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教案的书写对于学生的帮助是有目共睹的,工作多年,相信教师一定都了解教案的正确书写方式,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爷爷噗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爷爷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生字
能力目标: 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意识到用双手和智慧才能创造美丽世界,收集资料,阅读同类儿歌,加深理解。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教学难点: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孩子们,你们好!你们喜欢山爷爷吗?瞧,山爷爷正向我们走来了,用我们的掌声欢迎山爷爷,好吗?谢谢孩子们,看,文文也来了,正和山爷爷说话呢?你们想知道他们说什么吗?我们一起去学习儿歌《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这首儿歌后,同学们就知道了。和老师一起写写题目,好吗?
① 齐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师导:你们真棒!学会了从课题中去发现内容,提出问题。现在,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美美地读读这篇儿歌。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提出学习目标:第一遍,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要求读准音,学生在自学时,教师辅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读后用铅笔在文中圈出儿歌后的四个生字(真、才、比、双),拼读生字,抽生读(选择生字读两遍再组词)。
2.拼音汉字对照读,把儿歌读正确、流利。小组练习朗读课文,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抽生朗读,评价读书情况。
三、探究感悟,体验发现
??、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想,你能找出哪个句子是孩子说的,哪个句子是山爷爷说的吗?
2.你想怎样读这一部分,(大声朗读、找同学读、分角色读……)你能按着你的想法读一读、试一试,再起来读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3.同学们读得真精彩,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一段主要赞美山爷爷的什么吗?(生:“高”,教师适时板书“高”同时课件出示高山图画即课文插图)
3.山到底有多高呢?你能通过你搜集的资料来举例说说山的高吗?(学生把自己搜集到“高”山的资料向大家汇报。)想了解老师给你们搜集到的高山图片吗?(出示课件:高山图片,教师配上简单的介绍。)
4.面对孩子们对山爷爷“高”的赞美,山爷爷说了什么?哪位孩子来读读山爷爷说的话。你们喜欢登山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登山,好吗?【活动】:登山
?课中休息】: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读对山爷爷的赞美。(课件出示):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儿歌的第二部分,相信聪明的同学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
1请孩子们自由的、美美的朗读儿歌。边读边想,好吗?
2.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好吗?谁愿意第一个来?
(学生可以自己朗读儿歌或和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你的感受,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3.我们的家乡黑龙江也有许多美丽的大山,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黑龙江的山景图),师介绍图片引入:孩子们看得很认真,老师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发现,都不停的赞叹山爷爷的什么?(美)教师板书:“美”。你能说说从哪儿看出了山爷爷的美?
4.你有和山爷爷的合影照片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教师适机提问:你为什么要在那里拍?
5.谢谢小朋友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一起去读读对山爷爷的赞美。(课件出示):
山爷爷,你真高,白云才到你的腰。山爷爷,你真美,绿树、红花把你环绕。
山爷爷,你真……
你还想对山爷爷说什么?请小朋友们模仿赞美山爷爷的句子,想一想,相信自己,你能行!(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说出自己对山爷爷的赞美。)
6.面对同学们的赞美,山爷爷又高兴又难过,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课件出示“我真可怜”)
孩子们,看了这几张图片,你想说什么呢?我们该怎么帮助他们呢?看,帮助山爷爷的人们来了。(课件播放“帮帮我”)
看了这几张图片,你想对帮助山爷爷的人们说什么呢?你参加过植树吗?你打算怎样去帮助山爷爷。是啊,在人们的帮助下,山爷爷又慢慢变美了?(课件播放“我变美了”)
正如山爷爷告诉我们的那句话“你的双手和智慧,能把最美的世界创造”。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学生读后,师提问)这是山爷爷对孩子们提出的希望,我们将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最美的世界”为我们身边的环境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相互说说,好吗?(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你能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吗?感谢孩子们,希望你们能向自己说的那样,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把最美的世界创造。(课件出示:提供“改造荒山”“退耕还林”的图片,老师介绍资料即环境的变化。)
四、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1、“我会读”。搜集自己喜欢的儿歌,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一读、背一背。
2.“我会画”。画画我眼中的世界,在班级开展“我眼中的世界”画展。
爷爷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课件、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的动画。
2.“磁石引力实验”,“两个铁球同进落地”的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游戏: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纸吧!
