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教案大班7篇

时间:2022-12-20 作者:Iraqis 备课教案

通过写教案,大部分人都可以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优秀的教案是提高老师课堂效率和感染力的前提,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桃教案大班7篇,供大家参考。

桃教案大班7篇

桃教案大班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探索各种健身的方法.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

2.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知道肥胖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活动准备:

唐老鸭图片.音乐.绘画用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胖唐老鸭的图片)

啊偶,谁来拉?他长得怎么样?(引导幼儿发现唐老鸭的肥胖)

二.基本部分

1.听第一段音乐.模仿胖唐老鸭走路的样子

是啊,自从唐老鸭住进了迪斯尼乐园以后就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了,你们听他来了…….

提问:

(1)哎,你们觉得胖胖的唐老鸭会怎么走路呢?谁来学学?

(2)恩,配上音乐来走走看?(找一个空的地方走)

(3)刚才我发现有的小朋友特别像胖胖的唐老鸭,因为他门走路会跟着音乐的节奏.一拍一拍,慢慢的走,我们再来试试.

2.听第二段音乐.创编健身的动作

(1)唐老鸭胖得连路都走不动了,他可着急了,怎么办呢?(减肥)怎么减?他会做哪些运动呢?(幼儿讲出一种教师就以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带领幼儿练习)

(2)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3)听音乐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立即用简笔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还有吗,这样吧!你们听着音乐想办法,我过来猜,看看我有没有猜对?,

(4)配上音乐连续跳一遍

哇瑟,有这么多的动作拉!咱们一起跳跳看,我的手指着哪里我们就跳哪里?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三.结束部分

啊偶,运动了这么长得时间,全身都轻松了,好舒服哦!!!!

舒服的唐老鸭他会怎么走路呢,咱们学学,啊偶啊偶啊偶.来,让我们到草地上去吧.

桃教案大班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加减法。

2、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2. 组织幼儿学习8的减法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8去掉1还剩7 即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引导幼儿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师版书。(2)草地上有8蝴蝶,飞走2只,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蝴蝶?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桃教案大班篇3

一、目标:

1.能用不同的形式来简单介绍一些蔬菜。

2.进一步认识蔬菜和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

二、准备:

1.各种蔬菜的胸饰。

2.收集有关蔬菜的资料。

3.蔬菜色拉。

三、过程:

1.情景导入:

(1)幼儿根据意愿佩戴蔬菜胸饰扮演角色。

——今天,蔬菜王国有个大聚会,你们一定很想参加吧。

(2)听着音乐来到蔬菜王国,老师扮演“蔬菜国王”

——欢迎你们来到蔬菜王国。

(3)“蔬菜国王”端出蔬菜色拉招待“蔬菜”

——“猜一猜”我请你们吃什么?里面有哪些东西?我为什么要请你们吃这些东西?

2.互相介绍:

(1)幼儿独自用不同的形式来介绍蔬菜,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各种蔬菜的主要特征和营养价值。

——你们这些不同的蔬菜,今天想聚在这里,能不能介绍一下,彼此来认识了解。

(2) 引导幼儿积极投入

——你是什么“蔬菜”?“我们还不认识你”“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3.体验快乐:

(1)听音乐大家一起做游戏,体验欢聚的乐趣,感受蔬菜人见人爱。

(2) “国王”送礼物。

桃教案大班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分组讨论,运用已有经验,大方、自然地表述改编后的故事结尾。

3.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重点;能够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活动难点:通过分组讨论,迁移经验,能把心里所想的老鼠女儿所嫁的对象画出来,并说出理由。

活动准备

1.教室内墙上、窗户上贴有大红喜字,屋顶挂有幼儿自制的彩色吊环。

2.《老鼠嫁女》ppt,图片(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爸爸、老鼠女儿、猫),图卡每人一份。

3.废旧彩笔帽,颜色艳丽的小长方形即时贴。

4.和家长一起搜集关于太阳、鸟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各有什么厉害的本领,以及其他小动物本领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以谈话形式引出故事:

请幼儿观察班级环境,有什么变化?

