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加敏感地察觉故事中的情感起伏和人物成长,每一本书都是我们思想的舞台,是我们情感的流露,读后感是我们在这个舞台上的表演,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罪与罚的读后感2000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罪与罚的读后感2000字篇1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大家可曾知道教师的脚下会有什么吗?请看这样一位教师的脚。
镜头一:
走廊过道里静静地躺着一张废纸,教师走过来了,看看四周,没有学生(没法叫学生去捡拾)。于是,教师的脚把那张废纸轻轻地踢到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教师,难道您忘了,班会课上您反复教育学生要随手捡拾,弯下腰还能锻炼身体,为什么您的腰不肯弯下去呢?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是否明白?
镜头二:
教师开会回来,教室里乱糟糟的,教师走进教室里大声呵斥:“谁喧哗的?站起来!”学生怯生生地站起来,老师伸出他有力的臂膀,一把将这名学生拎到讲台前,然后伸出穿着硬硬的皮鞋的脚,对着学生“嘭”地踢了一脚后潇洒离去。班级里因为您的脚暂时安静了,但此时学生的心里是否如教室里一样安静?
镜头三:
上级要来检查了,大扫除了。学生们热火朝天地干着。或许是因为累了,也或许是忘了,扫除结束了,一件扫除工具——脸盆却还静静地蹲在教室的前门口。这时,教师您又来了,大概是来检查扫除的效果吧。看到蹲在教室门口的脸盆,您又抬起那只踢走废纸、踢哭学生的脚:脸盆被高高地踢起,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后“嘭”地一声落在了后门门口。教师,您是否能听到脸盆无声的哭泣呢?
教师,您可知道能够震撼学生心灵的不是愤怒的脚而是书籍,最有效的方法是阅读。不信的话,您可以看看另一位经常爱阅读的教师和他的学生们。
镜头一:
教室卫生很差,学生随手丢纸屑,他没有去彻底地追查究竟是哪位同学随便丢的纸屑,而是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刘墉的一篇小美文《清洁巷》。当他读到:“清洁巷的由来,主要是因为住在巷里的一位老人,每天清晨就出来扫街,从巷头扫到巷尾。起初巷里的居民看到了都劝他不要这么辛苦,但是老人仍然每天定时扫街。邻居们心里不安,所以再也不忍心随便丢果皮纸屑,有些人甚至傍晚还要到门外检查一遍,唯恐自己门前不干净,即使老人不骂,其他邻居看到也要责怪。每个家庭更叮嘱自己的孩子,千万不可以给扫街的爷爷添麻烦,所以连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不可乱丢脏东西……”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孩子都认真地听着,若有所思,他随即从同学们亲近文学的意识里“抓”到了教育的契机,问道:“只有老人的打扫,清洁巷能保持得这么清洁吗?”“不能!”学生们说:“还要有邻居们的维护以及不乱丢的习惯。”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教室保持清洁呢?……孩子的心是明亮的,是纯洁的,是灵动的,小故事大道理,学生轻而易举明白了,既要认真打扫,又要共同维护,养成不随便丢垃圾的好习惯,才会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不用“审”,也不用“管”,小小的一篇美文就可以震撼孩子的心灵,正如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告诉我们的:“记住你的管理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自制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
镜头二:
自习课上,老师不在课堂上,几个男生调皮捣蛋,声音特别大。在第二天晨会课时,这位教师带了两篇小美文走进课堂。一篇是鲍尔吉·原野的《厚·道》,另一篇是作者不详的《少数者》。他特地请了昨天课堂上说话声最响的两位男生来朗读,他没有表现出任何要惩罚他们的意思,他们读得很认真,同学们听的也很认真。《厚·道》让他的学生第一次听到了契诃夫的语言:“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知道了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让他们明白了做人要心存善良,以宽容给别人一个补救的机会。而《少数者》,更是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向学生诠释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让学生领悟了当你是“多数人”中的一员时,你对“少数人”的尊重,实际是对同样可能成为“少数人”的自己的尊重。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正是“方块字”的魅力所在。最好的管理应当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的管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信念应当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镜头三:
当学生卫生角摆放不整齐、抽屉内乱糟糟时,他们会一起阅读《随心所欲的错误》帮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当个别学生学习态度懒散,爱耍小聪明时,他会及时警告他《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当后进生缺乏自信时,我会和他一起欣赏成龙的《相信自己是一种力量》,帮他重拾自信……
永远不要怀疑书籍的力量,它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心智,更塑造了学生健全的性格,升华了学生的思想,让生命得以健康而愉快的成长,《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这本书更使你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和一位大师、一位教育家、一位高尚的人和你一起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才使得管理变得如此简单!
