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春天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23-01-23 作者:lcbkmm 备课教案

为了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少不了要制定一份出色的教案,想要自己的课堂能够有序进行,我们就要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教案,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比春天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比春天教案优秀6篇

比春天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根据作品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蝴蝶、小草、小花等和春天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 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画面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鲜艳的色彩描画春天。

3、 帮助幼儿分析诗歌的感情基调,学习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4、 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围裙(上面贴有小花、小草、春姑娘)蝴蝶指偶

2、 幼儿绘画工具、纸张

3、 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教师: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花蝴蝶飞来了,让我们听着音乐跳起来吧。 (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

2、 教师提问:你有朋友吗?他是谁?(幼儿讨论)你们知道吗?春天也有朋友,那它的朋友是谁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春天的朋友》

二、学习理解诗歌

1、 教师随配乐有表情地朗诵一遍诗歌 提问:春天的朋友是谁?你听到诗歌里是怎么说的?(幼儿回答)

2、 教师系上围裙,拿着蝴蝶指偶边朗诵诗歌,边进行表演

3、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诵时语气

(1)我们小朋友见到朋友的时候,心情会怎样?

(2)花蝴蝶见到小草、小花和春天的时候,心里也很高兴,那么高兴的时候会怎样对朋友说话呢?

4、 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幼儿集体朗诵

(2)请个别幼儿上来朗诵

三、绘画《春天的朋友》

1、 教师:春天还有许多朋友,你们想想,还会有谁呢?(幼儿讨论) 小朋友又为春天找到许多好朋友,春天真高兴呀!老师想请你们把你们找到的朋友画下来。

2、 幼儿绘画

3、 请幼儿拿着自己画的春天,去找好朋友,告诉好朋友:我为春天找到了××、××。

四、仿编诗歌《春天的朋友》

1、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绘画的内容,进行诗歌的仿编

2、 请仿编好的幼儿朗诵给大家听,教师给予适当鼓励

3、 教师:春天的朋友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看,还有谁可以做我们的朋友。

(幼儿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文学欣赏活动是一种陶冶情感、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活动形式,对于幼儿的要求比较高。散文运用生动美妙的语言、浅显易懂的句式为幼儿营造了一种优美、惬意的意境。幼儿生来就有一种好奇心、探求欲。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帮幼儿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开阔他们的视野,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的情操。

比春天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迎春花、梅花、桃花,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根据画纸和实物的大小比例,尝试合理安排画面。

3、感受春天的五彩缤纷、春意盎然和生机勃勃。

活动准备:

1、认识观察迎春花、桃花和梅花。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颜料,范例画一幅,吸管。

活动过程:

1、谈话,回忆在春游时找到的关于春天的经验。

师:春姑娘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春天,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师小结: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长出了绿绿的嫩芽,树枝上也长出了新芽,公园里美丽的花也开放了。

2、观察画面,了解桃花、迎春花和梅花的外形特征师:小朋友说春天到了,许多美丽的花开了,你看到哪些花开了?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看到的花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图形小结花瓣的外形。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花的图片,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花?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各种花)教师小结:迎春花开在长长绿绿的枝条上,枝条长在地上,矮矮的,迎春花就像金黄色的小喇叭。桃花的花瓣有五个,形状是圆形的,粉粉的,嫩嫩的,真美丽。梅花也有五个花瓣,形状和桃花差不多,不过梅花有各种颜色的,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范画,了解吹画和毛笔点画的作画过程和步骤。

师:看,老师这里也有一幅画好的春天的花,看看是用什么画的?怎么画出来的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范画,了解吹画的操作方法。)师:我们先用毛笔蘸点咖啡色的颜料,点在画纸的下面,然后用吸管吹出树干,然后再用毛笔蘸上颜料点画花瓣,画的时候可以把毛笔转着来画。

教师示范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幼儿尝试根据实物和画纸大小比例合理布局。

(1)了解实物大小与画纸大小之间的比例。

(2)幼儿作画,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分布画面和毛笔的运用。

5、展示作品,幼儿互相评价,师将幼儿作品展览在展板上。

比春天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 根据歌曲情绪尝试用甜美、连贯和活泼、跳跃的不同方法唱歌。

3. 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外出散步,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

2.春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引导幼儿说说春天的特征,知道春天天气暖和,衣服穿得少,花开了,小树发芽绿了,小动物们出来了。

师:在公园你看到了什么?小树变成了什么颜色?

