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保证上课进度预先拟订的应用文种,在新学期教学工作前,相信教师一定都有事先准备一份教案,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画西瓜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画西瓜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富有情趣地演唱,能唱足4拍连音。(难点)
2、会听间奏,尝试用声音、动作、表情表现间奏幽默、诙谐的特点。(重点)
3、在感受与演唱歌曲中体验开心、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了解故事《猪八戒吃西瓜》,对猪八戒的形象有一定认知。
2、物质准备:钢琴、木鱼在间奏处进行伴奏;幼儿座位围大半圆坐,座位前有空场;课件共4页:第一页,猪八戒形象图片。第二页,第一段歌曲图谱(吃西瓜、东甩西扔等)。第三页,第二段歌曲图谱(抹嘴巴、仰八叉等)。第四页,完整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自由表现猪八戒动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播放歌曲《猪八戒吃西瓜》旋律,鼓励幼儿自主表现猪八戒的形象与动作。
引导语:猪八戒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我们一起来做做看。在音乐中与幼儿共同回顾猪八戒的形象、动作特征(大耳朵、圆肚皮,走路摇摆,贪吃懒惰),鼓励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进行表现。
二、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帮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教师清唱第一遍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旋律。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哪里最有趣?
教师清唱第二遍歌曲,结合图谱理帮助幼儿解歌词。
提问:听听歌曲有几段,每段唱了什么?
2、引导幼儿分段学唱歌曲,充分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
(1)教师营造小猪八戒吃西瓜的氛围,组织幼儿学唱第一段歌曲。提问:大热天吃着“甜掉牙”的西瓜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把吃到西瓜满足、开心的心情用声音表现出来。
提问:西瓜皮,放到哪?
启发幼儿体验猪八戒懒惰、随便、怕被发现的心理,鼓励幼儿用声音表现。
(2)教师设置猴哥要回来了的情境,激发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第二段的兴趣。
提问:为什么要抹嘴巴?
引导幼儿体验猪八戒吃了西瓜满足又高兴以及怕被发现的矛盾心理。
提问:什么是仰八叉?
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直观的了解仰八叉,并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三、鼓励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大胆表现歌曲的幽默、诙谐
1、师幼共同完整演唱歌曲,鼓励幼儿注意声音的变换,大胆表现。
提问:吃西瓜时的心情怎样?被自己扔的瓜皮摔个仰八叉的心情怎样?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引导幼儿体会偷吃西瓜的得意洋洋和摔跤时的懊恼和疼痛,四拍连音的表现可以不同。
2、用声音、动作、表情表现间奏幽默、诙谐的特点。提问:你想怎么啃?还可以怎么扔?怎样抹抹嘴巴?
3、集体演唱歌曲,自由表现间奏的创编动作,共同体验歌唱的快乐。
课后反思:
歌曲《猪八戒吃西瓜》具有形象鲜明、幽默诙谐的特点,活动中,我时刻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现猪八戒的憨态可掬、吃西瓜的高兴得意与摔仰八叉的生气懊恼。幼儿被我的情绪所感染,通过我的引入式教学,将幼儿融入歌曲的学习之中,在和老师一起趣味模仿猪八戒吃西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学会歌曲。过程中我还注重引导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并鼓励幼儿用表情、动作、声音表现诙谐幽默的曲调与歌词,并有意识挖掘幼儿创造性地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歌曲。但是鼓励引导还有所欠缺,幼儿大都存在模仿教师的问题,是今后活动中应该注意调整的。
幼儿园画西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2、3、4的分解组成。
2、通过观察,寻找发现数的组成规律。
3、继续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西瓜图片若干,蓝绿色的篮子图片各一张,4以内数字卡片若干,分合符号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和要求
——集体,小组,个人练习
二、学习4的分解组成
1、认识西瓜,出示西瓜图片
——这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分西瓜出示蓝绿色的篮子图片
——请把西瓜分给蓝绿色的篮子,可以怎么分?(个别幼儿操作)——谁还有不一样的分法?
3、记一记
——谁有好办法把分西瓜的事记录下来?
