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关于盐的教案7篇

时间:2022-09-26 作者:betray 备课教案

凭借筹办好教案,可以更好地根据实际状态对课堂进度必要分析,教师工作多年,对教案的制定方式一定十分熟悉了,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关于盐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关于盐的教案7篇

幼儿园关于盐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想象花果山水帘洞的情景。

2、根据故事情景,幼儿能积极主动的选择运用各种材料布置活动室。

3、有与同伴合作、分组制作的意愿,体验其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布置花果山水帘洞的美工材料:特大号塑料袋,各类纸(彩纸、图画纸、报纸、牛皮纸),废旧纸盒、纸箱,丝带,剪刀、胶带、水彩笔。

2、用特大号塑料袋剪成长条,悬挂在教室入口的门上呈瀑布状。

3、猴子头饰。

4、欣赏vcd水帘洞的情景片段。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vcd水帘洞的情景片段,讨论、交流经验:老师:你们看过瀑布吗?瀑布流下来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听故事:孙悟空因跳进花果山水帘洞口的瀑布里,而被推选为猴王的故事。

a、老师:孙悟空跳进水帘洞里看见了哪些情景?(洞口瀑布、花草松竹、铁板桥、石碑碑文)

b:老师:我们怎样来做洞口的瀑布?怎样做?你觉得用什么材料合适呢?

c:老师:想想水帘洞里还会有什么?

3、与幼儿讨论制作、布置水帘洞中的情景

a、请幼儿结伴自选材料

b、按幼儿意愿分组制作水帘洞中的情景

c、作好后带着孩子们跳进洞中,一起把作好的按幼儿的意愿布置。

4、幼儿带上猴子头饰扮孙悟空在水帘洞中猴子舞。

幼儿园关于盐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2、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会用杭州话念民间童谣《马兰开花》。

2、材料准备:7根皮筋,一段跳皮筋的视频,小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教师:小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二)通过游戏,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1、引导幼儿尝试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皮筋,请你找个空地方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练习单脚内外跳皮筋。(幼儿围成圆圈,单脚撑皮筋,另一只脚练习跳)

3、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尝试双脚交替绕圈跳。

(1)幼儿看视频,分组练习。

(2)请一组幼儿示范。

(3)跳皮筋比赛。

4、现在我们要进行跳皮筋比赛了,看哪组的小朋友跟着老师的节奏,跳的又快又整齐。

幼儿园关于盐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喜欢小动物,冬天不怕冷的意识。

2. 学习绘画企鹅的画法。

3. 掌握用毛笔、控制力度、立手腕勾画出企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用毛笔绘画的经验。

物质准备:地球仪白板 课件 水粉 笔洗 调色盘 毛笔 画纸 活动重点:能够准确的画出企鹅的形象。

活动难点:用毛笔勾画企鹅轮廓的时候能够掌握好力度。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过程:

1. 出示地球仪引出南极和北极的名称,简单介绍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2. 南极和北极居住的是谁?他们为什么不怕寒冷?

3. 观看关于企鹅的视频。(白板)

4. 看图片介绍企鹅的种类以及常识。企鹅有18种,是一种不能飞翔的鸟类。(白板)

5. 观看范画说说企鹅,观察身体的外形的特点,幼儿尝试说出绘画的步骤,鼓励幼儿学企鹅走路。

6. 教师示范绘画的步骤(白板重现过程)

7. 我们都有爸爸、妈妈。企鹅也是喜欢群居的动物,也喜欢跟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出去锻炼身体。

8. 欣赏美术作品。

9. 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添画冰雪。

活动延伸:

美工区活动可以尝试用毛笔绘画其它形态的企鹅。

幼儿园关于盐的教案篇4

活动准备:

美术活动用的材料、小镜子。

丰富幼儿表达人物表情的语句和词汇,学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

活动目标:

欣赏、感受人物的脸部表情与五官变化,学习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色调表现人物脸部表情。

能与同伴用眼神、表情进行交流、合作,尝试把更多的表情编入儿歌中或变成歌词进行表演唱。

活动过程:

一、活动

1、做照镜子的游戏,让幼儿在镜子里做出各种表情,进行自我欣赏。

2、轮流请幼儿把表情重复给大家看,互相交流、欣赏。引导幼儿边看边讨论人在喜、怒、哀、愁、调皮等不同状况下,脸部五官的变化,学习用语言进行描述。

3、教师有表情地朗诵《镜子里的我》,幼儿边听边用表情、动作加以表现。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还有哪些表情可以编到儿歌里去,教师要帮助幼儿记录下来。

4、复习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学习自由创编歌词,并带有表情地进行表演。

附作品 :《 镜子里的我 》

小小镜子真神奇,/天天跟我做游戏。/眼睛眉毛皱起来,/原来我在发脾气。

小小镜子真神奇,/天天跟我做游戏。/嘴巴两边向上翘,/原来我在咪咪笑。

二、活动

1、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各种表情的表现特点。

2、幼儿自己选择表现方式(绘画、拼贴、泥塑等),绘制出自己最喜欢的表情。

作品展示和交流:把全班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猜一猜、学一学每一件作品所表现的表情,看一看与作画幼儿的想法是否一致。

幼儿园关于盐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透过做游戏,使幼儿初步明白过马路时,我们大人小朋友都务必遵守交通规则。

2.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的习惯,以及初步掌握安全小常识,从而学会自保的潜力。

活动准备:

幼儿日常生活中曾观察到的红绿灯标志的图片、交通标志的作用投影片。

用纸板做的红绿灯,红绿黄灯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交通安全图画,引出课题:“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然后老师与幼儿一齐认识三种色彩的灯,并透过儿歌资料的了解初步明白“红灯停,绿灯走,黄灯停一停”。

2、老师交代游戏规则。(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小汽车,另一组做小朋友步行,当汽车行人望见红灯时都务必停下,当望见绿灯才能行走……)

3、游戏中教师注意指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等。

4、游戏完毕幼儿与教师一齐小结,对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并要求幼儿把这些知识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齐分享。

5、从活动中引出日常生活中我们务必注意的安全事项:进餐细嚼慢咽、走路看路、不随意跟陌生人走等。

游戏:红绿灯

幼儿园关于盐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作品中“莎娜与伙伴们在水桶里嬉戏”画面的观察,了解蓝色水桶会变大、变小的神奇变化,丰富相关文学语言:越变越大等……。

2、通过与教师、同伴合作表演,进一步体验蓝色水桶逐渐变大又变小的趣味。

3、在与教师、同伴共同表演中,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神奇的蓝色水桶》

活动过程:

1、教师操作幻灯片,出示“蓝色水桶”图片,激发幼儿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幼儿共同阅读作品前半部分,引导幼儿了解蓝色水桶的神奇变化。

提问:这只水桶怎么神奇?

谁发现水桶能变大的?

3、教师再次引导幼儿共同阅读作品前半部分,并通过对“莎娜与伙伴们在水桶里嬉戏”画面的观察,丰富相关文学语言,进一步感知水桶的变大的神奇。

插问:都有谁到水桶中玩的?水桶变得怎么样?他们在水桶里都玩儿了些什么?

(学习对话与及作品语言:越变越大等……)

书里又是怎么表现“水桶”很大的呢?我们来看看!

4、教师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后半部分,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提问:鲸鱼在水桶里玩什么的?鲸鱼越游越快会发生什么事,水桶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幼儿自由猜测。

5、教师继续朗读作品后半部分,帮助幼儿验证对故事结尾的.猜测。

6、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作品中的角色,在共同表演中体验水桶逐渐变大又变小的乐趣。

幼儿园关于盐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3、发展幼儿的.对蜻蜓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具:谜语、蜻蜓图片。

学具:画纸、油画棒、铅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谜语,猜猜我是谁:

身体细细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蜻蜓)

二、观察蜻蜓,并说说它有些什么特征。

身体:它长长的细细的,有漂亮的花纹

翅膀:有两对,又长又薄,纹理很多

眼睛:有两对,复眼大又圆

颜色:很丰富

三、 欣赏图片

欣赏了图片,大家能把蜻蜓的美丽,说的再详细些吗。

教师小结:身体是对称的。教师用肢体语言表现对称,介绍对称对蜻蜓的飞翔很重要。

四、出示作业要求:

1、学会用线条描绘来绘画蜻蜓。

2、将蜻蜓的特征表现出来。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