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进餐的教案7篇

时间:2022-12-01 作者:pUssy 备课教案

教师在写教案时,理论结合实际地处理教材,随便应付完成的教案并不会让你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进餐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进餐的教案7篇

大班进餐的教案篇1

【设计思路】

在幼儿园的新纲要中有这样一条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密切结合儿童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发现,幼儿会把角色游戏中的玩具、吸管等材料放在嘴里咬,有些经过老师提醒后还是没有用。显然孩子们还没有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的意识。而有些家长在家里对孩子也是放任自由,疏于这方面的管教。因此,有必要开展一节《不乱吃东西》的健康学习活动,让幼儿了解乱吃东西的危害性,知道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故事肚子疼的冬冬导入,了解到乱吃东西的危害性;第二环节: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天热了哪些东西不能随便乱吃;第三环节:在游戏中让幼儿知道在平时的幼儿园里哪些东西也是不能吃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知道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

2.愿意用简单的语言大胆交流乱吃东西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故事:肚子疼的冬冬、食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肚子疼的冬冬

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东东回家,东东非要买烤肠吃,妈妈只好给东东买了两根。东东马上吃了。东东回到家,看见篮子里盛着许多草莓,抓起来就吃。妈妈说"东东,等洗干净了再吃"。"我不怕脏”。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道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1.冬冬吃了些什么东西?(烤肠、草莓)

2.这么多的东西吃下去后,肚子会有什么感觉?(很疼)

3.说一说,如果你是冬冬,应该这样做呢?(少吃点、不吃不干净的东西)

小结:好吃的东西虽然味道很好,小朋友一直想吃,但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肚子,不能吃的太多,而且没洗干净的食物也不能吃,一定要洗干净。

二、交流讨论——哪些东西不能吃

1.放假了,天气很热,我们应该吃些什么,要少吃或者不能吃什么东西?(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少吃冷饮、饮料、垃圾食品)

2.马路上,香喷喷的羊肉串、烤鸡翅真诱人,怎么办?(少吃点、不要吃)

3.吃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小心鱼刺卡住喉咙)

4.观看图片: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品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没洗干净的食物

小结:大街上烧烤的东西特别不卫生,不能吃。老鼠、苍蝇叮咬过不能吃。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买食物要看保质期。吃鱼要将鱼刺剔干净,一旦鱼刺卡住了,我们不要哭,哭了鱼刺就陷得越深,要告诉大人或老师,直接去医院就诊。

三、游戏——对与错

把药带进幼儿园吃、用嘴巴不停地吸果冻吃、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哪些是不对的行为?可以这样做吗?

小结:这些行为都太危险了,容易发生受伤的事件,小朋友不能乱吃东西,这样会让我们生病。所以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注意饮食安全,吃干净、卫生的食物。

大班进餐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进餐时》、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进餐时》引导幼儿讨论

内容: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二、观看后讨论:

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内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妈妈买来了一条大鲤鱼。做了一道好吃的葱油鲤鱼。明明闻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来,妈妈说:“明明,别着急,把鱼刺弄干净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咙里卡住了鱼刺,明明难受得哭起来了。妈妈一边安慰明明,一边带他到医院后,医生阿姨帮他把鱼刺取出来了。

四、提问:

(1)明明应怎样吃鱼?

(2)鱼刺卡在喉咙里该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吃鱼时,一定要仔细把鱼刺弄干净再吃,一旦鱼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为越哭,鱼刺就陷得越深,应赶快告诉妈妈或老师,带你到医院去治疗。

五、幼儿自由谈论自己在吃饭时是怎么做的

六、请个别幼儿谈论自己在吃饭时是怎么做的

七、教师小结:

小结: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闹。

大班进餐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进餐时间的行为符合礼仪要求。

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习惯。

3.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核心要素:

进擦前 手洗净 入座时 动作轻

细细嚼 慢慢咽 不挑食 不剩饭

活动准备:幼儿平时使用的餐具:碗、盘子、勺子各一个。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直接介绍活动名称,导入活动。

(二)关键步骤:

1.第一步,餐前准备练习。

(1)取餐垫放在桌子上,取餐具放在餐垫上。

(2)学习用双手将椅子拉开,在入座。

(3)老师讲盛好食物的餐具放在餐车上,幼儿用双手端起饭碗,放在餐垫上。

2.第二步,吃饭练习。

(1)脚规矩的放在椅子前面。

(2)饭、菜要搭配着吃。

(3)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吃饭。

(4)需要添饭菜,举手请求老师的帮助,或经老师的允许后,有自己到指定的地点添饭。

3.第三步,收拾桌面的练习。

(1)清洁桌面:去抹布区取干净抹布,擦拭餐垫和桌面后,将脏的抹布放在脏抹布区。

(2)餐垫使用后,放在指定地点。

4.第四步,漱口和擦嘴的习惯。

练习后,要注意幼儿在进餐时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大班进餐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吃粗粮,了解吃粗粮有益于身体健康。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粗粮,知道它们的名称。

3、通过游戏"粗粮点心店",进一步感受粗粮的外形特征及营养价值等。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粗粮,知道它们的名称。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粗粮的实物或者图片,如点心类的玉米窝窝头、大煎饼、黑麦馒头、黑麦花卷、黑麦锅贴等。

2、现场品尝粗粮做的1——3种粥,如玉米粥、小米粥、高粱粥、黑米粥、玉米面糊糊等。

3、事先可请家长有意识地和幼儿去小吃殿等地方品尝粗粮食品。并引导幼儿谈谈吃了这些食物的感受。

4、设计调查表(详见幼儿用书)

5、幼儿用书:《粗粮小吃店》

活动过程:

1、认识几种常见的粗粮食物,知道它们的名称。

●教师和幼儿商量玩"粗粮小吃店"的游戏,并提出要求。

●教师引导幼儿用调查的方法,了解粗粮的有关问题。

●教师展览幼儿的调查边,并相互交流由粗粮制作的食物的名称。

2、了解粗粮食物的营养,鼓励幼儿品尝食物。

●教师和幼儿向上幼儿的调查表格,请幼儿逐一观看实物,如点心类的玉米窝窝头、大煎饼、黑麦馒头、黑麦花卷、黑麦锅贴等,以及实物或者图片的粥,如玉米粥、小米粥、高粱粥、黑米粥、玉米面糊糊等,巩固对粗粮食物名称的认识。

●教师请幼儿品尝食物,如窝窝头、玉米粥、黑米粥等,启发幼儿说说吃这些食物的感受。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粗粮的营养价值。

3、通过"粗粮小吃店"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粗粮的认识。

●教师和幼儿商量"粗粮小吃店"的游戏内容。

●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如纸、油泥等,让幼儿制作粗粮食物。

●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粗粮小吃店"的游戏情境,展示幼儿制作的食物。

大班进餐的教案篇5

一、教学目的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增加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惯。

二、课前准备

1、前一周,让学生对学校周围的小摊进行实际调查,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的。

2、观看《都是零食惹的祸》。

3、分别从小摊上和大超市里购买一些食品。

4、准备一脸盆水以及洗手液、毛巾等物品。

三、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揭示新课

1、同学们!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同学们,当你平时享受那些花样繁多、种类齐全的儿童食品时,你是否想到了安全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谈谈关于食品安全的这个话题。

希望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学到的知识带进今天的课堂,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安全自护目的。

2、分组交流课前调查所得,各个小组汇报对学校周围小摊进行实际调查的结果。

学生交流:

①烤肉串、炸鸡翅的桌子又黑又脏,食品上叮着苍蝇,有沾满了灰尘。

②麻辣烫的原料没洗就直接下锅,卖主自身也很脏,根本不讲卫生。

③很多袋装食品没有找不到产地、商标,有的已过保质期④很多饭店厨房的卫生极差。

师小结:大家的眼睛可真亮!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这样的食品我们同学吃了能不生病吗?下面我们来欣赏小品《都是零食惹的祸》。

3、观看《都是零食惹的祸》

主要内容:上课时,一个男生突然捂着肚子大叫肚子痛,送到附近医院。经医生诊断是得了急性肠胃炎。经了解,他早上上学时吃了小摊上的烤肠。

全班讨论:

①这位男生得的是什么病?

