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与观后感6篇

时间:2024-03-08 作者:Brave 读后感

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的表达,是对那一刻真实心情的记录和反思,每次写观后感都是我们对电影中情感表达和情节设计的思考和感悟,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影评与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影评与观后感6篇

影评与观后感篇1

5月20号将会有一部广受情侣们喜欢的经典爱情电影上映,520在中国一直都被赋予了爱情这个标签,几乎只要与爱情有关的事情,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讨论。在520这一天,最受欢迎的爱情电影可能就是《情书》了,它是日本的一部纯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虽然早在1995年就已经上映,这一次的5月20日是重映,但也吸引了广大情侣的喜爱与目光,一起在这一天到电影院支持观看。

?情书》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对男主深深的羡慕,虽然他早已消失在人们的目光之中,但是他并没有消失,他还有女主这位痴情之人深深的刻在心中,即使早已蒙难三年之久,也一直将其放在心中不远舍弃。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也是广大男士心中最为向往的一种恋爱阐明。

除了女主之外,男主那位同名同姓的女生,也在女主寄出的情书后,渐渐对年少时的男主有了印象与了解,更是将当年未曾注意到的那段卑微暗恋挖掘出来,从而有了更深的了解。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明明喜欢一个人,但却因为胆怯自卑而不敢言出,最后给自己留下了深深的遗憾。男主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人生却被两位女主所永远铭记,我想男主也会对此而感到开心。

人生多变故,看完《情书》之后,我更加的热爱生活,热爱我所喜欢的人,只有不断的把握住现在,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路途中,留下更多属于自己的印记,这样今后如果有人回忆起来,也是一段非常甜蜜的美好记忆。

影评与观后感篇2

一个天真无知的女生喜欢上高冷男神,不断追求失败,有失望有彷徨,最终在越挫越勇中找到朋友,找到自己最爱的事物,找到了一直陪在身边的真爱,顺理成章的长大成人。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感觉到浓浓的俗套气息。反正我印象中大多数青春片都是这样的越挫越勇,逆风成长的套路。

如果《闪光少女》完全就只有这个模式,那恐怕这部影片别说想闪光了,怕是被人黑的乌黑发亮。事实上,虽然影片套了这么一个常规的模板,但是在鲍鲸鲸的笔下,二次元和音乐作为两大重要元素贯穿了整部影片,加上饮水机火锅,广场舞,地方方言,漫画式表达等具有话题性的噱头,故事确实变得有趣三分。

虽然故事在各式各样的花式表达下显得光鲜华丽,可相比民乐包容西洋,音乐最终大同的和谐表达,影片对二次元的`表达则具备了相当的争议性。在影片中,喜欢二次元的宅男被表现成又肥又丑的宅男,二次元被说为颜即正义的美貌崇拜,而对二次元表达最为重要的二次元宿舍,也单纯的成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女主找到伙伴,不断成长的符号。

总的来说,影片中的二次元宿舍,换成爱猫者联盟,王者荣耀团队加入进故事,配套搭配一些吸猫或打游戏的镜头。重新融入充满逆袭的少女乐团,其实是完全可以的。

在这样极简的设置下,影片固然讲述了有趣的故事,依然显得套路满满。

影评与观后感篇3

讲真,作为普通观众来讲,并不是很懂其中那么多的乐器比拼。但也知道所谓歧视如何,其实大多是个噱头。

影片里用到的二次元,民乐之争。包括李由站出来说扬琴有四百年,你凭什么看不起她。其实都是在把整个电影主题强行上升到民族国家的层面。

至于二次元,甚至权御天下的出现。我就不是很懂,为什么好古风,非得穿成这样,好古风和好二次元是有区别的,二次元的范围广阔的多,包括里面的cos服,动漫装扮。至于中国通史看好多遍=历史很好,也就有点无奈了,难道你们历史考试只考中国史?

