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通用范文6篇

时间:2022-01-03 作者:Anonyme 读后感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经常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词汇量,从而写出优美的文章,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人生价值。看完《星际穿越》你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关于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通用范文6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通用范文6篇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1

上星期,我姐带我看了一部电影—————星际穿越。

一开始,事件发生在2个世纪以后,所有动物灭绝,主人公库珀、墨菲在一个农场上过日子,库珀曾经干过宇航员这一行,他女儿经过推算得知了一个秘密组织,一路误打误撞到了地方,人们问他。经过一顿谈话过后,他库珀做了一个决定去宇宙找殖民地!他和女儿说了,女儿死活不让他去,库珀只得偷偷走掉。

他上了飞船,一飞就飞了二年多,他和伙伴来到了一个星球上,上面全是水,不深不浅,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飞船的遗骸,人全军覆没。突然,一个巨大波涛向库珀等人冲来,一个女队员找到了主机,马上来不及了,库珀拉着她上了船,一个叫道尔的人没来得及上来,死掉了,他们不得不放弃。又过了十几光年,来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星球上,又发现一个完好无损的飞船,上面空无一人,在冷冻仓中找到一个人—————曼恩博士,他们很友好,走时油不够了,曼恩把库珀约到外面想害死库珀,他们打了一阵子,曼恩打破了库珀的头盔,女队员救了库珀,但曼恩死不转心,飞到了宇宙中又和库珀他们连上了,他强行打开仓门,结果爆炸了,曼恩不知去向,油最后没了,库珀掉入了黑洞,女队员又消失了。库珀再次醒来时在一个星球上,那人人富裕,医生告诉他,这是库珀空间站,这是土星,他问:“为什么用我们名字命名?”医生说:“不是,是你女儿的!”他去找自己的女儿,女儿快不行了,最后女儿老了,女儿说:“你走吧!我有家人了!”库珀行知女队员在某个星球上,要去找她,全剧终!

本部电影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生活,不要贪财贪物,最终会失去自己的!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2

最近,在我们班掀起了一股“科学”热潮,因为这几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星际穿越》。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中的土星附近发现了一个虫洞。他们利用虫洞到达了多个星球。

看完电影,我的感触很多。我赞叹墨菲的聪慧。欣赏布兰德的无畏。但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库泊那种勇于奉献的精神。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许多的未知,这便是整个电影的最大看点。库泊在充满危险的宇宙中寻找一线生机。

当然,这是部科幻片,里面有很多深奥的知识,比如五维空间,虫洞等。电影放完后,我依然有许多东西没有弄明白,所以回到家后,我还查阅了资料,终于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看电影时,我不知道后面男主角库泊进入黑洞以后掉下去的地方是什么,网上有人说是奇点,也有人说不是奇点。 泼墨啊泼墨 [host]:不是奇点。奇点是体积无限小引力无限大的点,落到奇点就变成一个点了。未来人在男主坠向奇点的途中开了一个通向五维空间的入口,入口的另一端就是矩阵形状的超立方体,接住掉出黑洞的库泊然后载着他飞向女儿的时空点。

还有,我以为整部影片说的就是人类可以改变历史。但资料说的是通过引力渗透来影响改变我们的宇宙,让“历史”去改变自己。未来人也不确定影响哪一个才是最正确的,而库珀选择了手表秒针这一关键物品,并通过那个五维空间把信息传达给了自己女儿小的时候。并由此拯救了世界。

通过这部影片,我知道了科学无处不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3

星际穿越,诺兰的又一神作,本来应该上一年就在电影院看的,但是由于时间等问题,一直拖到现在。再交完程序设计作业的晚上,当做是对自己的奖励,一口气看完了这部长达3小时的电影。

电影一开头就在描述未来世界的生活——食物紧缺、环境恶劣、科技地位衰落。电影开头色调偏冷,给人的感觉压抑、荒凉,与父女两的温馨形成对比。电影着重描述了主人公在太空中寻找新的人类栖身地的过程,背叛、自私、帮助、奉献、坚持等人类的特质都被诺兰很好的糅合在电影里面。