幼儿a:门上贴有喜字。

幼儿b:屋顶有我们做的彩色吊环。

师:今天班里装扮得这么漂亮,你们猜猜有什么事情发生?

幼儿a:结婚的时候才贴喜字呢!

幼儿b:对,对,结婚的时候还要吃喜糖呢!

师:“今天有一个小动物也要结婚了,咱们一起看一看它要嫁给谁?”

(析:在课前我问过几名幼儿,他们或有过参加婚礼的经验,或在电视上看过结婚的场面。我首先在环境中营造出喜庆的氛围,并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给幼儿留出悬念,带着问题去欣赏故事。)

2.观看ppt,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并用回忆提问法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边提问边贴图片。)

(欣赏故事后)提问:

(1)故事中谁家要嫁女儿?(老鼠)

(2)老鼠爸爸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谁?(太阳)

为什么老鼠爸爸想让女儿嫁给太阳呢?太阳有什么厉害的本领?

幼儿a:太阳能发出光,能把衣服晒干。

幼儿b:太阳能让小草、小花和大树长高。

幼儿c: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师:“太阳这么厉害,为什么老鼠爸爸没有把女儿嫁给太阳?”(因为乌云能把太阳给遮住。)

“乌云有什么厉害的本领呢?”

幼儿a:乌云把太阳遮住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全都是黑的。

幼儿b:乌云能下雨、闪电,特别吓人!

师:“乌云这么厉害,那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乌云了吗?”(没有,因为风能把乌云吹走啊!)

“风有什么厉害的本领?”

幼儿a:我在电视上看的,大风能把房子吹走。

幼儿b:大风还能把树吹倒。

师:“你们说的是龙卷风,风力特别大。现在你们看看窗外,树叶在动,今天外面也有风,是微风,但是你们能感觉到吗?为什么?”(感觉不到,因为我们坐在教室里。)

“对,咱们坐在教室里面,有围墙挡着,我们就感觉不到风了。围墙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a:如果下雨,我们就淋不着了,下雪也淋不到了。

幼儿b:刮风也不怕了。

师:有了坚固的房子、围墙,我们才能在这里学习,做游戏。那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围墙了吗?(没有。)

谁比围墙厉害?(老鼠。)

为什么?(老鼠能在墙上打洞。)

但是老鼠又怕谁呢?(猫。)

(析:在本环节,利用图片回忆故事情节、内容及人物关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再现已有经验,能准确地说出故事中各人物的本领、作用,并初步明白故事中一物比一物强的寓意。)

(3)和幼儿一起看图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知道一物比一物强的道理,并发挥想象创编故事结尾。

师:你们看(看黑板上的图卡),老鼠爸爸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最厉害的太阳,可是(乌云能把太阳遮住),老鼠爸爸又想把女儿嫁给乌云,可是(大风又能把乌云吹走),它又想让女儿嫁给大风(大风被围墙档住了),它又想让女儿嫁给围墙,可是(老鼠在围墙上打洞)”,故事中每一个形象的本领都特别厉害,但是和其他的形象一比较,它就不厉害了。

(析:强化幼儿一物比一物强的寓意,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大。)

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老鼠女儿嫁给了猫,可是猫把老鼠给吃了。)

你们觉得这个结局好吗?(不好,老鼠女儿太可怜了。)

你们能想到比猫厉害的动物吗?

幼儿a:老虎。

师:“有人知道有比老虎还厉害的动物吗?”

幼儿b:大象一抬脚就把老虎给踩下去了。

师:“有人知道有比大象还厉害的动物吗?(没有了。)

如果老鼠女儿没有嫁给猫的话,嫁给大象可以吗?你们还能想到更好的答案吗?