②他为什么会生病?

4、师引导:

学校规定不能到小摊上去买零食吃,可有的同学偷偷地去买,不听老师的劝告,刚才的这位男生就是因为吃了小摊不卫生的食品而生病的。那么究竟什么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己从大超市买的食品和我手里的小摊上的食品进行比较,看看安全的食品必须有哪些标识。

学生比较并且讨论:安全的食品要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电话和具体的地址、食品的组成成分和重量等。

5、师:我们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那么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都应该注意什么呢?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尽量购买绿色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懂得了乱吃不卫生的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的道理。也表达今后不再乱买零食的决心。通过讨论,也知道了如何去识别选购安全的食品,希望每位同学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大脑更聪明。

最后送大家一首童谣:

出示《食品卫生安全童谣》生齐读

食品安全最重要,良好习惯养成好。

饭前便后要洗手,清洁卫生要做好。

食品挑选需注意,“三无”食品莫食用。

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谈不上。

过期食品不要吃,变质食品切分清。

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是关键。

饮料、冷饮要节制,争取有个好牙齿。

同学们,要记牢,

食品安全最重要,最重要!

大班进餐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用餐时的一些文明健康行为。

2、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培养文明的餐饮之礼。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平时使用的餐具:碗、残渣盘、勺子各一个。

2、图片(与进餐有关的图片,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如:把饭菜全部吃光的、挑食的、边吃边讲话的、用手抓饭的、对着别人打喷嚏的……)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回忆进餐前要做的事:饭前要洗手。

1、请幼儿谈谈餐前为什么要洗手?

2、教师总结: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呢?因为洗手可以预防病菌,所以小朋友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二、请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三、判断游戏:谁是文明进餐的小朋友

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这么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呢?(帮助幼儿分清对错,学习文明进餐的礼仪)

2、谈话:怎样才能做个文明进餐的好孩子呢?

3、谈话:除了刚才看到的、说到的,进餐前后还要注意什么?如:吃完饭将自己的餐具送到指定的地方、进餐后要漱口和擦嘴等。

四、学习儿歌,结束活动。

儿歌:进餐前,手洗净;入座时,动作轻;细细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饭。文明进餐人人赞!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进餐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礼仪,如进餐时不讲话,不能一心二用,不能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后再离开餐桌。正确使用餐具,爱护卫生,进餐时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洁,进餐后会收拾自己的餐具并及时进行漱口和擦嘴。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虽然抓住了幼儿的心理特征,但是在材料的准备上,还不够充分,不能够给幼儿更多的提示。

一个成功的活动,离不开教师对每个环节精心的设计与考虑。总之,我们教师平时要多善于观察、多思考、多去了解幼儿,时刻做一个有心人。

大班进餐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正确的进餐方法。

2、初步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重点

知道正确的进餐方法。

活动难点

初步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1个,图片4张:

图1、小猫被鱼刺卡住了。

图2、小狗被骨头呛着了。

图3、小兔被萝卜哽着了。

图4、河马医生教育小猫、小狗、小兔。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音乐律动,稳定幼儿的情绪。

二、开始部分

1、故事表演《河马医院》。提醒幼儿认真看,仔细听;小猫、小狗、小兔为什么都去河马医院找河马医生?

2、依次出示图1、图2、图3、图4,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1)小猫为什么会被鱼刺卡住?小狗为什么被骨头呛着?小兔为什么被萝卜哽着?

(2)河马医生是怎么说的?

(3)小朋友吃东西时应怎么做?

小结:小朋友吃东西时要坐好,不要玩耍、不要大声说笑,吃到嘴里的东西要细细嚼烂,慢慢咽下。这样才不会被卡住、呛着或哽着。

3、建议:

(1)在幼儿进餐前,教师必须注意不让幼儿进行剧烈运动。让幼儿学会静静的等待进餐。

(2)每次进餐前,可播放优美的音乐稳定幼儿的情绪,并提醒幼儿注意正确的进餐方法。

延伸活动:

1、幼儿进餐前,可播放配乐故事《河马医院》。

2、带回家的活动;要求幼儿把所学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建议家长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