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通用8篇

时间:2022-11-15 作者:Animai 备课教案

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考虑联系实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案凸显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篇1

一、活动题目。

科学活动——制作雪雕“小企鹅” 。

二、活动目标。

通过雕刻“小企鹅”雪雕作品活动,使幼儿感知经过积压的雪很硬,懂得运用各种工具进行雕琢。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三、适用对象。

大班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录像带、小冰铲、小角铲(自制),笤帚、小锯等。

五、活动过程。

(一)探究的问题:怎样雕“小企鹅”。

(二)幼儿讨论。

(1)用彩笔画企鹅。

(2)用彩泥捏企鹅。

(3)用雪坯雕企鹅。

(三)幼儿实验。

(1)用彩笔画各种姿态的企鹅。

(2)用各种颜色的彩泥捏企鹅,企鹅非常漂亮。

(3)在雪坯上用各种工具雕琢企鹅。

①试一试,铲雪。

②教师在幼儿做好的雪坯上画企鹅。幼儿观察教师画的图样,听教师讲制作雪雕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后,开始选择工具进行雪雕创作。

(四)教师引导幼儿从四个角开始铲雪,做大体轮廓。

(1)怎样雕琢大体轮廓?

幼儿铲雪时,教师关注幼儿掌握铲雪与造型之间的关系,引导提示幼儿在画的轮廓外要留有余量。

(2)小企鹅的翅膀怎样雕?

幼儿互相商量,教师引导幼儿用小雪铲根据图样从前面铲去多余的雪,再到后面,把前后铲通。

(3)怎样雕企鹅的身体? 教师提示幼儿选择角铲铲雪,使翅膀与身体区分开。用小铲雕出企鹅的嘴。

(4)眼睛和脚怎么雕?

幼儿选择工具铲雪,用小铲雕眼睛和脚。

(5)你做的雪雕满意吗?

幼儿不满意。教师组织幼儿统一整理,进行精雕。

(6)修整磨光。

教师启发幼儿使用小磨板,幼儿开始拉、推进行磨雪。实验后发现很平、很光、很美,幼儿对雪的自然特性更加了解了,一边磨,一边清理企鹅身上的残雪,把雪面磨得平平的。可爱的小企鹅终于雕刻成了,幼儿高兴地在雪雕作品前面立下写上了他们名字的牌子。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幼儿记录雕刻的过程。

六、注意事项。

提示幼儿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打逗、嬉闹。

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进行创作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2、对了解动画成因感兴趣,有探索科学的欲望。

3、鼓励幼儿进行简单的制作活动,能大胆地较完整地说出自己的制作过程。

二、活动准备:

画有小猫钉钉子不同形态的画纸若干(画纸左下角标有1――10的数字),快速翻动成动画的小画书若干,小纸盒十个,双面胶,钉书机,筷子画有小鸟和鸟笼子的画纸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小画书,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都喜欢看什么?我这也有一部好看的动画片,它呀,就藏在我的这本小书里,你们想知道演的是什么吗?(发给幼儿每人一本小画书)

小朋友,你的小画书里画有什么?(个别幼儿回答)现在请小朋友玩一玩,怎样让里面的画面也像动画片一样动起来。(幼儿自己探索)×××,你的小书里演的是什么?你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幼儿一边操作一边回答)×××,你的小书里演的是什么?你给小朋友操作一下。

看了这样的小书,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幼儿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刚才有的小朋友提出为什么小书里的人能动起来,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过图片后会留下印象,在很短的时间内看过许多这样连续动作的图片,留下的印象就连起来,就像在放动画片。

2、幼儿自己制作平面动画小书

刚才是老师的小书里放动画片,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制作动画小书?前面有十个盒子,每个盒子里都藏着一个小秘密,等你从这十个盒子里把十个秘密都找齐了,你看一看会发现什么?(幼儿自由探索,有的孩子从动作上排序,有的孩子从图片左下角的数字上来排序,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相互帮助)十个秘密都找齐的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快速翻动,小猫就像在钉钉子)老师帮你把动画小书钉起来。

3、幼儿探索制作立体动画

小朋友真聪明,能把许多连续动作的图片制成动画小书,我这还有两幅图片,一幅是小鸟,另一幅是鸟笼子,谁能用这根筷子和双面胶来做帮手,让这只小鸟动起来,飞进笼子里。(教师一边说一边出示各种物品,幼儿自主探索,教师指导)×××小朋友做好了,你来演示一边,怎样让小鸟飞进笼子里?你是怎样做的?(幼儿回答先把小鸟图片的背面粘上双面胶,再粘上筷子,再把鸟笼子的图片粘到筷子上,双手一搓筷子,小鸟就“飞”进笼子里了)

