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好优秀的教案,这也是教师们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期中考试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期中考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爆炸的含义。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工具
蜡烛、火柴、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爆炸
师: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
实验探究:粉尘爆炸。(实验7-2)
实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口(如图7-11)。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现象:发生了爆炸。
师: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
师:由上可知,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有关?
生: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师: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是要严禁烟火的。为了使警钟长鸣,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师:为了防止火灾以及爆炸事故发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以下图标。
师:投影展示:
师: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生:(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2)禁止放易燃物;
(3)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4)当心火灾——氧化物;
(5)禁止烟火;(6)禁止带火种;(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烟。
师: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在哪些地方应该贴“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生:油库、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矿井等。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师:请阅读“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课本第134页“资料卡片”)
师: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板书
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反思:
鉴于学生对燃烧与爆炸的现象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爆炸的奥秘,并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期中考试教案篇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5分。共50分)
知识源于生活,地理知识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依据你的了解,判断l—2题。
1.下列动物生活在北冰洋地区的是
①②③④
a.①b.②c.③d.④
2.下图面值五元人民币上的山峰属于我国的哪座名山
a.恒山b.华山c.泰山d.嵩山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1:3000b.1:30000c.1:300000d.1:3000000
4.下列图幅相同的地图中,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a.亚洲地图b.中国地图c.山东省省地图d.聊城市地图
5.下列图例中表示国界和铁路的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十一”黄金周,家住阳谷的陈伟一家自驾车到北京旅游,应该怎样选择地图。请完成6—8题。
6.为了选择合适路线顺利到达,最适用的地图是
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中国铁路交通图d.中图公路交通图
7.到达北京后,他们想去游览北京的旅游景点,需要查找
a.北京市地形图b.北京政区图c.北京市导游图d.北京市交通图
8.王伟一家到北京动物园游览,进入大门后先游览熊猫馆,然后去犀牛馆,他们的行进路线是
a.先向南再向西,然后向南b.先向北再向西,然后向北
c.先向南再向东,然后向南d.先向北再向东,然后向北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完成9—11题。
9.读地球仪模式图,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m线是赤道,它的长度大约是4万千米b.n线是经线,它指示南北方向
c.o处为北极点,写作90°nd.r岛位于低纬度地区
10.有关经纬线的表述,准确的是xkb1.com
a.纬线长度都相等,指示东西方向b.经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c.0°和l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经纬网就是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
11.图中p点的经纬度是
a.30°、30°b.30°e、30°sc.30°w、30°nd.30°e、30°n
读下图,完成l2—l4题。
1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a.亚洲、欧洲b.大洋洲、非洲c.欧洲、北美洲d.亚洲、北美洲
13.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14.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的大洲是
a.非洲b.大洋洲c.南美洲d.北美洲
15.下列四幅景观图表示山地的是
abcd
a.①b.②c.③d.④
16.魏格纳是从哪两个大洲的轮廓吻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a.亚洲与大洋洲b.非洲与南美洲
c.北美洲与南美洲d.南美洲与南极洲
17.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正在向两侧不断扩张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18.南亚的居民大多数属于
a.-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色人种
1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法语d.俄语
20.下图造像表示的宗教是
a.-教b.伊斯兰教c.佛教d.天主教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l分,共l0分)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①____、②____、④____、⑤____。
(2)图中各点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
(3)图中各点位于低纬度的有____;位于高纬度的有____。
(4)⑤地位于⑥地____方向;④地位于②地的____方向。
22.读全球各大洲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l分,共l0分)
(1)图中数字①代表____洲;②代表____洲;其实二者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做____大陆。面积最小的大陆是____大陆。
(2)①、③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④、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它联通的两大洋是____和____;
(3)介于②、③、④、⑤之间的大洋是____,它的面积在四大洋中居第____位。
23.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l分,共10分)
(1)①处是____,它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2)④处是____,它是____向____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___米以内。
(3)②处是____,③处是____。
(4)⑤处是____,它是大洋中____诞生的地方,____活动比较强烈。
24.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l0分)
(1)p处的海拔是____米,p、m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2)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从____流向____。
(3)图中曲线①、②表示山脊的是____。
25.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l0分)
(1)世界上火山与地震带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也分布有两大地带,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2.5分共50分)
1.a2.c3.d4.d5.b6.d7.c8.b9.dl0.d
11.dl2.cl3.c14.dl5.cl6.bl7.cl8.bl9.a20.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每空l分共l0分)
(1)120°e、30°s20°e、0°40°w、30°n80°e、60°n
(2)③④①③(3)②③⑥
(3)东南西北
22.(每空l分共l0分)
(1)亚欧亚欧澳大利亚
