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与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在制定教案中教师的工作能力都有所提升,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阅读教案中班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教案中班篇1
一、活动前思考
这个故事向幼儿展示了三只机灵的小兔战胜大灰狼的事情。其中,三只小兔遇到大灰狼后显露出的机智能给孩子一定的启示,幼儿非常喜欢这类故事。
中班幼儿虽然已经掌握了初浅的阅读方法。但对于有序的阅读单页多幅图还没有经验,为了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故事的线索有序阅读,我将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先让孩子与教师共同阅读,在观察与分析中让孩子初步学习按数序阅读,为下面的自主阅读做好铺垫。第二部分孩子以对故事背景有所了解,这时师生通过借助大小图书相互交流意见,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使幼儿形成对故事连贯的理解。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的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大胆的表达表述对图片的理解。
3、体验智斗大灰狼取得胜利的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
2、小图书人手一本。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大图书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大图书,想看吗?猜猜里面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怎么知道了?
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2、共同阅读前五幅图。
这本书里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指图1)先来看看第一幅图,这里有谁?这三只小兔长得一样吗?
(指图2)谁来说说第二幅图?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幼儿充分说了以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出他们在爬山。)
(指图3)这里有谁?在什么地方?猜猜他想干什么?谁来讲讲这幅图?
(指图4)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指图5)这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学大灰狼扑向小兔的情景。
小兔有没有被吃掉?请小朋友拿出小图书从第六幅开始接着往下看。
3、幼儿自主阅读小图书。
引导幼儿边看边讲讲后来发生的事情。
4、与大图书结合进行理解和分析。
有没有被吃掉?她们呢想了什么好办法?
大灰狼找到小兔了吗?请幼儿找出第9幅图。教师讲述。大灰狼没有捉到小兔心里会怎么想?
(指图10)教师讲述。
三只小兔战胜了大灰狼心里怎么样?你是从哪一幅图看出来的?(幼儿找出那幅图)他们在干什么?
你喜欢这三只小兔吗?为什么?
小结:我也非常喜欢他们,因为三只小兔遇到危险没有害怕,会动脑筋想办法,他们很机灵。
5、完整阅读图书。
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请拿好你的小图书和我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吧。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图书。
阅读教案中班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记忆画面中动物的位置和神情,并大胆清楚地表达。
2、喜欢集体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书、ppt。
【活动过程】
一、介绍动物,幼儿熟悉动物的位置。
1、出示p1,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看本书,看看这本书里有谁?
2、出示p2:这些动物朋友都住在一幢房子里,看看,他们都住在几零几?
二、阅读游戏:谁藏起来了?
1、出示p3:你发现谁藏起来了?你怎么知道是河马躲起来了?
2、出示p4:这次有几个动物藏起来了?分别是谁?住在几零几?
3、出示p5:这回让我们找谁?为什么要找小猪呢?原来不光要找躲起来的朋友,有时候还要找谁转过身的。
4、出示p6:接着又有几个朋友转身呢?这回要说几零几的谁转过身了,会说吗?
5、出示p7:这下全藏起来了,那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找找?
6、出示p8:看看,这回我们要找什么样的朋友?
活动延伸:
出示图书,今天我们看的就是这本书,书里捉迷藏的动物更多,看看有几个?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去看一看。
阅读教案中班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异同,感受佳佳的不同心情。
2、能根据图画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二、活动准备
大图书、字卡、大头饰(佳佳、哥哥、姐姐)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头饰导入,师出示头饰(佳佳):“有一个叫佳佳的小男孩,要他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事情,他的心情怎样呢?我们一起到故事《佳佳》中去看看吧!”
??基本部分
1、大图书阅读
师幼共同完整阅读大图书,了解故事内容。
2、师提问,幼儿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①佳佳有一个怎样的姐姐和哥哥?引导幼儿观察哥哥姐姐都比佳佳高,佳佳最矮。
②哥哥姐姐的车与佳佳的车有什么区别?佳佳的心情怎样?
③哥哥姐姐的风筝和佳佳的风筝有什么不同?(出示字卡风筝)佳佳的心情怎样?
