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宝宝教案中班7篇

时间:2023-01-22 作者:betray 备课教案

与时俱进是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制定教案是一件考验我们思考能力的事情,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牙宝宝教案中班7篇,供大家参考。

牙宝宝教案中班7篇

牙宝宝教案中班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和7,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巩固对7以内数字的认识。

3.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字房子一套,小动物图片若干。

数字1—7的卡片,幼儿操作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5

教师:小朋友看,森林公寓建造好了,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家。看看房子里住着谁呀?出示分别标有1~5的数字房子,引导幼儿复习数字1~5。(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小羊)

要求幼儿先读出数字,然后请幼儿看着数字数一数。和小动物打招呼,引导幼儿用小动物的叫声来巩固认识数字1—5。

(二)认识数字6、7

1.认识数字6

揭开第六间房子,提问:这间房子里住着谁呢?(小兔子)(萝卜)小兔子真勤劳,一大早就拔了好多萝卜回家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几个小兔子呀?拔了几个萝卜呀?(6只兔子和6个萝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6表示)对了,6只小兔的数字朋友是6,6像什么?(哨子)6除了表示6只兔子和6个萝卜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讲述教师指点)

2.认识数字7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请上另一间屋子里的小动物。在图上添上1只兔子、1个萝卜,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看图上什么变了?现在有几只兔子、几个萝卜?(7只兔子、7个萝卜)刚才大家讲的是6只兔子,6个萝卜,现在怎么说是7个呢?(又添上1个了)几个添上1个就是7个了?(6个添上1个就是7个)。那数字6能不能表示7只兔子、7个萝卜?(不能)现在找什么数字来和7只兔子、7个萝卜做好朋友呢?(数字7)

教师请幼儿上来贴上数字7,7像什么?7像镰刀,7除了图上的7只兔子和7个萝卜外,7还可以表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数量是7的事物。

(三)操作活动

教师:这些小动物都找到了数字朋友,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小动物没有找到数字朋友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忙吧!

1。给小动物找数字朋友,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在它的旁边找出正确的数字并圈起来。

2.给机器人画头发。

老师巡视,鼓励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能力强的幼儿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四)活动评析

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材料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6和7,请小朋友回家以后在家里找找:你家里的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6和7来表示的。

活动延伸:

1.设置相关作业投置益智区,供幼儿练习。

2.家园配合:利用生活,游戏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数字6和7。

牙宝宝教案中班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

2.会给煮熟的蛋剥壳。

教学准备:

1.煮熟的鸡蛋、鸭蛋、鹌鹑蛋若干。

2.有各种图案的画纸、糨糊、抹布。

3.教师和幼儿都洗净双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奇妙的口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请每一个小朋友在神奇的口袋里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

二、出示实物蛋认识、比较各种蛋。

教师:你摸到的是什么蛋?它们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这些蛋都是椭圆型的'。鹌鹑蛋宝宝个子最小,穿着花衣服。鸡蛋宝宝个子中等,穿着有一点点红的粉色衣服。鸭蛋宝宝个子最大,穿着有点绿有点白的衣服。

三、幼儿相互讨论,交流剥蛋的方法。

教师小结:先将煮熟的蛋敲裂,用大拇指拨开蛋壳,连着蛋壳内的膜一起剥掉。

四、让幼儿品尝剥好的蛋,提醒幼儿要多喝水。

五、蛋壳拼贴

让幼儿在画好的轮廓上贴上蛋壳。

效果反馈:

本活动与孩子们吃点心的环节衔接,剥好的鸡蛋作为点心提供给孩子们品尝。

牙宝宝教案中班篇3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2. 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可以吸水的。

3. 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的准备。

(1) 教师应充分了解生活中有那些东西可以吸水。

(2) 幼儿已认识一些常见的操作材料。

2. 物质材料的准备。

(1) 八宝粥瓶子人手一个(里面装有毛巾,盖子上开一个小口),杯子人手一个。

(2) 每组一盆水,海绵,布,棉花,沙,石头,水果网,泡沫,积木,毛线等材料若干,图表一张。

活动过程:

1. 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 将一杯水倒入八宝粥瓶子里,请幼儿猜猜水能否倒回杯子,并以实验证明。

(2) 出示另一个瓶子(里面装有毛巾),猜猜看结果是否一样,并验证。

(3) 集体讨论水到那里去了?