这部电影被很多人说成是烧脑电影,我觉得这是因为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电影不会有一个定格的结局,不会明确告诉我们要怎么怎么做,它要求我们思考,因此,看完这部电影后想写观后感时发现,难以下笔,因为感受太复杂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说,这是一部值得用3个小时,好好的静下心来看的好电影。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4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太空片,里面涉及很多物理名词:黑洞、虫洞、离心力、奇点......我查了百度关于这部影片的影评,无奈的是看完后还是觉得云里雾里的,唯一的感觉就是原来我对这部影片除了涉及到物理知识的那部分内容外,还是有好多不懂的。看完大神们的影评,才会好像脑子突然开窍那样叫到“哦!原来他的那个动作、那句话是那种意思。”虽然对于这种专业性较强类型的影片,影评绝对是帮助理解影片的最佳工具,但是我悲哀地发现,自己对这部影片的理解实在是九牛一毛,看了别人写的影评,对自己的影评实在是写不下手。可是我又不想让我从这部影片感悟到的一些的东西随着时间消逝了,所以就写观后感吧,也许是跟影片没什么多大关系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写来看看就好。

《星际穿越》以近未来(在未来不久)的地球黄沙遍野,小麦、秋葵等基础农作物相继因枯萎病灭绝,人类不再像从前那样仰望星空,放纵想象力和灵感的迸发,而是每日在沙尘暴的肆虐下倒数着所剩不多的光景为背景;以在家务农的前NASA宇航员库珀与墨菲的父女感情为主线,讲述了一个为拯救人类的守护与开拓的故事。

影片是以屏幕里出现几个受采访的老人,描述着地球的环境的形式为开头的,我慢慢才从那片宽阔土地的房子中人们的言语,还有去看棒球赛时漫天席卷的沙尘暴了解影片设置的令人沉重的背景。我们今天的60亿人的世界已经是他们想念的美好,“我们曾经仰望星空,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而现在我们只会低着头,担心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活下去”,悲哀之感在我的心间蔓延开来。如果真的有古人说的“一报还一报”的话,好几代人造的孽却让地球毁灭时最后的一代人去承受,未免太不公平。

有时细细想来,作为学生,我们常常会抱怨为什么要学习并不实用的东西,例如物理、化学现象与原理,学与不学,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又不是想成为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顶尖人才,让那些感兴趣的人去学不就好了。包括我,大多数人不知是不想承认,还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天真,哪会有人生来就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确实学习这些晦涩难懂的东西对大多数人的一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怎么可以以大多数人的喜好就剥夺了少数有兴趣、有天赋的人成为精英的权利呢?而且这少数的人才和精英助推着时代的进步,也是日后可能成为拯救人类,实现星际移民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努力减少的是我们破坏地球,对子孙的亏欠。在教育课程中加入这些看似“没有必要”的科目,可以帮助发掘出这些开拓者,那么有幸可以成为守护者的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爱是永恒不变的力量,能够超越所有维度,当我归来,你已垂暮,我一次呼吸划过了你一辈子的岁月。”这句话不是电影中的台词,但却将电影最感人的父女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以前我也曾经看到过这句话,那时以为它描述的是爱情,却从来没有想过亲情也能够这么唯美、深入骨髓,留住一辈子的守候。在看到女儿墨菲以为父亲库珀已经死了,在通话屏幕前控诉父亲不守承诺,最后控制不住哭了的时候,我也哭了。父亲为了守护儿女去开拓新的星球,女儿通过爱传递的信息,坚定父亲一定会回来的信念,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开拓的使命。等到父亲回来时,依旧是当初离开的模样,女儿却已经是白发苍苍,躺在病床上抗拒病魔。时间是很强大,我们无法使时光倒退,但这部影片使我明白:爱,能够穿越时空,战胜时间。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5

在人类现有的认知当中,宇宙是具有无限广度的,而人类的心灵也是具有无限深度的,我们探索不到宇宙的边界,也体会不尽心灵的深邃,这是人类探究客观世界和主观自我的永恒课题。《星际穿越》一如既往地秉承着克里斯托弗.诺兰强大而精密的叙事追求,试图在宇宙和心灵之间探寻一种相生相克的奥义。他是否做得足够成功,见仁见智,但至少这一次,诺兰的电影制造出前所未有的温情。