4、结束部分

小鸟飞进笼子里了,我们让小班的小朋友看一看,是怎样做成的,好吗?(带领幼儿到小班去)

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同一种水果的不同切法所呈现的形态。

2.尝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各种水果切面的样子。

重点:

观察同一种水果的不同切法所呈现的形态。

难点:

尝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各种水果切面的样子。

活动准备:

收集幼儿完成的学习单【切水果,大发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出示各种水果让幼儿观察。

二、给幼儿展示水果的切面。

三、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切面。

四、鼓励幼儿用各种词汇描述水果的切面,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五、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单,说一说自己和家人调查了哪些水果的切法,切开后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六、教师总结

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篇4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力纸桥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物体放置方法、改变桥面形状、桥墩多少与纸桥承重力的关系。

2、通过自我检验及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比对,不断探索增加纸桥承重力的方法。

3、积极动手动脑,体验探索与交流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积木桥墩(桥墩固定)、白纸、雪花片插在小木棒上(每份数量相同,用于操作与测量)、

三、活动重点:

了解物体放置方法、改变桥面形状、桥墩多少与纸桥承重力的关系。

四、活动 难点:

探索不同形状的桥面与桥的承重力的关系。

五、活动过程:

(一)我的纸桥有多坚固

1、介绍纸桥和测量方法,让幼儿猜猜:纸桥上能放多少雪花片?

2、交代操作要求:

(1)可以通过折一折,卷一卷的方法改变桥面形状。

(2)雪花片可以随意摆放,但必须要放在桥面上。

(3)听到教师的口哨声必须马上集合。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1) 提醒幼儿正确取放雪花片。

(2) 引导幼儿尝试新的方法。

4、交流

(1) 请成功的幼儿介绍优秀经验。

(2) 对比和评价操作方法相似,结果却不同的纸桥,分析原因。

(3) 让操作失败(桥倒塌,雪花片散掉)的幼儿分析失败的原因。

教师小结,引出第二次操作。

(二)谁的纸桥最坚固

1、提出操作要求:让所有的雪花片都站在纸桥上就是胜利者。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1) 引导幼儿验证成功幼儿归纳的优秀经验。

(2) 引导幼儿探索能让纸桥更坚固的方法。

2、交流

(1) 评出最牢固的纸桥。(如果成功者不多,教师可以演示桥面折成波浪的方法)

(2) 请成功的幼儿归纳优秀经验,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a、桥面更宽更厚能承受更多的力。

b、桥面折叠后拱起来能承受更多的力。

c、桥面折叠成波浪能承承受更多的力。

d、把雪花片放在桥墩上能放更多。

(三)我们的长江大桥

1、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桥墩和纸,要求小组成员合作造出长江大桥,放上所有的雪花片。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引导创新方法。

(2) 引导幼儿相互合作。

3、展示幼儿作品。

4、教师小结:桥墩能起到支撑的作用,改变桥面形状能增大桥的承受能力,所以能让我们的纸桥更坚固。

建筑师们也是根据这些原理,建造了许多坚固的桥,如美国的金门大桥和中国的赵州桥。小朋友只要多动脑筋多动手,也能成为伟大的工程师。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三、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运用了呢?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许多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奥秘,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翁。

二、活动目标:

1、感知不倒翁的秘密,制作不倒翁的玩具。

2、激发探究,体验物体平衡现象的兴趣。

3、提高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

2、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

四、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人主题。

2、让幼儿自由探索。

(1)师: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倒和不倒。

(2)教师让幼儿自由玩。

(3)提问:你们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让幼儿从中发现玩具有的不会倒,有的会倒,而且这些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4、尝试制作不倒玩具。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5、演示对比实验。引导幼儿发现:不倒翁里面装有不同轻重的物体,重的东西滚到哪边玩具就倒向重的那一边。把橡皮泥放在玩具的中间,玩具就不倒了,不倒翁就做成了。

6、幼儿完成制作,自由的玩一玩,体验乐趣和成就感。

7、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的科学秘密,还自己动手制作的不倒翁。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弟弟妹妹看一看,好不好?