(2)苏伊士巴拿马太平大西
(3)大西二
23.(每空l分共l0分)
(1)海沟
(2)大陆架陆地海洋200
(3)大陆坡洋盆
(4)大洋中脊新海底火山
24.(每空2分共l0分)
(1)2533(2)东北西南(3)②
25.(每空2分共l0分)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2)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篇三】
一、地图的各类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
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盘: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方向盘。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_____方向。
比例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_____。
1:10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_____千米。千米化厘米加_____个零。
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__________(人)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
赤道就是_____纬线,赤道周长约为_____千米。是地球上最_____和纬线。“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_____附近,纬度向北向南各有_____度。分别用_____表示北,用_____表示南。北极点用_____表示,南极点用_____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址。向东向西各有_____度,用_____表示东,用_____表示丁。东经_____和西经_____合二为一。叫_____度经线。
二
纬度范围:__________为低纬度,_____为中纬度,_____为高纬度。
地坏的平均半径为_____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为_____平方千米。
以_____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_____和_____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比较经线的特点。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线
纬线
经线又称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纬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有_____条。经线指示_____,纬线指示_____。
地球绕轴转是_____,周期是_____,绕日转是_____,周期是_____,
地球公转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为点_____,海洋面积为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是_____面积大于_____面积。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_____,是的一块大陆,_____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_____是面积的大洲。
三
四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的海洋。
大西洋呈_____形。_____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山脉、_____河、_____山脉和_____海峡。(沟通_____海线和_____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河(沟通_____海和_____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河,沟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高度表示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地面某人地点高于_____的垂直距离是_____。高出另外一个地点垂直距离是__________。地形图上用_____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_____表示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表示_____。
非洲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为的盆地。的平原原是_____洲的_____平原。世界上的高原是_____洲的_____高原。世界上的高原是_____洲的_____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__山脉。
陆地地形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种基本类型。
_____海拔较_____,一般在_____米以下,地面_____;
_____:海拔较_____,一般_____米以上,地面_____,边缘_____。
_____:海拔较_____,一般在_____米以上,_____,坡度_____。
_____:海拔较_____,一般在_____———_____米,坡度_____,相对高度不_____米
_____:周围高,中间低。
海底地形包括:_____、_____、_____三部分,_____是最浅的,水深不_____米。
四
德国科学家_____提出来了__________学说,认为大陆_____是由_____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_____大板块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容易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世界是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等高线密集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的地方_____。等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_____,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_____。等高线重合是_____。等高线闭合处为_____或_____。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_____和_____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_____经济发展洋洋得意的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_____。_____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_____洲。
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带,如__________和_____部,_____、_____洲和_____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_____纬度地区是气候__________的_____和_____,或是_____地带。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表示。
五、
人品的增长应与_____、____相协,与_____发展相适应。
城市问题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人种分布在_____,南北美洲的_____人和_____人也是-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_____、_____、_____、亚洲_____部和_____部及_____洲。
黑色的人种从而在_____洲的_____部和_____部。
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是_____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_____语。
巴西通用_____语,西亚和北非通用_____语。
_____教,经典为,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_____的宗教,主要分布在_____洲_____洲和_____洲,典型建筑为_____。
_____教,经典为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西部和东南部,_____洲北部。英武嬉笑为_____。
_____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_____部,典型建筑为_____。
聚落的主要形式_____和_____。容易形成聚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概念特点
天气
气候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____,蓝色表示____,绿色表示____
气候的两个要素____和____
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____月,____最低。海洋上___月_,____月最低
?南半球季节____。一天当中气温出现在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
世界气温的分规律: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洲是最炎热的大陆,____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降水形成的条件:(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的主要类型________、____、____。对流雨迎风坡降水____,背风坡降水____。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真知赤道时,太阳高度,辐射最________,随着纬度增设,太度越________,太阳辐射________。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自转一转的周期是________,自转产生________现象。