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师生一起做游戏)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会掉下来。想知道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找到答案了。
2.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生自由答)
3.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双特殊的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的。”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1)请小朋友们用吸铁石来吸一块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师: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2)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
(3)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地心引力。
二、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
小兔──有礼貌、惊奇。
猴爸爸──慈祥、和蔼。
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读好:
(1)“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
(2)小猴觉得很奇怪:“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3)地球爷爷说话了:“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我的手,就是你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三、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本课的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
3.教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教师桌间辅导。
五、拓展实践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试验: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跳”的画面。讨论: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这么高呢?
爷爷噗教案篇3
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树、草等植被对山体及环境的保护作用,树立环保意识。倡导主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在课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创设情景,让学生走入课文,去体会山爷爷的感受,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交流中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在课文学习中激发情感,使之与生活相结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感情朗读中了解树、草等植被对山体及环境的保护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树木对于山体保护、水土保持的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字卡、词卡、教学挂图。
学生:带有拼音的生字词卡片以及词语搭配游戏卡。观察家乡山体的植被情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趣学习
小朋友们一定爬过山吧,请你们介绍一下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邀请小朋友一道去认识一位山爷爷。(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1、小朋友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并用圆圈圈出生字,难读的多读几遍。(自主识字。)
2、同桌交流识字成果,分享知识,互相帮助。
3、?学生领读,不正确的互相纠正。
4、给生字组词语。(以开火车的形式,全班跟读。)
三、练读课文,读通读顺
1、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多的生字和词语都难不倒你们。要是它们躲进课文里,你还能读准吗?赶快自己读读课文,读熟课文。(自由读文。)
2、现在把课文读给同桌听听吧,看看谁更棒!(同桌互读。)
3、赶快把你们的朗读成果汇报一下。(全班齐读。)
四、深入学习,体验感悟
1、观察插图,说说荒山和绿化过的山各是什么样子。
2、学习一、二句诗。(“山爷爷……受不了。”)
(出示一半挂图)小朋友先读读第1句诗。(山爷爷……树木少。)结合挂图,说说是怎样的景象。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
“岩石多,树木少”会怎样呢?山爷爷的心情又会怎样呢?我们接着往下读。
学生自由读“大雨淋……受不了”,找到答案。
小朋友观察挂图,说说山爷爷会说些什么。(学生发挥想象谈。)
齐读这部分,注意和你不高兴,难受时的心情相结合,读出山爷爷的不高兴。
3、学习第3句诗。(“你植树……山爷爷穿了眯眯笑”。)
让我们赶快来帮帮山爷爷吧!(出示另一半挂图。)
齐读第3句诗。看图思考:“我们”是怎样帮助山爷爷的?观察图,然后告诉你的同桌,山爷爷现在是什么样子,心情怎样。(班上交流。)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再来读读这部分吧!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绿长袍”指的是什么?结合挂图思考。)
4、前后对比,引起共鸣。
课文前部分山爷爷心情怎样?到后来心情又怎样?小朋友,能用你们的朗读告诉老师吗?(美读课文。)
5、拓展。(环保意识的树立。)
不仅是山爷爷需要大家的关心、爱护与帮助,我们周围的小花、小草、小动物们都需要大家的关爱。让我们都行动起来,爱护它们,建造美好的家园吧!
