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中班语言教案6篇

时间:2023-03-31 作者:Kris 备课教案

学会写教案,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教案在撰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与时俱进,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夏天中班语言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夏天中班语言教案6篇

夏天中班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意境美。

2.学习诗歌,并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乘凉,草丛,树林,池塘。

2.课件:声音—知了,青蛙,蝈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照片:乘凉

教师:小朋友看看照片上有什么?这些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他们为什么要坐在大树下乘凉呢?

引导幼儿发现,这是夏天的情境。

教师: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

二、展??

1.播放声音,引入诗歌。

(1)知了

这是什么声音,谁在叫?你在什么季节能听到它的叫声?

(2)青蛙

请小朋友跟着学一学青蛙是怎样叫的。

(3)蝈蝈

谁知道蝈蝈是这样叫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原来夏天有那么多美妙的声音呀,真是一首好听的歌。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朗诵一首诗歌叫《夏天的歌》

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为什么叫夏天的.歌呢?

提问: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3.欣赏图片,学习诗歌。

(1)草丛

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丛里。)

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

(蝈蝈在草丛里“蝈、蝈、蝈”地叫。)

(2)树林里

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知了在大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3)池塘

谁在池塘里?怎样叫的呢?

(青蛙在池塘里咕呱咕呱叫)

4.师幼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第一遍:幼儿问,教师答。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蝈蝈蝈,在绿色的草丛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树林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甜甜的冰淇淋里,在小娃娃乐呵呵的笑声里。

第二遍,教师问,幼儿答。

5.多种形式,激发朗诵兴趣。

幼儿分成男、女两组互问等。

三、结束

引导幼儿思考:夏天的歌,还藏在哪里?

(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夏天的歌还藏在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

让我们用耳朵倾听、用眼睛观察,去发现更多夏天的秘密吧!

附: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 蝈,在绿色的草丛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树林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

在甜甜的冰淇淋里,

在小娃娃乐呵呵的笑声里。

夏天中班语言教案篇2

活动前言:

冬天给我们影响最深刻就是雪花,当下雪的时候,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去堆雪人、打雪仗,夏季却就不同,夏季最容易下雨了,从天空中下的小雨,就像是一串串断了线的小珠子!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冬季与夏季的不同!

活动目标:

1、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2、.针对冬天和夏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录制散文《夏天》、《小雪花》。

2、可粘贴的小红花。

3、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分别代表两个季节的花卉图片,请小朋友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开花。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冬天和夏天的特点

(1)你认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认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3.引入论题,分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冬天还是喜欢夏天?为什么?将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4.讲解规则,展开辩论

辩论规则:

(1)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朵小花。

(3)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花。

幼儿辩论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幼儿交代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

4.教师简单小结辩论情况,最后欣赏散文《夏天》、《小雪花》。

夏天中班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诗歌中各种动物有趣的叫声,感受和体验诗歌优美的语句、独特的情趣和意境。

2、会用图谱帮助记忆诗歌,并会用简笔画表现所创编的诗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诗歌《夏天的歌》图谱。

2、课件:蝈蝈,知了,青蛙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小朋友很喜欢夏天,其实小动物也很喜欢夏天呢,瞧,今天有几只小动物来唱歌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谁来了?”

二、幼儿欣赏动物叫声磁带,引出诗歌。

1、播放声音,引导幼儿学习动物有趣的叫声。

(1)蝈蝈(并学习)

①教师:“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听,这是谁在唱歌呀?”(若幼儿不知道,教师可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蝈蝈。)

②教师:“你觉得蝈蝈会躲在哪里唱这么好听的歌呢?”

③幼儿猜测,教师出示图谱。

(2)知了(并学习)

①教师:“这是什么声音,谁在叫?你在什么季节能听到它的叫声?”

②教师:“你觉得知了会躲在哪里唱这么好听的歌呢?”

③幼儿猜测,教师出示图谱。

(3)青蛙(并学习)

①教师:“还有一只小动物也来唱歌了呢,请你仔细听听看,是谁呀?”请小朋友跟着学一学青蛙是怎样叫的。

②教师:“你觉得知了会躲在哪里唱这么好听的歌呢?”

③幼儿猜测,教师出示图谱。

2、教师总结:“原来夏天有那么多美妙的声音呀,真是一首好听的歌。”

3、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教师:“其实这些美妙的声音都藏在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里呢,请你们来听老师念一念,诗歌的名字叫《夏天的歌》。”(教师一边朗诵诗歌,一边出示图谱。)

4、教师提问: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5、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学习诗歌内容。

6、欣赏图片,学习诗歌。

三、师幼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激发朗诵兴趣

四、学习创编诗歌。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夏天的歌,还藏在哪里?(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回答)

2、请小朋友来想一想,上来画在老师准备的纸上,并创编诗歌。

3、教师小结:“夏天的歌还藏在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待会让我们用耳朵倾听、用眼睛观察,去发现更多夏天的秘密吧!”

夏天中班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夏季动物特有的鸣叫声的和谐美。

2.体验模仿声音的乐趣,尝试仿编歌曲。

3.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活动准备:

1.在户外活动,外出活动或郊游里,引导幼儿聆听附近虫儿的鸣叫声。

2.请家长协助幼儿丰富幼儿有关夏天昆虫的知识。

3.准备录有青蛙,蟋蟀等夏天会叫的动物图片布置成展板。

4.准备森林大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聆听青蛙,蟋蟀,蝉的鸣叫声,并让幼儿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动物?

