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诚信的读后感5篇

时间:2023-09-05 作者:Brave 读后感

读后感如同细雨,轻轻滋润了我们的内心世界,通过读后感,我们能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他人交流思想和情感,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诚信的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有诚信的读后感5篇

有诚信的读后感篇1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必衰,国无信则危。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诚信是金,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

当我读着一个个诚信故事时,脑海里不时浮现着这样的话语。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

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这一个个故事中,他们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的品格——诚信。由此,我又想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件事。那是去苏州乐园游玩的前一天,我和妈妈一起收拾完衣服,可是当妈妈出去后,我与妹妹一起玩时,不小心把折好的衣服弄翻在地,全乱了。妈妈来了,我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妈妈原谅了我,说:“你就把这些衣服再折好吧!”

人们常说“诚信是金”,可我认为诚信比金钱还要重要。一个人失信,就失去了朋友。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一切!让我们从小做一个诚信的人吧!

有诚信的读后感篇2

就诚信而言,(书中令我佩服的还有很多,但李超人的诚信是我最敬佩的.)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他还在开塑料花厂的时候,有位欧洲批发商看中了李嘉诚的企业,想大量收购,可这时刚好李的企业资金发生了问题,所以那位批发商在和李做生意之前附带一个条件,那就是找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做担保。李嘉诚在找不到担保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去开发新产品,结果他通宵赶出了9款样品。第二天连忙去和那个批发商交涉,他用自信而执着的口气说:”请相信我的信誉和能力,我的原则是做长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销,互利互惠”。批发商微笑的说:”我早已找好一个担保人了,那个人就是你,你的真诚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担保”。此次生意的成功更使长江公司实力上了一个台阶。

后来的李嘉诚用7亿资产的中小型企业,成功地控得资产价值60亿的香港第二大英资洋行和记黄埔。他正是用怡和大班对他的信任和支持,收购时才做到兵不血刃。为什么怡和大班会如此的看重李嘉诚呢?这正是李嘉诚的诚信说服了他们。收购和记黄埔后,李嘉诚由此被誉为”超人”.外在如今李嘉诚的企业中,仍然还有着建厂时进厂的老员工,虽然企业涉及的行业和专业越来越复杂,他仍然把老员工留在自己的企业中,无不体现他对老员工的关怀,从中也反应了一个“诚”字。用他自己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以诚待认,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读完李嘉诚传奇的一生,固然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思考,唯有诚信是不容质疑的。不管你现在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样,我们必须以诚待人,以诚待事。

让我们向李超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有诚信的读后感篇3

诚信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世界上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一个灰暗的世界,就像在一桶漆黑的油漆里一样,见不到白色与亮光;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么他将会失去一切,包括朋友的友谊,也就像一个流浪汗一样,在街上到处乱逛,却没有一个人去理会他。

这个寒假,一个朋友又“介入”到我的生活中来了,她就是《播撒诚信的种子》这本书,她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诚实守信的故事。宋庆龄奶奶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她小时侯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她一旦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会去办到。在这本书中我记忆很深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例如:晏殊等等的人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这些人都是用诚实来表现出自己的实力。

看了这些名人诚信的故事,我有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撒过谎?我相信有许多人会说“有”,也有大多数人会说“没有”,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我们都不知道,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那么既然没有任何一个知道最准确的谜底,那干什么还猜呢?因为,从这一个小小的问题当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如果你撒了谎,也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会揭穿你,所以,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人会知道你的底细。在这种情况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是“诚实”?还是会“撒谎”。

我们现在正处于成长的阶段,这段时间,是决定性的时间,是决定你一生的时刻。如果你现在有诚信,那么,你的一辈子都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一旦你现在撒了谎,不守信用,那别人就会记在心上一辈子,到了你长大了之后,他就不会再相信你了,只会离你远远的。你希望得到的是帮助还是讨厌?你希望长大之后面临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那就要靠你自己来选择了。

“放养的孩子”这个故事你们一定都听过吧。那个放养的孩子用自己的谎言还死了自己。中国有一个词是:“事不过三”。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故事的话,那么,这个词是最合适的了。“事不过三”这个词语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一个做人最重要,也最起码的道理:任何一个人,如果撒了谎,第一次,别人会相信你;第二次,别人会原谅你;但是,一旦到了第三次,便没有人会再相信你。

同学们,我们是新中国的接班人,第一点就是:要诚实,要守信,然后就是要团结,要合作,这样才能使祖国向高科技迈出新的一大步!

有诚信的读后感篇4

诚实,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珍贵品德,也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佳法宝。力量,搬开一块石头,是一种力量,说出诚实的一句话,更是一种力量。

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国王的新衣”,想必大家耳熟能详。故事中,两个骗子裁缝师用“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到新衣”这句巧妙的话蒙蔽了每个人纯净的心。看不到就是看不到,但是没人想当井底之蛙。直到在大街游行时,一位牙牙学语的孩童大叫:“哇!国王没有穿衣服耶”场边的平民才发现,自己被一句不存在的话给骗得团团转,本来是五体投地的吹捧国王,现在是议论纷纷的讨论和抱怨,说谎的人是谁呢?

最后,国王嘉许了孩童,并对他说:“全国只有你说实话,让我知道自己是多么愚蠢,谢谢你!”国王开始全心全意统治国家,并且不再穿美丽的衣服。孩童说了一句诚实的话,这个力量改变了一切:游手好闲的国王,现在要尽心尽力的治理国家;平民们被谎言污染的心灵,又回归纯净。这就是诚实的力量。

我佩服那小孩的精神,也厌恶骗子裁缝师和为了证明“我很聪明”的平民。为何厌恶?因为一个年龄、智商都比大人们低的孩童能在群众中独排众议的说出事实,为何他人不行?因为他们认为面子名声比“诚实”重要。睁开的眼和瞎了的眼没两样,为了利益,宁愿带上虚伪的面具,好像一个芯片输入你的脑中,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在我看来,除了那位勇敢的孩童,其他人,都是说谎的。

诚实的代价或许很重,可能失去朋友、失去家人、失去钱财,甚至失去一切!但是我们仍要呼唤诚实,将谎言面具化成灰烬,把诚实像蜡烛一般点燃,照出永不毁灭的人性光辉。

有诚信的读后感篇5

读完后我发现了我的许多缺点,我需要改正。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诚信不只是不撒谎,还是一种美德,它能帮助我们保持一颗高尚而纯洁的心灵。一个人想在社会上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信的美德。诚信是一种素质,很多人都会辩解,一个人的诚信与否是一种天生的品质,因此对某些人而言。无论怎样用心指导,他们都难以做到诚实守信,这种观点不过是荒谬的借口。

让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诚实的种子”,文章中的小男孩的花盆里虽然没有菡萏飘香的鲜花,但他的内心深处一颗诚实花花香四溢,让国王,各朝文武大臣们,百姓们为他赞叹:他是最诚实最勇敢的孩子,即使捧着空花盆他也有勇气站在队伍里。看到这我想到几年前我因为想买一对学习无用的东西而去偷妈妈的'钱,撒谎来骗妈妈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愧疚;文章中的孩子们为了和我一样的私利,不惜把自己的“诚实花”埋起来,骗了大家,更骗了自己。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正这个坏毛病。

我们对朋友也应该有诚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答应,一定要一诺千金,信守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