包括矛盾冲突,都制作得相当刻意。就好像一篇中学生习作,先得把所有的矛盾都排一遍(就陈惊和502宿舍的人闹开,放暑假那段),父母的不理解,朋友的嘲笑,亲戚的冷嘲热讽与放之任之。再和演出成功后的一一对比,就好像演出了一场就成功了。

当然,以上说的这些真的给人观影时相当尴尬不舒服的感觉。但是,这改变不了我几乎哭着看完整部片子的事实。

我很感动,很戳泪点。

从几人参加漫展,从所有人都走掉到所有人沸腾的时候,我真的克制不住地落泪了。其实感情就是这么平凡和通俗,纵然整部片子透着浓浓的尴尬而格外粗劣制作的感觉,但依然真诚地打动了我。

领导视察,两方隔着一道铁门斗琴。

虽然我明知肯定民乐赢,可还是眼泪不断地看完这一整段。其间校长的嘴脸,以及铁门的设置,其实暗含嘲讽,虽然套路很俗。

但最暖的小细节,是陈惊在公车上睡着,李由手托住她脑袋的那一刻。我突然被感动地甜到了。私心觉得这个细节设计相当棒。

这大概是一个后来回想起来觉得相当粗糙和套路的电影,但你就是这么心甘情愿被套路,然后感动得稀里哗啦。

其实西乐的同学后来也很棒。

王文弹钢琴的时候的确是有点小帅啊。

给个四星了,很久没那么感动了。

影评与观后感篇4

打分之前我在想要不要三星给新海诚老师一个面子,但是想想我在电影院耗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了这么一部电影我就很不爽所以只有两分。

一分给精美绝伦的画面,另一分给配乐。

这个故事真的是和我三观严重不符合。

第一个问题,男主到底和家里有什么矛盾或者是内心有什么期盼所以这么迫切逃离那座小岛,怎么也不肯回去?到最后我都没等到这个答案,男主的家庭情况我一头雾水,没有这个背景我真的更加无法苟同他的所作所为了。

第二个问题,男主到底为什么总是想着先溜走而不是把话给说清楚呢?大概是我年纪大了觉得这种行为十分不可取吧,即使是奇幻类型的动漫我也接受无能。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16岁也不是可以无理取闹甚至持枪的借口。

第三个问题,对于给予过自己很大帮助的大叔,就直接拿枪指着了?不知道他内心有没有一点点感恩或者是其他情绪,还是满心只有对女主的爱、思念和愧疚。

第四个问题,男主到底是为什么喜欢上了女主?因为她的善良无私美好吗?我觉得可能情感上我不太能够产生共鸣,这点大概是我太过于较真了吧。

第五个问题,小雨吃什么长那么胖的。猫猫可能是我这部片子里为数不多的慰藉了。

相比之下可能你的名字故事性和可观性更强些。

衷心希望新海诚老师在努力创造美好画面的同时写好故事。感恩。

影评与观后感篇5

25年后,《狮子王》再次上映,1994年的狮子王电影豆瓣评分9分,堪称神作,2019年的则是第一天悲惨的7.9分,直接跌到7.5分,根据我对豆瓣的了解,分数以后可能还会进一步跌。

可是其实故事情节基本没变,台词略有变化,插曲还是一样好听,可是大概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或者也可以说,是大家的口味没有那么一致了。

如果一定要纠结新版的不好看,也说不上来,那一帧一帧的,可以细微到看到每一粒灰尘的画面效果,不能说不够细心,可是也正是因为是“真人版”,很多夸张的情绪表达没有办法像动画那么传神。

可是如果真要细细的纠结,狮子怎么可能跟鬣狗合作,大象怎么可能会参拜狮子,在非洲草原上,它们自己就是王。难怪有人调侃,拟人是最糟糕的修辞手法。

所以一个是极致真的假,一个是极致假的真,到底哪个更好,真的是观众自己的感受了。

新版里有一个新增桥段我很喜欢,辛巴的一团狮毛掉下来以后,先是随风飘到水里,被鸟叼走去筑巢,掉到树叶上被长颈鹿吃下,后来又被屎壳郎做成粪球推着走,又被风吹散了飘在空气中,后来被蚂蚁扛着走,最后到了狒狒拉飞奇的手里,非常神奇的一个过程,既有美国式的幽默,也呼应了整部剧的主题“生生不息”。

在我看来,“the circle of life”是这个剧的灵魂。

20年前,我背诵疯狂英语时,就为木法沙和辛巴的对话震撼了,台词如下:

“……

but dad, don't we eat the antelope?

yes,but let me explain,when we die,our bodies become the grass,and antelopes eat the grass,so we all connect in thecircle of the life.

