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光与影教案8篇

时间:2022-10-03 作者:Brave 备课教案

要想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我们需要让同学们爱上课堂,这依赖于教案的写作,凭借准备好教案,能够更好地根据实际状态对课堂进度作计划调整,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光与影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光与影教案8篇

大班光与影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洪恩幼儿英语》是一套适合幼儿年龄特色和认知规律的教材,它以孩子的生活圈子为主题内容,从幼儿经常接触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用英语进行交流,逐渐地把说英语变成一种习惯。根据教学计划,本周英语课程开展到第4单元《places》第二课时,通过365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玩中闹,在玩中学,在玩中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场所。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听、讲等游戏环节,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肢体的协调能力。

3、通过365教学法,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公共场所英文单词:zoo supermarket hospital bookstore。

句型学习:学习用“i am going to…”表述自己想去的某地。

活动准备:

空间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

物质准备:闪卡 课件 音乐 地图

经验准备:已学完park bakery restaurnt kindergarten

活动过程:

一、warm-up

*教学步骤:

1、课前英语口语练习。

2、let’s play a finger game。

二、word time。

*教学步骤:

1、复习单词。

t:i want to go same places,do you want go with me?

s:yes。

t:let’s go。

s:go go go 。

2、出示地图,学习新单词:zoo supermarket bookstore hospital。

t:i have a map,i want to go same new places。

s: zoo supermarket bookstore hospital

*教学游戏:

1、单词正音游戏。

2、请你跟我这样做。

3、谁不见了?

三、story and sentence time。

*教学步骤:

1、请幼儿欣赏故事,并提问故事的内容,引出句型的学习。

2、幼儿跟读句型。

*教学游戏:

1、teddy go to same places。

2、开火车游戏。

3、伦敦桥游戏。

大班光与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然后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光与影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对放风筝记录卡的交流、统计,让幼儿了解风筝飞上天与风、材料、技能的关系。

2、感受放风筝的愉快情绪。

前期准备:

1、与家人一起放风筝2次(一次有风的时候放,一次没有风的时候放)并作记录。

2、实物风筝若干

活动准备:

小记录卡人手一张、大记录卡一张、实物风筝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手持小记录卡交流自己放风筝的感受

1、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卡

2、老师根据幼儿的介绍汇总在大记录卡上,成功的用红色笔打∨,失败的`用绿色笔打╳。

二、交流讨论放风筝的三个成败因素

1、观察大记录卡,统计全班幼儿放风筝的成功次数,了解放风筝与风的关系。

(1)讨论:有风的日子里和没有风的日子里放风筝, 成功和失败有什么不同?

(2)用数数方法验证有风时成功机会多,没风时成功机会少。

(3)师生共同:有风的时候成功的机会多,没有风的时候成功的机会比较少,原来风筝飞上天与什么有关?(风)

2、放风筝与风筝构造、材料的关系。

(1)讨论:没有风为什么***的风筝也飞上天了?

(2)出示两只风筝:观察、比较、讨论它们的构造、式样、材料、尾巴等不同之处。

(3)师生共同:原来风筝飞上天还与风筝的样子有关,与长长的尾巴有关,与制作用的材料有关……。

3、放风筝与放飞技能的关系。

(1)讨论:为什么有的风筝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轻又长,风也有,但没有飞上天呢?

(2)观察大记录卡:比较同样有风或无风的情况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机会多和少。(验证大人放风筝的技术高)

(3)师生共同:原来想要风筝飞上天,不仅和风有关、和选择的风筝有关,还要掌握一定的放风筝技术,这样你的风筝就会在天上飞得又高又好。

三、延伸区角为下次室外放风筝作准备

1、出示幼儿有关放风筝资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儿可以在区角内学习并调整风筝的结构等。

2、再次尝试到室外放风筝,并做好记录。

大班光与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套票的特点,尝试设计套票。

2、在与同伴合作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签字笔、水彩笔、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邮票(意图:引发幼儿对邮票的兴趣)

(出示集邮册)

师:集邮册上有哪些邮票?这些邮票有什么用?

:(出示集邮册)邮票可以用来寄信,有的人还会把邮票当成宝贝一样的收集起来,做成这样的集邮册,如果你仔细观察这本集邮册就会发现很多秘密,今天我们一一看这本集邮册。

二、赏一赏邮票(意图:引导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邮票的秘密)

1、邮票欣赏一:

(1)出示一套京剧脸谱

师:在集邮册里有这样一组邮票,你发现什么?