罪与罚的读后感2000字篇2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代表性作品,书中集尽了作者想象的能力、构思的技巧和表述的才华,看完这样一部长篇小说,不觉得累,反而意犹未尽。
故事讲述的是年轻船员唐泰斯爱德蒙出海归来,准备迎娶未婚妻,却在婚礼的前夜遭友人告密,在婚礼上被警察带走,竟诬陷入狱。从天堂到地狱,在监狱中,唐泰斯本以为会死掉,却意外的与狱友,一个了不起的神甫认识了,开始了越狱的计划,并在越狱之后,获得了神甫的亿万财富,然后开展了十年的复仇之路。故事虽然离奇跌宕,但是在描绘生活、刻画人物、传达哲思方面,让读者深受感动和喜欢。
人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被好友算计出卖,源于唐泰斯入狱之前是一个单纯的小伙子,没有觉察到自己即将升职、又娶了貌美如花的妻子这种甜蜜的幸福,会遭同事、情敌、邻居的嫉妒。在狱中,唐泰斯撕心裂肺的挣扎、反抗、屈从、麻木让人同情,一个人怎能承受命运如此无情的打击。然而在获得神甫的帮助后,又得以重生、希望、真诚、学习、报答、逃生,一切如燃起的火苗样,给了他新的生命。神甫意外的离世,让他又放弃了越狱的计划,毕竟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复仇的火焰给了他力量,千钧一发的时候,他想到了调包逃生的想法,把神甫的尸体放在自己的房间,他钻到了尸体袋中,被运走,从山崖扔到海里。那一刻,唐泰斯的英勇果断机智忐忑,真实而让人钦佩。
只有经历了死亡的人,才懂得活着的珍贵,只有经历了痛苦的人,才明白幸福的含义。唐泰斯爱德蒙变成了富可敌国、知识渊博、聪明睿智的基督山伯爵,策划了周密的复仇计划。
重新见到二十年前的未婚妻已作仇人妻子时,一起走在花园的小道上,虽然她不认识他,往事还是让伯爵忍不住泪流满面。
知道恩人莫代尔当年在自己入狱时四处求告,救济父亲时,伯爵十分感恩,也用行动报答了他,在他深陷债务,即将破产自杀时,暗中送来了救助。莫代尔一家也都是善良的,无限感激陌生人,以为是神灵相助。
故事中穿插的情节也十分引人入胜:
草莽路易万帕的成长史,告诉我们在邪恶的世界,面对罪恶之人,你不狠心,你一丁点的侥幸,都会万劫不复。相反,果断、残酷、勇敢才是与命运搏斗正确选择。
罗马狂欢节,群众围观刽子手执行。一个罪犯和另一个罪犯(佩皮诺)走向刑场,佩皮诺突然得到了赦免,本来安然等死的同伴却不愿意了,歇斯底里的咬向了同伴。
在广袤无际的宇宙中,地球渺如沙粒,众生渺如尘埃,人类都在干嘛呢?大自然创造了万物之灵,又给了他们贫穷、苦难、灾害、匮乏,带来了争吵、掠夺、厮杀,黑暗、阴险、算计、嫉妒、自私,贪婪,人性堕落如此!但是失望之中又有光明,毕竟感恩、宽容、爱护、真诚、同情品质也如天使般,拯救着人类!这就是人性的复杂吧!这就是造物的无情吧!这就是现实的生活吧!
