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需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老师们一定都得到了磨练,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活动教案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活动教案反思篇1
教材分析
旋转木马这个科技小制作的内容,是在我园实施的课题“科技小制作中科学与艺术的整合”中产生的。首先,它自身的美观性和可探索、可操作性,符合“科学”、“艺术”整合的要求。其次,它制作的难易程度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的收集方便、环保,同时作品还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幼儿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制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并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尝试看流程图学习旋转木马的制作。
2、掌握钻孔和十字剪制的技能,学习剪贴相同图形进行装饰。
3、感知木马旋转,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材料:一次性杯子、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2、工具:剪刀、固体胶、双面胶。
3、制作范例1个。
4、制作步骤流程图(见右图)。
活动过程
1、回忆情境,演示范例,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2、了解制作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工具。
(1)教师:要做旋转木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一次性纸杯、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2)教师:旋转木马怎么做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制作流程图(展示制作步骤图),你能看懂吗?这些图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3)教师用儿歌小结操作流程。
杯子做平台,洞儿杯底、杯边打;小吸管,洞里钻,长的钻上面,短的钻旁边;吸管头,十字开,小花伞,撑起来,木马四边粘;旋转木马转起来,真呀真好玩。
3、了解制作要点。
在制作的过程中,哪些步骤你不太会做?
(1)打洞。洞的位置与大小。(图一)
(2)十字剪制。吸管的前端裁开成十字型,方便粘贴及花伞的平稳。(图二)
(3)伞形的制作。先将正方形的纸剪成圆形,从边到中心点剪一条直线,再粘贴起来。(图四)
(4)同样图形。先将纸进行折叠,再画出图形,然后进行剪贴。(图五)
4、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遇到困难能主动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可以向同伴学习或向老师求助。
教师:那么多的难题都解决了,我们就可以制作了。在制作之前,老师还有要求:在制作时,你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你们一定要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困难,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小朋友或者老师求助。
(2)节约使用材料,注意制作安全,及时收拾工具、材料,保持整洁等。
教师:要节约使用制作材料,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制作结束要及时收拾好工具和剩余材料,保持整洁。
5、幼儿探索游戏:旋转木马。
(1)自由玩自制的旋转木马,体验成功的喜悦。
(2)幼儿交流:为什么旋转木马能够转起来呢?
活动反思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都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科技小制作是我园一项特色活动。旋转木马制作活动采用了幼儿平时熟悉的一次性纸杯和弯头吸管,通过清晰、形象、易懂的图谱和朗朗上口的儿歌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快捷地理解了其中的操作要领,通过讨论、思考、对比、尝试等方法,自主习得了简单基本的操作技能,获得了制作成功的体验;旋转木马制作,看似简单,其实蕴藏着不少科学原理,最为吸引幼儿的应该就是吸管转动连带伞形转动木马的科学现象。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做做玩玩中,幼儿已不知不觉地开启了探索科学原理和艺术想象的兴趣之门。
大班活动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表现自己对地球家园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幼儿保护地球环境的情感。
2、在掌握有关地球表面的知识上,尝试用添画的方式表现地球的面貌。
3、合理地运用鲜明的对比色彩进行渲染,注意颜色搭配协调、饱满。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有关地球表面知识的基础上,尝试用添画的方式表现地球的面貌。
活动难点:
合理运用鲜明的对比色彩,颜色搭配协调、饱满。
活动准备:
教学欣赏vcd《地球是我家》、《幼儿欣赏册》、彩色卡纸、油画棒、黑色水彩笔、教师范画《我们的地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提问:我们住在那个星球上呀?(地球)
2、感受地球的形状和不同地域的环境特点。
播放教学欣赏vcd《地球是我家》引导幼儿欣赏在太空中的和鸟瞰下的地球,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美丽的生物以及人类现代生活的环境等。(提问:地球上都有些什么?不同地方有什么特点?)
3、启发幼儿发现地球的颜色与不同地域的关系。
4、引导幼儿欣赏教学欣赏vcd中的作品《韦雷德里克斯的牧场》感受作品中不规则的分割线和丰富的色彩。(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线条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画家要用这些颜色?这些色块代表着什么?丰富的色彩给你怎样的感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范画《我们的地球》,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感受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方式,引导幼儿说说小画家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提问:画中用了哪些颜色?地球的上下两部分用了什么颜色?这样的颜色代表什么含义?)