:这些邮票上都是京剧人物,有不同的造型和动作,我们可以给它起名“京剧邮票”。

(2)出示两套打乱的邮票

师:这里有两套打乱的邮票,请你来看看哪些是一套?为这两套邮票起个名字吧!

:同一套邮票由多张组成,图案内容是一样的,不过造型可以有变化,它就是套票。

2、邮票欣赏二:

师:这一张邮票特别在哪里?它也有套票,猜一猜这一套邮票颜色应该是怎样的?

:邮票只用1种颜色,我们叫它单色邮票。单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一张邮票就用一种颜色。

师:除了单色套票,还会有什么?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又是什么样?

: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张邮票使用两种颜色是双色套票,每张邮票使用多种颜色是彩色套票。

三、试一试:设计邮票(在合作创作的过程中感受邮票的美)

师:邮票图案丰富,色彩很美。我们也一起来设计邮票吧!

四、评一评(意图:鼓励幼儿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师:请小设计师们把你们的作品送到评奖台上。哪个小组来介绍你们组的套票?

:今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设计了一套邮票,我们可以把这套套票放到我们的集邮册里,让我们的集邮册越来越丰富。

大班光与影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搓、压、捏、切等技能,制作常见的生活用品。

2、学习搓长条缠绕酸奶瓶制作花瓶的方法,要求幼儿搓得均匀,连接时光滑、自然。

3、鼓励每个幼儿都能大胆创作,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娃娃一个,布置“娃娃家”场地。

2、紫砂泥、橡皮泥若干;树枝,泥工板,牙签,塑料泥工刀等。

3、各色皱纹纸,金属片等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去郊游,要仔细看,待会儿讲给老师听。”带领幼儿从教室外走到教室里,边走边讲,最后发现“娃娃家”。

“娃娃为什么在哭呀?她一个人这么寂寞,我们送些什么给她呢?”提醒幼儿回忆“娃娃家”里有什么常用的生活用品。

“老师也送给娃娃一份礼物(出示酸奶瓶),可娃娃说这花瓶不漂亮,你们能不能把它变漂亮呢?”提醒幼儿回忆欣赏过的泥条盘筑的花瓶。

二、教师示范操作盘花瓶。

教师示范操作搓泥条,讲解操作要领:少分一点泥,先在手心里搓,再放在泥工板上仔细的搓,要搓得粗细均匀,盘在瓶上时注意连接自然。

三、分组操作。

一组幼儿用紫砂泥搓泥条盘花瓶;一组用树枝、橡皮泥做花;一组用紫砂泥或橡皮泥做家具和生活用品。

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参观,评价。

将幼儿作品放入“娃娃家”,重点评价幼儿自由装饰的花瓶。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愉悦了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尝到了久违了的快乐,同时给我也带了启发和深思,使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有着一个爱幻想的大脑。通过本次活动,使我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无邪的童心,这是平时课堂上难以发现的,这次活动给了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一个创造设计的空间,活动中孩子们勤于思考,乐于动手,敢于创造,不论作品的大小、样式,只要他们动手了,只要他们感到快乐了,就一定有收获。

大班光与影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利用手掌、手指的形态,变换出不同的手形。

2、了解手形彩绘这一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

3、运用色彩大胆尝试创意不同的手形彩绘,体验创作的乐趣。

4、懂得保护动物,爱我家园。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玩手指游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尝试创作手形彩绘。

活动难点:能大胆构思创造出新颖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手影表演》的视频、手型彩绘课件。

2、毛笔、排刷各20个、各色水粉颜料4组、涮笔筒4个、纸巾20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观看手影视频引入课题。

2、借助手指游戏做好铺垫。

(1)教师边朗诵边手形表演;

(2)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变变》的手指游戏。

二、基本部分

1、课件欣赏“手形彩绘”,引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师:森林里要举行一场动物表演会,看看都有谁来了?

小结:同一个手形可以想象、彩绘出不同的动物。

师:你能用不同的手形摆出孔雀来吗?(幼儿尝试)

小结:原来同一种动物,我们还可以摆出不同的手形。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这些小动物是怎么用手变出来的?(请幼儿讨论绘画步骤)

小结:手变出手形后,再添画上漂亮的颜色、花纹、眼睛,这就是漂亮的手形彩绘。

2、教师现场示范,帮助幼儿了解作画步骤。

(1)老师边彩绘孔雀,边讲解彩绘步骤。

(2)欣赏幼儿作品,丰富想象,积累经验。

3、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幼儿自主创作不同的手形彩绘,教师指导。

4、同伴相互欣赏,说说创作内容。

(1)请幼儿互相看一看别人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2)教师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点评1—2名幼儿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1、大胆展示自我。