五、练习写字
1、读生字,读帖书空。
2、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3、重点提示“受”的书写。中间部分写在横中线上一点。“树”字中间部分写得小一些,又字的捺变成点。“穿”字的“”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描红,摹写。
5、评比,展示。
附板书设计:
受不了—山爷爷—眯眯笑
大雨淋
烈日烤
植树
种草
爷爷噗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2、理解故事中的秘诀,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危险时勇敢、机智地面对。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意思的故事书,我们一看这是关于谁的故事?(播放幻灯1)幼:蛤蟆、两只蛤蟆
师:这是一对感情非常好的爷爷和孙子,看起来蛤蟆爷爷好像在对小蛤蟆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故事中找找答案吧。(播放幻灯2)二、分段播放课件,幼儿猜想故事梗概。
1、遭遇大蛇--秘诀一:勇敢。
a、猜猜它是谁?
师:有一天,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在森林里散步。蛤蟆爷爷告诉小蛤蟆,在森林里有很多饥饿的敌人,会来吃我们。爷爷有对付他们的秘诀哦!还没说完,草丛里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脑袋。它会是谁呢?(播放幻灯3,个别幼儿猜测)b、小蛤蟆的反应师: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谁。(播放幻灯4)原来是一条大蛇!大蛇吐着信子,咝咝地说:我要把你们当午饭吃了。小蛤蟆听到了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从小蛤蟆的表情、动作来回答)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c、蛤蟆爷爷的做法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面对像蛇这么危险的敌人时,小蛤蟆逃走了,蛤蟆爷爷会怎么做呢?
你们的猜想让我觉得蛤蟆爷爷真勇敢,那我们一看蛤蟆爷爷到底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灯5)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d、师:没错,蛤蟆爷爷露出了凶狠的表情,使劲地吸进好多空气,把自己的身体越鼓越大,就这样把大蛇给吓跑了。蛤蟆爷爷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一个秘诀:勇敢。小蛤蟆高兴地说:爷爷,你真勇敢!
2、遭遇鳄龟--秘诀二:机智。
a、猜猜它是谁?
师:蛤蟆爷爷刚把大蛇赶走,正要跟小蛤蟆说说对付敌人的第二个秘诀时,草丛里又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脑袋,它会是谁呢?(播放幻灯6,个别幼儿猜测)b、小蛤蟆的反应师:会是比大蛇还可怕的动物吗,我们放大了看一下。(播放幻灯7)原来是鳄龟!鳄龟非常饿,看到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就恶狠狠地说:"喂,蛤蟆,我要把你们当点心吃了。"小蛤蟆听到了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从小蛤蟆的表情、动作来回答)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c、蛤蟆爷爷的做法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比蛇还要大好多、特别凶狠的鳄龟,小蛤蟆忘记了勇敢又一次逃走了,蛤蟆爷爷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灯8)你看到了什么?(幼:在说话)师:蛤蟆爷爷在和鳄龟说什么呢?(幼儿猜想)d、师:你们的猜想让我觉得蛤蟆爷爷不仅勇敢,还特别聪明。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蛤蟆爷爷到底用了什么秘诀。蛤蟆爷爷面对比大蛇还可怕的鳄龟时,还是那么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小蛤蟆。他凑近鳄龟的耳朵低声地说:"鳄龟先生,你想吃大餐吗?告诉你,刚才有一条又肥又嫩的蛇游过去了,你赶紧追,还能追得上。"说着,还给鳄龟指了方向。鳄龟走了,蛤蟆爷爷用自己的智慧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二个秘诀:机智。小蛤蟆高兴地说:爷爷,你真聪明!
3、遭遇怪兽--秘诀三:朋友。
a、小蛤蟆、蛤蟆爷爷的反应师:蛤蟆爷爷正想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三个秘诀时,大树后面出现了什么?(播放幻灯9)幼:一条尾巴
师:会是谁的尾巴呢?我们放大图片看看。(播放幻灯10)哇!这是一头巨大无比的怪兽!他大声地说:我要把你们全都吃掉。这次小蛤蟆是怎么做的?