——请幼儿用数字和分合符号记录在黑板上。
4、念一念
——幼儿认读分合式,先说分后说合。
三、出示操作纸,师幼共同了解操作要求
——给弟弟妹妹分蔬菜,注意不遗漏,不重复。
四、根据幼儿完成情况讲评
幼儿园画西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初步感受西瓜灯作品的艺术美及其艺术特点。
2、知道西瓜灯是平湖特有的民间艺术,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装饰好的西瓜灯两只。
2、有关西瓜灯的课件。
3、西瓜、记号笔、刻刀每人一份。
4、课前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西瓜灯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欣赏,引导发现。
出示两个实物西瓜灯(一个有装饰物,一个没装饰物),引导幼儿欣赏瓜灯的图案美、装饰美。
1、引导观察没装饰物的西瓜灯,欣赏瓜灯的图案美。
2、比较两个瓜灯的不同之处,欣赏瓜灯的装饰美。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西瓜灯是我们平湖特有的民间艺术,它不仅图案漂亮,而且装饰美丽。
二、通过欣赏照片、观看录像,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西瓜灯的艺术美。
1、欣赏图案各异的瓜灯照片,进一步感受瓜灯的图案美。
2、欣赏装饰各异的瓜灯照片,进一步感受瓜灯的装饰美。
教师小结。
3、拓展了解,欣赏西瓜龙灯、湖灯等,感受西瓜灯的造型美。
三、激发幼儿身为平湖人的自豪感。
1、谈感受:看了这么多美丽的西瓜灯,你有什么感受吗?
2、赞美西瓜灯:你能用好听的词语或句子来夸夸我们平湖的西瓜灯吗?
教师:我们平湖人很聪明,吃了西瓜以后,在瓜皮上雕刻出各种图案,把它制成西瓜灯。
四、初步了解刻瓜灯的技能。
你们知道这么美丽的西瓜灯是怎么刻出来的呢?(可请幼儿回答。并观看录像,了解西瓜灯的制作过程)
五、活动延伸:
1、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刻西瓜灯呢?你想在西瓜上刻上什么图案?
2、在区域中投放西瓜及刻瓜灯的工具,便于幼儿尝试刻瓜灯。
通过欣赏、比较两只西瓜灯,引导幼儿发现西瓜灯的图案美、装饰美等,初步感受西瓜灯的艺术美。
欣赏不同图案的瓜灯及平湖西瓜灯节的盛景,开拓幼儿的眼界。
欣赏不同造型的瓜灯,进一步感受瓜灯之美。
通过让幼儿谈感受、夸一夸等,激发幼儿作为瓜乡人的自豪感。
激发幼儿对西瓜灯制作的兴趣。
幼儿园画西瓜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物:半个西瓜皮;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泡沫板、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
——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2、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幼a: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
幼b: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
幼c: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
幼d: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
——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3、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幼儿分组创编故事
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
【活动结束】
——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
这个有趣的情境为主线,利用直观图形建立直观表象,通过操作,亲身感受到整个探索过程,从而来揭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加减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但这节课还存在几个不足之处:
1、对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得还是不够准确,所以教学内容安排过多,导致后面没有练习的时间。
2、利用图形进行操作与探究算理还是没能很好的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在交流时只能在教师反复引导后才能说出同分母分数的算理。
3、对提问题这个环节预设得太死板,所以临时生成的问题教师就没能做出很好的处理。应该乘机板书出来,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
幼儿园画西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阅读的乐趣。
2.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内容和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性、会唱《蚂蚁搬豆》的歌。
2.物质准备: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大图书、故事图片人手1张。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蚂蚁搬豆》的歌,激发幼儿的兴趣。
2.提问:小蚂蚁是怎样把豆子搬回去的?请幼儿简单说一说,教师及时鼓励。
3.小结:小蚂蚁一起把豆子搬回了家。有一天它们又出去找食物,它们会发现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欣赏故事课件,理解画面内容
1.师幼共同欣赏故事课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操作ppt,逐页为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重点提问:它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样做的?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重点引导。
2.集体阅读绘本图书,再次理解画面内容。
教师和幼儿利用大的绘本图书再次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重点提问:小蚂蚁自己搬不动西瓜的时候是怎样做的?有哪些好办法?
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结合图片讲述,体验交流乐趣
1.幼儿自选故事图片和同伴进行交流,讲述故事情节。
2.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表达和讲述,用动作或语言支持幼儿的表达。
活动延伸
将绘本放在图书区,幼儿可以自己阅读,逐步理解故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