2. 引导幼儿自己变魔术,寻找原因。

(1) 鼓励幼儿像教师一样变魔术。

(2) 打开瓶盖,发现水是被毛巾吸掉了。

(3) 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吸水。

3.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一至两种,再次实验。

4. 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吸水的,并以结果记录在图表上。

5. 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让我们在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吸水的。

活动延伸:

回家后,继续研究可以吸水的材料。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的知识经验。

牙宝宝教案中班篇4

设计意图:

数字活动大都千篇一律,缺乏趣味性,幼儿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果把数字用一种情境的方式表现出来就能为幼儿所接受,体验到数字的重要和有趣。教学中,我把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字以故事、游戏的方式融入这次“数字”教学,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境和实践过程中发现数字、学习数字。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能辨认数字,对认识数字感兴趣。

2、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

让幼儿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

准备:

ppt课件、数字牌若干、幼儿自己的画、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ppt,引出数字

1.出示空格子提问:“看看一共有几间房?”“是的,这里有10个颜色不同的房间”

2.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师:“每间房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在躲猫猫,他们有的藏得很好,有的露出了小尾巴,请你们仔细观察,找一找,猜一猜,这些颜色不同的房间里分别藏着哪个数字宝宝?”

“你找到了哪个数字宝宝?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宝贝们真棒,10个数字宝宝都找到了,他们准备去散步了,那小朋友能帮他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吗?(请小朋友来试一试。)数字宝宝们排好了队,准备散步了。

(二)、数字宝宝去散步,理解这些数字宝宝在不同物体上所表示的意义。

1、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丰富幼儿对生活中数字的理解。

师:“他们走啊走啊,来到了公交车上,公交车头顶上的数字宝宝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他们搭上汽车继续出发,来到了温度计上,温度计上的数字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数字宝宝们离开闹钟,来到了蛋糕上,那蛋糕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2、同伴分享自己的画师:“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哪里呢?走到了你们的画上,请小朋友们拿起你们的画,说说你们的数字宝宝走到了哪里?他们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请你们跟朋友分享分享。”

师:“我听到你们的数字宝宝到了好多的地方,谁想来跟大家分享分享,你的数字宝宝到了哪里,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3、(看情况而定)教师展示ppt,近一步提升幼儿的经验。

教师小结:

原来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宝宝,当他们在门上,是门牌号的时候,能告诉我们家的具体位置;当他们在温度计上的时候,能告诉我们温度的高低;当他们出现在闹钟上的时候,能告诉我们时间。所以说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是不一样的。

(三)、数字蹲游戏,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1.讲解游戏规则,幼儿示范“数字蹲”游戏。

好了,数字宝宝继续出发,他们走啊走,来到了我们中二班,想不想跟它们做游戏?做什么游戏呢?萝卜蹲都玩过吧,今天我们和数字宝宝玩“数字蹲”。

两边的桌上有很多数字宝宝,待会儿请小朋友自己去选择一个数字宝宝,记住自己是几号数字宝宝后,把它撕开,桃心尖朝下贴在身上,我们要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谁是游戏王。

2、开始游戏。

现在请小朋友去选择数字牌,记住自己是几号数字宝宝哦。(问问小朋友,“你是几号?”)从我开始,准备……

3、分小组自己玩。

(四)、活动延伸:

好了,宝贝儿们,今天我们的游戏先玩到这里,原来数字宝宝这么有趣,请你们回到家跟爸爸妈妈也分享一下生活中的数字宝宝吧,也可以跟爸爸妈妈玩一玩“数字蹲”的游戏哦。

牙宝宝教案中班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表现出各种水果的基本特征。

2、尝试表现各种水果之间的重叠关系。

3、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重、难点:表现出重叠关系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水果实物

2、幼儿的做画用具

活动流程:

导入主题——观察讨论——简单示范——幼儿表现——作品展示

活动指导:

一、导入主题

1、(出示范例)师:上次杨老师带你们参观了水果店,在水果店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呀?(苹果、香蕉、生梨……)

2、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杨老师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恩看看杨老师买了什么水果。

(苹果、草莓、西瓜)

二、观察讨论

1、 教师出示水果实物,让幼儿感知前后重叠关系。

2、 师:看看老师买来的水果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看一看,想一想老师是怎么放这些水果的?哪个在前面哪个在后面?你们觉得这样放好看吗?为什么好看?(草莓在前面,苹果在后面,西瓜在最后面)

三、简单示范

1、 师:这么好看的水果我们给它拍张照好不好?