④其余的同上次。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并将哥哥姐姐的东西和佳佳的进行比较,体会佳佳的心情。
⑤佳佳的种子最后怎样了?(出示字卡种子、发芽)佳佳的心情怎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4、讨论:为什么看到种子长得种子长得比哥哥姐姐还要高,佳佳就变行很开心?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虽然佳佳手里的东西没有一样比哥哥姐姐的大,但佳佳并没有灰心。反而变的更加开心,因为他知道他就像种子一样也会有长大、长高的天。
??结束部分
评价幼儿的回答,师幼共同整理物品
阅读教案中班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尝试逆向猜测故事情节,理解“贪吃”的含义。
2、根据故事情节,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故事结尾。
3、知道贪吃的后果,愿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准备:小书2本、...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尝试逆向猜测故事情节,理解“贪吃”的含义。
2、根据故事情节,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故事结尾。
3、知道贪吃的后果,愿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小书2本、卷轴一本、实物投影仪、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小书第6页,设置情境,激发好奇心。
师:
1、天黑了,很多小动物睡着了。可是,还有一只小动物没睡觉,是谁呀?
2、这是书的第6页,你发现了什么?
3、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熊吗?
4、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究竟在干什么?
二、 逆向猜测,引起幼儿的共鸣。
师:
1、出示第5页:小熊在干什么呀?小熊为什么吃蛋糕和饼干呢?
2、小熊在吃蛋糕和饼干之前在干什么呢?
教师依次出示第4、3、2、1页,引起幼儿惊奇:“原来小熊一直在不停的吃啊!”
2、教师导读图书
师:我们来看看,小熊到底吃了哪些东西?
3、鼓励幼儿创编故事结尾;讨论贪吃的后果,愿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师:
1)、小熊一共吃了多少样东西,你们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卷轴)
2)、小熊吃了这么多东西,它是饿了吗?那小熊是怎么回事?
3)、小熊贪吃了这么多东西,爸爸妈妈会怎样呢?
4)、小熊贪吃这么多东西,会发生什么事?
阅读教案中班篇5
活动背景
对于幼儿来说,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去阅读一本书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最好是能够让幼儿养成阅读习惯,这件事情对于幼儿来说好处多多。
活动目标:
1、感受伙伴间的温馨、友爱、甜蜜的情感。
2、掌握诗歌内容,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3、认读重点字词:伙伴、手套、孤单。
活动准备:
大图书,dvd机,字卡,图片 实物 手套,鞋子, 田鼠,袜子,筷子,袖套,笑脸卡,哭脸卡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我们上课,让我们先有礼貌地跟他们打个招呼。问老师们好!
2、出示自制挂图(有鞋子,手套,宝宝的图片)
——请小朋友们注意看,告诉老师上面有谁?(边说边举手示范)
——再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表情?(出示哭脸卡,哭表示很伤心)
——他们为什么伤心?(让孩子自由猜测,若孩子说不出没有伙伴,引导“仔细看看鞋子有几只?)
小结:原来它们找不到伙伴了,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找伙伴吧。
3、(出示另一幅自制挂图,上面有许多卡片,包括有另一半鞋子,手套,宝宝)
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它们的伙伴在不在这里?
幼:——这里有一只鞋子,他可以做鞋子的伙伴。
——这里有一只手套,他可以做手套的伙伴。
——宝宝的伙伴在这里。
师:——现在它们都有了好伙伴,心情会怎样呢?(出示笑脸卡)还可以怎么说(开心,高兴,快乐,幸福,愉悦)
小结:有了好伙伴,就会开心,快乐,高兴,让我们一起来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二、学习诗歌:
1、今天啊,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有关“伙伴”的诗歌,播放录音,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有关“伙伴”的诗歌。
附诗歌:鞋子和鞋子,是对好伙伴,丢了一只,另一只就没法穿。
手套和手套,是对好伙伴,掉了一只,另一只就很孤单。
宝宝和宝宝,是对好伙伴,走了一个,另一个就会想念。
2、(听完后提问)诗歌里说了那些好伙伴?