不久的将来,地球环境恶化,人类岌岌可危,为了寻找一个可以繁衍生息的地外家园,几位科学家肩负起拯救人类的重任,他们要做的是寻找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故事的基本设定是科幻电影中常见的拯救未来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影片角色中的博爱和自私的人性决斗并没有超出既有的范本。这似乎并非是诺兰所擅长的,或者是他根本不屑于使用的叙事手段。剧本的严谨和结构的诡异才是他的王道,《星际穿越》又一次体现了诺兰对于“电影梦境”的天才理解力和表达力。尽管就复杂性而言,本片并不是具有明显“诺兰特征”的一部电影,甚至单就严谨性而言,这恐怕也是诺兰最难自圆其说的一次影像表述。但具体到某些细节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盗梦空间》、《记忆碎片》的一些影子,那种似梦非梦,亦真亦幻的时空错位感最直接地体现到出了诺兰电影惯有的不可预期感和轮回宿命感。

相对论、时间旅行、虫洞、五维时空等抽象的物理学概念,在《星际穿越》中得到了比较形象的表现,即使不懂这些知识的观众也能理解影片的基本表达,我以为这是本片的一大科普贡献。实际上,片中关于时间旅行的情节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现硬伤的地方,穿越虫洞到达既定的目的星球,仅仅笼统地表达出“时间旅行”这一概念,只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奇感,甚至在场景的设计上也并没有表现出超出预期的视觉想象力。关于这一过程,只能通过观众的想象力来弥补既有知识的欠缺了,然而这恐怕也是本片阅读力延伸的一次绝好机会。当主人公在时间旅行中与另一个时空中的自己相遇时,那种宿命感和神秘感,直接把本片提升到了“神化”的“高度”,想用科学的眼光来理解本片已经有些捉襟见肘,此时用“梦幻”来理解电影反而更能入戏。这恐怕也是《星际旅行》不能让某些观众信服的地方。

本片更无法让硬科幻迷认同的一个地方在于,在穿越虫洞到达预先设定的目标星球时,女主角安妮.海瑟薇和男友的心灵感应,以及男主角在重返地球时,和女儿那种穿越时空的情感交流让这部科幻电影显得十分“形而上”,似乎并不符合科学探究的唯物性。然而,对于我而言,这反而是诺兰电影最出彩的一次关于情感的表述,这也是诺兰电影中最能打动我的一部。印象中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所有电影都是冷冰冰的,严谨而冷酷,尽管在无懈可击的情节体现中让人不得不承认他陈述的客观性,但人性的阴暗面和生命的无奈感也让人压抑和憎恶。再加之,诺兰电影的诡谲和烧脑,让我对这位导演的作品,钦佩有之,喜爱全无。然而当《星际穿越》降低了它的烧脑特性,提升了它的情感指数时,这部诺兰电影变得温暖起来。特别是当男主人公库珀告别女人踏上征途时,两个人彼此之间错位感,在汉斯.季默极富震撼力的配乐之下,造就了诺兰电影中少见的催人泪下的情境。

作为一部科幻片,《星际穿越》是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电影,即人类的未来并不光明,科学技术并没有根本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反而以它双刃剑的另一面伤害到了人类自身。这也是为什么在片中,面对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选择逃避,甚至否认了阿波罗计划的存在。有了这个前提的设置,我们就不难理解《星际穿越》想表达的那种关于人类情感的重要性和力量感。当险恶来临,当一切辅助手段不能解决问题时,支撑人类生命意志的绝对不可能是科学,只有内心。诺兰显然也是想证明这一点,在马特.达蒙饰演的反派曼恩博士攻击男主角库珀这个在不少太空电影中都会出现的“反水”桥段时,不断重复的“你看到了你的亲人没有”,既是他自己曾在濒死之时的情感体验,也是在提醒观众当时当地能够救库珀的,唯有他自己对于家人关爱而产生的求生意志。几乎在所有的“反乌托邦”电影中,影片如果要实现人类的绝地反击大逆转,都需要体现人类自我救赎意志,也就是与爱有关的一切情感的集中爆发,否则连生存的基本欲望都没有了,即使再好的科学利器也无能为力,这也是人类复杂和伟大的一面。

