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定期写教案,老师们的教学能力都会有所提升,想要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一定要认真制定教案,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沪教版音乐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沪教版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从中感受歌曲简洁、纯净、质朴的美。并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和谐主题。
2、能大胆地说出自己听赏《我和你》后的感受。并能自信地用各种方式参与歌曲的表现。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对比聆听,初步感受。
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吧!首先,请同学们先欣赏几个音乐片段。
cai播放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手拉手》。
2、师:你们听过这首歌吗?
师:这是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手拉手》。接下来,老师还想为你们推荐一首奥运主题曲。
cai播放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
4、师: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这首歌是??
生: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
5、师:刚才我们一口气听了两首奥运主题曲,谈谈你对这两首歌曲的感受。(教师从速度、情绪、风格等方面提示)
生:??
6、过度语:同是奥运主题歌,为什么《我和你》在速度、情绪、风
格上和前一首奥运主题歌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北京奥运主题曲《我和你》,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它与众不同的美。
(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我和你》的美。
(一)感知旋律美
1、师:先让我们听听它的旋律吧。
cai出示歌谱,师弹奏旋律。
2、师:听了老师的弹奏,你觉得《我和你》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
3、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歌谱(cai),在这首歌中反复出现了哪几个音?
生:1、2、3、5、6
师:它们是中国民族调式中5个基本音符,一般说没有4和7,突出了中国音乐的民族性。
4、师:我们一起来唱一下这首歌的旋律。(生唱) 3 5 1 — ︱ 2 3 5 .—︱ 1 2 3 5 ︱ 2 — — 0 ︱
3 5 1 — ︱ 2 3 6 .— ︱ 2 5 .2 3 ︱ 1 — — 0 ︱
6 — 5 — ︱ 6 — 1 — ︱ 3 6 .3 5 ︱ 2 — — 0 ︱
3 5 1 — ︱ 2 3 6 .— ︱ 2 5 .2 3 ︱ 1 — — 0 ‖
(师板书引导:如果我们用旋律线来表示,你觉得是这样的?[波浪
线]还是这样的?[棱角分明的线条])
图示:
~~~~~~~~~~~~~~~~~~~~~~~~ ~~~~~~~~~~~~~~~~~~~~~~~~
∩∩ ~~~~~~~~~~~~~~~~~~~
~~~~~~~~~~~~~~~~~~~~~~~~
5、师小结:平稳的两句旋律后,音乐一下子舒展了,歌曲达到了高潮,之后又进入平静。
6、师:这么优美、舒缓的旋律,我们来有感情地唱一唱。边唱边用手来画图谱。请个别学生上来板书图谱。师弹琴,生唱旋律。
过渡语:一首经典的歌曲,有动听的旋律也一定会有优美的歌词。
(二)感知歌词的美
cai出示歌词。
1、请个别学生上来朗读。
2、师:我们一起来品读。轻声地,像品诗一样。(生齐读)
3、师:起初,这首歌叫《永远一家人》,后来改名为《我与你》。但是一些专家认为“与”给人感觉不那么亲切,“和”亲切一些,最后改名为《我和你》。其实,歌中追求的就是一种和谐,让我们把歌词带入旋律里,一起去感受。cai出示歌谱。
3、完整地唱歌词。
4、师:在这首歌里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请你唱出来。(师纠错)
5、再次完整地唱歌词。
6、师过渡语:《我和你》旋律优美,歌词温馨,感动了很多艺术家,大家都想演唱。
(三)感知艺术家的精彩演绎,引导学生进一步演唱体验。
1、师:你们知道《我和你》是谁演唱的吗?
