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教案6篇

时间:2022-10-17 作者:loser 备课教案

学会写教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起着很大作用,教案在撰写的时候,教师需要强调联系实际,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塑料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塑料的教案6篇

塑料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塑料袋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不能拿来玩耍,特别是不能因好玩套在自己或他人的头上。

2、对塑料袋的危险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不透气的塑料袋》、各种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好看的塑料袋让孩子说出塑料袋的用途。

2、引出故事《不透气的塑料袋》观看课件。

3、讨论:小老鼠为什么吃完东西出不去?结论:因为它把自己装进了塑料袋里。

4、根据课件继续讨论:小老鼠为什么憋得脸通红?结论:原来塑料袋是不透气的。

5、教师小结:塑料袋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有些塑料袋本身也会有有害的气体,同时还可能引发窒息,所以是非常危险的,切不可拿来玩耍。

活动延伸

有的孩子喜欢用嘴去吹气球碎片这也是非常危险的,让孩子知道塑料袋和气球都容易引发窒息,蒙头睡觉也会阻碍空气流通,进而影响正常的呼吸。

附儿歌:塑料袋

红塑料袋儿装饼干,

绿塑料袋儿装糖块儿。

小小老鼠嘴巴馋,

钻到袋里吃得甜。

吃完东西出不去,

憋得红头又红脸。

小花猫,笑眯眯,

蹲在一旁看好戏——

“塑料袋里真危险,

看你以后敢不敢!”

塑料的教案篇2

一、会飞的娃娃

材料与工具:各色塑料袋、色卡纸、绳子、双面胶、剪刀。

制作方法:

1.用色卡纸将塑料袋装饰成娃娃、怪兽等模样。

2.用绳子系住袋口(不能扎紧袋口)。

玩法:手拉绳子迎风快跑,塑料袋灌进风后就会飞起来(图一)。

特点:美观、制作简便,像个简易小风筝。

二、好长的毛毛虫

材料与工具:各色塑料袋若干、色卡纸、铅丝、双面胶、剪刀。

制作方法:

1.将几只塑料袋剪去口和底(其中一个不剪底)。

2.用双面胶带将塑料袋一个个粘起来,使之形成一个长长的袋子。

3.用色卡纸将袋子装饰成毛毛虫(也可装饰成龙、鱼等)。

4.将铅丝做成有手柄的圆环,将袋口套在铅丝上并固定。

玩法:手持圆环迎风快跑,长长的毛毛虫就会鼓起,在空中摇曳(图二)。

特点:在空中摇曳的毛毛虫非常有趣,能营造一种欢乐热闹的活动气氛。

塑料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2、知道塑料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3、鼓励幼儿根据塑料袋的外形。用夸张的形式表现出人物或动物的头部特征。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塑料袋、剪刀、即时贴、皱纹纸、双面胶。

2、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常见动物及人物的头部特征,会熟练运用剪刀。

3、活动室周围张贴人物和常见动物的图片及装饰过的塑料袋。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1)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塑料袋,请幼儿说一说:塑料袋从哪里来?你们用过的塑料袋是怎么处理的?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塑料袋,说出形状、颜色,并了解塑料袋的用途及特征。(较轻,不易腐蚀)

2、观看录像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的录像。并分组讨论:用过的塑料袋该如何处理?如何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制作活动。

(1)欣赏老师制作的塑料袋娃娃,说一说:娃娃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制作时充分考虑了袋子的大小、形状,以及提手的形状和位置等。

(2)幼儿自制塑料袋娃娃。教师鼓励幼儿用即时贴、皱纹纸等材料夸张地表现五官、发型等。

(3)交流作品,请幼儿说说制作的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4、户外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塑料袋娃娃用绳子系上,手拿绳子跑起来,借助风来让娃娃飞起来。

塑料的教案篇4

游戏目的:幼儿动手剪一剪、贴一贴,用塑料袋制作背心,尝试在中心位置及周围贴上装饰物品,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游戏准备:幼儿每人一个背心塑料袋、剪刀、动物图案、即时贴等。

游戏过程:

(一)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呀?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好不好?

老师变出塑料袋背心,请幼儿欣赏。

(二)制作背心

1、师生讨论:如何把塑料袋变成小背心?引发幼儿把塑料袋的地步剪掉。

2、老师:如何把小背心变得更加漂亮呢?请幼儿自由讨论怎样装饰,可以把动物图案贴在背心的中心位置,然后在四周进行装饰。

(三)幼儿动手制作装饰品。

(四)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小背心,立即表演操作能力强的幼儿。

游戏延伸:在背景音乐下,幼儿穿上自己做的背心进行时装表演。

塑料的教案篇5

游戏目的:幼儿在玩中制作玩具,体会成功的快感。

游戏准备:每位幼儿一个背心塑料袋、绳子、剪刀、即时贴等。

游戏过程:

(一)引入话题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放塑料袋风筝吧,让塑料袋像风筝一样飞得高高的好吗?

(二)师生共同讨论怎样用塑料袋做风筝。

1、风筝是什么样的呢?

2、如何才能让你的风筝与众不同?

启发幼儿在塑料袋上进行装饰。

(三)幼儿制作装饰品

可用即时贴,剪出眼睛、嘴巴等装饰品贴在塑料袋上,然后用绳子拴住塑料袋当做风筝线。

(四)到户外放风筝。

塑料的教案篇6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东西会飞吗?

点评分析:这是活动导入部分,为的是激发幼儿对“飞”的兴趣,引出后面的课题。

二、出示塑料袋,探索各种各种不同的玩法。

1、 塑料袋可以怎么玩?

2、 幼儿自由玩塑料袋,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 集中讲述玩法。

点评分析:在自由探索部分,孩子们的玩法比较单一,抛高和投掷的动作经引导才想到。

三、尝试抛高。

1、 讨论:怎样抛的高。幼儿自由尝试。

2、 请一个幼儿与老师比赛抛高,引导幼儿发现折叠打结后抛的高

3、 幼儿尝试练习。

点评分析:因为下雨在室内上的缘故,抛高受到环境限制,孩子们稍稍用力,塑料袋就碰到了天花板。尽管如此,孩子们仍旧玩的很开心。

四、尝试投远。

1、 塑料袋除了可以往上抛,还可以怎么玩?

2、 幼儿自由探索尝试,请个别幼儿示范投掷动作。

3、 集中讨论,为什么他投的远呢?

4、 幼儿模仿练习,再进行投远比赛。

点评分析:这个环节是在抛高的基础上练习投掷。先自由探索尝试,再找出如何投远的技巧,再练习,最后进行比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的竞赛环节让活动达到了高潮。

五、放松整理,结束活动。

反思:由于下雨,这个健康活动由户外改成了室内。场地虽有所限制,但孩子们的兴趣却丝毫不减。虽然在竞赛环节有点欠缺(孩子们一度有点小兴奋,没听清楚游戏规则,或许也是我交代的不够清楚,而导致第一次竞赛有点混乱。)但从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可以看出,这次活动的目标已达到。。“老师,今天玩的真开心!”这是课后孩子们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