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师的课堂更加吸引人,提前写好相关的教案是很有必要的,要想制定一份合理有效的教案,我们需要认真回顾以往的教学,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消防安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消防安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看火灾现场,了解发生火灾的危害性。
2、了解发生火灾后简单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爱惜自己的生命。
3、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
4、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火灾现场录像带、图片、“紧急出口”、“火警电话119”标志,各1个,小毛巾、小被、小脸盆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幼儿观看火灾现场录像。
2、教师提出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火灾)
(2)如果发生了火灾会怎么样?
(火灾带来的危害性)
3、请幼儿自由发言、讨论。
4、教师总结:火灾带来的危害:
a、大火能烧掉一座座房,让人们无家可归,烧掉一片片森林,让动物也没有家园。
b、大火能烧死人和动物。
c、污染空气。
二、出示图片,观看录像,引导幼儿说出引发火灾的原因。
三、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
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不能随便玩火。
(2)点蜡烛、蚊香时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5)不能随便玩电、插头、插坐等。
四、学习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
1、提出问题、讨论:如果真正发生了火灾,我们该怎么办?
(1)赶紧找电话,打火警电话119(认识消防标志“火警119”)。
(2)在公共场所时赶快找安全出口(认识消防标志“紧急出口”)。
2、幼儿进行消防演习。
3、请幼儿观看录像,总结逃生的自救方法:
(1)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用湿的衣服、被子包住身子,弯腰逃离火场。
(2)喊大人来救。
(3)往窗口阳台处扔东西。
4、幼儿再一次进行消防演习,活动结束。
消防安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火的用途,知道用火不当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2、使幼儿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 119” 等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3、教育幼儿懂得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识,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玩火。
4、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5、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严禁烟火”、“安全出口”标志各一张。
2、有关火燃烧的图片(烧饭菜、水,炼制钢铁,照明、取暖、发电)。
活动过程:
1、谈谈火的用处。
(1)教师出示图片,观察片刻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在燃烧?”“小朋友想一想,火可以助我们人类做哪些好事?”(火在燃烧,火可以烧饭菜、水,还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等)。
(2)老师总结并补充火的用途,让幼儿知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火。
2、谈谈火的害处:
刚才,家说了许多火对人类的好处。你们知道吗?如果用火不当, 火也是很危险的,它一旦发起脾气来,就会形成火灾,谁也管不住。
谁知道火灾怎么发生的呢?(让幼儿知道用火不当会造成火灾,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①火柴、打火机等能产生火的东西都不能玩;小孩玩火是非常危险的,不仅自己不玩火,看到小伙伴玩火也要及时阻止。
②蚊香等带火的东西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怕火、容易燃烧?(木材、煤炭、棉花、纸、煤油等)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3、出示并认识 “严禁烟火”、“安全出口”标志,教幼儿知道其特殊含义并懂得预防火灾。
4、讨论:万一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
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着小火了怎么办?着火了呢?(不能坐电梯,不能往上逃)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小火,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5、小朋友说的都很好,但殊我们知道还不行,还要让家都知道。下次如果和好朋友或者弟弟妹妹一起玩的时候,告诉他们,让他们也知道一些预防火灾的知识,好吗?
消防安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到火灾的危害,不玩火远离火。
2、学习火灾的基本自救方法。
3、能积极参加演习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灭火器图片。
2、火灾自救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你们开心吗?
教师:放寒假了,大家都会在家里过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
教师:那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怎么样来庆祝新年?怎样做呢?
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
哦,原来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穿上新衣服,爸爸妈妈做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还会一起放鞭炮、放烟花;还有的会去外婆外公、亲人家玩呢等。
二、认识火灾的危害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在放鞭炮、放烟花、点蜡烛等的时候我们要如果不注意、不正确的使用的话会发生什么危险呢?
引导幼儿回答(着火)
教师:那小朋友说说如果不小心着火了会有什么危害呢?