生:刘欢和莎拉布莱曼。 2、师:让我们把思绪退回到2008年8月8日晚的北京鸟巢体育馆。当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出现在鸟巢中央那个蔚蓝的“地球”上演唱时,焰火展现出世界各地共2008个孩子们的笑脸,体现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和谐相处,传递了中国亲切、温暖的信息,空灵娴静的《我和你》掀起了北京奥运会的高潮。同学们,让我们来重温这个时刻。(播放现场版视频)
3、师:听了刚才的演唱,你觉得如何才能把这首歌曲演唱得动听、亲切? a、请选择(同桌讨论)
① 中速、坚定有力 ② 稍快、活泼地 ③ 稍慢、优美、亲切地④ 中速、热烈地⑤ 稍快、高亢激昂
b、老师:对了③符合歌曲的风格,让我们再按要求演唱歌曲,长音保持住气息,体现:轻、慢、淡、静的意境。
4、演唱。向学生提出更高的演唱要求。
5、看手语视频,自己跟着视频再打一次手语。
三、参与表现。体验奥运主题曲《我和你》表现的和谐、博大的文化内涵。
1、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也来配合唱一唱,请男同学唱第一行蓝色的字,女同学唱第二行红色的字,第三四行由男女同学齐唱。如果能边唱边打手语就更好了。
2、表演。
3、师总结:谢谢你们精彩的表演。今天,《我和你》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我相信多年后,人们也仍然会喜欢它。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的温馨、友善,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地球村的和谐之美。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呼唤“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沪教版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创编活动。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9-2
一、组织教学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234│5—│5432│1—‖
lalalalalalalalala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1、编自己的歌。
例:2/4____│__│____│×—‖
6123│56│5321│6—‖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自制碗琴。五、课堂小结,下课。课堂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10-1
一、组织教学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2、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10-2
一、组织教学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234│5—│5432│1—‖
lalalalalalalalala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1、编自己的歌。
例:2/4____│__│____│×—‖
6123│56│5321│6—‖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自制碗琴。五、课堂小结,下课。课堂小节及体会:
沪教版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
2、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表演。
3、能大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懂得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愉快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能自主地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录音机、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走一走
听〈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活泼地走进教室,问好。
2、 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游,去参观一个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家。请看大屏幕。
二、 引导掌握(故事设计)
1、 练一练。
师: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都伸伸懒腰,醒了。农场顿时热闹起来了,可小羊仍在恋床。羊妈妈催促:“小羊小羊,快起来,一(5)班的小朋友要来参观我们的农场了!”我们和羊妈妈一起催催小羊吧。
(唱咩、咩、咩)
师:有谁愿意当羊妈妈带着小羊。
(学生表演)
师:远处传来了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参观,也带着小鸭来了,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一摇一晃地走过来,边走边叫。谁来想学鸭妈妈和小鸭子?
(学生跟着老师学小鸭)
师:看小鸡也来了。小羊、小鸡、小鸭都来了,我们互相合作,老师当指挥,一起边唱边表演吧!
2、 唱一唱
师:(放录音《母鸡叫咯咯》)我们来听听、看看。大家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母鸡是不是在生蛋?
生:有,母鸡在生蛋。
师:母鸡生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3、 听赏
(1) 初听
师:热热闹闹的农场,又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瞧!(边放录音,边在屏幕上出现小动物)
(2) 复听
师:同学们,咱们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贴在这个空旷的农场里,或贴在头饰上,代表动物们欢迎小朋友来参观好吗?
(边听,边画颜色)
(3) 再听
师:同学们,我们分角色各自表演吧!
三、 课堂小结
沪教版音乐教案篇4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松活泼的饿情绪。
二、结合口风琴键盘认识d、r、m,能按正确的姿势、按字母谱准确吹奏口风琴。
三、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听前可结合画片,用生动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格式,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提问: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舞蹈?
2、复听时,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
3、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敲击。
4、在适当时机简单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二、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音乐,教师可不将剧情,让学生静静地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2、复听音乐前,教师可讲述《胡桃夹子》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表演《小红帽》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从感受入手,多听录音或范唱。
2、在学生跟唱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可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还可以启发学生编创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4、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可制作刀道具配合表演。
二、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
2、反复范唱两次,让学生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
3、跟着老师有感情的读歌词,填唱歌词。
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5、还可以分组吹奏,每人只吹奏一组,接着吹奏下去,形成连奏(慢一点吹奏,)中间不要空拍,如果谁没有接上,就请他为同学们唱支歌。
6、选出优胜组为大家表演。
沪教版音乐教案篇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3)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____,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沪教版音乐教案篇6
教学目标:欣赏《草原小姐妹》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二、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三、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d、接龙唱谱。
e、用“lu”模唱旋律。
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g、歌曲处理。
h、完整演唱。
四、表演《草原赞歌》
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弹舌、扬鞭、耸肩、骑马
b、师生互动。
五、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
沪教版音乐教案篇7
教学内容:
唱歌《新年好》。
教学目标:
能背唱歌曲《新年好》,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可由教师提问:我国及世界各国在迎接新年到来时,有哪些风俗、习惯)。
2.放录音或cd,让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气氛,产生学唱的兴趣。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由于学生已经通过各种媒介接触过这首歌曲,所以,学唱起来不会感到困难)。
4.在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自编歌词。
①可在歌词“祝贺大家”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试着填上新的歌词。如:“祝贺老师”、“祝贺李晓”“祝贺王芳”等,或回家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祝贺爸爸”、“祝贺妈妈”、“祝贺爷爷”、“祝贺奶奶”等。
②、“我们唱歌,我们跳舞”这一句,可填上“一束鲜花,一片真情”、“兄弟们呀,姐妹们呀”等歌词。总之,应充分发挥学生创造的积极性,教师不作简单的评判,而由学生自己选择,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5.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6.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背唱歌曲《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