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每一位老师都很熟悉的备课材料,你知道适合自己课堂的教案怎么写吗,制定教案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我们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目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小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小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美术小学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二、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三、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四、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五、教学课时。
此课教授2课时:第一课专门练习色彩的调制;第二课专门练习色彩的装饰应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1)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
(2)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2)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2)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美术小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表现运动的场景
2.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运动的动作
重点:用各种色块、线条表现自己对运动的理解
难点:用美术材料和辅助工具画出不同的体育活动
教具:图片、范画
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人
体育活动生龙活虎,真令我们激动。
总想让那些英姿飒爽的动作,在我们的画上永驻。
二、出示图片
如果让你也来画一画你会怎样来表现?
体育课上,你学会了哪些运动?运动会上,你又喜欢哪些项目?打球?赛跑?游泳?
运动展示人类更辉煌的前景,激发人们建设和创造的自信。
三、板示课题
你最喜欢什么运动?说出你的感受来。
看了那么多的画面,有了那么多的经验,你能尝试画出你对运动的感觉来吗?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四、创作练习
把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运动画出来。
你又有新的想法了吗?
小组讨论一个创意并协作完成。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选择:
1.把你最喜欢的运动画出一两种。
2.可以画出你或同学们运动时的姿态,也可以画出比赛场上热烈气氛。
教学随笔
美术小学教案篇4
第六课花花衣
教学目标:
1、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材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的对比和应用。
2、选材的使用及色彩的调配。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彩泥、颜料、画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东西你们见过吗?(师出示两个经过加工装饰的瓶子与盒子)
师:其实这两个东西很普通,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只是因为它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花衣裳。现在,老师就把它的花衣裳脱下来,让你们看看它的真面目。(师动手去掉其衣裳)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做“花花衣”。
二、发展阶段
1、师问: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生:将穿上花花衣的容器摆放在班级里。
做成漂流瓶,让江河大海将我们的祝福带向远方。
将穿上花花衣的瓶子串成风铃,挂在教室里,挂在校园的树上。
师补充:在征得学校同意之后,我们甚至可以将校园里用来种盆景、养睡莲的大缸进行包装,让它“美丽一星期”。
2、引导学生赏析教材,并讨论、交流:
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吗?课本给我们了哪几种方法?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并就手中收集到的容器及材料,说说自己准备选用哪种方法来装饰?
生汇报
3、学生动手练习,师巡视指导。
三、收拾与
将装饰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适合单独放置,哪些适合组合在一起。然后将这些适合组合的作品用绳子等连接起来,稍加修饰后,将桌子上多余的材料收拾干净。
四、课后拓展
运用多种材料为多种容器进行包装。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复习知识: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花花衣”?
2、检查上节课的作业,看看谁设计制作的“花花衣”(半成品)最漂亮。
3、学生自我展示,教师检查点评独特的设计。
4、继续制作:要求学生继续完成为结束的作品。
5、作业完成,学生自评,他评,教师。
三、课后拓展
“花花衣”还可以穿在“谁”的身上?
教学后记:
了解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是本节课主要目的。构思要印什么,先想好,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边,画出一半的内容对印,展开根据印出来的图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东西像什么?添画对构图缺陷的可添画补救、形象不清用添画使其具体清晰,色彩不丰富的可添画装饰美化,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小学教案篇5
总课时数:9.10
领域: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教学重点:
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谱。
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好范图及若干小图片。
学生:彩笔及几幅游戏棋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游戏切入: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和基本组成部分。
师出示游戏棋:这是什么?(游戏棋)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依次请数个学生和老师对手进行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 , 展示游戏棋的种类。
师: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上面都有些什么?
(学生展示带来的棋谱,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
3、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
提问:一幅游戏棋都会由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谱、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
4、学生尝试,实践总结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
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
线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
(3)总结学生的草稿,并示范。
a) 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
b) 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插图装饰成完整的棋谱图。)
c) 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
d) 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
5、再实践,学生独立设计一份游戏棋,师巡回指导。
6、欣赏,并学习评价
展示学生的草图,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的游戏方法。
第二课时
1、请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游戏棋。
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
2、要求小组长安排好分工与合作。
要选择一份共同的设计稿,围绕棋盘的装饰进行。
3、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组成员与众不同的创想。
4、根据自己设计的图谱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兴趣很高,很多的同学联想到了迷宫的游戏,我也鼓励学生把想法画出来,有很多同学画出的效果很好,设计新颖,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