地球公转一周的周期是________的,公转产生________现象。地球公园时地轴总是与公转轨道保持________度夹角不变。
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________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__月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______回归线。冬至日(_____月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_____回归线。春分日(_____月_____日前后)和秋分日(_____月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____上。
热带(_____—____)有____现象,气候终年____;寒带_(纬度___—____)有____现象,气候终年____;温带(纬度____—____),既没有____也没有________,气候的________明显。
一山有四季、山顶年积雪终年不化的原因是____对气温的影响。
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____和____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附近,终年____,如____平原,____盆地和____群岛。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的两侧,气候特征:。____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八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__半岛和______半岛。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__________,以___北部的_________地区最为广大。气候____________
-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等的沿海地区,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中海线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的大陆西岸,以______地区最为典型。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西岸,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是世界上分布广泛的两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
目前世界上有_________个国家和地区。面积的国家是_________,最小的国家是___。
九
根据__________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出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南、北)(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亚洲的___。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主要分布在___洲___洲和___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_________
世界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组织是___,其总部设在______,其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字母缩写)是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总部设在______(国家)______,它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
期中考试教案篇3
一、地图的各类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
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盘: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方向盘。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_____方向。
比例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_____。
1:10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_____千米。千米化厘米加_____个零。
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__________(人)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
赤道就是_____纬线,赤道周长约为_____千米。是地球上最_____和纬线。“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_____附近,纬度向北向南各有_____度。分别用_____表示北,用_____表示南。北极点用_____表示,南极点用_____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址。向东向西各有_____度,用_____表示东,用_____表示丁。东经_____和西经_____合二为一。叫_____度经线。
二
纬度范围:__________为低纬度,_____为中纬度,_____为高纬度。
地坏的平均半径为_____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为_____平方千米。
以_____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_____和_____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比较经线的特点。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线
纬线
经线又称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纬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有_____条。经线指示_____,纬线指示_____。
地球绕轴转是_____,周期是_____,绕日转是_____,周期是_____,
地球公转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为点_____,海洋面积为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是_____面积大于_____面积。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_____,是的一块大陆,_____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_____是面积的大洲。
三
四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的海洋。
大西洋呈_____形。_____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山脉、_____河、_____山脉和_____海峡。(沟通_____海线和_____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河(沟通_____海和_____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河,沟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高度表示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地面某人地点高于_____的垂直距离是_____。高出另外一个地点垂直距离是__________。地形图上用_____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_____表示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表示_____。
非洲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为的盆地。的平原原是_____洲的_____平原。世界上的高原是_____洲的_____高原。世界上的高原是_____洲的_____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__山脉。
陆地地形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种基本类型。
_____海拔较_____,一般在_____米以下,地面_____;
_____:海拔较_____,一般_____米以上,地面_____,边缘_____。
_____:海拔较_____,一般在_____米以上,_____,坡度_____。
_____:海拔较_____,一般在_____———_____米,坡度_____,相对高度不_____米
_____:周围高,中间低。
海底地形包括:_____、_____、_____三部分,_____是最浅的,水深不_____米。
四
德国科学家_____提出来了__________学说,认为大陆_____是由_____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_____大板块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容易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世界是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等高线密集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的地方_____。等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_____,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_____。等高线重合是_____。等高线闭合处为_____或_____。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_____和_____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_____经济发展洋洋得意的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_____。_____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_____洲。
