三个部分,依次是文化篇、社会篇的、艺术篇。我猜测,他的价值观是前两个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____插队的经历让他迷茫、痛苦和思考,接触西方文化则让他形成了坚持一声的自由主义理想。

以前曾试着度过他的小说,说实话没读下去,可是他偏说自己最看重的是小说,杂文只是不得不做的表态。决定再试一次,读读《黄金时代》。

看他的访谈,他真的是一个温柔的人。

他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发邮件跟别人谈出版杂文集的事情,看来应该是突然病逝,四十五岁,时代失去了一位思想家。如果他还活着,不知道会对现在这个社会发表怎样的看法,我很好奇。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篇4

有人曾这样说过:《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充满睿智的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思想家的精神家园,是使人忧伤的幽默。这是一本杂文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深思,风格却又是黑色幽默的,让人一边笑一边思考,这并不代表抛弃了严肃,话题是严肃的,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叙述而已。王小波说过,他喜欢有趣的东西,所以他书中的人物始终都是笑着的,他的文字中流淌着鲜活的智慧,就像自有奔涌的河水,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他喜欢,读书的人也喜欢。

王小波对读书和思考有一种天真执着的热爱,不是为了功利,而是学习中享受纯粹的快乐。他在《我的精神家园》中回忆的“幼时遥望人类智慧星空的情景”纯真而令人感动。他一定要活得真实、丰富、有趣,追求智慧和真理,痛恨乏味和愚昧。读其文字,独特而态肆随意,但却有着一种内在的严肃。他的作品中占支配地位的是超越情感的理性思索,在那貌似玩世不恭并且自嘲的表象下,隐藏着冷静、彻底了悟的大智和无可救药的真诚。

王小波说人应该记住自己做过的聪明事,更该记得自己做的那些傻事。这是提醒人们应该具备时时反醒的精神吧。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在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多少少的失误。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反醒的精神,努力做到时时刻刻自省,不断改正错误,每一天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反省去静下心认认真真思考一些事,时间久了,必然是有所收获的。

作者在书中提到对于“中国人喜欢接受这样的想法: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子无所谓”的精神状态是极为不满的,认为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因为在精神生活的问题上,任何否定和不满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肯定和追求,表明了人对旧我的否定,对新的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憧憬。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作者认为“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从这种立场出发,人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参照系,因此在衡量一种精神价值时,主要标准就不再是眼前的自身实利。

在现实社会中,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往往会摔跟斗。但是,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不断地学习和追求,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篇5

在王小波的杂文作品中,对荒谬可笑的事物抨击和矛盾的揭示,是毫不留情的。作者通过颇具黑色幽默的笔触,以便把历史时代的复杂与其生活中所固有的矛盾凸现出来,而具有了荒诞性。其根本指向是在此种环境下人的精神状态。王小波对生活中存在的“非理性”现象的揭示,常以反语、比喻、对比、象征、借代、衬托等手法,将欢乐与痛苦,可笑与可怖,荒唐古怪与一本正经相联,突出了人们周围世界的荒谬,以嘲讽的态度揭示环境和个少、(“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而成扭曲、畸形之态。读者在经历这种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同时,又令人感受着此种环境下的精神苦闷和沉重,从而令人能达到对精神生活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思想上的启悟。这是源于王小波最直接深刻的个人生活体验,和与其能够冷静地以世界现代文明发展趋向为基准的眼光,来看待世相人心分不开的。

对于那个年代折腾人和荒唐之举而成闹剧的揭示,在

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中,王小波以亦真亦幻,亦庄亦谐的笔调,通过一头猪的命运,现显世相荒诞,反衬人的精神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和精神的压抑而失去自我的情状。作者对此在许多年后以反讽口吻说道“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未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在这一立场上,王小波反对一切使人不成为人、使人丧失人性、人道的东西,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都在他的抨击之列。在(理想国与哲人王》中,对那些用“理想”进行设置并以“哲人王”自居的这类人,王小波嘲讽说:我想用刽子手比喻喜欢、并且想当哲人王的人,用被打量的人比喻不喜欢而且反对哲人王的人。而人在这之中“被打量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说还有比死更可怕的事,恐怕就是这个。哲人王藐视人类,比牢头禁子有过之无不及。只有这种人才能给人类带来最大的祸害。因为这种人和使人成王的哲学,可以使王者聪明,老百姓更愚昧。现代的人民圣殿教的故事就是一例。作者着重指出,不但对权势的爱好可以使人误人歧途,服从权势的欲望也可以使人误人歧途。因而作者说,我不想把我的未来交给任何人,尤其是“哲人王”。