2、引导幼儿运用对比欣赏的方式感受不同幼儿作品的表现内容和方式,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教师出示彩色卡纸,启发幼儿思考,你想表现一个怎样的地球,为什么?
4、引导幼儿在画纸中先画一个大小适当的圆形表现地球,在添画表现地球的面貌。
5、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围绕地球的外形运用黑色水彩笔添画出相关的事物。
6、启发幼儿用和谐的颜色表现主体地球和背景。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互相评价,说说同伴画的地球上最美的地方是哪里?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大班活动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侧身钻圈的动作要领。
2、尝试倾听不断加快的口令,做出快速反应,尽量将动作做正确。
3、在对形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按口令与同伴合作走到相应的位置。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踏浪”。
2、幼儿人手两面红旗、一块积木,直径为60厘米的圈4个,平衡木3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韵律操:“踏浪”。
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队列变化练习。变化的顺序是:一个大圆走—六个小圆走—一个大圆走—六路纵队走。
2、教师带领幼儿表演“踏浪”,尽量要将动作做到位。
二、游戏活动——我是小小建筑师。
1、教师讲解侧身钻圈的动作要领,身体对圈侧站,下蹲,一只脚伸过圈,低头缩身钻过去。
2、请一名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解做示范动作。
3、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幼儿抱一块积木在起跑线后,听到信号,头排的幼儿抱者积木钻过“山洞”(圈),走过小桥(平衡木)跑到场地的另一端,放下积木快跑回来。
4、游戏反复进行2—3遍。
三、游戏活动:机器人
1、教师扮演科学家,幼儿扮演机器人。
2、游戏开始,科学家发出口令“快跑”、“慢走”等口令,机器人根据口令作出不同的动作。
四、放松活动——机器人放松。
机器人根据科学家的口令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在观察,观察也是之后进行表现的基础,所以通过层层深入地引导孩子欣赏、感受、比较、发现,孩子确实能够并且十分乐意表达对建筑的理解。同时准备方便、效果明显的建筑图片展示,更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本次活动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意义所在。
大班活动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水果的名称用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学会夸张的造型手法,表现拟人化的水果,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进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幼儿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激发幼儿爱吃水果。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画出各种水果的外形。
各种水果娃娃的有趣表情。
活动准备
范画及绘画用笔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秋阿姨吹口哨,水果娃娃来报到。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小朋友你们知道秋天都有哪些水果?小朋友知道的真多,水果乐园里有很多水果。这些水果宝宝们要开舞会了,我们小朋友也要打扮一下,把自己也变成一个水果娃娃去参加他们的舞会好不好?那么水果是怎样变成娃娃呢?
x 出示水果娃娃的基本步骤。(多媒体)
我们先看看水果乐园里的苹果宝宝是怎么变成水果娃娃的。
x 苹果娃娃=(苹果宝宝的基本型状+五官+四肢+装饰物)
这就是苹果宝宝的变化过程。怎么样?有意思吗?
三、新授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节十分有趣的美术课------画水果娃娃
出示课题:《水果娃娃》
1、示范:西瓜娃娃(秋天的水果很多,可是老师最喜欢吃西瓜,因为西瓜水分多味道甜,除了能解渴还能解热消暑。所以我想给小朋友们画一个西瓜娃娃,小朋友要看清老师是怎样把西瓜娃娃画出来的,记住每一个 步骤等你自己画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了。)
1)、第一步骤-------画西瓜娃娃的基本型。(同时将西瓜的简单基本型展示于多媒体上)
2)、第二步骤-------画五官。(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微笑一下,感觉一下自己和同桌在微笑时的神情变化:都有什么变化? 大笑的时候眼睛是小了,湾了,嘴呢张大了,微笑的时候眼睛弯了,嘴角向上翘了……记住我们要用黑色记号笔,将五官按照刚才找到的感觉表现出来)
3)、第三步骤------画四肢。(小朋友想一想开心地,高兴地时候你能做出什么样的动作来?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作画。老师呢选一个这样的动作,看看它的手好像在说:小朋友们快快来,你也画一个水果娃娃吧。是不是啊?)