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带,如__________和_____部,_____、_____洲和_____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_____纬度地区是气候__________的_____和_____,或是_____地带。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表示。
五、
人品的增长应与_____、____相协,与_____发展相适应。
城市问题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人种分布在_____,南北美洲的_____人和_____人也是-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_____、_____、_____、亚洲_____部和_____部及_____洲。
黑色的人种从而在_____洲的_____部和_____部。
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是_____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_____语。
巴西通用_____语,西亚和北非通用_____语。
_____教,经典为,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_____的宗教,主要分布在_____洲_____洲和_____洲,典型建筑为_____。
_____教,经典为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西部和东南部,_____洲北部。英武嬉笑为_____。
_____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_____部,典型建筑为_____。
聚落的主要形式_____和_____。容易形成聚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概念特点
天气
气候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____,蓝色表示____,绿色表示____
气候的两个要素____和____
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____月,____最低。海洋上___月_,____月最低
?南半球季节____。一天当中气温出现在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
世界气温的分规律: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洲是最炎热的大陆,____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降水形成的条件:(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的主要类型________、____、____。对流雨迎风坡降水____,背风坡降水____。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真知赤道时,太阳高度,辐射最________,随着纬度增设,太度越________,太阳辐射________。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自转一转的周期是________,自转产生________现象。
地球公转一周的周期是________的,公转产生________现象。地球公园时地轴总是与公转轨道保持________度夹角不变。
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________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__月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______回归线。冬至日(_____月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_____回归线。春分日(_____月_____日前后)和秋分日(_____月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____上。
热带(_____—____)有____现象,气候终年____;寒带_(纬度___—____)有____现象,气候终年____;温带(纬度____—____),既没有____也没有________,气候的________明显。
一山有四季、山顶年积雪终年不化的原因是____对气温的影响。
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____和____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附近,终年____,如____平原,____盆地和____群岛。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的两侧,气候特征:。____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八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__半岛和______半岛。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__________,以___北部的_________地区最为广大。气候____________
-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等的沿海地区,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中海线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的大陆西岸,以______地区最为典型。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西岸,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是世界上分布广泛的两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
目前世界上有_________个国家和地区。面积的国家是_________,最小的国家是___。
九
根据__________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出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南、北)(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亚洲的___。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主要分布在___洲___洲和___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_________
世界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组织是___,其总部设在______,其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字母缩写)是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总部设在______(国家)______,它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
期中考试教案篇4
一、设计理念
“教材只是个例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并学会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习伊索寓言,并且迁移运用这种方法,为《蚂蚁和屎壳郎》编写寓意,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让学生初步掌握学寓言的方法,从而打开学寓言的一扇大门。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掌握“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好三则寓言的寓意。
2、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较回读、仔细品味,体味寓言中蕴含的寓意,尝试为《蚂蚁和屎壳郎》这则伊索寓言编写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梳理归纳
1、屏幕阅读《伊索寓言》相关背景资料,汇报交流:得到了哪些信息?及时总结。
2、引入课题。
3、自由朗读,整体感体课文,要求:读准、读通三则寓言故事。
4、汇报读书后的感受,随机归纳梳理。
预计学生会汇报
(1)故事内容简说。
(2)对角色的评价。
(3)对寓意的个性理解。
过渡语:读了这测寓言,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故事内容,但这还不够,学寓言,不仅要读懂内容,还要理解寓意。
(二)找准寓意,初步理解
1、快速默读寓言故事,把寓言中表明寓意的相关语句划出来。
2、交流汇总投影出示三句寓意:都在文末,点睛之笔(精练、概括)。
3、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提提问题。(提醒:抓关键词)
过渡:这些语句都表达了几则寓言的寓意,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放回文中,用心默读思考:寓意是怎么从故事中得出来的?试着找找故事与寓意的联系。
(三)抓住联系,深入体悟
1、默读第一则《狐狸和葡萄》,自主找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系。
2、指名读故事,齐读寓意,反馈交流。
3、教师随机小结点拨。
4、小结方法: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是怎样与故事联系起来的?