(2)总结幼儿体验的经验,引出歌曲。

2.学唱歌曲。

(1)教师边范唱歌曲边根据歌词有序地出示图片。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按节奏朗诵歌词。

(3)幼儿轻声跟唱。

提示:引导幼儿用轻柔、甜美、连贯的声音唱前两句,用活泼、跳跃的方法唱后两句。

3.歌表演。

(1)鼓励幼儿边唱根据歌词的意思表演动作。

(2)幼儿自由进行唱编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小鸭小鸡(唱唱做做)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曲内容,唱准休止符。

2.能随音乐模仿小鸡、小鸭做简单欢快的动作。

3.体验表演以及与同伴共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鸡、小鸭绒毛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节奏练习。

(1)出示小鸡、小鸭绒毛玩具,幼儿模仿其叫声。 师:小鸡怎么叫?小鸭怎么叫?

(2)按歌曲中的节奏模仿叫声,感受休止符。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提醒幼儿听清楚歌词内容。 师:小鸡 、小鸭是好朋友,它们在一起干什么?

(2)幼儿随伴奏熟悉歌词。

(3)幼儿跟唱,注意唱准休止符 。

(4 )幼儿有表情地一边歌唱,,一边表演 。

3.歌表演、

( l )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内容做表演动作 。 (2 )幼儿自由进行创编表演。

(3 )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分组或者结伴进行歌表演。

比春天教案篇4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嘀哩嘀哩》,感受春天的美丽,并启发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天的美景

大屏幕放映春天的景色,配上《嘀哩嘀哩》的歌曲。学生一边

欣赏春天的美景一边和老师一起按节奏打拍子。教师戴上花环扮演春姑娘揭示课题《找春天》。

[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唤醒学生对大自然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准备练习

1、春雨姐姐(学生戴头饰扮演)用沙锤伴奏,演唱《小雨沙沙》。

学生学一学,唱一唱。请春雨姐姐加入。

2、青蛙大哥(学生戴青蛙头饰扮演)蹦蹦跳跳的出现,并有节奏地念着 :××× ××| ×× × 0 | ××× ×× |×- ||

学着青蛙大哥念一念,请青蛙大哥一起找春天。

3、小黄鹂(学生戴黄鹂头饰扮演)飞来了,带来两段练习曲。

4 4 4 4 5 |6 6 6 0 | 2 2 2 2 2 | 5- ||

1 1 1 1 2 |3 3 3 0 | 5 5 5 5 5 | 2- ||

小黄鹂范唱,其余小朋友视唱,春姑娘帮忙。

[ 把学生对事物特有声音的感受巧妙地迁移到练习中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三、找春天

1、小朋友讲讲自己眼中的春天,说一说春天美不美。

2、春姑娘描述她眼中的春天:大屏幕放《嘀哩嘀哩》的录象,学生一边听,一边拍手。

3、跟着春姑娘找一找春天,唱一唱歌曲。

4、请春雨姐姐讲一讲小朋友找的春天美不美(有没有把美的感

觉唱出来),哪一句唱的不够好,请春姑娘教一教。

5、练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请黄鹂点评唱的美不美。

四、春天音乐会

1、分角色演唱歌曲:男生唱第一段,女生唱第二段,大家一起唱第三段。磁带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用乐器模仿春天美丽的声音(发给学生各种乐器:沙锤、串铃、三角铁、双响筒等),一边演唱一边为歌曲伴奏。请青蛙大哥做指导。

3、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赞美春天?

