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衣服的教案6篇

时间:2023-04-07 作者:Youaremine 备课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提早撰写的文字材料,只有把教案写好,教学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折衣服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折衣服的教案6篇

折衣服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天气寒冷,要多运动才能让自己暖和起来。

2、积极思考,想出让身体变暖的多种方法。

3、能积极地想办法适应环境,愿意主动照料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

1.各种运动器械(跳绳、皮球等)。

2.幼儿用书:《不怕冷的大衣》。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利用幼儿用书讲述故事《不怕冷的大衣》幼儿欣赏。

教师:你们见过会变暖的衣服吗?让我们一起听故事吧!

教师:小兔没有找到不怕冷的衣服?妈妈说的"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呢?

(二)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运动。

教师:我们像小兔一样到户外去运动吧!

幼儿利用各种器械参加运动,身体暖和后会活动室。

幼儿讨论:去户外活动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冬天天气寒冷时,小朋友要积极参加锻炼。活动起来,我们的身体就会变暖和,能够抵御寒冷。

(三)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其他御寒的方法。

教师:天气冷了,还可以怎么办?

幼儿自由讨论各种御寒的方法。

教师小结:天气冷,要多穿衣服,戴手套、帽子,围围巾,吃一些热的食物,多运动,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寒冷。

(四)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民间体育游戏。

游戏"跳房子"在地上画好两排格子,分别标上数字,幼儿将沙包扔进哪个格子,就单脚依次跳到格子中,中途双脚落地为失败,从头再来。

游戏:"木头人"。在游戏者中挑选一名追逐者,其他幼儿为躲避者,被追逐者追逐,快要被抓住时,躲避者可以喊"木头人:并原地不动,追逐者不能再抓他,如果躲避者没来得及喊:木头人:侧两人交换角色。

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时,组织幼儿玩一些民间游戏,如"跳房子"、"三个字"等游戏。

折衣服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绿色是青蛙生存的保护色。

2.了解动物的衣服有保护作用。

3.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故事磁带《青蛙的衣服》、彩笔、挂图《动物的'衣服》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情景创设:“笃笃笃!”什么声音?(敲门声)你们知道外面来的是谁吗?我这里有一个谜语,看你们能否猜出来,“身穿绿棉袄,唱歌呱呱叫,蹦跳捉害虫,丰收里功劳。”孩子们猜谜(青蛙),师开门因迎客人,一名幼儿戴着青蛙头饰来到活动室。(对话略)

2.观察青蛙的衣服,重点突出绿色和黑斑。

二、听录音故事《青蛙的衣服》。

三、引导幼儿讨论:小青蛙为什么捉不到害虫?

1.小青蛙穿上漂亮的衣服,害虫为什么马上就逃掉了?

2.小青蛙为什么只有穿上绿色衣服,才不会被大灰狼发现?

3.了解绿色是青蛙的保护色。

四、出示挂图《动物的衣服》,请幼儿观察画面。

组织幼儿讨论:动物的衣服是动物的保护伞。

五、请幼儿说说我们生活中穿着的衣服具有的保护作用。

提示幼儿:解放军叔叔穿的迷彩服和防弹衣具有保护作用;医院里医生穿着无菌服装,很有作用;交警叔叔的衣服晚上放光,以免被车撞倒;……

六、游戏“我们都是小青蛙”。播放歌曲,幼儿模仿青蛙舞蹈:唱歌、跳舞、蛀虫。

七、请幼儿给青蛙穿上绿衣服。(播放轻音乐)

1.情景创设:一幼儿扮演一只没穿衣服的小青蛙,蹲在地上哭。师提问:小青蛙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帮助它)

2.请幼儿给小青蛙穿上绿衣服(添绿颜色)。

八、游戏“青蛙回归大自然”。

1.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爱护青蛙的教育。

2.把画好的青蛙送到事先准备好的“庄稼地”里。

活动反思:

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对每个环节的精心设计与考虑。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出发,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幼儿枯燥地观察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这里可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进行教学,就可大大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折衣服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导入学会相互帮助。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仍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张图,教师提问:“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根据他们的答案老师有提问:“你们会不会叠衣服?”。

2、出示第二图,“你们会不会穿衣服,一般衣服你们自己穿还是爸爸妈妈给你们穿?”。

3、请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服方法

5、开展“大帮小”活动,使幼儿学会互相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都很小,不会叠衣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都学会了叠衣服,去帮助他们吧!