师:蛤蟆爷爷呢?(在幻灯10处点击一下出现爷爷的图片)b、蛤蟆爷爷遭遇危险时,猜想小蛤蟆的做法师:可是这个怪兽太厉害了,一下子就抓住了蛤蟆爷爷。(播放幻灯11)逃到草丛边的小蛤蟆他害怕极了,全身发抖,那他会去救自己的爷爷吗?
师:看来你们都希望小蛤蟆能学会勇敢。那它会想什么办法救自己的爷爷呢?
c、故事中小蛤蟆的做法师:你们的小蛤蟆不仅勇敢,还用了聪明的方法去救爷爷。那故事中的小蛤蟆会用什么办法我们来看一看。(播放幻灯12)小蛤蟆看到草从里的红果子,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把红果子扔向怪兽,怪兽的腿上立刻出现了红斑。怪兽一点都没发现,因为他正要吃蛤蟆爷爷。小蛤蟆勇敢地站到怪兽面前,说了些话,怪兽吓得马上丢掉了蛤蟆爷爷,飞快地逃走了。(播放幻灯13)小蛤蟆对怪兽说了什么呢,居然让怪兽那么害怕?(幼儿猜想)d、师:哈哈(没错),小蛤蟆说:怪兽,你已经中了爷爷的毒了,快看你的脚,都是红点点,你死定了!小蛤蟆就这样把怪兽给吓跑了。小蛤蟆用了爷爷的秘诀了吗?是什么秘诀?(幼:勇敢、机智)e、第三个秘诀师:这下爷爷得救了,他高兴地对小蛤蟆说:"爷爷的第三个秘诀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有一个靠得住的朋友。是你的勇敢、机智、爱心救了我。谢谢你,小蛤蟆!"师:爷爷的第三个秘诀是什么?(幼:朋友、爱心)三、完整欣赏故事。
1、猜想故事题目。
师:蛤蟆爷爷的秘诀真厉害!(播放幻灯14)故事讲完了,我们又回到了封面。这个封面缺了一个题目,你们觉得什么题目合适呢?让我们来看看会是什么题目呢?(点击幻灯片)2、完整倾听故事。
师:那我们完整地欣赏这本书吧。《蛤蟆爷爷的秘诀》……(教师讲述故事)四.结束1.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你们回去后可以讲给中班,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听,让他们也学会蛤蟆爷爷的秘诀勇敢,机智的面对危险和困难。
爷爷噗教案篇5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我们一起去学习儿歌《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题目,好吗?学生书空。
①齐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师导:你们真棒!学会了从课题中去发现内容,提出问题。现在,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美美地读读这篇儿歌。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提出学习目标:第一遍,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要求读准音,学生在自学时,教师辅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读后用铅笔在文中圈出儿歌后的四个生字(真、才、比、双),拼读生字,抽生读(选择生字读两遍再组词)。
2、拼音汉字对照读,把儿歌读正确、流利。小组练习朗读课文,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抽生朗读,评价读书情况。
三、探究感悟,体验发现
??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想,你能找出哪个句子是孩子说的,哪个句子是山爷爷说的吗?
2、你想怎样读这一部分,(大声朗读、找同学读、分角色读……)你能按着你的想法读一读、试一试,再起来读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3、同学们读得真精彩,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一段主要赞美山爷爷的什么吗?(生:“高”,教师适时板书“高”同时课件出示高山图画即课文插图)
4、山到底有多高呢?你能通过你搜集的资料来举例说说山的高吗?(学生把自己搜集到“高”山的资料向大家汇报。)想了解老师给你们搜集到的高山图片吗?(出示课件)
5、面对孩子们对山爷爷“高”的赞美,山爷爷说了什么?哪位孩子来读读山爷爷说的话。㈡、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儿歌的第二部分,相信聪明的同学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
1、请孩子们自由的、美美的朗读儿歌。边读边想,好吗?
2、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好吗?谁愿意第一个来?
3、教师板书:“美”。你能说说从哪儿看出了山爷爷的美?