(析: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大胆思考。)

3.引导幼儿改编故事结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大胆猜想。

(1)个别幼儿回答老鼠女儿应该嫁给谁?为什么?

幼儿a:应该嫁给大象,因为大象能保护老鼠女儿。

幼儿b:应该嫁给白云,带着老鼠女儿到天上玩儿。

(2)分组讨论,讨论出一个本组认可的最佳答案,派出一个代表告诉大家本组答案。(其他组可找出理由反驳。)

4.迁移经验,把自己心里想的老鼠女儿应嫁的形象画出来。(可提问三、四名幼儿来说一说自己的故事结尾。)

5.延伸活动:制作喜糖,渲染气氛。(活动自然结束。)

桃教案大班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

2、能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3、能主动参与自由交谈,专注倾听同伴的谈话。

活动准备:ppt课件、动教具。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课题

小朋友,请你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好吗?

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数看,七种颜色真漂亮。

二、分段讲述故事,结合教具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至“朝树林出发了”。

提问:獾和狐狸它们要去干什么?去哪里?

彩虹的尽头有宝贝吗?会是什么样子呢?

2、讲述故事至“遇到了兔爷爷”。

提问:獾和狐狸它们在寻找宝贝的路上都遇到了谁?它们的宝贝是什么?

松鼠的宝贝为什么是松果?

鸭妈妈为什么把小鸭子当成自己的宝贝?

总结:松鼠把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松果,当成自己的宝贝。而鸭妈妈是把自己

疼爱的宝宝——小鸭子当成自己的宝贝。

兔爷爷会把什么当成自己的宝贝呢?请你们仔细听。

3、讲述故事至“躲到树阴下”

提问:兔爷爷的宝贝是什么?

什么是“回忆”?

你也有回忆吗?你都有哪些回忆呢?

到现在,獾和狐狸它们找到宝贝了吗?它们会找到宝贝吗?请接着往下听。

4、讲述故事至结束。

提问:獾和狐狸它们找到宝贝了吗?

它们的宝贝是上呢们呢?

找到宝贝后他俩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结合ppt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松鼠、鸭妈妈、兔爷爷都有属于自己的宝贝了,小朋友你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贝了吗?你的宝贝是什么呢?

2、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呢?幼儿讨论并回答。

四、结合ppt师生共同讲述故事。

延伸活动:小朋友今天都找到了自己的宝贝,请你们把心中的宝贝告诉给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吧!(轻音乐伴奏)

故事欣赏:彩虹的尽头

“哇!”獾和狐狸喘着气说,“好美啊!”一道明亮的清晰的彩虹像宝石项链一样挂在天上。獾和狐狸盯着明亮的颜色看呆了。獾说:“你知道么,彩虹的尽头有宝贝呢!”狐狸问:“什么宝贝?”“不知道。”獾说:“我想它应该是金的,或者是银的,或者是宝石的,它能让你变得永远永远都富有!“我们去找这个宝贝吧!”狐狸兴奋地叫起来。于是,他们朝附近的树林出发了。

当他们赶路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宝贝。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大还是小?是什么颜色?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松鼠,她正坐在一堆橡果前面。“我的宝贝。”松鼠自言自语道,“我最美的宝贝啊!”獾和狐狸跑向松鼠。“走开!”松鼠叫起来,“你们不许偷我的宝贝!”“这不是宝贝,”狐狸说,“这只是一堆松果。”“对我来说,宝贝就是冬天的食物。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松鼠回答道。“哦,我们要找的是真正的宝贝!”獾一边说,一边和狐狸继续向前走去。