大屏幕放《嘀哩嘀哩》的录象,学生们戴头饰表演,用肢体语言赞美春天。

讨论:这么美丽的春天,我们因该怎样对待它?(赞美他、热爱它、不能污染它。)

4、举行春天音乐会。

春姑娘弹《嘀哩嘀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也可以用乐器演奏。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使学生从中了解到相同的音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在学生想象、表现、演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艺术之美、自然之美。]

教学反思:

?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艺术课要运用艺术感人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这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展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春天的美景、感受艺术的熏陶;并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了宽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创造力,表现自我。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这节课我把学生熟悉的可爱的动物和动物音乐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比、表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音乐,去描述乐曲的旋律,去描绘音乐的形象,去理解音乐的内涵,并通过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完成隐性的教育目标,热爱自然,关注环境。

比春天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学会听歌曲前奏,用齐唱、分组唱方式进行有表情的演唱并唱准休止符

2、引导幼儿随乐曲根据歌曲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3、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1、谈话:告诉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发现春天有什么变化?春天美不美?你的心情怎样?(启发幼儿表现高兴的样子)那么我们把高兴的心情唱出来吧。

2、发声练习:用“春天来到了”练声

3、出示图谱:你看到图上有什么?(幼儿自由回答),用拍手赞美美丽的春天。

语言节奏:草 儿 青 又 青, 花儿 笑呀 笑,柳 树 穿 上 穿上 绿衣 裳,

布谷 鸟 布谷 鸟,布谷 布谷 叫, 布谷 布谷 春天 来到 了,咕咕o 咕咕o 春天 来到 了

4、老师把这么好听的诗歌谱成一首歌唱给小朋友听一听吧(教师示范唱后问幼儿:用什么心情唱的?)

5、教唱歌曲三遍

6、提问:喜欢歌曲中的那一句(幼儿个别回答后齐唱)

7、启发幼儿看图谱齐唱一遍歌曲

8、分组唱(用猜拳决先后),一组唱完后启发另一组说一说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教师评价,重点指出唱准休止符,另一组唱完后再进行评价。

9、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动作,再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0、用好听的声音唱给在座的老师听一听好不好?

活动结束:学蝴蝶飞、小鸟出活动室。

比春天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会用纸塑剪折小鸡,愿意用剪、折、贴、画等多种方法创作作品。

2.能耐心仔细地进行创作,大胆想象和添画。

3.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乐于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小鸡玩具和图片,印好的小鸡纸模若干,剪刀、胶带、彩色水笔、油画棒等工具。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出示纸塑小鸡,引起幼儿兴趣,以故事形式导入。

2.观察讨论:

(1)拿出印好的小鸡纸模,和做好的小鸡纸塑放在一块,引导幼儿观察纸模和成型作品的关系。

(2)与幼儿共同讨论小鸡外形的剪法以及翅膀的折叠方法。

3.分组创作,教师进行巡回辅导:

①引导幼儿尽量沿着外形轮廓剪齐,剪到复杂的曲线时要耐心细致。

②折叠小鸡翅膀时,注意要折得好看。

③将小鸡粘贴在画纸上,粘贴时注意放好位置。

④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在纸塑周围添画内容。

4.展示作品:让幼儿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设计说明:

1.考虑幼儿初次接触叠层纸塑,本次活动的技术难度以适合幼儿能力为主,因此选用小鸡作为纸塑形象。小鸡的身体作为基本型,为剪影状:小鸡翅膀可以折叠,为叠层状。剪影层比例多、折叠层比例小。

2.所设计的小鸡的外形轮廓为弯曲的形状,制造剪形的难度,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控制力。

3.为了接近幼儿特点,采用纸塑造型和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让幼儿创作作品,以丰富纸塑活动内容,并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动用综合技法的造型能力。

资料链接:什么是叠层纸塑?

叠层纸塑是笔者开发的纸塑新品种。叠层纸塑与其他纸塑形式不同,塑造的艺术形象为多层相连的结构,

创作步骤有:

①设计基本形,

②剪切折叠,

③立体塑造,

④装饰装框。

笔者进行了幼儿叠层纸塑创作教学活动,在此,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将教学探索呈送大家,期望引起同行对幼儿纸塑教学的关注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