1.老师请小朋友听几种声音的录音,小朋友猜一猜它们是谁的叫声?

2.教师将幼儿猜到的相应动图片贴在森林的背景图上。

二.引导幼儿欣赏夏天会鸣叫的动物的图片展板。

1.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图片展板中自己知道的动物的名称。

2.引导幼儿模拟图片上发声动物的形态和声音,如:蝉儿知了知了地叫,青蛙呱呱呱地叫……

三.学习歌曲《夏天来到了》。

1.请幼儿安静倾听歌曲,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鼓励幼儿运用青蛙,蟋蟀等动物的叫声来仿编歌曲。如:小蝉儿知了知了,夏天来到了;小蟋蟀国国国,国,夏天来到了。

四.幼儿表演歌曲〈夏天来到了〉。

1.启发幼儿说一说并模仿各种小动的行进方式。

2.鼓励幼儿边唱歌边根据歌曲中不同动物的形态进行表演。

夏天中班语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朗诵诗歌,并根据诗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征大胆地仿编。

2、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的想象,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夏天,积累有关经验。

2、图片一套。

3、诗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谈论夏天:夏天里你有什么感觉?草地上、大树上、池塘里有些什么变化?能见到哪些虫子?能听到那些动物的叫声?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诗歌录音,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夏天的歌》。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出示图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师:你听到了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呢?为什么说夏天的歌是太阳帽,是小花伞,是甜甜的冰淇淋,在小朋友乐呵呵的笑声里?

3、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

师: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话呢?我们一边欣赏,一边想一想。

1)、幼儿跟着老师轻轻地朗诵。

2)、幼儿边朗诵边即兴表演。

4、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1)、启发幼儿说说在夏天里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

2)、启发幼儿将自己在夏天里听到的声音,按诗歌原有的句式仿编。如:夏天的歌在哪里?叽叽碴碴,在高高的枝头上。

3)、将幼儿仿编的句子,组成一首新的诗歌,与幼儿共同朗诵。

三:结束部分幼儿听诗歌音乐,自由结伴表演,结束活动。

夏天的歌在那里夏天的歌在那里? “瞿瞿瞿”,在绿色的草丛中。

夏天的歌在那里? “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夏天的歌在那里? “咕咕呱呱”、“哗啦哗啦”,在清清的池塘里。夏天的歌是太阳帽,是小花伞,是甜津津的冰淇淋,在小朋友乐呵呵的歌声里。

夏天中班语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的主要线索,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蟋蟀的快乐夏天。

2、能按照已有经验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对夏天的感受。

3、体验故事所体现的夏天的美好意境。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播放蟋蟀的声音,吸引幼儿的兴趣。

师:听!这是谁在唱歌?(蟋蟀)

幼:幼儿讲述。

师:你们知道蟋蟀在什么季节会唱歌吗?

幼:夏天

二、通过观察画面的主要线索,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蟋蟀的快乐夏天。

1、幼儿欣赏故事开端,播放课件,知道蟋蟀带的礼物是三朵向日葵。

师:有一天,蟋蟀觉得很无聊,他决定去造访好伴侣,你瞧!他的手里拿着什么?(幼儿讲述“三朵斑斓的向日葵”,引导幼儿数一数。)于是,蟋蟀开始出发啦!

2、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快乐的夏天》

(1)教师提问:蟋蟀要去找好伴侣,他的好伴侣是谁?蟋蟀带了什么礼物给她的好伴侣?

(2)幼儿自由翻阅小书。

(3)教师小结:他找了三个好伴侣,别离是禅先生、青蛙、萤火虫;礼物是三朵斑斓的向日葵。

三、能按照已有经验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对夏天的感受。

1、和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快乐的夏天》,重点出示三幅图片,与幼儿一起观察讲述。

提问:你喜欢哪一幅?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1)蝉先生的家

师:他找的第一个伴侣是谁?一起在做什么?蟋蟀和蝉先生一起觉得怎么样?为什么?(观察画面色彩和线条、理解故事)

师:蟋蟀走呀走呀,你看!他的向日葵怎么了?(数量变少,枯萎了,说明天气很热)

教师小结:蟋蟀觉得好快乐!

(2)荷花池里的青蛙

师:离开蝉先生的家,蟋蟀来到了哪里?(荷花池)

师:请你用你的小眼睛看一看这一幅斑斓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又好听完整的话来说说。

(引导幼儿用描述性的语句说“天气、环境,如:天空布满乌云、雨滴滴答答地落下来,吃凉凉的冰棒等”)

教师小结:蟋蟀觉得好快乐。

(3)萤火虫

蟋蟀离开了青蛙,来到了萤火虫的家。

师:蟋蟀和萤火虫做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教师小结:这就是蟋蟀夏天最快乐的一天。

2、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对夏天的感受。

师:你觉得你的夏天是怎么样的?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可以分组讨论,在集体讲述。)

四、体验故事所体现的夏天的美好意境。

1、完整欣赏故事。

师:让我们一起把刚刚蟋蟀的一天编成一个好听得故事(播放课件、音乐。)

2、幼儿讲述。

提问:蟋蟀是什么季节去找好伴侣的`?

你来帮蟋蟀想想,带什么出门才不会让本身很热?

如果你是蟋蟀的好伴侣,你会和他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3、幼儿与教师一起看书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讲。(配乐讲述)

活动延伸:

你有你快乐的一天吗?请你在活动区用上你的蜡笔、水彩笔,绘画出你的快乐夏天,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