……”

这段话很好理解,不必额外翻译了。

当然,新剧里有好几个故事情节更符合逻辑了,但是也有一些属于旧版经典的情节弱化了。

可是这两个版本,我都很喜欢。

大概是又让我回到了大学时期学习英语的时候了吧,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没有mp3,更不可能有网上随处可见的资源,我听到的英语是录下来的非正版完整磁带,一共两盘,那个时候,每天晚上临睡前躺在床上听,听到入睡,反正磁带听完了自动会停止。连续听上一段时间,不管是谁,就都能背下来了,甚至都会惟妙惟肖的模仿里面的人物发音。

所以看新版电影的时候,我听到开头太阳升起的那一刻,音乐响起的时候会心潮澎湃,听到里面对话的时候,会听出来这句台词改了,那个情节不对劲,这个角色处理略弱化,增加了某些情节,但是故事整体还是精彩的,属于迪斯尼的惯有精彩。

这个故事是属于我的回忆,所以我很喜欢。

影评与观后感篇6

影片中主人公安迪入狱后,面对着阴险的典狱长,粗暴的狱卒,还有那些变态的囚犯,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困境,然而他成功越狱了并获得来自由。

在看到安迪越狱后,心中不禁泛起了涟漪,因为我看到了一个强者在困境中不断挣扎,绝地反击。

也许是从小接受着祖辈们既来之,则安之的教育,通常来说我们面对困难大多靠躲,基本不会选择正面对抗。不过安迪的事告诉我一个道理,面对困境必须去挣扎,想尽一切办法走出去。无论你犯了多少错,或者你失败了多少次,你都走在了那些不曾尝试的人前面。

记得和安迪一起入狱的不知名胖子,他就是一个没学会挣扎的人,他哭喊着,然后被打死。其实他注定会死去的,因为他是一个弱者,不会挣扎的弱者,只有在困境中不断挣扎的人才是强者,然而弱者不会挣扎,只能死去。

我们为什么要在困境中学会挣扎,原因很简单。溺水的时候,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干一件事,拼了命地向上游,想抓住那根救命稻草。那个时候就挣扎。那些不挣扎的人,他们或许没了力气,或许他们放弃希望,他们都可能对自己说:“放弃吧,做不到的。”他们也同时被生命淘汰,失去活下去的机会。

说实话,处于当今时代,你在困境中,不放弃也未必成功,但是,你如果说:“做不到”,你将永远站在失败的一边。好比,你若觉得数学太难,你说我做不到不学了,那么你数学考试只好说我不会啊;如果你觉得学做饭太难,你说我做不到不学了,那么你将组建家庭要亲自做饭了,你只好说我不会啊。

如果你真的拼了命去挣扎,会不会又是另一番风景呢?有一个人他流落海岛,独自一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二三十年,他在困境中挣扎活了下去,回到了故乡。他叫鲁滨逊;还有一个人他为了信仰被关进了黑暗的监狱,他在困境中挣扎,他为犯人朗读诗歌向每一个人灌输信仰以及他的理想,他在监狱里的唯一一片草地上种上了小番茄,他出狱时感化了每一个失去希望的囚犯,感化了冷酷的狱卒,也感化了他的敌人,并完成了他一生的理想,他叫曼德拉。

我们每一个人应如安迪一样学会在困境中挣扎,不要害怕改变,尽管你可能因此失去一些东西,但你可能会得到一些更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