2、 教师出示范图

3、 师:老师拍的照片好看吗?你们想不想给水果拍照呢?那先看老师是怎么帮水果拍照的好吗?

4、 师:草莓在最前面我们先帮草莓拍好不好?(师先画草莓)

5、 师:我们再给哪个水果拍呀?(苹果)看看老师拍的照片你们能看到苹果的

全部吗?(被草莓遮住了不能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就不拍了从这边开始拍,到这里应该怎么样呢?(跳过去)

6、 师:我们拍完了苹果,最后给谁拍呀?(西瓜)看看老师拍的照片你们能看到西瓜的全部吗?(被苹果草莓遮住了)对那我们和苹果一样从这里开始拍,到这里怎么样呀?(跳过去)

7、 师:我们拍照拍完了吗?(没有)还要干吗呀?(……)小朋友都穿上了衣服,天气那么冷,水果宝宝也要穿衣服。你们先给他们拍照再象杨老师一样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好)怎么样的衣服才是最漂亮的呢?(红、绿色……)苹果宝宝说了颜色要亮得才好看。西瓜宝宝也说了身上的衣服有破洞和小刺好看吗?(不好看)恩一会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拍得照片最好看,给水果宝宝穿得衣服最漂亮。

四、幼儿表现

1、 幼儿做画,老师观察并指导

五、作品展示

1、 介绍自己的作品。

2、 相互赠送作品

师:把自己拍好的照片送给自己喜欢的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师好吗?

牙宝宝教案中班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帮助幼儿了解黄豆及其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辨别黄豆,区分豆制品。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2、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3、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3)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4)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三)结束部分:

1、观察豆芽,激发幼儿探索豆芽生长过程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豆芽。

3、引起幼儿探究黄豆变豆芽的欲望。

(四)延伸活动:《发豆芽》

活动反思:

1、活动中操作材料准备充分,满足了孩子探索的需要。

2、通过观看豆浆机将黄豆变成豆浆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体验到了食物变化的乐趣。如果能再丰富一些豆腐、百叶等豆制品的制作过程方面的资料就更容易让幼儿理解了。

3、通过《黄豆爷爷过生日》的故事很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孩子们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豆制品朋友,了解了许多新鲜的知识。

4、用“品尝”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来吸引幼儿,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效果看出幼儿能说出所尝豆制品的名称和味道。

牙宝宝教案中班篇7

游戏目的:

1、了解鸡蛋易碎的特性

2、初步掌握一些保护易碎品的常识

游戏准备:

1、向家长发放通知,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巴鸡蛋装饰成各种不同的造型。

2、家长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工具,用各自的方式将鸡蛋小心翼翼地从家中带到幼儿园来,放在“安全”的地方。

游戏过程:

1、在一整天的活动中,幼儿带着蛋宝宝游戏,可以请它们看自己吃饭,带着它们盥洗……保护蛋宝宝不被弄碎。

2、在下午活动中组织幼儿讨论观察小朋友用了哪些办法将鸡蛋宝宝安全地携带到幼儿园,并在活动中保护好他们不出危险。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和你们一起玩(优质课)

一、活动背景: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有了更多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机会和需要;但是有些幼儿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为一些小事发生纠纷。究其原因,幼儿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合作交往。为此,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协作、商量的口吻与人合作交往,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体验被拒绝、被接纳的感受。

3、以积极的态度、友好的方式与人合作。

(二)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半个红心小卡片;

纸制立体交通工具:汽车4辆、轮船4艘、三轮车2辆以及图片各2份。

2、录像片段

(1)在拼红心游戏叶,一幼儿站在旁边不敢和问伴交往,没有找到朋友。

(2)―幼儿用蛮横无理的态度占和别人拼人红心做朋友,没有成功

3、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有关幼儿商量、协作方面的游戏活动。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拼红心,找朋友”,引起幼儿交往兴趣。