5)、第四步骤-------就是给已经完成好的水果娃娃添加一些装饰物?如:叶子、头发、衣服等等。老师觉得呀给我们的西瓜娃娃买一顶帽子带带会更好,所以啊在商店给他买了一顶帽子,好不好看?)
6)、第五步骤-------途颜色。(绿色的西瓜是戴上紫色的帽子。)
x 小结:这样老师的西瓜娃娃已经完成了。我们再看一遍西瓜娃娃变化的整个过程。小朋友们每个步骤都记好了吗?那么接下来是我们小朋友们创造自己喜欢的水果娃娃的时间了。小朋友要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快快把它画成水果娃娃吧。让你们画的水果娃娃去参加水果乐园里的舞会吧。
3、出示多种水果的基本形状和多种表情。(多媒体放映其他小朋友们的作品给孩子们作为参考)
4、教师巡回辅导,并放音乐(多媒体:快乐的水果娃娃)
5、作品展示:设计一个“水果娃娃乐园”的栏目,老师把已经完成好的幼儿作品剪下来让幼儿贴到黑板上的“水果娃娃乐园”上去。
6、作品的评选:(小朋友们,我们的水果娃娃乐园里有这么多的可爱的水果娃娃,他们都在干什么呀,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啊?因为秋天到了,水果乐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他们是在庆祝。谁能把这段话完整的说一遍?)
x 小结:画了一会我们的小手累了,让小手休息一会吧。刚才我们也看到了水果乐园里的水果真多,那么这些水果他们都有什么营养价值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四、延伸
多媒体(水果歌)
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水果娃娃是怎样画出来的,还知道了很多水果的营养价值,小朋友们正在长身体要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让你们的身体棒棒的,你们的身体棒棒的那么你们脸上的笑容就多了,老师也开心了。好了,今天的美术课就上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再见!
教学反思
今天,幼儿在不断尝试和帮助下,掌握了用各种绘画方法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水果娃娃变得可爱、漂亮。还用表现四肢和五官的方法让水果娃娃充满了活力。在重难点掌握水果娃娃的画法的处理上我通过多媒体示范让幼儿学的直观易于掌握。今天孩子们画画时放的音乐声音有点大,多少影响了幼儿做画,今后在这样的细节方面我会多加注意。幼儿在评价作品和给作品编小故事的环节上,因为刚入学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没能把自己想说的说完整,今后的美术教学我要加强对幼儿绘画的基本功和语言表达的练习、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创造能力。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大班活动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明确动物分房子的要求并能够尝试操作分房子。
3.初步学会小组讨论和合作。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动物分房子的要求,帮助虎王解决问题。
难点:能够尝试分房子
活动准备
幻灯片、每一小组一套分房图片、红黄色卡纸、一幼儿表演虎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六种动物图片,引出分房子。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客人,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到底是谁呢?(依次出示动物图片)
2.它们要分房子了,这里有两栋楼,先请小朋友帮忙安排它们住在哪一楼?(教师按幼儿想法操作展示黑板)
二、创设情景,由虎王入场,激发幼儿兴趣。
师:哟,谁到我们班上来了,是虎王,虎王,你到我们班上来有什么事吗?
虎王:嗨,我近来碰到一个难题,我们大森林里造了二栋楼房,一栋是红颜色的三层楼,一栋是黄颜色的三层楼,有六个动物参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时候,它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弄得我没有主意,只好请你们小朋友来帮忙,想请你们帮我想出一个合理的分房办法。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想办法吗?
师:小朋友都愿意帮虎王想办法,,那它们向虎王提出了哪些要求呢?请听故事《分房子》
三、教师播放幻灯片,完整地讲述故事
提问:
1.首先是谁提出的要求?(老鼠)老鼠提出了什么要求?(不要和猫住在同一栋楼)从老鼠年轻、灵活,上下楼梯很方便这句放你认为老鼠适合住几楼?
从老鼠提的另一个要求不愿和猫住在一起,猫听了怎样骂老鼠的?(幼儿模仿猫说话)
2.大象提了什么要求?(不和老鼠住同一栋楼)从大象很重会把楼房压垮的这句话中,你认为大象住几楼合适?