活动延伸:

经常带领幼儿到小班帮他们叠衣服。

德育教育: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教小朋友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把衣服弄脏讲究卫生的知识。

折衣服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各样粮食主题的游戏促进孩子们的肌肉发达。

2.培养孩子们眼睛和手的协调能力。

3.让孩子们学会分类。

活动准备

黑色的豆, 大米, 小米, 大麦, 大碗和小碗,螺丝刀, 强力胶, 有盖的碗

教学具图片

■ 活动过程

[导入]

1. 通过听觉,触觉和视觉的感受向孩子们介绍粮食。

- 听一听桶里装了什么东西?

-把手伸进桶里摸摸看。 有什么感觉?它是什么呢?

- 用眼睛看看确认装的是什么东西。[展开]

1. 谈谈你看过的粮食。

- 你看见过粮食吗?

- 你看过什么粮食?

- 吃它们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 利用粮食来玩锻炼肌肉的游戏。

- 让我们一起来玩粮食游戏吧。

① 在大碗里把各种粮食区分开放好。

② 用手抓起粮食把它移到小碗里。

③ 分豆子-把豆子混在白米里,用拇指和食指把豆子挑出来。

④ 用工具分类-用螺丝刀从豆子开始按次序排列。

⑤ 听听声音-把不同的粮食分别装入有盖子的碗里然后辨别它们的声音。

3. 用活动纸里准备的材料表现出瓢虫的样子。

- 让我们为瓢虫换上新衣

① 看一看瓢虫的照片,然后讨论一下它们的样子和身上的花纹。

② 比较活动纸上的和实际照片中的瓢虫,它们有什么差异。

③ 用黑色的豆子装饰在瓢虫的背部。

④ 用强力胶把豆子粘牢。

⑤ 给瓢虫起一个名字。

[结尾]

1. 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活动图片]

折衣服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在衣着方面的文明习惯

2、说出衣服的主要作用:保暖、御寒、保护皮肤、吸汗等。

3、初步学会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衣服。

活动准备:幼儿带来的各种衣服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一件女孩的夏天的五彩裙,请幼儿观察,用手触摸,是厚还是薄,是软还是硬?是冬天穿还是夏天穿?

2、出示一件羽绒服,和五彩裙比较,它们俩有什么不同?羽绒服什么季节穿?

二、尝试锻炼幼儿按自己手里的衣服站队。哪些衣服是和裙子一样夏天穿的,站到裙子旁边。哪些衣服和羽绒服一样冬天穿,站到羽绒服这儿来。剩下的衣服什么季节穿?

三、发散思考人们为什么做了这么多漂亮的衣服?衣服有什么作用呢?

活动二:艺术《小小设计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有规律、有节奏感的图案画出美丽的服装。

2、启发幼儿通过想像,设计出各种美丽的服装,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服装图片及废旧材料制作的服装。

2、各种纸、塑料袋、剪刀、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服装设计师出厂

1、通过游戏《时装表演》向幼儿展示多姿多彩的服装。

2、启发幼儿为时装公司设计衣服。

二、设计师大显身手

1、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图片、服装模型,教师讲解时装公司设计衣服的要求。

2、启发幼儿大胆地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美丽的服装。

3、幼儿选择材料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教师带领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互相讨论评价,跟音乐表演。

折衣服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表现律动的情趣,感受活动的快乐。

2、初步学习跟随音乐,较合拍地做缝衣服的动作。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活动准备:针、线和布娃娃衣服一件。

活动过程:

1、出示针、线和布娃娃衣服,引起幼儿的兴趣。(小娃娃的衣服破了,我们来学习给小娃娃缝衣服)2、幼儿欣赏音乐并做身体动作,如拍腿、拍手等,拍出音乐的重拍。

3、学习律动《缝衣服》

(1) 老师启发引导幼儿理解穿针、引线、打结等动作。

(2) 老师示范表演律动。

(3) 老师哼唱音乐,幼儿随老师练习缝衣服的动作。

4、听音乐完整地练习律动动作。

5、请做的好的幼儿表演律动。

6、全体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