很快,獾和狐狸来到一条小河边。在草丛中,他们看到了鸭妈妈。“我的小宝贝!”鸭妈妈呼唤着,“你在哪儿啊?”獾和狐狸觉得很奇怪。“你在找宝贝吗?”他们问。“是啊,我在找我的小宝贝。”鸭妈妈回答,“哦,看哪,他在那儿呢!”一只金黄色的、毛茸茸的小鸭子扇着翅膀“扑啦扑啦“跑了过来。鸭妈妈一把把他揽到了翅膀下。“别再这样乱跑了,”她温柔地说,“你让我好担心,我的宝贝!”獾和狐狸被弄糊涂了,他们问:“这就是你的宝贝?”“当然啦,”鸭妈妈自豪地笑着,“我爱我的宝宝,胜过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对我来说,他就是我的宝贝啊!不是吗,我的小宝贝?我们回家吧。”

獾和狐狸继续向前走,他们好想快点找到彩虹尽头的宝贝。他们急急忙忙爬上一个小山坡,看见兔爷爷坐在那儿。“嗨!”兔爷爷向他们打招呼。“您好啊!”獾和狐狸说,“我们在找宝贝。”“宝贝啊,”兔子爷爷点点头说,“我有许多呢。”“真的?在哪儿?”獾和狐狸问。兔爷爷轻轻拍拍自己的头,说“在这儿。我的回忆就是我的宝贝,它们让我快乐!”“回忆是什么?”獾问。“它们是你记得的所有过去的事情。”兔爷爷说,“比如你做过的事情,你去过的地方,你爱过的朋友……将来有一天,你们现在做的这件事情也会成为你们很宝贝的回忆喔。祝你们快乐,小家伙们!”“再见!”獾和狐狸说完,就顺着山坡的另一边滑下去了。

就在这时,大片大片的黑云布满了天空,彩虹消失了。雨越来越大,獾和狐狸不得不躲到了树阴下。“到现在,我们还没找到宝贝呢。”獾伤心地说。在他们等待雨停的时候,他们想起了松鼠有——他有足够的实物吃,多开心啊!他们还想起了鸭妈妈和她心爱的宝宝……兔爷爷也很幸福,因为有他的回忆。他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宝贝……也许看来宝贝本来就不是金的,不是银的,也不是宝石的,而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它会让你变得非常非常开心。狐狸看着獾,獾看着狐狸……“你是我的宝贝!”獾跳起来说。“你也是我的宝贝!”狐狸说。他拉起獾的手转起圈来。他们开始跳呀笑呀,直到累得不能再跳了!

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两个好朋友开心得走回家了。在他们身后远远的地方,一道新的彩虹挂上了天空,但他俩谁也没有看见。

桃教案大班篇6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借助图谱,学习歌曲好朋友。

2.根据故事情节仿编歌曲,尝试创编说唱部分,感受改编歌曲的快乐。

3.知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有了好东西能一起分享。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歌曲《自由飞翔》。

2.物质准备:白板课件(含故事和歌曲)、伴奏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尝试编创歌曲rap。

1.教师自我介绍,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2.结合幼儿回答编创儿歌。

3.出示rap节奏谱,尝试有节奏说唱: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团结友爱手儿拉着手,我们大家都是朋友。

(二)欣赏故事,学唱歌曲第一段。

1.熟悉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2)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3)完整学唱歌曲第一段。

(三)根据故事情节,仿编歌曲。

1.借助图谱,了解故事情节,仿编歌曲。

2.演唱歌曲仿编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改编歌曲的快乐教师:好朋友会互帮互助,好朋友有了好东西会一起分享,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把这首好朋友歌一起来唱一唱吧!