伯爵一一报复了仇人:费迪南失去荣誉自杀了、维福尔失去权势亲人发疯了,唐拉格尔受尽折磨失去了所有财富。三个极恶之人落得应得的下场,但是正如小说中说的,上帝会惩罚恶人吗?如果不是基督山伯爵化作正义,行使复仇,他们还会在俗世中,逍遥自在呢!
复仇,对于天性善良的人来说,有时却很艰难,剑已经刺向了敌人的喉咙,却无法最后下手。在复仇的过程中,得知自己不小心伤及了无辜,让维福尔的老婆和孩子意外死亡,女儿差点也死亡时,伯爵开始了反省和自责。复仇完成了,伯爵一度迷失,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动力,他太富有了,太安逸了,仇报完了,他该去哪里呢?在重新游览关押自己的监狱时,苦难的记忆,让他明白了要更好的生活下去。人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时间让人淡忘了仇恨,空间让人磨灭了力量。在复仇的反思中,伯爵说道:
在我今天的推理中所缺少的,是对往事精确的评价,因为我是从地平线的另一端来回顾这些往事的。其实随着岁月的流逝,往事就如同旅途中的景色一般,人过去了,景色也就淡忘了。我现在的情形,就好比那些在做梦时受伤的人,他们看到了伤口也感到了疼痛,可就是想不起自己曾经受过伤。
苦难的价值,让人更加懂得幸福,更加珍惜生活,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斗志和目标。看透了人世的真面目,伯爵对朋友说:
在这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马克西米利安,才能懂得活着有多快乐。
罪与罚的读后感2000字篇3
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我想只有真正读过《平凡的世界》后,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一些情节让我久久难以忘记,但却没有一本像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们身边。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的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平凡的世界》,它的内容就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几十年的时光,在路遥笔下铺展开来,没有一点的矫柔造作,没有一点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内蕴丰富的生活图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过程。《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我读了不知有多少遍,每一次捧起都会让我有一种热血冲顶的感觉,令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我们看到了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着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人生苦难所展现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不算什么,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敢于想象并付出行动,成功总会到来的。生活本身就是无数庸常琐事堆砌而成,所以,世界本身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通篇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长历程。没有戏剧化的情节,同样没有传奇性的故事,全部都是按照生活的常理发展的,让读者觉得真实,觉得可信,给人美感的同时,给人以激励,给人以震撼,直写到人的灵魂深处去。
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少平的师傅及师娘,少安的山西老婆等。还有那个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际关系,世故的,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里面包容了路遥太多的写作功底和技巧,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扬,都在作品中得到了良好的显现。他崇尚艰苦奋斗,坚信承受苦难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歌颂中国农民那一颗质朴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视属于农民的那种特有的爱情表达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内在素养不同而造成的爱情悲剧。少平是作者重墨渲染的对象,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他是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以尊严慰灵魂,总是深有自尊情素孩子的必然选择。在我的生活中就有着像少平一样的典型,正是他们的精神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与力量,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从平凡中来,归附于平凡中去,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也许,不平凡的点点滴滴,就润化在平凡的滴滴点点之中。
?平凡的世界》取材于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坡一个普通的农村,在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中展开整个故事情节。用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了整个中国,整个人类的平凡的世界。
