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一教案5篇

时间:2022-10-23 作者:Animai 备课教案

做为一名在职场多年的教师,你写教案的能力一定优秀,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都是要做到精心设计的,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察物体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察物体一教案5篇

观察物体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同时观察到物体的两个面或三个面,能正确辨认简单的组合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能根据从某一面看到的图形,把物体摆出来。

2、通过不同题目的练习、讲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自己独立进行题目的练习。

难点: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进行直观思考。

教学准备:

补充练习题。

教学过程:

口算:

80÷8= 93÷3= 9×800= 110×5

500×6= 31×2 62÷3= 48÷4=

学生练习,1分钟完成。集体核对。

注意末尾的0别忘了添。

62÷3如何处理?复习商1不够就商0的题型。

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观察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站在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个物体的一个面?

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一个物体的两个面?

学生尝试回答。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如何确定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补充:如果长方体、正方体相对的面的图案相同,则这时长方体的下面的面是什么图案?正方体的背面是什么图案?

学生观察并说说这样判断的理由。

下列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学生连线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从侧面看下列的三个物体,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用线连一连。

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从哪个面看的?学生尝试练习。

集体核对,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六、解决实际问题2小题(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每本练习本8角,5元钱最多能买多少本练习本?

学生找重要信息,尝试列式。指名板书(两人),看看谁写得准确而完整。

学生观察、比较板书,注意答句。

一共有43个乒乓球,每8个装一盒,最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学生读题,自己独立列式解答。指名两人板书,看看谁完成得出色。

集体核对,注意答句。

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除法应用题,而且答案都有余数。

不同点:答句的处理,第1小题舍去余数,第2小题需要进1。

:这种题目的答句非常重要,是否要进1,就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

练习。

你觉得在观察物体这一章节中,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交流并自我对照。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补充练习

课前思考:

补充了一些之前所学的知识和这一单元观察物体中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不断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在观察物体的补充练习中,让学生正确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同时观察到物体的两个面或三个面,能正确辨认简单的组合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能根据从某一面看到的图形,把物体摆出来。

课后反思:

由于这一单元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所以这一节复习课补充了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口算中注重正确率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做题速度。简单的连乘问题,学生学习得也不错。对于这一单元,要注意题目之间的比较,能深层次地挖掘题目中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对于一些直观的题目都能完成得很好,理解比较到位置。从题目的处理来看,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还可以,但由于题目中抽象的成分不多,因此,没有什么难度。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适当地在原来题目的基础上扩充,一来增加题目的难度,二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这样可以避免由题目简单有带来学生的骄傲情绪,反之,会让学生充满兴趣。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练习与复习本单元的内容。口算部分相对简单,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简单的连乘实际问题,学生能自己分析题意,并正确的列式计算,也能够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练习过程中还是要强调选择正确的单位。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对比较直观的问题掌握得很好,当遇到需要空间想象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还是达不到要求,需要通过学具或画图的方式来辅助。但总体而言,这部分知识抽象的内容不多,所以学生掌握起来不是很费力。

课后反思:

本次练习中的口算部分主要是检验学生对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正确率,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而对于本单元涉及到的内容学生掌握的可以,但总体来说这一单元比较简单,没有很抽象的东西需要理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在真正的练习中需要借助相关的工具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但靠学生自己的想象达不到解题的正确性。

观察物体一教案篇2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使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 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教学内容:p86--87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 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 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辨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3、 在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良好的 交流、合作习惯。

教具准备:一个大些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并在其六个面上用不同颜色表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认识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个调查,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老师讲台上的这个长方体,你能看到它的哪几个面?注意:观察的时候人要坐端正,头不能移动。

学生观察后互相交流。

讲述:观察长方体时,正对着我们的这一面叫做它的正面,它的左侧和右侧的面都叫做侧面,顶上的一面叫上面,请小朋友们介绍一下你观察到哪几个面?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猜一猜,你知道从老师所站的这个地方观察到了几个面?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说说依据。

2、出示图书柜图,问:这两幅图分别时谁看到的?各看到了几个面?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小结:观察者站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物体的面也会不同。老师的个子高,她站的位置可以看到图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而学生个子矮,她只能看到图书柜的正面和侧面,看不到图书柜的上面。

二、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问:你能指出洗衣机和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吗?

