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的幼儿园教案大班5篇

时间:2023-04-02 作者:loser 备课教案

大家阿在撰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围绕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思考,教案在撰写的时候,老师肯定要考虑文字表述规范,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水的幼儿园教案大班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水的幼儿园教案大班5篇

关于水的幼儿园教案大班篇1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知道螃蟹的特征及习性。

2. 学会用吸管和彩纸制作螃蟹。

活动准备

2根末端可以弯折的吸管,吸管,眼球,木工胶,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螃蟹。

- 我有锋利的钳子和硬硬的甲壳。

- 我无法向前走,我只能横着走路,我是谁呢?[展开]

1. 谈谈螃蟹。

- 你见过螃蟹吗?

- 你在哪儿见过螃蟹呢?

- 见过螃蟹后你有什么感想?

2. 说说螃蟹的`特征及习性。

- 螃蟹在哪儿生存呢?

(螃蟹在沙地或是泥地上钻洞,然后在洞里生存。白天它们通常躲在泥地里到了晚上才从洞里爬出来活动,寻找食物。)

- 螃蟹以什么为食?

(螃蟹通常藏在海里的沙子或泥土里,只把眼睛和触角留在外面等食物游过来,当有小海鱼游过来的时候螃蟹会快速竖起蟹钳开始攻击,把它们抓来吃。)

- 螃蟹在水里的时候不吐泡,为什么一上岸就吐泡泡呢?

(螃蟹嘴边残留的水汽一遇到空气后就会变成水滴,所以当螃蟹吐泡泡的时候就说明它呼吸很困难。)

- 螃蟹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螃蟹有蟹钳。螃蟹的颜色很漂亮,硬硬的蟹壳还有锋利的蟹钳。螃蟹是甲壳动物。)

- 螃蟹为什么要横着爬?

(因为螃蟹的腿弯向两侧所以只能横着爬。)

3. 制作螃蟹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想要制作出螃蟹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吸管怎样制作出螃蟹呢?

4. 用吸管制作螃蟹。

① 准备好末端可以弯折的吸管和普通的长吸管。

② 用末端可以弯折的吸管制作螃蟹的蟹钳。

③ 把彩纸撕成圆形,制作出螃蟹的身子。

④ 在螃蟹的身子上贴上吸管制作出螃蟹的腿。

⑤ 把彩纸粘在蟹钳的末端做出蟹钳的样子。

⑥ 粘上眼球和触角完成作品。

⑦ 用签字笔或是彩色铅笔修饰一下。

[结尾]

1. 让孩子们把完成的螃蟹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

关于水的幼儿园教案大班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容积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容积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 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若干。

2、蜜蜂胸卡(红、黄、蓝、绿、橙),《小蜜蜂》视频资料,圆形吸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蜜蜂采蜜”引入活动主题。

(幼儿根据胸卡的颜色分别到不同的地方“采花蜜”)

二、幼儿操作探索活动

1、将各组的蜂蜜放在一起观察并讨论:

(1)哪组小蜜蜂采的蜂蜜最多,为什么?

(2)出示记录表,幼儿自由选择项目进行投票。

(3)想一想用什么最好的方法来比较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幼儿自由讨论)。

2、幼儿探索思考,感受容积的守恒

(1)教师提供相同大小的杯子,每组请出一名幼儿将自己组的蜂蜜倒入杯中,看看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

(2)讨论:各组的蜂蜜倒入大小相同的杯子中,你发现了什么?各组的蜂蜜一样多吗?为什么大家刚才说各组小蜜蜂采的蜂蜜不一样多呢?(帮助幼儿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与瓶子的粗细、大小有关)。

3、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容积的守恒。

(1)每位幼儿在大小、形状不一的瓶子中选一个瓶子,观察各自瓶子的不同。

(2)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注入相同数量的“蜂蜜”。 比较讨论:杯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

(3)请幼儿将杯子中的蜂蜜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观察讨论:瓶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