另外,小说中对于人物的刻画极其独到,注意人物的现实性。比如,孙少安,是个耿直、质朴的农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责任心,同时血气方刚,真心地爱着润叶。但是却因为他出身卑微,而润叶却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润叶面前表现出退缩,爱,却没有勇气,爱,却自卑。这样的心理矛盾,路遥刻画得细致入微,尤其逼真。很符合现实状况及现实心理。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确实是一本好书。当然只有自己感受才最具有说服力。里面还有太多的蕴涵丰富的内容,等待着大家去挖掘。纵观《平凡的世界》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意,有亲情、友情、爱情。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少平与晓霞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金秀的爱情,润叶与福堂的亲情,晓霞与福军的'亲情,李向前与李登之的亲情,少平与金波的友情,少平与师傅的友情,润叶与晓霞的友情……《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是:亲爱的。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弟弟,亲爱的朋友……总之,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这里一一的展现。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无论是阳光下,还是风雨里,都可以闪耀出一种读之即在的光荣了。读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积极向上的心。
罪与罚的读后感2000字篇4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这本书感觉很好,每天晚上睡觉前读一个好习惯并对照自己,第二天刻意改变一点,发现收获很大。其实名师与普通教师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习惯,习惯影响着教师的一生,好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成为名师成功的基石。
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书中的两个好习惯。
一、每天反思一下自己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称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疏通,变得清晰,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教学行为和没有深思的教育理念,在反思的过程中,能在理论的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
在大力倡导教育反思的今天,有的老师说:“反思难道非得流于书面形式吗实际上每个老师上完课后都或多或少进行些反思,只是没有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而已。有写的必要吗?”很有必要!停留于头脑里的反思,往往是零碎的、紊乱的。倘若你拿起笔将所思写下来,你就会发现,还需要对自己的思考做一番整理工作,而在这个写作、整理的过程中,又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和深刻。
从本学期开始,按照我制定的计划,坚持每天写点反思,其实感觉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上周教学常规统计时,发现2,3月份自己竟然一共写了16篇教学反思,差不多都完成了一个学期的任务,反思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落实,反过头想想,还是有计划,将任务分解完成好,如果平时不养成写反思的习惯,突然拿很多反思出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要等要上交时才去敢作业,那样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很累,只能是完成任务而已。
二、作业是一定要布置的
作业时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及进一步升华所必需的手段,同时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设计、布置、完成及评价课外作业,能有效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检测,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对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与统一。
教师通过对作业的对错批改,一方面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有关信息,把握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修正教学行为,确保后续教学的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输出信息后,从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中得到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可以使自己刚产生的认识得到确定,从而促进知识的接受和强化,或及时矫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变换思维方式和理解角度,改进自身的学习策略。
素质教育的提倡并非意味着作业要被摒弃。相反,要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充分利用作业这一环节。
中美教师布置作业的区别:
同样是“20以内的乘法”作业,我们常常是给学生列出许多个乘式,让学生算出乘积,似乎列出的越多,学生算出的越多,达成的目标就越高。而美国的老师却不这么干,他们只是把20作为一个乘积结果提供给孩子们。让他们想出越多越好的算式来。
其实,我们的作业也没有什么不好,只不过是一味地让孩子们囿于相对封闭的作业里,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难以实现。
现在,我编写作业题的初衷是让学生多思考思路,如何解题,轻重复的计算,从数量上追求编写的质量,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完所有的题目,关键是让学生在做题中学习方法,巩固新知,对于成绩不好的要重基础,对于成绩好的要发掘潜能,同时养成学生自学的习惯。同时思考作业的模式,更多的让学生参与作业,减轻学习负担,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对于节假日作业的布置,我觉得三中的形式开放,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考,和国外做法比较接近,去年,三中高一的数学寒假作业就是让每个学生出一套试卷,开学时评选出好的试卷并给予奖励,试卷的所有要求和高考的试卷相同。
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而不是作业的奴隶是我努力的方向。
罪与罚的读后感2000字篇5
人们说:“书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尤其是读一本好书的时候,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对思维有很大启发作用。记得我看过的一本《人性弱点》这本书,有很大感触。