4、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一起去读读对山爷爷的赞美。你还想对山爷爷说什么?请小朋友们模仿赞美山爷爷的句子,想一想,相信自己,你能行!
6、面对同学们的赞美,山爷爷又高兴又难过,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孩子们,你想说什么呢?我们该怎么帮助他们呢?你参加过植树吗?你打算怎样去帮助山爷爷。是啊,在人们的帮助下,山爷爷又慢慢变美了?
正如山爷爷告诉我们的那句话“你的双手和智慧,能把最美的世界创造”。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这是山爷爷对孩子们提出的希望,我们将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最美的世界”为我们身边的环境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相互说说,好吗?你能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吗?感谢孩子们,希望你们能向自己说的那样,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把最美的世界创造。
四、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1、“我会读”。搜集自己喜欢的儿歌,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一读、背一背。
2、“我会画”。画画我眼中的世界,在班级开展“我眼中的世界”画展。
爷爷噗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遇到事情要勇敢、机智,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猜猜,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呢?
2、蛤蟆爷爷会对小蛤蟆说些什么呢?今天倪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蛤蟆爷爷的秘诀。
——这里教师可以解释"秘诀"的意思:好办法。
二、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1、图片一:一天,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在散步,爷爷对小蛤蟆说:"孩子,你要记住,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坏人。
2、图片二:看看,小蛤蟆听了以后怎么样了?你怎么知道小蛤蟆害怕了?
——这里让幼儿仔细观察蛤蟆的表情。
小蛤蟆害怕了,他问爷爷:"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爷爷说:"我来给你讲讲我的秘诀就是好办法,第一条秘诀是要勇敢,如果你碰到了敌人,你一定不能害怕。"
3、图片三: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在他们身后已经有敌人了(这里点击图片三)猜猜这个敌人藏在哪里?会是谁呢?
图片四:是啊,原来是一条大蛇,蛇吐着红红的舌头说:"今天我要吃掉你们。"看看,小蛤蟆看到大蛇怎么样了?可是爷爷呢?你觉得爷爷会逃走会害怕吗?那它会怎么做呢?它会有什么好办法呢?
——这里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追问。
图片五:爷爷一点也没有害怕,他勇敢地对蛇说:"有本事你就吃掉我把。"说着,爷爷用力地吸气,把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大,大蛇看见爷爷变得这么大瞧,它怎么样了?我们也来和爷爷一样把自己变得很勇敢。(幼儿学做动作)
图片六:看到蛇走了,小蛤蟆就出来了,它说:"爷爷,你真了不起!"爷爷开心地笑了,说:"可是有的敌人太大,是吓不走的,所以我的第二条秘诀就是聪明,还要勇敢。"
4、图片七:正说着,一个更大的敌人出现了,这次会是谁呢?猜猜它是谁?
——这里可以进行追问:谁会有这么大的尾巴呢?
图片八:是一头很大很大的怪兽,怪兽说:"我要把你们全吃掉。"小蛤蟆吓得逃走了,这次爷爷也会逃走也会害怕吗?
图片九:爷爷抬起头一看,哇这个怪兽好大好大,而爷爷呢……爷爷也害怕了,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怪兽,爷爷转身就逃,可是,还是被抓住了。爷爷被怪兽抓住后,谁会来救爷爷呢?
——小蛤蟆是怎么救爷爷的?
图片十:小蛤蟆这时候想到了爷爷说的话,不要害怕,要动脑筋,看看他是怎么救爷爷的呢?