因此,基于这个层面,关于对《星际旅行》的认识和理解,用现有严谨的科学概念去解读,反而是一次吃力不讨好的自寻烦恼,此时,“形而上”反而比“形而下”更能带来观影的愉悦感。更何况对于宇宙万物的最终奥秘,人类现有科学的解读力本来就微不足道。影片中关于五维空间的表述,其实就是一次科学和神学的有趣博弈,谁能保证现实中的某些无法解释的异象不是时空错乱的结果,而谁又能保证神化和科学其实原本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类对此的分歧不过是因为站在了束缚了我们眼界的时空而已。我们既然能够论证五维空间的存在,如何确保我们的世界不受另外一个时空的另外一个我们的影响?当这些影响无法让我们解释时,那就是我们已经看到的所有一切玄而又玄的东西。

因此,科学的尽头其实就是“神化”。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6

《星际穿越》是一部2014年上映,由著名导演诺兰执导的电影。我当时在它一上映时就去IMAX影院看了一遍,可还是觉得不够过瘾,自己在家里又看了三遍。

电影讲述的是在未来地球上,土地贫瘠,粮食问题严重,人们不再像往常一样仰望星空寻找灵感,而是把所有的经费投入到维持人类这个庞大集体的苟延残喘,可此时,因为引力异常,前NASA宇航员得知了有成员仍在一个位置区域内实施拯救人类逃离地球的计划,于是他飞向了太空,到孤独宇宙的另一端来寻找人类的新家园。

《星际穿越》动用了人类电影史上最宏大的场景,从三维空间到高维空间,虫洞的左右两端,黑洞的里侧外侧,讲述了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爱是唯一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东西。

主人公为什么要抛开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自己最爱的女儿,去太空进行探索?为什么他说“我曾一直是守护者,而我现在要做开拓者”?不仅仅是因为他一直有探索宇宙奥秘的个人理想,更是因为他对女儿深深的爱,不希望女儿在地球上死去。而女儿为什么在父亲消失在茫茫宇宙中几十年后一直坚持对黑洞及量子力学的研究?为什么一直向飞船发送视频?因为她爱着父亲,也坚信父亲爱着她,更坚信父亲也许死亡,但依然存在。

正是这份爱,穿越了维度的限制,逃脱了连光都逃不过的黑洞的束缚,从黑洞内侧穿过了黑洞,飞过了虫洞及宇宙星系,在不为人知的世界的另一个尽头,让父女找到了彼此的心,即便是宇宙再宏伟,时空再扑朔迷离,即使两人只是整个世界这个极为庞大的坐标系中两个小到可以忽略的点,有爱,将这两点连成线段,彼此也不会孤独。

相信大家对《哈利波特》这一系列小说都不陌生,书中的哈利波特,一个大难不死的男孩,凭借着他身上拥有着的神秘力量——“爱”打败了伏地魔。他的爱,源于父母,在伏地魔准备念出阿瓦达索命咒时,哈利的母亲挡在了他们中间,用自己的爱,不但为哈利铸造了一层无坚不摧的保护罩,更是给了哈利和伏地魔血战到底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他的爱,也源于教父。正是这种爱促使着他去神秘事务所营救教父,帮助他抵抗伏地魔的摄神取念。他的爱,还源于两名忠实伙伴的默默陪伴。他的爱,更是源于为他牺牲的双面间谍,斯内普教授。斯内普教授之死,让哈利真正明白了爱的力量。他所有的亲人、朋友给予他的爱,帮助他征服了摄魂怪的寒意,征服了伏地魔。

哈利波特和星际穿越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实则十分相似,他们都讲述了主人公在他人引领下,不仅找到还理解了爱的力量。星际穿越的主人公库珀,本不相信爱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他更信任物理学中的公式和方程,可是在艾米莉亚和各种人类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下,他选择了相信爱。哈利波特一开始也不相信爱,但是在邓布利多的指引下,他发现了这种比伏地魔的致命法术更神奇、更厉害的魔法。在《星际穿越》中,诺兰用了无限的时空来刻画爱,而在《哈利波特》中,罗琳用了整个魔法世界来刻画爱。

我本不相信爱,在我看来,她十分的感性,捉摸不透。可现如今,我认为爱也是一种能量或物质,她可以为人所拥有,更是可以被量化。若是在更高的维度空间中,和时间一样,爱或许就是一个维度,她能解释科学所解释不了的许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