学生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

2、想想做做

谈话:请同学们把文具盒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然后告诉同桌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活动

指名口答。

3、想想做做3

出示正方体、长方体模型,谈话:请小朋友们从各个方位进行观察,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两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观察、讨论,小组交流, 请一组在班级内交流,其它组补充。

讲述:因为正方体、长方体每两个是相对的,看到了上面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正面就看不到后面,看到了左面就看不到右面,所以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请小朋友说说图中的正方体、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回答。

4、想想做做4

指名读题。

谈话:想一想正方体的形状,你不看正方体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吗?

指名回答。

谈话:把正方体拿出来,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看看回答对不对。

学生活动。

5、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说出题目要求。

各自动手把两个小正方体照书上的样子摆在桌上。

各自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自己摆成的物体。

指名口答书中的问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物体,你有些什么收获?

观察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

教学内容:p88--89

教学目标:

1、 观察3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能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不同形状,并能画出看到的图形,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能根据从某一面看到的图形用3个正方体把物体摆出来。

2、 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在观察物体的过程进行直观的思考。

学具准备:1、每人准备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2、每人自制与正方体的面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7张。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你能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拼搭搭吗?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汇报,并将拼搭出的各种可能以图片形式贴于黑板上。

3、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⑴出示图形

要求每人按照这幅图的样子,先摆一摆,摆好后相互检查摆法对不对。教师巡视,发现摆错的及时纠正,以达到每个学生都摆对。

⑵谈话:请同学们从正面观察这个物体,把看到的形状用纸片在桌上摆一摆,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张纸片表示的是哪个正方体的哪个面。全班交流。

再从侧面和上面分别观察这个物体,把看到的形状用纸片摆一摆,同桌互相交流。

问:为什么从侧面纸看到2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从上面看到了几个小正方体?摸一摸物体上面的这2个小正方体,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么?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把高低不同的两个正方体看成在同一平面上,或设想把高的正方体压下去,压得和低的正方形在同一平面上。)

⑶问:你能在书上连一连吗?

2、教学试一试

⑴指指名读题。问:题目要求我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⑵谈话:每人尝试用3个正方体摆出符合要求的物体。摆好后从正面看一看,看到的图形是不是题目中图形的样子?再同桌互相检查。

⑶让学生画出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再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画好后展示部分学生画出的图形,集体评讲。

指名口答。问:你从侧面看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从上面看呢?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1

指名读题,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各自按要求摆物体,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在书上连线。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2

自由读题,指名说出题目要求。

独立把3个正方体横着摆成一个长方体,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出示图

问:这幅图是从哪一面看到的?

3、 想想做做3

读题,指名说出题目要求。

谈话:如果想从上面看到的是 ,你能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吗?学生动手摆,摆好后互相检查。

谈话:从正面和侧面分别看到了怎样的形状?把看到的图形画下来,画好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

4、想想做做4

指名读题,问:这道题要求我们做什么?它与前几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动手摆放物体,先自己摆一摆,再在小组内交流。

5、想想做做5

出示下面的图形

谈话:你知道上面的物体各是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吗?

小组内交流,重点讨论第三幅图里为什么有4个小正方体。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观察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收获?

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两课时)

观察物体一教案篇3

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从正面、侧面上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难点:感知对称现象,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课时安排:3课时

课题: 观察物体(一)

内容:教材p67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确定正面、侧面、背面的观察位置。

3.在观察的过程中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两只蚂蚁,有一天他们打算去看看牛是什么样的,于是啊,他们就出发了,一只蚂蚁爬到了牛蹄上,说:“牛长得和碗差不多大小。”另一只蚂蚁爬到了牛角上,说:“不对,牛是弯弯的,和黄瓜差不多长。”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学生回答:他们看得不全面,他们只看到牛的一部分。

师:是啊,这两只小蚂蚁只看到牛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出牛的全貌。

二.观察物体,探索新知。

1.要了解一样物体,需要全面地去观察,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全面地怎样观察物体。

2.小组合作观察。

四人小组拿出一个玩具,固定在桌面上不移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熊(最常见的动物玩具),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熊的什么部位。

3.汇报:

你看到的是哪个部分?你是坐在什么位置观察到的?其他小组和他看到一样的小朋友请起立。谁看到和他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4.课件出示:

小朋友真仔细观察得真仔细。这有几个小朋友看到的场景,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吗?

5.通过观察小恐龙,你发现了什么?