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篇6

一、活动名称:科学活动——谁会生蛋

二、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万物皆醒。当春雷打响后,我们在自然角中投放了一只只小小的黑黑的蚕宝宝。孩子们很喜欢这些"小不点们",看着它们慢慢地蠕动着,他们互相讨论着:这蚕宝宝是哪里来的?有的说:"是蚕妈妈生的。"有的说:"是蚕妈妈先生下蛋,然后才变出蚕宝宝的。就象鸡妈妈先生蛋,才有小鸡。"后来,我们看了有关的书籍,在查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孩子们对小动物是怎么生出来的很感兴趣,于是,我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了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对常见的会生蛋的动物有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三、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会生蛋的动物,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从中感受探索发现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1、《谁会生蛋》教学课件;各种动物若干。

2、场景布置:小池塘、草地、森林等。

3、幼儿已了解几种胎生动物传后代的特征,并了解几种常见的动物下蛋的窝(巢)。

五、活动过程:

(一)结合场景,引导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卵生动物。

1、带幼儿到"动物园",让幼儿自由地寻找会生蛋的动物,要求幼儿边找边和同伴说说:"我找到了会生蛋的ⅹⅹ。"2、幼儿分散在场景中寻找会生蛋的动物,教师引导幼儿边找边说:"我找到了会生蛋的ⅹⅹ。"(二)通过课件,引导幼儿验证自己的寻找结果。

1、让幼儿互相交流:我找到的ⅹⅹ会生蛋。

2、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寻找结果,教师点击课件帮助幼儿验证。

(三)借助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卵生动物传后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说说:两边房子里的动物生宝宝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说说:"你知道动物妈妈在哪儿生蛋的?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生蛋?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利用废物,让幼儿给蛋宝宝建个家。

1、以保护蛋宝宝,给蛋宝宝建个安全的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办法保护蛋宝宝。

2、幼儿利用废旧物品为蛋宝宝建家,教师引导幼儿自制放到"动物园"中。

(五)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篇7

目标

1.喜欢水果,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并了解其典型特征。

2.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水果的多样性。

准备

1.请每位幼儿带1―2样水果来园,盛装在大篮子里或用一块大布盖好。

2.各种水果的图片或照片若干。

3.各种水果的粘纸(数量略多于幼儿人数)。

4.裁剪好的做相框用的各种彩色纸条。

过程

1.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以水果照相馆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看看哪些水果来拍照了。

――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苹果、桔子、香蕉、梨等),鼓励幼儿正确说出其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水果的典型特征。如:我们来看看,xx小朋友带来的是什么水果? (苹果)和苹果娃娃问个好吧!苹果娃娃长得什么样?有谁吃过苹果?苹果是什么味道的?我们给苹果娃娃拍个照吧! (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做照相机的样子)

――向幼儿介绍几种比较特殊的水果,如猕猴桃、芒果、椰子等,让幼儿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如:这位水果娃娃是谁?(猕猴桃)你们愿意和它握握手吗? (感受猕猴桃表皮的粗糙和毛茸茸的特征)

2.扮演水果娃娃。

――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粘纸粘在额头上,扮演自己喜欢的水果,拍一张“集体照”。

为“水果”照片制作相框。

――照片“冲印”好(出示各种照片或图片)后,激发幼儿产生为水果制作相框的愿望。

――幼儿制作,教师个别辅导,提醒幼儿粘贴时不要把水果盖上,只装饰边缘。

――把制作好的相框布置在活动室墙面。

建议

1.常见的水果和比较特殊的水果具有地域,性和相对,性,如芒果、椰子在海南是常见的水果,而到了北方就成了比较特殊的水果了。

2.现在的幼儿知识经验都较丰富,介绍常见的水果可由幼儿自己来介绍。

当幼儿介绍自己拿来的水果时会有一种自豪感。

3.活动可延续为一个半日活动。前半部分介绍各种水果,尽可能让幼儿充分了解;后半部分让幼儿为水果照片制作相框,用来布置和装饰环境。

4.若照片较难收集,可用各种画报或宣传广告图片来代替。

5.将带来的水果保存好,以便下一个活动继续用。

幼儿园关于力的科学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大胆地发挥想象,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幼儿能够大胆的运用完整语言表达,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3、能够在创意中感受拼图带来的乐趣,及交流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七巧板

三、活动过程:

1、老师:今天我们班请来新朋友,它们的名字叫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来看它们的表演吧!

教师操作让这些图形变各种姿势和小朋友打招呼。

2、欣赏新朋友变出的各种造型。

3、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给我们的新朋友变造型,激发幼儿对创意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创意的能力。

4、老师:你们看看这些漂亮的图案是什么变的(玩具)

5、幼儿操作活动

①教师结合实物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材质的玩具。

②请幼儿选取自己的玩具,让他们动手拼一拼。

③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拼出的事什么?

④幼儿合作拼图,教师巡回指导。

6、游戏活动:玩具找朋友

①教师从玩具中拿出其中一个形状(如圆珠)请小朋友找到相同的形状并举起来。

②把幼儿分成小组,请他们以组为单位玩玩具找朋友的游戏。

7、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