(4)小结:我们杯子中的蜂蜜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无论倒入什么样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总量是没变的,所以,小蜜蜂瓶子中的`蜂蜜是一样多的。

三、游戏活动:小蜜蜂,嗡嗡嗡。

活动延伸:

请小蜜蜂们把采来的蜂蜜拿去与其它小动物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不仅涉及到了面积守恒,还牵涉到了容积守恒,但都是通过教师操作的方式来完成的,对幼儿来说,她并没有切身体验,只是得到了一个概念。而且对于一个活动来说,一次包含两个有关于守恒的概念,内容有点多。

关于水的幼儿园教案大班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水滴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2、对水滴的变化过程感兴趣。

3、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小水滴形象 小水滴旅行课件 电锅一个 镜子、纸、透明玻璃杯

活动前一天,请幼儿在家装两杯水,一杯放入冰箱,一杯不放入冰箱,第二天早上请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小水滴去旅行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出示小水滴形象)小水滴能旅行吗?怎么旅行?(小水滴可以流到各个地方去旅行)

2、如果小水滴想到天上去旅行,怎么去呢?

3、播放课件,幼儿观看。

4、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暖烘烘——受热)它们的身子变得怎么样?(变轻了——变成了水蒸气)

飞到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样了?(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抱在一起,变成了细细的小水滴——由水蒸气又凝结成细小水滴)

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飘来飘去,变成了什么?(白云)

几个小水滴抱成一团,变成了什么?(小雨滴)

二、小水滴旅行过程

1、幼儿听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边念“我是一滴小水滴,要求太阳来帮忙,照得浑身暖洋洋,快快带我上天空”,边将自己想象成小水滴,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表演水滴旅行的过程,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水滴发生变化时的状态。

三、小水杯里的奥秘

1、出示几杯水,请幼儿观察。这是小朋友在家里准备的几杯水,看看发生变化了吗?(教师可将结冰的杯子翻转,引导幼儿观察:水结成了冰,是固体,不会像液体那样流动了)

2、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已结成冰,有的还是水)怎么会这样的呢?

3、引导幼儿讨论并得出结论:昨天放进了冰箱的杯子里有冰块,而没有放进过冰箱的杯子里仍是水,结冰的杯子里,有些冰已经融化,又有冰,又有水。

四、移动小水杯

1、将已结冰的小水杯分散放在每张桌子上,要求幼儿仔细观察水杯里的变化。

2、小水滴变成了冰,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它变成水吗?

3、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让杯子里的冰融化。如:用纸去扇扇,用嘴去吹吹,用手去握杯子,看看有什么变化。

五、抓住小水滴

1、教师将一杯水倒入锅中加热煮沸,请幼儿猜测水会怎么样。

2、幼儿观察几分钟,看看发现了什么,锅中的.水是否会减少。

3、讲述用镜子、纸、透明玻璃杯等举到锅上方,去“抓住”(吸附)小水滴。

4、小水滴为什么都透出来了?(热了以后,水滴变轻了,变细小了)它被“抓住”了吗?告诉幼儿细小的“水滴”被“抓住”以后,又“抱”在一起,变成“胖胖”的水滴了。

关于水的幼儿园教案大班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魔力地砖铺路,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个人操作和合作操作中,学习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3.在游戏中体验互助合作和分享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魔力地砖(四组)、起点5个、城堡图片5个、邀请函4封、小动物铺路材料(人手一份)、装扮道具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神奇的地砖,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扮演地砖国国王,在黑板上出示魔力地砖,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和条纹。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地砖国国王!我呀发明了一种魔力地砖!给你们瞧瞧它的神奇之处吧!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地砖呢?(六边形)你还看到了什么?(红色的线)

(二)教师示范:帮助小鹿到达城堡教师出示小鹿铺好的魔力地砖,师幼合作帮助小鹿到达城堡。

教师:今天我的城堡里要举行化妆舞会!收到邀请函的小朋友和小动物可以参加!看!猜猜看邀请函里装着什么?

教师:看这边小鹿已经铺好了一条由森林通向我城堡的路!我们来跟它先来走一走!