(举手示范,看来大家都会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一起告诉我。幼儿说出后,表扬幼儿,看来没一个小朋友都听得很认真,表扬表扬自己!)
3、当好伙伴离开时,我们的心情会怎样?请大家仔细听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结合大图书,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语速慢)
4、读完后再次提问:
丢了一只鞋子,另一只会怎样?(没法穿)
掉了一只手套,另一只会怎样?(很孤单)
走了一个娃娃,另一个会怎样?(会想念)
5、师幼 一起看大图书,幼儿跟着老师有情感的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今天老师还请了许多对好伙伴,我们也来把他们编进诗歌里。
出示袜子 筷子袖套 欢欢和闹闹(进行创编)
袜子和袜子,是对好伙伴,丢了一只,另一只就没法穿。
袖套和袖套,是对好伙伴,掉了一只,另一只就很孤单。
欢欢和闹闹,是对好伙伴,走了一个,另一个就会想念。
师:——小朋友们仿编的真好,下面请小朋友自己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事物都是好伙伴?
四、情感体验
师:——你们有好伙伴吗?
去和你的好伙伴拥抱下,请他跳个舞吧。(放音乐:好伙伴来游戏)
小结;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伙伴,我们应该与伙伴一起学习,生活,做游戏,这样大家就会很开心很快乐。
阅读教案中班篇6
目标:
1、萌发参与文学阅读活动的兴趣。
2、知道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准备:
1、《幼儿画册》。
2、《朋友船》的配套录音磁带。
过程:
1、指导幼儿自己看《幼儿画册》。
提问:看了这些图画,请你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2、欣赏故事。
(1)让幼儿一起讨论故事情节。
提问: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它们是怎样做的?
(2)教师播放关于《朋友船》的磁带,或者自己朗读故事。
讨论:为什么这条船的名字叫“朋友船”?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3、讨论: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帮助了别人后,你的感觉怎么样?别人感觉怎么样?(迁移经验)
4、再次看书讲故事。
延伸:
1、幼儿看图书,边听录音边讲故事。
2、在表演游戏中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附:故事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狮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一条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最后,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们航海的故事呢。
阅读教案中班篇7
教学准备:
(1)标有海浪、游泳、洗澡、流汗、流眼泪、橙汁等汉字的幻灯片。
(2)幼儿人手一套操作卡片。
3、教学重点:认读与“ミ”有关的部份汉字。
4、教学难点:用与“ミ”有关的汉字组词。
5、教学过程:
幼儿看幻灯片认读汉字
教师把标有汉字的幻灯片投影到荧幕上请幼儿观察画面旁边的汉字。教师提问:这些字表示什么意思?与画面有什么关系?请幼儿认读每张画面旁边的字。请认识这几个汉字的幼儿到黑板前带领其他幼儿认读,并介绍自己结合图片认字的经验。
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读汉字
①教师带领幼儿认读汉字,在认读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认读两遍后,教师手指汉字,让幼儿集体认读。
②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这些汉字的结构特征,提问:a、这些汉字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汉字都有一个三点水的偏旁,每个字的构成都与水有关。)b、这些汉字的结构是怎样的?(教师帮助
幼儿分析字的结构,引导幼儿说出这些字是左右结构。)c、教师请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字与水有关,讲出一些带“ミ”旁的字。
围绕认读内容开展活动
老师告诉幼儿,中国的汉字很有趣,每一个字都表示一个意思。如果把一个字和另一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词,意思就变了。今天就请小朋友玩一个组字的游戏,看谁能把这些字和别的字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字。先请个别幼儿组词,然后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拼板儿组词游戏“。
(4)归纳认读内容
“认字竟赛“,采用小组抢答形式,帮助幼儿复习认读内容,老师举图片,幼儿要念出相应的汉字,老师念汉字,幼儿要举相应的图片。看哪一组的幼儿先摇小玲,就请这组的幼儿回答认读内容,答得快、准、多的小组为优胜组,教师发给他们每人一个奖牌。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认读汉字:海、浪、洗、澡、汗、泪、汁、泳。
(2)使幼儿知道以“ミ”为偏旁的汉字均与水有关,并组词。
(3)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