这本书讲了十大主题,有关于家庭的,有关于工作的、有关于人生的,包括很多领域。在这些文字的深处,我和作者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共鸣,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最大原因。“你如果关心别人,在两个月内所交的朋友,就比一个需要关心他自己的人,在两年之内所交的朋友还要说”这是《人性的弱点》中的一句话。友谊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常言道“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在朋友亲人的帮助下,才可能把事情办好,《人性弱点》就告诉了我们如何赢得朋友,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与人相处的技巧
批评或怨别人:是呀!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常常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重
感,并激起他的反抗。批评所引起的嫉妒只会降低士气和感情,同时指责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改善,如果是好朋友,适宜的建议还是可以的,但态度一定要温和。
激发别人内心强烈渴望的要求:如果每人都可以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洞察别人心理的人,永远不会担心自己的前途,首先要把握对方心中最迫切的要求,如果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如鱼得水,否则就办不成任何事情,我们常常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说别人,其实我们有没有真正地从他们的角度、心情、处境去为他们考虑呢?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的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二、平安快乐的要诀
寻求快乐的唯一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就必须抛弃别人会不会感激你的念头,只享受付出的快乐,如果我在日常生活中被人批评,那是因为批评你能给他人一种满足感。这也说明你是有成就的,只要我相信自己做的对,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另外在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自己的桌子、东西整理好,自己每天看着也舒服,心情舒畅。
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了,连过节都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就要我们学会放松,消除疲劳,不要浪费自己的精力,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种习惯,每天时时跟自己交谈,跟自己谈些要感谢的事,这样你的心灵就会海阔天空,快乐欢畅。
三、如何使人喜欢你
首先要做到真诚关心别人,要对他人表示我们的关心,而且我们的关心是出自真诚的,这不仅使得付出关心的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得到这种关心的人也同样有所收获。我们真心吗?如果有,我们的朋友对我们一定会倍加喜爱,我认为,谁都需要帮助,我们都会有脆弱的时候,当朋友伸出援助之手,我们才会真正地体会温暖,但不要忘记,什么都是相互的,我们的朋友也会有无助的时候,别忘记有一份力量,会让他支撑起来,也许正是这份力量,我们的友谊更坚固了。
其次要发自内心的微笑:行动胜于言行。微笑一下,可以缩短人与人的距离,微笑一下,可以缩小空间的范围;微笑一下,可以消除心灵间的隔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挫折,有沮丧、受伤的时候,在感觉被众人冷落遗弃的时候,无论何时,请记得对别人对自己展露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佛说:“拈花微笑”,当你微笑时,你心中的任何不愉快自然的感觉都静止了,世界的大门便为你敞开了。
四、如何赢利他人的赞同
在和别人谈论某件事时要以友善的方式开始,对别人的意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而且尽量让对方多说话,碰到分歧时,如果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方法,你可能得到的比别人所期望的更多。
五、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
不要直接指出他人错误,应间接指出,指前应先想想自己错误,给他人面子,应以提问方式代替命令语气,叫那人来想,鼓励使人改正错误,使对方乐于接受错误。
六、让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
虽然我只是个大学生,尚未有自己的家庭,但此节为我以后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建议。与家人相处时,也有很多细节技巧,从小事关心对方,脾气要好,有成熟心理。
七、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
首先要勇于承担责任,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为自己行为负责,不要抱怨当前困难,要学会慢慢摆脱这种情况。注重自身令人讨厌之举,要想获得友谊,应注重施与而不是获得。所谓赢友谊能力,那应是一种心境,一种处世的态度或是一种意愿,把自己的爱和兴趣注意力及服务献给他人愿望。
八、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
当今可以说孤独是现代人们的通病,我们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须远离自悲的阴影,勇敢走入充满光亮的人群,我们要去认识人,去结交新的朋友。幸福感并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要和喜爱,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兴高采烈,把自己的快乐尽量与别人分享,这样你会交到更多朋友。
九、不要为工作和金钱而烦恼
现如今找工作难,找一个好工作更难,可是如果找不到工作,就没法生活养活家庭,很多人为此而烦恼。
十、防止疲劳、永葆活力
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往往引起人身的疲劳,约好朋友交游,放松一下尽情地享受人生。
?人性的弱点》中显示人的本性是渴望得到别人重视,重视朋友吧!让友谊围着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