3.公鸡提了什么要求?(不和狐狸住同一栋楼)
如果公鸡住在红房子里,那狐狸应该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呢?(黄房子)
4.最后一个是谁提出的要求?(乌龟)乌龟提了什么要求?
从乌龟说的话里你认为乌龟住在几楼比较合适?
四、请6位幼儿分别扮演6种动物进行解色表演。
1.教师:小动物们在故事里面对虎王提出的分房要求,你们都记住了吗?它们是怎样说的?好,老师请6位幼儿分别扮演这6种小动物说的话,谁愿意来?(幼儿表演)
2.教师复述故事(对话部分,由幼儿表演完成)
五、1.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想动物提的要求,使幼儿形成完整的印象。
2.提供操作材料,幼儿动手分房。
六、教师点评分房结果
1.鼓励幼儿提出各种合理的分房方案
2.互相交流分房结果,与初次分房结果相比较
3.讲评分房结果
七、结束:小朋友帮虎王想出了合理的分房办法,虎五高兴,想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跳个舞。(播放音乐)我们一起为虎王来庆祝吧。
好了,我们赶紧和虎王一起去给动物们分房子吧。(集体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分房子》即让孩子们孩子了解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存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各种动物生存之间简单的关系。故事以森林中的动物住新房为线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而老虎大王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他们的需要,希望得到小朋友的帮助而展开。活动以《纲要》为指导,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说说会有哪些不同的动物需要分房子。通过故事引出活动的主题,动物们该住哪一间房子里,他们有什么样要求,从而激发他们帮助动物分房子的兴趣。故事的发展是让幼儿去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很好的依托。作为活动的延伸,另外不同动物的动物需要分房子,应该怎么办,让孩子根据动物的特点,再一次展开思考,望孩子多关注关心动物,让孩子继续有探索的机会,让本次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有体现。
本次活动整合了语言、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大胆交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成功者。
大班活动教案反思篇6
目标:
体验古诗作画的乐趣。
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古诗中柳树的美。
知道垂柳的枝条又细而长的。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重难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突出古诗中柳树的美。
怎样绘画、剪、做出垂柳细长美丽的枝条、柳叶。
准备:
a4纸、记号笔、水粉、橡皮泥、水彩笔、油画棒、背景音乐《柳树姑娘》等。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看一看
1、春天里发芽比较早的树是什么树?
2、我们学过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是什么?
3、古诗中说的是什么样的柳树?(垂柳)
4、浅释古诗:古诗中怎样赞美垂柳的?(碧玉杖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长长的柳枝像什么?被风一吹怎么样了?(像s、像波浪线、像蛇等)
6、幼儿欣赏被风吹动的柳树的图片。
二、说一说
1、古代的人用诗赞美柳树,小朋友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展现美丽的柳树。
2、幼儿讨论。(画出来、剪出来、用橡皮泥捏出来等)
3、欣赏柳树图片作品。
三、做一做
1、听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做一做。
2、要求:柳枝要细长,下垂。安静做、画。
3、添画春天的景物。
四、欣赏作品
1、幼儿间相互欣赏作品。
2、听歌曲《春天在哪里》到院子里找春天,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
这节活动设计了四个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其中第三个环节“做一做”体现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第一个环节说一说柳树,主要是利用赞美柳树的古诗《咏柳》及欣赏柳树图片让幼儿知道柳树的外型特征:柳枝的细长,柳叶的翠绿。利用引导语:你想你用什么方法展现美丽的柳树?激发拓展幼儿的思维、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四种形式:水彩笔绘画、水粉画、剪纸画、泥工画,通过欣赏四种不同形式的范画,为幼儿在画画做做环节做好铺垫。用语言引导添画春天的景物,丰富了画面内容。通过幼儿间欣赏作品,个别幼儿讲述作品完成整个教学,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带幼儿到院子里找春天,结束整个活动。
整个活动幼儿自主、积极投入,兴致很高。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剪纸画(用卡纸先剪出树干,用皱纹纸搓出柳条,剪出柳叶)、泥工画(分泥时没能安柳条、柳叶的大小分)完成效果不好。说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没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一节成功的活动不仅要有好的活动设计,备好课,还要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才能水到渠成,达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