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的读后感7篇

时间:2022-10-09 作者:Iraqis 读后感

起草一篇读后感帮助加强我们对书上知识的体会,读后感就是指读完一本书后把内心的感觉利用文字完成出来的文字材料,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羊脂球》的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羊脂球》的读后感7篇

《羊脂球》的读后感篇1

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该篇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将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羊脂球”与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所谓上层人物做对比,充分显示出前者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灵以及后者极端自私、寡廉鲜耻的丑恶灵魂。羊脂球写出了法国人们的爱国精神

这些作品歌颂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表现了农村的习俗和世态,真实地反映了小职员的单调刻板的生活。

《羊脂球》的读后感篇2

读了莫泊桑的这篇短篇小说——羊脂球,感觉很真实。这则故事很短,场景也不多——旅馆和马车。人物也不多,且人物关系并不复杂,但是,他却描写出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

羊脂球,在故事中是一个妓女,但相比那些自恃高贵的贵族阶层的男男女女来说,她是那么纯洁,她的心灵是那么的高尚。她秉承着内心的善良,道德去做每一件事情……

也许短篇小说要的就是给人心灵深处的一种震撼吧。

如今,21世纪了,在人人平等的社会里,相比,我们享受着多么大的幸福阿,虽然,现代社会中还是能看到这种现象的一些影子。

《羊脂球》的读后感篇3

小说描绘了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马车被普鲁军官扣留,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女陪她,否则就不让马车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之心拒绝了,但车上的乘客为了自己的私利,逼她为了大家牺牲自己,羊脂球为了大家作出了退步。可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车上的乘客又换了一副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再与他说话。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他当做一件十分肮脏的废物,丢在一边,对她十分无情无义!

在《羊脂球》当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通过对话,把各个阶层不同品性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而我在此小说中最喜欢的人物还是羊脂球,她虽然是一名*女,但她有爱国之心,奉献精神,为了大家甘愿牺牲自己。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那些所谓的贵族资产阶级们,平日里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自私,虚伪和无耻。这些人在通篇的对话中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这一种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羊脂球》的读后感篇4

多年以前,我也如所有正派人那样鄙视妓女。对妓女看法的转变,开始于八十年代中后期读军校的时候,常和一位教授私底下谈论一些非主流的问题,受其影响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新的认识。

妓女,一种职业而已。本质上用不着使用高尚、低贱来划分。那时侯自己也还是共产党人,思维上习惯于讲阶级划分。为什么妓女就被排除在了无产阶级和劳动者之外呢?为什么非要消灭她呢?事实上也没法消灭。工人阶级是最高尚的,可是,他们靠出卖自己的双手和劳动,换取的只是可怜的自己所创造的财富的极少部分,不得不承受资本家、剥削者的盘剥。卖了还觉得很苦。

妓女出卖身体,而她们是榨取剥削者的财富。卖过之后感觉苦还是乐,我倒是不太清楚。一样都是为了生存或者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工人农民出卖双手,政客出卖嘴巴,妓女出卖那个。仅仅是器官的不同,何来高低贵贱之分!所以,论及高尚,我看数妓女。至少,妓女卖自己灵魂的少。

《羊脂球》的读后感篇5

除了艾丽萨带着一个藏在衬裙底下的用白色餐巾盖着的大篮子——里面不光有小瓷碟、小银杯、大钵子,钵子里盛着两只熟的切开了的子鸡、酱汁,篮子里还有点心啦、水果啦、糖食啦和四瓶红酒。大概是波尔多系列的吧。是作为一次三天旅行而准备的,也就是说,有这么多的食物,艾丽萨是可以在未来的三天里吃在车上而不用沾旅馆的餐厅的。

在这里,莫泊桑没有做交代,但我分析,这么大的一个篮子,里面这样多如此丰富精美的食品,对于逃难的“羊脂球”而言极不相称,太过奢华了。她也并非劳动人民,拿不动这么重的东西的啊!应该是她的某一个大款崇拜者在她上车之前准备的吧?“君今远行,不知能否再见?旅途难料,以备不时之需。”谁还能说嫖客无义,无情?

《羊脂球》的读后感篇6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名作《羊脂球》,《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作者把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名叫羊脂球女孩与一群的上流社会人物同车,当他们需要羊脂球的帮助才能脱离德国军官的扣留时,他们“和蔼可亲、心平气和”地跟她讲道理,非常殷勤地恭维她,讨她的喜欢。赞扬她的牺牲将帮了大家大忙,大家将对她有多么感激。可是,当羊脂球没有利用价值了,这些人“不约而同地掉转头去,好像没看见她一样,大家都离她远远的,如同她的裙子里带着什么传染病似的。

那些拥有高尚身份的人在利益前后那巨大的态度变化,揭示了他们自私虚伪的肮脏内心。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和强烈的对比,把这些人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出来,令我们每个读者不禁对这些伪君子嗤之以鼻。

《羊脂球》的读后感篇7

《羊脂球》,在七年前就从朋友那里借来看过,不过愚笨的脑袋除了记得是一些人坐在一辆车上远行外,就知道主角是个女人,别的一点印象没留。今天又在网上将这个小说再看一遍。

留在心中的除了对羊脂球的同情外,就为那些自以为高尚的小人不耻。现在想来一个人如果何时只为自己而活,也许他/她就可以活得出尊严来,就如中国抗日时期的那些共产党和地下党,宁折不曲在日本人面前。

人都是自私的,在需要你的时侯,用尽一切办法。最无耻的就是那些利用过别人之后又将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的人。

当初他们看到她的时侯,知道她的身份的时侯,男人即对她垂涎又用不屑的态度看她,女人们对她厌恶。可当需要她的食物的时侯,又将自己的态度慢慢转变,她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对待他们,换来的也只是他们吃完后的冷漠。

为了要离开那个中途的客栈,他们不惜用尽所有不耻的方式软硬兼施的让她去跟那个侵国士官睡觉。连她都知道如何保留祖国的尊严,可他们只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国家,只有生存和金钱。她终于为了大家牺牲了自己,却换来了他们的当面鄙视与冷嘲。

她哭也许是因为大家对她的态度而委曲,也许是后悔自己为这样一群人面兽心的小人而放弃了自己的坚持。也许是在可怜这群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