——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蛤蟆打怪兽。(教师和孩子一起对着做怪兽扔果子动作)教师小结:小蛤蟆用红色的果子扔在怪兽脚上,怪兽的脚上全是红点点,小蛤蟆说:"爷爷,你让怪兽中毒了,瞧,它的脚上全是红点点了。怪兽抬起脚一看,哇呀,真的中毒了,吓得扔下爷爷边跑边喊:"救命啊,救命啊……"
5、图片十一:小蛤蟆救了爷爷,两个人开心地抱在一起,爷爷说:"孩子,你真的很勇敢、很聪明,如果没有你,今天爷爷就会被怪兽吃掉,所以你一定要记住,在你碰到危险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个好朋友就会帮助你。
6、图片十二:爷爷和小蛤蟆一共遇到了几个敌人?而且爷爷还告诉了小蛤蟆打走坏人的秘诀好办法。
——这里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出ppt
三、完整欣赏故事
1、爷爷对小蛤蟆说……
2、今天,老师在外面操场上准备了一些玩具,有独木桥,有梅花桩,呆会我们去玩的时候可能还会有怪兽出现,如果碰到怪兽也要像爷爷和小蛤蟆一样不能害怕,要勇敢、聪明好吗?
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很棒,基本上每个问题都能回答道我的点子上,这个故事,我并没有将内容全部融合进去,而是选择了其中的两个秘诀,我把第三个秘诀放在最后爷爷被小蛤蟆救下以后对小蛤蟆说的话中,起到了更深层次的提升。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中蛤蟆爷爷和小蛤蟆遇到坏人后的一些表情,猜测出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但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缺憾:在爷爷被怪兽抓住后小蛤蟆救爷爷的那个环节中我将其中的三幅图片做在了一张ppt上同时出现,这样却让孩子在观察小蛤蟆如何救爷爷的时候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有的讲述了接下来的两张图片,我想如果将三张逐一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上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
爷爷噗教案篇7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p44——p4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联系生活,说说荒山和绿化过的山各有什么样子,了解树、草等植被对山体环境的保护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植树造林”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
学生:预习课文,观察本地植被情况。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山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能说说你所见到的山的样子吗?(学生自由发言)
2、孩子们说得不错,对呀,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山就这样,或高或低,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可美了。可是有一座山却在哭泣,它为什么要哭呢?(出示课件)
3、这座山已经好多年了,你们看它都长胡须了,所以我们称它为山爷爷。(板书:山爷爷)
4、指导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课的生字。
2、将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同桌互读生字,互相检查、互相帮助。
4、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学生自愿认读,互相评价矫正。教师注意引导读好“淋”、“受”、“植”、“织”、“穿”。齐读。教读。再去掉拼音读。
(2)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给生字找朋友,组词理解字意。
5、将生字放入课文中,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三、质疑问难,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其余学生评价。
2、齐读课文。
3、再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小组互相解疑。
5、向老师质疑。
6、师梳理学生问题。
四、本课小结,布置作业。
1、师小结。
2、作业:孩子思考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用登山游戏复习生字。
2、节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二、图文结合,指导学文。
1、结合图1学习第一部分。
(1)山爷爷长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观察这幅图。
(2)学生反馈。
(3)是呀,山爷爷都那么老了。可是却没有树木、小草为他挡雨挡太阳,它怎么受得了呢?(4)瞧老爷爷的表情会说些什么?(自由发言)
(5)出示相关文字,指导生朗读。(生自读,指名读评议,师范读,再读,齐读。)
2、结合图2学习第二部分。
(1)小朋友们,你们想帮助山爷爷吗?(想)快想想办法吧(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办法)
(2)集体反馈。(植树、种草)
(3)小朋友们的办法真棒,你们看,山爷爷在大家的帮助下,换上了新衣裳。(出示图2)
(4)小朋友,你们看,山爷爷的衣服发生了什么变化?(穿上了绿色的长袍)
(5)这幅图和刚才那幅图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飞来了小鸟,山爷爷笑了)
(6)为什么小鸟会飞来?(生自由说)
(7)师出示:你植树,我种草,织一件,绿长袍,山爷爷穿了眯眯笑。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课堂延伸,深化主题。
1、你觉得山爷爷现在还会高兴吗?