(五)拓展经验,了解生活中的其它好习惯。

教师:好朋友之间会互帮互助,有了好东西会一起分享,好朋友之间会想念着对方,有了好朋友,我们的心情会变得更快乐!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提供关于好朋友的图书和图片等,供幼儿理解学习。

2.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在游戏活动能和同伴一起分享,互相谦让。

3.家园共育:引导幼儿与同伴做好朋友,并知道好朋友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活动反思:

通过对一年级课程《好朋友》的授课来看,我的反思大致有一下几点:

一、活动准备

首先,从备课上,这节课的备课准备比较仓促,无论是从导入环节的设计还是从新授课的设计上都没有特别大的亮点,在教案的编写上调理略显清晰,但还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不是特别的自然,原本想借鉴一些网上优秀教案整合起来的,最后却弄得支离破碎,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显得很是吃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授童谣《找朋友》让孩子们拍手读童谣,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会选择表现好的孩子,大家一起说出他的名字,并成为大家的好朋友。这样设计不仅引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激励上课过程中表现好的孩子们,并对他们做出及时的鼓励,让学生们心中树立起榜样意识。这一环节在授课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把握时间,在找朋友的时候浪费的时间有点多,所以导致后面的授课过程很仓促。

2、新授课环节:在这一环节,我还是采用了原始的三听三唱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又在此环节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在初听部分首先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心中形成歌曲的整体印象,为进一步欣赏歌曲做好准备。复听环节紧接着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在歌曲中寻找答案,提高孩子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并能够学会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的不足是,应该让孩子们在欣赏歌曲的时候,运用身体语言感受歌曲,比如加上拍手跺脚的动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解决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在学生的学唱环节上,不再采用以往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试着跟着录音一起演唱,进而提高学生的学唱能力,然而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们还是普遍不能接受,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还达不到跟唱的能力,所以在以后的教唱环节中,还是需要慢慢的一点点的渗入到孩子们的学习当中,因为采用了这种跳跃式的教唱方法,所以很多孩子在最后合唱的时候还是只能模仿演唱,不能独立演唱。从而导致这节课在学唱的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略显得吃力。

三、拓展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采用了孩子们用肢体表演的方式进行的,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加入自己的动作大胆的表演。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律动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虽然这节课是一节唱歌课,但是在一年级的音乐课中还是要求孩子们做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在这堂课中有太多的不足与失误,自己在以后还应该多加努力,多听别的老师上课,弥补自己不足的地方,让自己变得优秀。有了第一的失败,就会有更多的成功,让我在失败中更快的成长起来,更何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桃教案大班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难点: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活动准备:

课件,体操圈若干,瓶宝宝8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绿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课件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绿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教师边在课件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绿圈过来

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绿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绿色变浅)在绿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绿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绿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操作课件,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绿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并在课件上记录下来。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明确所要计数对象的范围,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四、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里站2只兔子,绿圈站两只2只兔子,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教师设疑:红圈里要站两只,绿圈里也要站两只,这可怎么站呀?教师帮助幼儿分析,给3只兔子站圈

2.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绿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绿圈3只,怎样站圈?

五、合作游戏:站圈乐

1.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课件演示

不同结果)

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别标记图一(红圈里2人,绿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绿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绿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可随意翻动、组合的标记牌,让幼儿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戏。

2.鼓励幼儿尝试5人一组玩站圈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挑战不断,惊喜不断!从孩子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和一张张自信的笑脸看得出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这也让我对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幼儿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数量涉及“交集”这一概念,有人会问:“让幼儿接触交集是不是为时过早?”我的想法是,既然幼儿的生活、游戏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应该回避,应该将幼儿遇到的问题通过教学活动来解决,再让孩子将获得的有效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数学”理念。

2.运用课件,化繁为简。本节活动中,我运用了课件,化解了教学重、难点。课件中的圈和兔子、瓶子可拖动、移动,可调节透明度等功能,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能让幼儿更直观地感知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明确计数范围。我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变换物体数量、书写数字等,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

3.做中学,体验快乐。实践证明,幼儿必须通过亲自的感知和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概念。本节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玩套圈、帮助兔宝宝站圈、4人一组玩站圈游戏等情境,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自行建构经验图式,为形成数概念创造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幼儿4人一组完成站圈任务环节,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协作学习的空间,幼儿必须在与同伴的不断合作、调整中才能完成任务。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真正体现了通过数学学习发展多元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