动物表演会开始了,幼儿在舞台上随音乐大胆展示自己独特的手形彩绘。

2、现场发起倡议。

提问:你为什么要画孔雀?你会怎样对待小动物呢?你想对台下的老师说什么?小结:保护动物、爱我家园。

大班光与影教案篇7

教学目标:1、认知椭圆形、清楚其特征能准确讲出图案名字与相像物品。

2、通过图案的拼拆教学、培育孩子的观测和察看力与研究力。

3、培育孩子准确使用动手操作教学材料、并服从动手操作教学规定。

教学预备:

橡皮泥、种种图案数个、彩色笔、绳子、小棒、小队动手操作图、椭圆形与圆形纸每个人1份。

教学过程:

一、观摩“图案游王国”的模式温习已认知的图案,初步了解椭圆形的形状特点。

1、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图案游王国”里有何图案?

2、找找“图案游王国”里来了怎样的新伙伴?

3、猜猜新伙伴叫啥?跟读“椭圆形”

二、比较椭圆形与圆形,区分其不一样点。

1、孩子自由选取动手操作教学材料、开展比较椭圆形与圆形的不一样。

a、将橡皮泥捏成椭圆形与圆形开展比较。

b、取椭圆形与圆形用叠加的方式比较两种图案的不一样。

c、折叠椭圆形与圆形探究其改变。

2、请孩子将椭圆形纸上下左右对折,启发孩子发现上下对折与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同长。

2、要点指导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教学。

3、让孩子说说椭圆形与圆形有何不一样?

三、使用“听、取、摸、变、折”的游戏法,认知椭圆形。

1、请找到椭圆形,并讲:我拿的是椭圆形。

2、通过摸摸、体会椭圆形的边没角、不扎手。

3、请用绳子变出椭圆形。

四、引导孩子说说四周日常生活中有那一些物品是椭圆形的。

五、小队教学

1、组:以当个“小小魔术师”的模式启发孩子将椭圆形添画成种种物品。

2、组: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到来、涂上同一种色彩。

3、组:用椭圆形与圆形拼图形。

4、组:看图、数一下每种图案各自有多少个、接着把横线上对应的数字圈起来。

六、请孩子推荐自个儿的作品,夸奖富有创造性的孩子作品。

大班光与影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 感受民间游戏的丰富性与娱乐性,体验游戏中规则的重要意义。

2、 在录像再现,同伴讨论和玩游戏中,交流和分享民间游戏的特点与玩法。

3、 会和新朋友玩民间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前期调查“我喜欢的民间游戏”,民间游戏视频。班级玩过一些民间游戏。

活动过程:

一、玩民间游戏,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

1、玩民间游戏《石头剪刀布》,两人一组用手玩,用脚玩。

师:这个游戏还有个名字叫《包剪锤》它是一个民间游戏。什么叫民间游戏呢?

2、小结:民间游戏是老百姓自己创编,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二、通过看视频和交流自己喜欢的民间游戏,感知民间游戏的玩法与特点。

1、欣赏老吴韶韶视频片段,了解几个游戏的玩法。

2、幼儿谈谈自己知道的民间游戏。

3、展示“民间游戏宝典”,激发幼儿尝试玩更多民间游戏的愿望。

小结: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种类很多,很丰富,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可以一人玩,也可以多人玩,玩具简单,便于收集,有的配有琅琅上口的儿歌,简单易学。是不论小朋友、大人,老人都喜欢玩的娱乐活动。

三、学玩民间游戏,感知游戏规则的重要性,知道玩民间游戏时应该注意安全。

1、看视频欣赏民间游戏《狡猾的狐狸你在哪里》

讨论: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教师和幼儿一边回忆游戏的玩法一边进行游戏

小结:要玩得开心,游戏的规则很重要。

2、明确规则,再次进行游戏(1~2次)

四、探讨和实践,如何与新伙伴一起玩民间游戏。

1、交流讨论和新伙伴玩时应注意的问题。

指导语:我们很快就要上小学了,在小学里,我们会认识新伙伴,这些民间游戏还可以和新伙伴玩,我们可以怎样玩?

*规则:游戏前统一规则;游戏时遵守规则;

*安全:在合适的时间,场地,选择合适的游戏玩,注意安全;

小结:民间游戏只有大家遵守游戏规则,和伙伴合作玩,注意安全,才能玩的开心。

2、实践:教新朋友玩民间游戏

师:今天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他们也是我们的新朋友,我们请他们一起来玩民间游戏,好吗?教会他们玩法,规则,然后一起合作玩。

师幼共同玩游戏“炒蚕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