5、齐读寓意,强化感知。
6、自主尝试,运用方法学《牧童与狼》、《蝉和狐狸》。
7、反馈交流,随机点拔,发现、梳理后两则寓言的故事和寓意的有机联系。
8、再次小结方法,读寓意。(寓意是紧密联系故事,从故事中精心提炼出来的,与故事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9、教师出示从另一个角度提炼的《蝉和狐狸》的寓意:“一个居心不良的人,不管用多少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的阴谋,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的。”
请学生运用方法评议。
过渡:《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语言的最后用依据精练的话点名寓意。这是伊索寓言的特点。
(四)迁移方法,尝试概括寓意
1、为从《蚂蚁与屎壳郎》写寓意。
2、交流、评比优化
3、教师出示下水文,师生评议。
(五)作业
运用抓联系的.方法,拓展读《伊索寓言》
敢于挑战,尝试个性化理解寓言故事
期中考试教案篇5
?一】
一.单项选择题(25x2=50分)
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第1题。
1.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
a.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受河流的影响越来越大
b.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
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该主题最为吻合的是
a.山水田园城市b.扇形c.多核心d.同心圆
3.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世博园园区内建有展馆,但各展馆的建筑风格迥异,这主要体现了
a.地域文化的差异b.经济水平的差异
c.科技水平的差异d.国家政策的差异
4.在人口增长模式的改变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a.出生率的上升b.出生率的下降c.死亡率的上升d.死亡率的下降
5.人类历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人口政策
b.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人口增长模式向“低低低”型的转变
b.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c.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
d.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7.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a.工业化水平高,环境污染严重b.纬度偏高,气候湿冷
c.人口流动频繁,意外伤害突出d.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8.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为()
a.工业革命以前b.农业革命以后c.“一战”以前d.“二战”以后
读图(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6~7题。
9.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属于下列哪
种情况()
a.①模式b.②过渡
c.③模式d.①向③过渡
10.模式③容易造成的主要问题是()
a.公共设施严重匮乏
b.劳动力缺乏
c.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d.环境压力大
读右下图回答
11.某年某国第x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00万人,
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
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a.36%b.46%c.26%d.16%
12.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
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
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
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
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
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据此,我国的人口政策于近年实行了
a.“一孩半”政策b.“一个太少,三个太多,两个刚刚好”的政策
c.“单独”二孩政策d.“双独二孩”政策
13.不属于环境人口容量特征的是:()
a.相对性b.警戒性c.合理性d.临界性
14.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a.北美b.亚洲c.欧洲d.拉丁美洲
15.目前发达国家国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是()
a.从农村到农村b.从农村到城市c.从城市到农村d.从城市到城市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外,还有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此外,人口的流动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6—17题。
1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移民。下列属于迁出地“推力”的是()
a.库区及沿线地区耕地减少,环境承载力下降
b.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
c.移民迁入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不大适应
17.下列情形中,由于“中间阻力小”造成的是()
a.与安徽相比,贵州的农民较少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b.湖南人更愿意去广东而不是环渤海地区寻找发展机会
c.教育背景不太好的人往往不选择出国
d.西北大学的同学南下深圳谋职
18.下列关于城市区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拉美的城市大都位于平原上
b.中低纬低海拔沿海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c.河流对于深圳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
d.气候条件对城市的具体选址有特别大的意义
19.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土壤
20.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社会因素
右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哪一处的交通最便捷
a.甲b.乙c.丙d.丁
22.该地最有可能发展成()
a.工业区b.商业区c.住宅区d.仓储区
23.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24.关于城市不同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b.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实力
c.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
d.行政级别高,城市等级高
25.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③①
二.综合题(50分)
26.2011年4月底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0~14岁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6.6%;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87%.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以上,即算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同时,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16分)
(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不仅已经跨入______________社会,同时也步入了严重______________时代。(4分)
(2)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问题?面对我国的“未富先老”问题,请提出应对措施。
(8分)
(3)有人说,少子化可能是比老龄化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7.读“兰州市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8分)
(1)兰州位于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其所在地形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年降水量约为400毫米左右,属________气候。(6分)
(2)从城市地域形态上看,兰州属于________,造成这种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6分)
(3)根据图中信息,试分析兰州石化区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柴静的《穹顶之下》播出后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请你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10分)
(2)请你说说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6分)
?答案】
baadb,addcb,accdd,abbcb,cbacd
26.