(三)个人操作:帮助小狗和小熊到达城堡

1.教师出示操作卡,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看!这里还有其他小动物需要你们帮忙!是谁呀?(小狗和小熊)它们想尽快到达城堡!

2.请四位幼儿上来介绍。

教师:小狗和小熊(实物)很开心,对我说,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国王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铺的魔力地砖路?谁想拿着上来介绍呢?

3.幼儿获得邀请函。

师:我们来数一数用了几块魔力地砖?真棒!为了感谢你,我也送你一封邀请函(红色的),待会请你和好朋友给自己铺路吆!

(四)合作操作:小朋友也到达城堡,参加舞会

1.幼儿分组合作,利用邀请函中的魔力地砖铺路通向城堡。

教师:现在4种颜色的邀请函说了,它想和颜色相同的小朋友一组,一起合作用魔力地砖铺路,到达我的城堡来参加舞会!城堡的前后左右四扇门已经为你们打开!红队从红色的起点出发到达左边的城堡为胜利,绿色从绿色的起点出发,到达右边城堡。黄色从黄色的起点出发到达这个城堡,蓝色从蓝色的起点出发,到达后面的城堡!成功到达各自的小城堡后,就请坐在位子上休息!天渐渐暗了,小朋友们赶快结队铺路吧!

师:呀!我的城堡里坐了这么多小客人呀!我太高兴了!化妆舞会快开始了!请客人们选好自己的装扮,和国王我一起尽情跳舞吧!

2.师幼在音乐中,戴上装扮,尽情跳舞!

活动延伸:

玩一玩走迷宫的游戏。

小百科:地砖是一种地面装饰材料,也叫地板砖。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

关于水的幼儿园教案大班篇5

活动目的:

1、使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并知道相邻数之间大1,小1的关系。

2、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3、让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5、初步了解其相邻数的特性。

活动准备:

大数字卡“1—10”一套,幼儿人手一块数字板,1—10数字各一套,身上带有数点的小动物10个。相邻数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看一看,摆一摆

出示数字卡1—10。小朋友们,你们看黑板上有什么呀?(数字),这些数字你们都认识吗?每个小朋友的面前都有一块数字板,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从数字袋中取出数字,取出后请小朋友把数字在数字板上,按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的顺序给数字排队,老师也把黑板上的这些数字排排队。(幼儿和教师分别动手排数字:这些数字一个挨着一个就像是我们好朋友一样,亲亲热热的在一起。)

2、想一想,说一说

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有)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每个数字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吗?现在数字“3”说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2,一个是4;数字“6”说,我也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5,一个是7。(引导想一想,说一说3和6的好朋友有什么特点)

3、小结:

我们发现3和6的好朋友,都是比它大1和比它小1的数,比它小1的数排在它们的前面,比它大1的数排在它们的后面。它们的好朋友也就是它们的邻居,我们也可以这样说,2和4是3的相邻数。5和7是6的相邻数。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这个数大1和比这个数小1的两个数。

4、游戏“举数字”: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玩一个举数字的游戏,我举一个数字,请小朋友们举出这个数字的两个相邻数,看哪个小朋友举得又对又快。(举出后要求幼儿说出几的相邻数是几和几)(幼儿结伴取数字)

5、游戏 “找朋友”:

看到数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小动物们也来了,你们看它们是谁呀?小动物们也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请幼儿帮助动物找朋友,要求好朋友身上的点数是这个动物身上点数的相邻数)(2、7)

6、幼儿练习。小朋友们真棒,你们看,我这儿有几张纸片,每张纸上都有一些数字或是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要我们干嘛的呢?(请小朋友们摆出或是画出他们的相邻数)

7、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相邻数,知道了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这个数大1和小1的数,我们还玩了好玩的游戏,小朋友们可以把数字卡带回去和你们的爸爸妈 妈也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

小百科:相邻数是数学名词,意思是在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自然数中,一个数前面和后面相互邻近的两个数就是该数的相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