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没有比思想更重要的了。这让人想起帕斯卡尔曾把人比作“一根思想的苇草”。尽管人的生命在自然界中犹如脆弱的苇草,但思想的能力却使人成为宇宙中最高贵者。“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形成人的伟大”。⑧这是王小波视作比生命还宝贵的东西,他以其生命的硕果验证着他的信念。王小波说,“这种东西就如一汪活水,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沉积物。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保存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希望。”⑨在赞颂启人的智慧的同时,王小波对那些给人以精神毒害诱人上当的话语,则给予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在(沉默的大多数)一文里,王小波指出:这个世界上有个很大的误会,那就是以为人的种种想法都是话语教出来的。作者认为这是个误区,同样的话语也可能教出些很不同的想法,话语教给我的是:“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把文化革命进行到底”。当时话语正站在人性的反面上,假如完全相信它,就不会有人性。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的。对于无人性的话,你可以不听。还因为话语即权力,有不少人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圈子,甚至争夺“话语权”。而人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索。只是用它来说话都相当困难,更不要说用它来思想了。对此种话语圈,王小波说:从我短短的人生经历来看,它是一座声名狼籍的疯人院。人在此影响下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呈畸形状。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篇6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中有一篇杂文,王小波对“媚俗”(指艺术家为了取悦大众,放弃了艺术的格调)与“媚雅”(指大众受到某些人的盎惑或者误导,一味追求艺术的格调,也不问问自己是不是消受得了)进行了比对,重点阐述了“媚雅”。

他回想在美国时,一日去波士顿看朋友。趋车一整天方到朋友家,被朋友邀请去教堂听免费的高雅音乐会。小波在婉拒不成的情况下,和朋友去了音乐会现场。由于坐在首排正中,他硬撑着听了两支曲子,结果是觉得曲子没咸没淡,没油没盐,演奏员在胡吹、胡拉,指挥先生在胡比划,整个感觉和晕船相仿。中间居然有一段恨不能一头碰死算了……结论即是布鲁纳这两首鸟曲,真是没劲透了!

欣赏小波的率真和透彻,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知名作家而猪鼻子插大葱——装象。没有怕别人讥笑他缺乏古典音乐方面的修养而闭口不谈。现今社会中,不雅装雅的人比比皆是,个别演艺明星(当然演艺明星也是人,也不乏具有高功力、高水平人士出现),连整句话都说不好,一手蛛蛛爬的“书法”,愣说自己的爱好是读书,读名著、读经典、读深奥的古籍……听音乐、听古典音乐……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如此“媚雅”之举不提也罢,还不如真实地说说自己喜欢朋友围炉而坐,喝喝大酒、吹吹小牛来得真实!

看了王小波的“媚雅”谈,也不由得想起另一作家说过,如果一本书,无论评价多么好的书,如果你看不下去,完全可以放下不看,不用强迫自己去迎合。

支持小波的不要故作“媚雅”状,但辩证地分析,不怀“媚雅”之心,而抱“媚雅”之举,去尝试走进高雅艺术的殿堂,学着去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看各种风情的舞蹈、阅读兴趣之外的书籍,也可能在“媚雅”的驱动下,保不齐真地培养出来了某些文学、艺术修养,那岂不是一件快事!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篇7

我对本文很有感触。当今社会处于浮躁的氛围中,精神被物欲所蒙蔽,拜金主义已经占到合情合理更合法的地步。网络充斥着八卦、黄色和暴力。现代社会的美常被视为昔日的丑恶,还美其名曰:审丑视角。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速度的迸发。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信息速传和交通便利把原有的自然享受磨灭。但是我们的工作学习之繁忙不足以被悠缓的享受所抵消,所以出现了卡拉ok,电视,电脑,网络,psp,mp3……甚至连手机都方便我们“及时行乐”,直到再也离不开速食文学,在线视频,网页游戏……曾几何时我们已经失去了享受的幸福感。

另一个原因,我认为可以从生理上来阐述。由于现代娱乐设施多以辐射环绕,人的身体机能难免受到影响。辐射的危险度据说可以再来回1米间反复10万次后煮熟一颗鸡蛋。而人脑作为人身体最脆弱的部分人,成为对辐射神经高度敏感的区域。人的心理紧张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于辐射的增加。但是反观越发不能摆脱高级设备的社会人,文明人,其实不自觉地加速了精神紧绷,导致衰退。

或许有些骇人听闻,但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自觉地有意识地让自己有一定的空间远离过快发展的新式技术。就好比艾略特所著的《荒原》,如果人类灭亡归咎于自然的不可抗力,那么人类的精神毁灭一定是源自人的自杀,而且是上瘾般的毒杀。我认为这本书能够警醒我们青年一代,把握自己的生活,重新获得幸福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