(1)老龄化少子化(4分)
(2)问题:(任答两点得4分)
a,劳动力不足,兵源短缺
b,青年人社会负担加重
c,社会保障制度压力过大
d,老年人生活孤单
措施:(任答两点得4分)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力的居家(社区)养老支持环境
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关爱老人,发扬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开发和利用老龄人才资源,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3)少子化与老龄化关系密切,往往合称少子老龄化,但二者侧重点不同,影响也不完全一样。少子化是生养小孩过少,其影响的首先是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的产业,如婴幼儿护理,学校教育,然后会影响科研、劳动力(兵员)供给,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巩固。老龄化可以由少子化引起,也可以由人口寿命的延长引起,从这方面看,老龄化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而少子化则是由于人类的短视和缺乏责任心引起的,它不仅影响当前,更影响长远,它危及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少子化是比老龄化更严重的问题。(4分)
27.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温带季风(兰州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故答温带大陆性也可)(6分)
(2)带状地形河流(6分)
(3)不合理理由:位于城区河流的上游,容易污染城区水源;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加上南北高山的-,容易污染城区大气(6分)
28.
(1)(10分)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具体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等;
b,交通拥挤;
c,用地紧张,居住条件差;
d,增加就业难度,失业率上升,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e,社会治安可能变差等。
(2)(6分)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期中考试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东、南、西、北四端点,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并能运用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比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土大小和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生的领土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认识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方法
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工具
ppt,地图
教学过程(双边活动)
(师)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一起来看向这幅世界地图,想一想,回忆一下,待会请一个同学来回答。(播放世界地图)
(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我国是一个既邻海又有广阔大陆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具有优越性。接下来的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探究一下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授新课:请看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出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将它标出来,写下经纬度坐标。(播放中国地图)
同学们都找好了吗?那个同学能起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点,看看是否和大家一致。
(生)阅读地图册,圈点分享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即73°40′e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师)在ppt上展示我国的东西南北四端,再一次强调我国四端的位置,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
计算一下我国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纬度差,最东端和最西端的经度差。
(生)东西经度差是61°25′,南北纬度差是49°39′。
(师)我国的东西经度差达到60°,这么大的差距,到底会产生什么奇特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播放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在同一时间点上,所拍下的景色)
同学们请看屏幕,同是北京时间6点,乌苏里江江面已洒满金色的阳光,而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这是为什么呢?那个同学能告诉我。(提示:这就需大家回顾以前学的地球知识,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自转方向)
(生)回答:因为地球是球形的,任何时刻,太阳光不能全部照亮整个地球,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乌苏里江在帕米尔高原的东边,所以太阳光先照射到乌苏里江。
(师)因为地球的自转运动,总是东方先迎来日出,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且经度差越大,时间的差距越大。乌苏里江在帕米尔高原的东边,所以乌苏里江先日出,又因为两地的经度差达到60°,这占了地球经度的六分之一,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如果拿360°来平均分开的话,也即是说每15°经度差就是一个小时,所以帕米尔高原与乌苏里江在时间差上相差了4个多小时,这也不难解释乌苏里江已金光灿灿,而帕米尔高原还是黑夜了。出国的人们常说的“倒时差”,也是因为经度差而引起的时间差。
以上就是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的其中一个表现。除了经度差距大外,我们还计算出了我国的南北纬度差也接近50°,这差距也是非常大的了。我们知道经度影响时间差,那么纬度呢?大家想一想纬度会影响什么?气候五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生)回答:气候五带是根据获得的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的。
(师)气候五带是根据获得的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的。不同的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能不同,低纬地区获得太阳能比高纬地区获得的要多,所以纬度会影响获得的太阳能的数量,也即是影响气候。冬季,位于热带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天气依然非常炎热,树木葱郁,而黑龙江地区已经是白雪皑皑了。这个气候差异对于身在广州的我们可是深有体会的了,冬季的时候你们只能坐在电视前看着北方的孩子在玩雪仗了。
现在,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我国的疆域很辽阔?那谁知道我国具体的领土面积是多少吗?在世界的排名是第几位?