(1)提问:今天我们要去公园,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好吗?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每名幼儿手拿半个红心去和别人拼,如果能拼成一个红心,就可以成为好朋友。

(3)提问:你应该怎么说,才能让人家愿意和你拼红心?(评:幼儿尝试个别与个别之间的合作交往。合作目标明确,幼儿的兴趣很浓,教师在分发红心时,注意突破幼儿原有的交往圈子,让活动目标真正落到每个幼儿身上:)(4)幼儿合作操作,找朋友。

(5)提问:小朋友都找到好朋友了吗y你怎么找到的?你怎么说的?(我对他笑了笑;我对他说:能不能把红心给我拼――下严引门一起拼红心吧……)

(6)小结:跟人家――起做事时态度要友好,要有礼貌,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客气,然后就愿意和你一起做事。

2、观看录像片段,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习协商性语言:

(1)提问:这边有几个小朋友,我们一来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观看录像片段1,提问:

①他们为什么没和他一起玩?(他胆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讲话……)

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我勇敢地说:我们可以一起玩吗;我参加你们的游戏好吗;我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3)观看录像片段2,提问:

①他们为什么也没和他一起玩?(他很凶,他没有礼貌;他态度不好…)

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说话时态度要友好,有礼貌;我轻轻地对他们说;笑嘻嘻地说……)

(4)小结:当我们和大家一起玩时,要态度友好,有礼貌;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和人家商量一下,说一些“行吗”、“好吗”、“行不行”这样好听的话,取得人家的同意,这样你才会玩得开心。(评:通过对直观的、来自幼儿生活的录像进行观看,突破了教学难点,使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3、找朋友去公园。

(1)出示三种交通工具,“请小朋友商量――下,你们准备乘什么去公园厂(讨论)提问:你们是怎么商量的(原来我想乘轮船的,但我的好朋友想乘汽车,后来我们商量,好朋友应该一起玩,我和他就一起乘汽车;他要乘三轮车,我要乘汽车,我随了他……)

(2)出示相应的数字,提出要求:三轮车满4人能走,汽车满6人能开,轮船满8人能开。问:一对好朋友只有两个人,不满人数怎么办?(再去找朋友和我们一起乘……)

(3)提出活动要求:在要求别人时,你应该怎么说,才会让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儿根据游戏规则找朋友,听音乐开汽车、轮船、三轮车去公园。

(5)提问:你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说了什么话,你是怎么找朋友的?(我们乘的是汽车,我们在找朋友时,先问他们:你们想乘什么?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乘汽车吗?然后他们就同意了……)

(6)小结:和别人一起做事时,不仅要态度友好、有礼貌,而且和别人商量时,应该先了解别人的想法,然后再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原望,征询别人的意见,取得别人的同意,这样,别人就会喜欢你,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戏。

(评:游戏进行中,能注意目标落实的递进性,先进行单个方面的协商,再进行群体交往。教师对交通工具的投放要照顾到能力差别,满足能力强的幼儿进行多次交往。)

三、活动评价: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和共性。合作玩是幼儿在交往活动中存在的一大障碍。本次社会活动立足于让幼儿运用一定的交往语言学会合作交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以找朋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商量交通工具的使用――找更多朋友结伴而行为线索。在这样的游戏线索中,幼儿都以主人公的姿态介入,愉快、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活动环节清晰,教学层次递进。

(1)交往语言目标的递进性。体态语(礼貌友好的表情、态度…)、协商性语言、了解别人意愿语言等在交往中逐步增加。

(2)交往范围的递进性。单个之间的交往一两个与两个之间的交往一两个与多个之间的交往…在交往游戏中,每一次的交往范围不同,逐步递进。

(三)教具的投放满足不同的需要。

l、教师有意把“得颗红心”投放在两个不常交往的幼儿,以便扩大该幼儿的交往范围。

2、有游戏规则限制的交通工具的投放既满足能力弱的幼儿,让其进行一次交往就能完成游戏,也满足能力强的幼儿,让其进行多次交往完成游戏。

总之,本次社会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欢快的合作交往过程中,教师自然引导让幼儿学会了初步的交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