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的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2-12-25 作者:loser 备课教案

教案在制订的时候,你们肯定要考虑联系实际,教案其实就是教师上课的过程缩影,我们在写的时候必须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德的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德的教案模板8篇

德的教案篇1

我是小小消防员

活动目标:

1、知道消防电话119,并初步了解什么是消防。

2、结合日常生活,知道一些消防常识。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宝宝一起寻找一些有关“消防”的图片、资料。

2、材料准备:消防图片若干或幻灯;消防车玩具、电话机;娃娃四个;“担架”(可用布袋或小椅子替代)

活动过程:

一、感知激趣:

1、出示玩具消防车

2、讨论:这是一辆什么车?它的用途是什么(它的本领)

二、讨论交流:

1、火灾是怎么来的?(人为的、自然的)

2、老师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小结。

3、家中着火了怎么办?

(1)幼儿讨论:幼儿小组先讨论、说说,然后个别回答,引导幼儿能关注别人说了什么?学会倾听。

(2)出示图片或幻灯,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4、结合幼儿园的消防演习小结:知道火灾应该设法逃离现场。知道消防电话:119。报警时要告诉消防叔叔火场的具体位置,自己不会要立即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

三、火场逃生练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或匍匐靠墙边前进,避开烟雾,迅速离开火场。

四、游戏迁移:

1、让我们也来做小小消防员好吗?

2、情景:叮铃铃,(教师接电话)妞妞家(上海路12号楼504)着火了,我们出发去救妞妞家的娃娃们吧。

3、游戏:两人合作持“担架”接力跑。规则:不能将娃娃摔倒地上。

4、分享:重点请幼儿说说合作的方法与过程;

经验提升:游戏抢答“家里着火怎么办?”答的又快又对的宝宝有小奖品。

在一阵“抢答”中孩子们很自然的进入了“消防”的主题。

德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日出过程中景色变化的生动描写,体会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适当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字典纸水彩笔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和“奇观”各指什么,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观”呢?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以下四题任做两题)

1、看图,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2、课文最后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按课文填空。想象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1)太阳像()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地,使劲儿向上升。

德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夏天里的安全知识,明白防溺水的方法。

2、增强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

了解夏天里的安全知识,明白防溺水的方法。

活动难点:

增强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安全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此刻天慢慢变热了,那么在夏天你们会怎样保护自我呢

二、学习防溺水知识。

教师:夏天是炎热的天气,好多小朋友就喜欢去游泳,我们学了很多防溺水的知识,我想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谁明白怎样来保护自我才不会发生溺水事件。

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上的小朋友做法对不对。

出示图片一:几个小朋友一齐在河里玩水,这样对吗

出示图片二:玩具掉到了河、湖、池塘里,应当怎样做呢

出示图片三:小朋友在河、湖、池塘、海边玩,应当注意什么呢

三、教师小结:

我们明白不正确地玩水会带来危险,我们不能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和小朋友去玩水,也不能自我去捡河里的东西,如果小朋友在海边或者游泳池上玩,必须要和大人在一齐,保护好自我。

德的教案篇4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文件的打开。

2、学会颜料桶的使用。

3、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图画的涂色及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进行填色时,容易忘记图形是否封闭。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修改

记载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平常,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色彩绚丽的画面。那么,这些图画是怎么涂颜色的呢?我们首先打开保存的文件看看。

二、打开文件

进入“画图”,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打开。

在对话框中选择fangwen.

单击对话框打开按钮。

三、颜色的填充

给fangwen.填上美丽的颜色。

单击填充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工具。

将指针移到颜料盒中,选择蓝色。

将指针移到一个窗子中间单击,一个窗口就填好了颜色。

四、隐藏与恢复工具栏、颜料盒

1、检查菜单设置

2、隐藏工具栏、颜料盒

3、恢复显示工具栏、颜料盒

五、作业练习:

1、涂色

2、换色

板书设计

给图画涂上美丽的颜色

打开-----选择颜色------填充颜色

隐藏与恢复工具栏、颜料盒

德的教案篇5

目标:

培养幼儿能听出故事情节的变化,会按情节的发生、发展、结局给故事图片排序。

准备

图片若干,录音故事。

过程

1、经验积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的变化过程。

2、听故事,给故事图片排序。

a、听录音故事:小兔家的窗。

b、发给每组幼儿一套图片,每套图片中有四张与故事情节有关,有两张与故事情节无关(或人物错了,或情节不对),请每组幼儿协商后,将与故事内容无关的图片挑出来。

c、将每组剩下的四张图片次序打乱,请幼儿再听一遍故事,协商后,按故事情节发展顺序将图片排好。

d、幼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其它内容的故事图片,对故事图片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好的顺序,相互讲解故事大意。

建议

提醒幼儿,给故事排序时,注意抓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下面这则故事中,情节发展的线索是:季节的变化,先是秋天,后是冬天,最后是春天里发生的事。

附故事:

小兔家的窗

小兔用大萝卜盖了一间房,窗户还没有装好,它就住在里面了。

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大雪飘呀飘呀,大风吹呀吹,吹进小兔的屋子里。小兔冷得发抖,它看看窗户说:“我得找样东西来挡挡风。”它走到小河边,看到小河边,看到小河结冰了,就搬了一块冰,挡在窗框上,冰挡住了风雪,小兔真高兴。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兔从外面回来,看见窗户上的冰不见了,地上有一滩水,小兔急得哭了。

小熊猫走来,指着地上的水,告诉小兔:“春天,天气暖和,冰就融化成水了,你去找块玻璃装在窗框上吧!

德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能根据指定的情绪创编新的歌词和动作同时配以相应表情。

2、学习领唱和齐唱,注意倾听和观察领唱者的歌词和动作,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活动准备:

表情图:高兴、生气、难过。

活动过程:

1、学习歌曲

(1)出示表情图,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自己高兴、生气、难过时

的表情,动作。

(2)老师示范演唱歌曲。

(3)请幼儿练习歌曲中的节奏部分。

(4)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歌,节奏部分要拍整齐,要把高兴的心情用

表情表现出来。

2、学习领唱和齐唱

(1)请幼儿讨论:这首歌哪一句可以一个人来唱,哪一句可以大家一起来唱。

(2)练习领唱和齐唱,请一名幼儿唱第一、二句其他小朋友唱第三句。

3、创编歌词

(1)老师指定一个表情,如生气,请小朋友们创编生气时的动作并编成歌词唱出来。

(2) 全体小朋友围成一个圈,由老师或小朋友确定一种情绪,幼儿依次创编歌词和动作,用领唱、齐唱的方式演唱,轮流几个人后,再换一种情绪,请大家创编。

活动延伸:

在美工活动中画“表情”。

活动评价:

本节课能抓住幼儿特点,运用歌曲创编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想创编会创编。幼儿能完全接受歌曲节奏、旋律,兴趣高涨,自编自演。

德的教案篇7

儿歌《荷花开》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资料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我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资料能够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经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资料。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能够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能够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团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德的教案篇8

教材分析

1、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3、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视野相对狭窄,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2)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3)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日本的轮廓组成

2、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多火山的国家 。

教学过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