(生)回答: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排世界第三位。
(师)对,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大家记住了,是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因为领土包括陆地领土和海域领土,但在这里,你们只需特别记住陆地领土的面积。陆地面积这么大,那边界线肯定也不会太短了,据测算,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这么长的边界,那邻居肯定不少了,同学们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有那些,一共有多少个?并将找到的国家填到地图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发放自制图标,播放我国疆域与邻国地图)
(生)阅读地图,查找资料,回答:按照逆时针,我国的邻国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有14个邻国。
(师)除了陆地领土外,我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领土,我国的领海范围是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我们的海域,请看地图,从北到南,分别找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和岛屿。把找到的海域也填到地图上相对应的位置上。
(生)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师)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多万千米,所以邻近的海洋也会比较多,其中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包围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除了四大海外,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近海还分布着我国的岛屿——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还有黄渤海诸岛,东海上的舟山群岛,南海上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从多岛屿。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顺时针从北到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其中朝鲜和越南与我国既陆上相邻也隔海相望。
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海域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拥有漫长的国界线和海岸线以及众多的邻国,现在是不是可以证明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了?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优势,知道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这节课则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疆域辽阔有哪些优势?翻到教材第6页,小组讨论,补充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待会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东西时间差异大,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以及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从北到南濒临的海域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并分析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期中考试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探究让学生讨论燃烧的条件及推出灭火的原理。
教学工具
投影自制的幻灯片、白磷、薄铜片、大烧杯、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火是燃烧的一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曾见过或遇到过许多燃烧的事例,你见到过哪些燃烧的事例吗?请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学生活动]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踊跃地讨论了我们常见到的燃烧现象,比如,篝火晚会、煤气烧菜、奥运圣火、火箭发射等。还有第二单元学过的碳、硫、铁、铝箔等在氧气中的燃烧等。虽然燃烧的事例很多很多,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燃烧的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你知道燃烧的这个共同特征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对燃烧下定义呢?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和有新物质产生两个方面讨论燃烧的特征,并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汇报自己的观点,最后形成燃烧的定义。
[小结]燃烧的定义:呵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师: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大家想过没有,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也就是说.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二、实验探究
1.燃烧的条件。
[实验l]学生分组进行教材中“活动探究’’的实验。,教师巡视各组,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事实得出正确的结论。
[讨论](投影)
(l)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人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师:通过同学们进行的实验探究及问题的讨论,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可燃物(即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组织学生认识常见物质,例如木材、木炭、酒精、无烟煤等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师:火给人类带来了熟食和温暖,但火一旦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同学们你知道生活和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吗?请各小组将你们所知道的灭火方法填人表格,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最多。
(投影) 灭火的事例和方法
灾火事例 —,方法
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用投影进行展示评讲。
[讨论]下面请各小组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把刚才灭火的方法进行归类,并想一想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然后归纳小结。
[小结]
(1)可燃物跟空气隔绝;(2)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师: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灭火的方法呢?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中[实验7-1]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灭火的方法,然后根据这个灭火的原理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
[录像展示]生活中几种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
(2)干粉灭火器;
(3)二氧化碳灭火器。同时分别介绍它们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师:每年我国因地下煤矿的矿井内瓦斯爆炸,化工生产的工厂爆炸、烟火爆炸等灾难,造成的经济掳失上亿元,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多么怵目惊心数据啊!那么我们作为有知识的青少年,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懂得利用科学知识为民造福,把灾难雕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易矧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面粉、煤糕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吗?