2、山爷爷的生活到底怎样了吗?教师读山爷爷的话。
小朋友们,你们好,谢谢你们让我有绿长袍穿。可是,因为我的这件绿长袍吸引了不少人来观赏,我已经伤痕累累了。你看他们把牛羊牵到我这儿吃草,我的衣裳都破了好几个洞;有人偷偷砍走了我的大树,让我淋了雨晒了太阳。你们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坚持多久呢?我的身子骨已经有些松散了。这还掉了一块肉。
3、小朋友,这一切都是谁干的呀?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树?
4、课堂小结,背诵课文。
爷爷噗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并能举出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
(4)能读懂推荐的童话故事。
2、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自学能力。
(2)学会电脑和网页的基本操作。
(3)锻炼初步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4)会使用bbs,能独立发表意见。
(5)锻炼对身边小科学的观察、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
(1)激发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的探求热情,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2)激发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喜爱读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地心引力”这一个科学常识、培养初步的信息技术素养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举出身边其他的科学小知识、对学生进行电脑操作的指导、bbs留言。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打开首页)小朋友看,小熊他们玩跳绳玩得多开心啊!小熊一个劲地往上跳,咦?为什么他不会跳上天,而是每次都跳回原地呢?聪明的'小朋友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这个故事(出示课题),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2、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1、全班认读生字,贴桃子图。
2、认读生字游戏:学生打开网络,练习学习测评第一页“做一做”。
3、导语:听听电脑朋友是怎样把课文读好的?
(三)初次上网,质疑。
1、导入,指导学生进入的“课文欣赏”。
提出要求:听课文,让学生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学生带问题自由上网进入“课文欣赏”听课文朗读。
通过网络进行师生交流。
3、学生汇报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四)再次上网释疑。
1、导语,指导学生进入的“课文理解”,教会学生操作页面。
提出要求:跟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地球爷爷的手究竟是什么,从读中找到答案。
2、学生自由进入“课文理解”进行朗读、学习。
老师通过教师机监控和指导,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探讨。
3、师生共同释疑:地球爷爷的手就是——地心引力。
问:从课文哪里可以知道?
4、小结。
(五)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指导读好地球爷爷的话。指名读,男同学读。
2、指导读好小猴和小兔带有请求语气的话。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同学比赛读,从读中体会其中含义.
3、指导读好学生感兴趣的句子。
问:你还喜欢课文的哪句话?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应该怎样读?
4、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5、汇报:一个小组分角色读、个别脱稿表演读。
6、小结:学习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六)小组协作探究。
1、导入.
2、分小组讨论: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吗?(老师指导和监控)
3、学生汇报。
4、导语。
5、学生自由说:谁还能说说像地心引力那样的小科学呢?
6、小结。
(七)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1、导语,推荐中“阅读欣赏”的3篇课外童话,指导学生进入、操作。
提出要求:边读要边想,从童话中知道或懂得什么?
2、学生进入网络,自主选择喜欢的童话进行阅读。
老师通过教师机监控和指导,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讨论。
3、指导学生进入“聊天小站”,使用站的“留言薄”。
4、学生自由进入“聊天小站”发表留言。
生生在“聊天小站”进行交流讨论。师生通过网络交流,老师通过教师机遥控指导学生。
5、小结。
6、布置作业。
7、结束。
四、教学过程流程图:
开始
网络
设境导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复习生字
贴桃子图
齐读生字
网络
游戏:做一做,读一读
网络
导语、指导操作、“课文欣赏”页面
网络
欣赏课文
网上交流
初次上网、质疑
质疑
网络
导语、指导
操作
“课文理解”页面
再次上网
释疑
网络
借助网络、跟读、练读课文
网上监控交流
释疑
评价指导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朗读
指导朗读
理解课文
小组合作
表演读评价
小结
点拨指导
小组协作
举例
小组协作探索
学生汇报
网络
指导操作“阅读欣赏”聊天小站
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网络
自由阅读
童话网络
师生网上交流
网络
在bbs写留??
网络
师生交流、遥控指导
点评
留??
网络
布置作业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