教师小结:会发生很多危险的事情,会把房子烧着、把很多东西也烧着、引起很多东西也被大火烧坏,也会烧伤我们人、冒出来的浓烟也会使人窒息死亡等。
三、火灾的自救方法。
教师:如果着火了怎么办呀?
教师:在屋里着火了要怎么做呢?
教师:我们在屋里着火了的话,我们就要赶紧跑出屋外。我们应该怎样样跑出去呢?
教师:我们先要拿到湿毛巾捂住嘴巴,然后弯着腰沿着墙壁快速的跑出去。
教师出示灭火器图片:还可以请大人拿到灭火器对着着火的地方喷洒灭火,看这就是灭火器。
教师:火如果很大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我们应该马上的跑,跑到没有火的地方去,然后拨打119火灾电话,拨打119这样就会有很多消防员叔叔过来救火。
教师出示图片:看这些就是消防员叔叔;他们正在火灾的地方救火呢。
教师小结:所以小朋友如果遇到火灾我们不要惊慌,不能站在原地哭,我们因该自己想办法逃出去,向我们刚才说的方法一样,捂住嘴巴不要吸入太多的浓烟然后跑开。
四、结束部分。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小朋友们更该注意安全,远离火。
消防安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宁,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后的火魔,正窥视着我们,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和、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对于火,儿童缺乏相应的防火知识和能力,因此,增强儿童的防火意识,提高儿童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强儿童防火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知道消防电话119,初步了解什么是消防。
3、结合日常生活,知道一些消防常识。
三、教学重难点:
学习防火的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娃娃、选项牌等
五、教学过程:
(一)火灾现场图片欣赏
每幅图片教室进行讲说
1、学生欣赏后讨论: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有什么感受?
2、看到刚才的图片,老师真是触目惊心,俗话说:“水火无情”,如果对火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有时它也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二)引出课题
1、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董老师走进消防安全的课堂,共同学习,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板书)
(三)讲授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发生火灾时,拨打电话“119”,你们知道我国的消防日是哪
一天吗?(11月9日),为了使“119”深入人心,于1992年11月9日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日。
2、火猛于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预防火灾的发生,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家庭,看看下面的图片,说说他们做的对不对?
在家里应如何注意防火?(图片)
例如:
(1)妈妈在炒菜,锅中着火,怎么办?
(2)当闻到一股臭鸡蛋气味时,应怎么样处理?
同学们对预防火灾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家庭消防知识竞赛吧!
竞赛规则:先把同学分成两组;老师读题,请同学们举牌回答,哪组回答的正确率高,哪组获胜。
3、在学校如何预防火灾?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爆竹等易燃的物品进入学校。
(2)不在学校,随意焚烧废纸等。
(3)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或送往垃圾池,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4、公共场所,我们应如何防御火灾?
1)、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规定。
2)、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和设备。
3)、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品进入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4)、燃放爆竹,要到安全的地方放,不得在家里、油站、施工工地等场所附近燃放,小孩燃放时必须由大人陪同。
观看逃生视频
小游戏:“我是消防员”
游戏规则:
1、听到音乐响起,开始解救布娃娃。
2、利用钻、跨等各种方法,到达终点,
3、哪个队获救的娃娃多,哪个队就胜利。
六、总结活动
消防安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训练跑的能力,发扬合作精神;
2、体验消防队员救人时的紧迫心情与救人后的快乐
3、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小筐、布娃娃、篮子
游戏玩法:把幼儿分成2-4组扮演消防员,老师把与小组数目相等的布娃娃放在消防小筐里作为等待救的人员。老师发出口令后,幼儿跑向前方取一个布娃娃,并折返原位放入救出人的篮中;完成后,与下一位组员击掌,继续游戏,直到全部布娃娃运送到篮内,看那一组快。
游戏提示:每组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布娃娃来区分,可请幼儿在运送时模仿消防车的鸣叫声,增加活动的乐趣与紧张气氛。
教学思: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为此,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场景,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我采用直观图片、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知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所以我在活动后请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幼儿,而且做给孩子看,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