[实验2]演示教材中[实验7-2]注意:该实验中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按管可稍长一些,人应远离金属罐,以防危险。此实验用的面粉应干燥,金属罐可用八宝粥空罐等。
实验完毕,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诺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 3 2页最后一自然段,总结易删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小结]
(l)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2)展示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投影:见教材中图7-12所示)
课后小结
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l)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 l).消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藏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期中考试教案篇8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位年龄,又叫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2030年、2050年(含预测),中国的中位年龄分别为39岁、46岁、56岁,而印度分别只有27岁、32岁、40岁,美国则分别为38岁、40岁、44岁。据此完成1~2题。
1、截止到2050年,中国、印度、美国三个国家中()
a.美国老年人口比中国多b.印度人口平均年龄
c.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最低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规定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实施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降低中国中位年龄的增长速度b.缓解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就业压力
c.缓解中国老龄化的压力d.到2030年中国的中位年龄与印度相当
2018年1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国家卫计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测少整整200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部分专家甚至推测2100年,中国人口消失一半。下图为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3~4题。
3、上图中有两处明显人口年龄结构高峰,推测历中国人口出生峰可能是()
a.1950——1960年b.1960——1970年
c.1970——1980年d.1980——1990年
4、“中国人口形势雪崩”,主要指()
a.出生人口数量太少b.全面两孩政策失效
c.目前老龄段人口占各年龄段比重d.整体人口将急剧萎缩
2017年7月10日,马云杭州无人超市火热开业,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购物体验,它的背后则是集自主感知及学习系统、目标跟踪及分析系统和意图识别及交易系统于一身的iot(物联网)技术方案,完成5~6题。
5、无人超市相对传统超市的优势是()
①提高超市商品质量②降低劳动力成本③降低商品物流成本④改善用户购物体验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6、无人生活超市最适宜布局在()
a.农村b.住宅区c.工业区d.商业区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面7~8题。
7、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b.10000c.6000d.4500
8、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
c.b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9~11题。
9、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0、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城区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
11、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12、下图所示的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其布局合理的是()
读图“某特大城市的某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14、此类功能区通常位于①城市中心区②高校密集区③交通干道旁④城市边缘地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右图为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据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乡差别加大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d.城市化过程
16、e-f对段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
a.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
b.城市化水平很低
c.人口出生率降低
d.市中心人口增加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右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b.住宅区
c.工业区d.行政区
18、“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地租水平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种植的野菜产量不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上建起塑料大棚,结果产量大增。现在利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时下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完成19~20题。
19、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条件b.光照条件c.土壤条件d.水分条件
20、野菜的价格曾一度高于猪肉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市场距离远近b.市场需求变化c.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d.政府政策的优惠
“白色农业”又称微生物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而组建的产业化工业型新农业,包含微生物参与的食品、能源、农药、肥料等相关产业。人们在工厂车间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化地称之为“白色农业”。据此完成21~22题。
21、下列农业相关活动属于“白色农业”范畴的是()
a.大棚栽种价值高的食用菌b.种植长纤维品种的棉花
c.选育淀粉含量较高的水稻d.养殖高蛋白的淡水鱼类
22、“白色农业”突出的特点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劳力投入大c.集约化程度低d.环保效益高
23、下图为读“水果罐头厂、电子装配厂、玻璃制造厂、炼铝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这四中工业依次为()
a.①炼铝厂②水果罐头厂③电子装配厂④玻璃制造厂
b.①电子装配厂②玻璃制造厂③炼铝厂④水果罐头厂
c.①玻璃制造厂②炼铝厂③水果罐头厂④电子装配厂
d.①水果罐头厂②电子装配厂③炼铝厂④玻璃制造厂
24、下图中,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业属于()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工业
25、读“江苏省某城镇规划示意图”,右图中: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印染厂④电子仪表厂,布局比较合理的一组工厂是()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第Ⅱ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
26、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请判断出该地的主导风向。(2分)
(2)简要说明工业区的分布特征。(4分)
(3)图中a、b、c、d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2分)
(4)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积极影响?(6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野生黑枸杞是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区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青海省野生黑枸杞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具有颗粒饱满、汁浓甘甜味美、保健药用价值高等特点。
材料二: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大对黑枸杞的人工栽培技术投资和实验性驯化种植,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黑枸杞产业化生产仍存在许多问题。下图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1)简述青海省野生黑枸杞品质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青海省野生黑枸杞人工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6分)
(3)说出青海省黑枸杞产业化生产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两条),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三条)。(10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赤水河是长江上游自然环境保持的流域,赤水河谷地盛产酿酒的好原料糯高粱。贵州茅台镇利用本地糯高粱酿酒的历史悠久,所酿茅台酒被誉为“中国国酒”。
材料二:酿酒严格按照节气端午踩曲(需长时间高温发酵),重阳投料(需大量原料与清水);原料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取酒。从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充分与空气接触,是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
材料三: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每年产酒量高这几万吨。
(1)结合茅台酿酒过程,分析“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的原因。(8分)
(2)简述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的区位条件。(6分)