站在不同的位置,我们看到的都可能不一样的。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观察书本。

请同学们把书四本合放。一会根据老师出示的画片,想一想应该是从那个角度看到的画面,就到走那个方向。

2.猜物体。

(1)课件出示玩具汽车的一面,这是什么,这是从那个角度去观察的车?变换图形,再问。

(2)出示圆点。这是什么?有很多可能。看来单从一面判断是不行,我们要更全面些。出示铅笔正面图。再左右。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都在做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要了解一个物体,我们必须全面地进行观察。

五.作业:

回家选择一样物体,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并画下简易图。

课题: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内容:教材p68

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的过程,了解对称现象,并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找对称轴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每个学生一些彩纸和一把剪??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感知对称。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没有眼睛的笑脸,并准备不一样大小的眼睛让学生蒙着眼睛贴。

2.出示:蜻蜓、蝴蝶、树叶、脸谱。

师: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两边一样的图形,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板书:对称)

二.动手操作,探究对称。

1.剪一剪,议一议。

让学生试着用剪刀剪出一个像这样的对称的图形。

教师巡视、辅导,并贴出。

引导学生辨析: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光用眼睛看是不科学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呢?

学生可能提出“对折”的方法。

请剪得不对称的学生说说是怎么剪的,教师小结:随意剪是很难剪出对称的图形的。

再请剪得规范的同学介绍剪法。“先对折”再剪。

师:咱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对称的作品,你又发现了什么呢?(生说。师再揭示。)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折痕叫做“对称轴”。

教师在一个对称轴图形上画对称轴,并板书:对称轴。

请剪得规范的学生在自己剪的图形上画出对称轴,之前没有剪规范地剪出对称轴图形的学生,再修改一下剪的图形,或重新剪一个对称的图形,再画出它的对称轴。

2.猜一猜,折一折。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片,师:它是对称的吗?它有几条对称轴呢?(请学生猜)请大家动手折一折,试一试。

学生动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给大家看。

师:对,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呢?(请学生猜)动手折一折,试一试。

指名一学生演示,教师板书。

师:猜猜圆有几条对称轴?然后动手折折看。

三.拓展应用,强化表象。

1.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这些图形是对称的以外,还有许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学生举例。

2.欣赏图片。

动物:蝴蝶、飞鹤、小鹿、企鹅等;建筑:北京天坛、法国艾菲尔铁塔等;艺术品:花瓶、民间剪纸等;文字:由、甲、旦、m、o、等。

3. 出示p68的做一做: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

独立完成。并请其余学生评价。

4.在格子图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p70练习十五的t3。

完成后请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做到的?指名反馈,教师演示。

5.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可以增加:找对称图形并找对称轴的练习。

把图形分类: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等腰梯形、任意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教师请学生随意拿图形,并分类摆放。

(板书:是 不是 不确定)

找确定的图形的对称轴的并画出。分组完成。

6.小结。

通过剪,画,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对称图形,那么现在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样的图形。

四.课堂总结。

在下课前,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准备下课。请闭上你的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吐出来。打开手臂。感受一下五指张开的力量。想一想,其实人也是左右对称的。请闭着眼睛想一想,让思绪离开我们自己的身体,去寻找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左右对称的。再想一想,哪些我们可以称为是对称图形。慢慢地张开你对称的双眼。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今天学习的对称图形,你要用哪个字?

五.作业:

找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观察物体一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

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抽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燕记住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同方交流。

师抽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39页例2及做一做(展示评议)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观察物体一教案篇5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出相应的几何体,因此本设计重点突出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新知。

知识迁移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去思考、领会新知。组织学生按小组动手操作,在经历了观察活动之后,用3个同样的正方体按照兰兰所看到的图形摆一摆,帮助学生在观察者的位置和相应的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设计始终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融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同样的正方体若干

学生准备 同样的正方体若干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了?(出示小正方体教具)小小的正方体里面蕴涵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真观察,积极动手,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师:同桌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比一比哪组同学摆得又快又好。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间交流自己的发现)

2.集体交流,展示。

(1)学生大胆地到台前展示自己的拼摆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2)鼓励学生说出这样拼摆的理由。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总结:综合三视图的形状可以确定出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开展观察、比较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化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巩固练习

1.教材2页“做一做”。

(1)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各自按要求拼摆。

(3)展示交流,集体订正。

2.教材3页1题。

(1)自主读题,指名说出题目要求。

(2)动手摆一摆,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在多次摆物体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